青年时就批读过光绪己卯年传忠书局刊印的《曾国藩家书》,该书第四、六、七、九卷至今收藏在韶山同志纪念馆,每卷都有手书的“泳芝珍藏”字样。在他早年的听课笔记《讲堂录》中,频频出现《曾国藩家书》的原文和相关点评,可见此书对他的影响之深。即使后来到延安,还推荐领导干部要读一读《曾国藩家书》。
钱穆评《曾国藩家书》:“若论近人论学,能有亲切的指点者,在前清有湘乡曾氏……在其家书家训中,有不少方法指点,虽若卑之无高论,却极亲切。如曾氏说:治学贵有恒,一本书必须从头到尾通体读。此语岂不是老生常谈,似不成为一种学术专家之指示。其实读书若不能一书从头到尾通体读,无论是讲科学方法也好,提倡本位文化也好,总之是空论,非实学。”
◆传忠书局版无删改足本,李鸿章兄弟精心编校,简体横排!
光绪五年,在李鸿章兄弟主持下《曾文正公家书》编校完成,交由传忠书局刻印。全书按时间顺序编排,收录了曾国藩30岁以后写给长辈和兄弟的信件,共10卷,系统记录了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等各方面的思想和实践。全书编校周全,制作精良,被公认为zuiquanwei的曾国藩家书版本。此后刊行的各种家书,基本都是依据此刻本翻刻或排印。本次出版的简体横排版,就是以传忠书局刻印的这一版《曾文正公家书》为底本。在编校上完全遵从了原版体例和文本。
◆增补全本,附赠家训2卷。超值超值!
原版并未收全曾国藩的家书。今次在原版基础上,根据前人搜集整理,增补了《旧本未刊家书补编》398封,和同为李氏兄弟主持编校的两卷本《曾文正公家训》两部分内容。以求更完整呈现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的思想和实践。
◆毛泽东从小读到大,到延安还不忘推荐干部读一读……
毛泽东青年时就批读过光绪己卯年传忠书局刊印的《曾文正公家书》,该书第四、六、七、就卷至今收藏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每卷都有毛泽东手书的“詠芝珍藏”字样。在他早年的听课笔记《讲堂录》中,频频出现《曾文正公家书》的原文和相关点评,可见此书对他的影响之深。即使后来到延安,毛泽东还不忘推荐干部要读一读《曾文正公家书》。
◆蒋经国的成长指南,父亲反复叮嘱他“细细参阅”!
蒋经国回忆说:“平常我写信去问安,父亲因为事忙,有时来不及详细答复,就指定《曾文正公家训》的第几篇代替回信,要我细细参阅。偶或因我报告身体有病,父亲回信就说是我没有好好地读《曾文正公家书》的缘故,因为那书里面对于如何保持健康,是说得很详尽的。”
◆柴静:代代都有中国人,从曾国藩身上得到建设之力!
老头儿长相朴拙如农夫,一辈子俭苦无已,随手一只青藤箱子,身上的长袍上有油渍,没有任何精英面目,视之甚至让时人轻贱。但就靠一根穷骨头,养活的这一点春意思,却能在中国大地上渐流渐广,代代都有中国人,如梁启超那样,从他身上得到建设之力,“为之不已,将有可时,若其不为,则天下事固无一可也”。
上册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致诸弟(摘自上册第43页)
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予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诸弟每人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予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将终身以之。
……
盖士人读书,**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诸弟此时惟有识不可以骤几,至于有志、有恒,则诸弟勉之而已。
……
课程
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一会,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
读史《二十三史》每日读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写日记须端楷,凡日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记出,终身不间断。
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
谨言刻刻留心。
养气无不可对人言之事,气藏丹田。
保身谨遵大人手谕:节欲,节劳,节饮食。
作字早饭后作字,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
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咸丰十年七月初八日 致沅弟、季弟(摘自上册第 322页)
余告筱辅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又嘱其求润帅、左、郭及沅荐人。以后两弟如有所见,随时推荐,将其人长处、短处一一告知阿兄,或告筱荃。尤以习劳苦为办事之本。引用一班能耐劳苦之正人,日久自有大效
同治元年五月十五日 致沅弟、季弟(摘自上册第384页)
余家目下鼎盛之际,余忝窃将相,沅所统近二万人,季所统四五千人,近世似此者曾有几家?沅弟半年以来,七拜君恩,近世似弟者曾有几人?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吾家亦盈时矣。管子云:“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余谓天之概无形,仍假手于人以概之。霍氏盈满,魏相概之,宣帝概之;诸葛恪盈满,孙峻概之,吴主概之。待他人之来概而后悔之,则已晚矣。吾家方丰盈之际,不待天之来概,人之来概,吾与诸弟当设法先自概之。自概之道云何?亦不外清、慎、勤三字而已。吾近将清改为廉字,慎字改为谦字,勤字改为劳字,尤为明浅,确有可下手之处。
