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外汉学新锐的近代史新说,以全球视角探寻中国历史演进的深层脉络
身为新一代海外汉学家,哈尔西承继费正清、孔飞力、彭慕兰开启的学术传统,在全球脉络下向近代寻找现代国家的起源。近代中国受尽屈辱,但放眼当时的世界,全球八成土地落入欧洲列强之手,只有六个非西方国家尚能独立,中国竟是其中之一。为何当时积弱的中国竟能保有基本主权?哈尔西用国家能力建构连缀起晚清以降的中国历史,点出历史演进的深层逻辑——主权意识主导下的富强追求。以此为线索,近现代中国创造与转化将呈现出不同的面向。
2.暗夜里的现代化大戏,求富求强的世纪转型,中华大地上建立军事财政国家的百年历程。
从1850年到1949年,中国面对大变局,改革屡屡失败。然而,哈尔西发现,海关、税收、官僚制度、枪炮、交通、通信的改革,并非零散、徒劳的现代化努力,而是在新的治国原则的指导下,建构现代国家的世纪转型。19世纪50年代,本不知主权为何物的老大帝国迫于列强压力,探寻新的治国之道,此后一百年间,主权概念逐渐清晰,军事财政国家渐渐成形。追求富强以卫主权这种借鉴自欧洲的经世思想,连同在危机与变革中形成的国家治理方法,让近代中国在弱肉强食的国际社会中,可以举全国之力装备军队,存留一线生机。财富、枪炮、官僚体制的崭新结合虽不足以救近代中国于危亡,却为现代中国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3. 寻访富国、强兵、捍卫主权的思想源头,理解中国国家能力。
对富强的渴求,源于列强环伺、危机四伏的年代;靠枪炮、财富捍卫主权的治国之道,成为中国国家能力源头之一。时至今日,中国早已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在新的国际秩序中,追求富强的脚步将向何处去,历史或能有所启示。
16世纪后,欧洲列强倚仗航海大发现,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先进科技,在世界各地扩张。20世纪初,欧洲殖民的触手遍及全球各处,1914年,全球84.4%的土地都在欧洲人的统治之下。庞大如莫卧儿帝国,广袤如非洲,都未能逃脱被殖民的命运,殖民势力间的争夺和英国的援助也没能让奥斯曼帝国保住领土。
在欧洲殖民的狂风暴雨中,中国却仍然屹立,保有了基本的独立。如果经济体量和列强争夺都不能让一国免遭殖民,那么,是什么让中国在19世纪走上了不同于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在哈尔西看来,是那个灰暗时代中人们对治国之道的探寻,是中国面对威胁时求富求强、捍卫主权的创造力。
哈尔西从财政、贸易、海关、通信、航运等相关史料和地方志中看到,在1850—1949年间,中国经过有意模仿和不断尝试,逐渐转型为军事财政国家,那是财富、官僚体制和枪炮的崭新结合。官员们增加税收,扩大政府规模,建立起能够举全国之力的官僚体系,用西方的军事技术装备起新型军队,在弱肉强食的国际秩序中捍卫主权。这些探寻仅让中国在那个屈辱的世纪里保有了低限度的独立,却为后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追寻富强》这一杰作从新的角度考察了19世纪中期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关系。人们通常认为面对西方列强,当时的中国只能消极地做出回应,但哈尔西采用包括地方志在内的新材料,指出这一观点其实相当片面。他认为,当时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都对国际局势有深刻的了解,正因如此,他们发起了政治和行政改革,积极应对新的局面。
——入江昭
哈佛大学历史学系荣休教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及太平洋的起源》作者
★哈尔西在这本书里做了个大胆的论断:19世纪时,中国就已转型为堪与欧洲现代民族国家相提并论的军事-财政国家。近年来,许多美国学者都把中国放在欧洲对亚洲、非洲殖民的脉络中考察,但近代中国并未完全沦为殖民地,哈尔西看到了其中的政治意义,对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提出了新的解释。
——王国斌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系杰出教授
《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作者
斯蒂芬•哈尔西(Stephen R. Halsey)
美国迈阿密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芝加哥大学博士,曾留学台湾大学和北京大学。他的学术专长是中国近代史,也研究环境史、经济史、比较殖民主义和全球史。
哈尔西的研究注重近现代史与当下的连续性。《追寻富强》回到中国现代国家建构之初,从时人对治国之道的探求中,寻找当代中国大国地位的伏笔;他正在写作的新书《失去的和谐?环境治理与的传统中国的遗产》则研究晚清到民国的环境政策和实践,探索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根源。
《楚辞选》内容简介:《楚辞》是以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作品为主,兼及宋玉和汉初其他诗人作品的一部诗歌总集。《楚辞》的主要代表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特色 在古代上厕所居然是一件危险的事? 在上古时代,厕所很简陋,就是露天挖一个大坑,人在坑边上如厕。后来,人们在粪坑上面搭建了小屋,估计是...