沅弟昔年于银钱取与之际不甚斟酌,朋辈之讥议菲薄,其根实在于此。去冬之买犁头嘴、栗子山,余亦大不谓然。以后宜不妄取分毫,不寄银回家,不多赠亲族,此廉字工夫也。
谦之存诸中者不可知,其着于外者约有四端:曰面色,曰言语,曰书函,曰仆从、属员。沅弟一次添招六千人,季弟并未禀明径招三千人,此在他统领所断做不到者,在弟尚能集事,亦算顺手。而弟等每次来信索取帐篷、子药等件,常多讥讽之词,不平之语,在兄处书函如此,则与别处书函更可知矣。沅弟之仆从随员颇有气焰,面色言语,与人酬接时,吾未及见,而申夫曾述及往年对渠之词气,至今饮憾。以后宜于此四端痛加克治,此谦字工夫也。
每日临睡之时,默数本日劳心者几件,劳力者几件,则知宣勤王事之处无多,更竭诚以图之,此劳字工夫也。
余以名位太隆,常恐祖宗留诒之福自我一人享尽,故将劳、谦、廉三字时时自惕,亦愿两贤弟之用以自惕,且即以自概耳。
同治二年三月二十四日 致沅弟(摘自下册第450页)
吾辈现办军务,系处功利场中,宜刻刻勤劳,如农之力穑,如贾之趋利,如篙工之上滩,早作夜思,以求有济。而治事之外,此中却须有一段豁达冲融气象,二者并进,则勤劳而以恬淡出之,*有意味。余所以令刻 “劳谦君子”印章与弟者,此也。
同治二年七月初一日 致沅弟(摘自下册第461页)
奏折一事,弟须用一番工夫。秋凉务闲之时试作二三篇,眼界不必太高,自谦不必太甚。上次惠甫、次卿二稿,只须改润一二十字,尽可去得。目下外间咨来之折,惟浙、沪、湘三处较优,左、李、郭本素称好手也。此外如官、骆、沈、严、僧、吴、都、冯之折,弟稍一留心,即优为之。以后凡有咨送折稿到弟处者,弟皆视如学生之文,圈点批抹。每折看二次,一次看其办事之主意,大局之结构,一次看其造句下字之稳否。一日看一二折,不过月余,即可周知时贤之底蕴。然后参看古人奏稿,自有进益。每日极多不过二三刻工夫。
金眉生与鹤侪积怨甚深。吾辈听言,亦须独具权衡。权位所在,一言之是非,即他人之荣辱予夺系焉。弟性爽快,不宜发之太骤。
同治二年十一月十二日 致沅弟(摘自下册第469页)
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往往积劳之人非即成名之人,成名之人非即享福之人。此次军务,如克复武汉、九江、安庆,积劳者即是成名之人,在天意已算十分公道,然而不可恃也。吾兄弟但在积劳二字上着力,成名二字则不必问及,享福二字则更不必问矣。
同治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致沅弟(摘自下册472页)
沅弟左右:
大炮守垒,只可偶一用之,多用则实可不必。吾在水营多年,深知大炮之长短。凡炮火之利有二:曰及远,曰命中。大炮之大子,可以及远而难以命中,谓其愈远则行愈迟慢,且有声可以回避,又往往自上落下,不能横穿也。其群子,可以命中而难以及远。包得合膛,筑得极紧,可及二三箭之远,否则仅及一箭而已。群子所能及之处,先锋包亦几能及之。军兴日久,各弁勇事事外行,徒慕大炮之名。见贼在二三里外,纷纷开大炮大子击之,喜其响之震,烟之浓而已;见贼不畏炮而排进如故,则以为凶悍无匹,而不知大子实不伤人也。
吾在水营时,教将弁专用群子“包得圆,筑得紧,开得近”三语者,内湖各营罕能做到,外江间有做到者,便是无敌之将。陆营善用大炮者,吾尚无所闻。弟营善用大炮者共若干人?然大约不满三百人,而营中之炮,却不止三百尊。弟去年请黄南翁解炮四尊,今年请丁道铸炮数尊,皆外行之举动也。余恐火药接济不上,故于地洞、大炮二事详悉言之。
同治五年三月二十六日 致澄弟、沅弟(摘自下册第527页)
沅弟定于十七接印,此时已履任数日矣。督抚本不易做,近则多事之秋,必须筹兵筹饷。筹兵,则恐以败挫而致谤;筹饷,则恐以搜括而致怨,二者皆易坏声名。而其物议沸腾,被人参劾者,每在于用人之不当。沅弟爱博而面软,向来用人失之于率,失之于冗。以后宜慎选贤员,以救率字之弊;少用数员,以救冗字之弊。位高而资浅,貌贵温恭,心贵谦下。天下之事理人才,为吾辈所不深知不及料者多矣,切勿存一自是之见。用人不率冗,存心不自满,二者本末俱到,必可免于咎戾,不坠令名,至嘱至嘱,幸勿以为泛常之语而忽视之。
同治五年十二月初六日 致澄弟(摘自下册第537页)
家中要得兴旺,全靠出贤子弟,若子弟不贤不才,虽多积银积钱积谷积产积衣积书,总是枉然。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吾家代代皆有世德明训,惟星冈公之教尤应谨守牢记。吾近将星冈公之家规,编成八句,云:
书蔬鱼猪,考早扫宝;常说常行,八者都好;
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留客久住,六者俱恼。
盖星冈公于地、命、医、僧、巫五项人进门便恼,即亲友远客久住亦恼。此八好六恼者,我家世世守之,永为家训,子孙虽愚,亦必略有范围也。
同治三年七月二十四日 谕纪鸿(摘自下册第825页)
尔在省以谦敬二字为主,事事请问意臣、芝生两姻叔,断不可送条子,致腾物议。十六日出闱,十七八拜客,十九日即可回家。九月初在家听榜信后,再起程来署可也。择交是**要事,须择志趣远大者,此嘱。
曾国藩(1811-1872)
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
曾国藩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考中进士,入翰林院,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文正。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的一种zuigao理想境界。而曾国藩正是这样一位集修身、齐家、治国于一身的“古今diyi完人”。
皮波人物-陈诚传 本书特色 《陈诚传》:戎马生涯,毁誉参半,赤胆忠心,殚精竭虑。蒋介石**心腹的宦海沉浮,国民党二号人物的军政传奇。皮波人物-陈诚传 内容简介 ...
《静默的墓碑》内容简介:与世隔绝的孤独、原生家庭的影响、邻里间的淡漠、亲密关系中的冲突……通过一起意外死亡事件,折射出现代
伟人从这里诞生 目录 春风两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毛泽东和他的母亲文七妹那个家能够维持生活下去,全靠母亲——邓小平和他的两位母亲我离开母亲,也是为了母亲—...
皮尔洛自传 本书特色 安德烈亚·皮尔洛是有史以来*强的足球运动员之一,曾身披布雷西亚、雷吉纳、国际米兰、ac米兰和尤文图斯的球衣。他是意大利国家队的旗帜人物,随...
《钢琴基础必修教程(第一册)》内容简介:本书由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青年教师倾情呈现,全套教材共六册,每册十二课,内容编排从入门
《Java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与习题解答》内容简介:本书是《Java程序设计教程》一书的实验指导与习题解答配套教材。全书共分11章,涉及
本书是张发奎晚年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者口述的自传,因涉及大量敏感人事隐秘,他要求部分章节内容须在自己身后才可发表。传中不
公元1816年,阿美士德勋爵受命出使清王朝,以期与满清朝廷商讨中、英贸易外交事宜,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国门,史称阿美士德使团。
爱国的卖国贼:袁崇焕 本书特色 《爱国的卖国贼(袁崇焕)》编著者王中亚。袁崇焕,一个极具争议的名字,所有明史爱好者都绕不开的名字,关于他的纷纷扰扰关于...
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 本书特色 本书精心研究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以真实的笔触切入一个独到而细微的视角;使亲情友情爱国情跃然纸上,生动再现了*的独特人格魅力。毛泽东和...
邹韬奋自述 本书特色 邹韬奋的《邹韬奋自述》,有几句话想附带提及的,就是这本书并非什么自传,是作者二十年来的生活过程中抽出一些关于就学就业的经历片段,和关心作者...
月印千江-弘一法师李叔同大传-[经典图文版] 本书特色 《月印千江:弘一法师李叔同大传》是学界前辈金梅先生研究弘一生平事迹及佛学成就的结晶,对弘一研究中的若干疑...
学会飞翔(辣妹自传) 本书特色 **章 与你同行 “爸爸,我快被挤死了。” “不,不会的,维多利亚,我就在你身后。我会照顾你的。” 我看不到他。我们被夹在人群里...
杨天南北京金石致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财经专栏作家。美国圣地亚哥大学金融MBA。第一个亲赴奥马哈与巴菲特握手的中国人。出身
皇家爱情-威廉与凯特 本书特色 [图书卖点]1权威性:作者为美国多产的资深传记作家,《纽约时报》**畅销作者,已出版三十多本畅销书,此传记得到英国皇室的授权,所...
伽利略传 本书特色 伽利略是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发明了摆针和温度计,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运动叠加原理和单摆的周期性等,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用自制的望...
《天变与日常》内容简介:在近代华北社会中,泰山信仰既是清廷实施“神道设教”的政治手段,又是民众应对日常生活困境的文化传统。
灿若锦霞-第一代跨洋影人与近代中国 本书特色 生长于旧金山的伍锦霞(1914-1970),1935年就在好莱坞片场监制了由华人主创、好莱坞技师协助拍摄的彩色有声...
真实的幻境:解码福尔摩斯 本书特色 本书**部分介绍了柯南·道尔的生平和创作经历,绘制了爵士的详细年表。第二部分介绍了主人公福尔摩斯、助手华生、主...
《他者中的华人》内容简介:本书以大历史、大叙事的手笔,将中国移民走向世界的五百年历史,融会贯通于同期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大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