孟森讲清史 本书特色 本书选用孟森在北京大学教书采用的讲义《清史讲义》,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总论为清史在史学上的位置、清史的体例、青代种族及世系、八旗制度考实四章...
危机1932——罗斯福百日新政与美国决胜时刻 本书特色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案头放着两本书,一本是《危机1932》,另一本是《罗斯福传》身残志坚的总统罗斯福生逢美国...
中国史学史纲 本书特色 《中国史学史纲》: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历史学专业课系列教材。中国史学史纲 内容简介 本书的这个新版,还有一个重要变化,即卷末原有的两篇附...
《救命之方:一本书教你解决全家人常见健康问题(全新修订升级版)》内容简介:书中所述的经方和验方,全部来源于《神农本草经》《
司马光和他的时代 本书特色 1.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读历史,就是读人心。本书以作者在央视《百家讲坛》所作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百家讲坛》将于2013.1...
资治通鉴中的100个故事 本书特色 《资治通鉴》是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所主持编撰的史学巨著,记载了共计1300多年的历史,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
嘘,特务来了-明朝十大特务外传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明朝十大特务头子的惊悚经历,描绘出一部波澜壮阔的明朝政治、社会的历史。这十大特务,既有正统恶棍,也有民族英雄,...
两汉之际社会与文学 本书特色 《两汉之际社会与文学》探讨西汉、莽新、东汉初大约一百年的思想、学术演变及其与文学的关系等问题,揭示出两汉之际政治、社会思潮、经学思...
中日战争第十册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 内容简介 日本外交文书选译(下)陆秉钧孙克复孙秀鸣译校第二十八卷事项十日清战争关系杂件四、占领地施政(501)关于日...
国共往事风云录-民族危亡之际-3 本书特色 《国共往事风云录》是尹家民继《红墙见证录》(三卷本)、《红墙知情录》(三卷本)推出的又一力作。真实展现了始自...
晚清殇史-大清王朝灭亡之谜 本书特色 马平安所著的这部《晚清殇史(大清王朝灭亡之谜)》,旨在展现清朝后期即晚清衰落败亡的历史过程,揭示其倾覆的深层原因。所记的史...
全球通史9-两战风云(1914年至1945年 彩图版) 内容简介 战争从来与人类文明相生相伴,蔓延不断的战争是人类5000年历史长河中一个独特的篇章。大规模战争...
黑白袁世凯 本书特色 ●悲催的窃国贼,*短命的皇帝,比项羽含恨,比曹操悲哀,但跟李鸿章一样需要翻案!●依据史实,还原一个真实的袁世凯。究竟他是忠,是奸,留待读者...
漫话宋元-一本书读懂宋元文明 本书特色 灿烂的宋元文化,可见宋元文化在整个历史发展 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它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以自己 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
老照片-第八十五辑 本书特色 照片能更多地留住历史的真实,全赖于它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不容篡改的独立话语。令人遗憾的是,在叙述历史的时候,照片的独立话语常常得不到...
《瘦身,重启人生》内容简介:瘦身重启之书,献给所有被身材困扰的人:重塑的不仅是身体,也是情绪和心态。珞宁,曾任公司高管、世
曹刿论战-漫说中国历史-05-轻松读历史 本书特色 本册图书讲述了曹刿论战、仁义宋襄公、流亡公子、退避三舍等著名的历史故事。围绕着漫画故事,又用四个栏目介绍了相...
庞贝的生活与艺术 本书特色 毛乌教授致力于庞贝研究已有25年了。夏天,他在庞贝的废墟度过,冬天则在罗马,有条不紊地整理着新材料。在关注庞贝古迹的学者中,毛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