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外汉学新锐的近代史新说,以全球视角探寻中国历史演进的深层脉络
身为新一代海外汉学家,哈尔西承继费正清、孔飞力、彭慕兰开启的学术传统,在全球脉络下向近代寻找现代国家的起源。近代中国受尽屈辱,但放眼当时的世界,全球八成土地落入欧洲列强之手,只有六个非西方国家尚能独立,中国竟是其中之一。为何当时积弱的中国竟能保有基本主权?哈尔西用国家能力建构连缀起晚清以降的中国历史,点出历史演进的深层逻辑——主权意识主导下的富强追求。以此为线索,近现代中国创造与转化将呈现出不同的面向。
2.暗夜里的现代化大戏,求富求强的世纪转型,中华大地上建立军事财政国家的百年历程。
从1850年到1949年,中国面对大变局,改革屡屡失败。然而,哈尔西发现,海关、税收、官僚制度、枪炮、交通、通信的改革,并非零散、徒劳的现代化努力,而是在新的治国原则的指导下,建构现代国家的世纪转型。19世纪50年代,本不知主权为何物的老大帝国迫于列强压力,探寻新的治国之道,此后一百年间,主权概念逐渐清晰,军事财政国家渐渐成形。追求富强以卫主权这种借鉴自欧洲的经世思想,连同在危机与变革中形成的国家治理方法,让近代中国在弱肉强食的国际社会中,可以举全国之力装备军队,存留一线生机。财富、枪炮、官僚体制的崭新结合虽不足以救近代中国于危亡,却为现代中国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3. 寻访富国、强兵、捍卫主权的思想源头,理解中国国家能力。
对富强的渴求,源于列强环伺、危机四伏的年代;靠枪炮、财富捍卫主权的治国之道,成为中国国家能力源头之一。时至今日,中国早已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在新的国际秩序中,追求富强的脚步将向何处去,历史或能有所启示。
16世纪后,欧洲列强倚仗航海大发现,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先进科技,在世界各地扩张。20世纪初,欧洲殖民的触手遍及全球各处,1914年,全球84.4%的土地都在欧洲人的统治之下。庞大如莫卧儿帝国,广袤如非洲,都未能逃脱被殖民的命运,殖民势力间的争夺和英国的援助也没能让奥斯曼帝国保住领土。
在欧洲殖民的狂风暴雨中,中国却仍然屹立,保有了基本的独立。如果经济体量和列强争夺都不能让一国免遭殖民,那么,是什么让中国在19世纪走上了不同于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在哈尔西看来,是那个灰暗时代中人们对治国之道的探寻,是中国面对威胁时求富求强、捍卫主权的创造力。
哈尔西从财政、贸易、海关、通信、航运等相关史料和地方志中看到,在1850—1949年间,中国经过有意模仿和不断尝试,逐渐转型为军事财政国家,那是财富、官僚体制和枪炮的崭新结合。官员们增加税收,扩大政府规模,建立起能够举全国之力的官僚体系,用西方的军事技术装备起新型军队,在弱肉强食的国际秩序中捍卫主权。这些探寻仅让中国在那个屈辱的世纪里保有了低限度的独立,却为后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追寻富强》这一杰作从新的角度考察了19世纪中期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关系。人们通常认为面对西方列强,当时的中国只能消极地做出回应,但哈尔西采用包括地方志在内的新材料,指出这一观点其实相当片面。他认为,当时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都对国际局势有深刻的了解,正因如此,他们发起了政治和行政改革,积极应对新的局面。
——入江昭
哈佛大学历史学系荣休教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及太平洋的起源》作者
★哈尔西在这本书里做了个大胆的论断:19世纪时,中国就已转型为堪与欧洲现代民族国家相提并论的军事-财政国家。近年来,许多美国学者都把中国放在欧洲对亚洲、非洲殖民的脉络中考察,但近代中国并未完全沦为殖民地,哈尔西看到了其中的政治意义,对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提出了新的解释。
——王国斌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系杰出教授
《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作者
斯蒂芬•哈尔西(Stephen R. Halsey)
美国迈阿密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芝加哥大学博士,曾留学台湾大学和北京大学。他的学术专长是中国近代史,也研究环境史、经济史、比较殖民主义和全球史。
哈尔西的研究注重近现代史与当下的连续性。《追寻富强》回到中国现代国家建构之初,从时人对治国之道的探求中,寻找当代中国大国地位的伏笔;他正在写作的新书《失去的和谐?环境治理与的传统中国的遗产》则研究晚清到民国的环境政策和实践,探索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根源。
《葛底斯堡的雄狮》内容简介:本书是第一次在中国大陆介绍张伯伦将军。张伯伦将军的勇敢精神,尤其是他的宽容精神,无论是对美国内
本书讲述的是从公元4世纪初年至5世纪初年的百余年间,江左几家侨姓门阀士族与司马氏皇权结合而运转的政治历史。虽不是全面的东晋
俄国黄室-沙皇霸业 本书特色 葛新生所著的《沙皇霸业(俄国皇室)》选择欧洲和亚洲具有典型性的几个皇室家族作为主要故事,以历史文献资料为素材,并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系...
监察史话 本书特色 《监察史话》以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对上自秦汉下至明清时期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演变的过程以及历代封建王朝监察机构的设置与监察官员的职...
首义大都督黎元洪 本书特色 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不能不谈到首义大都督黎元洪;叙介民国史乃至近代史,两任民国元首黎元洪也是绕不过的人物。这位起义武昌的...
《海洋帝国》内容简介:1588年,英国皇家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这一胜利成就了一段传奇,在接下来的数百年中,帝国的财富、权力
资治通鉴(精装) 本书特色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部编年体通史,跨16个朝代,囊括1362年的史事,呈现政局盛衰图景,刻画为政治国、待人处事之道。与司马迁的...
五岳游草 内容简介 本书写于万历25年,它不仅记述了各地的山川名胜、关塞险要、物产民俗,而且对当时的赋役漕运、农民起义、特别是西南少数民族的情况都保存了较丰富的...
黄埔北伐 本书特色 “口述历史辑要丛书”是从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搜集、编撰的120余种民国时期名流硕彦的访谈录中,精心筛选,按专题分册辑录而成。所辑图书均...
《超重:重塑元素周期表》内容简介:作者基特•查普曼游历四个大洲,亲身前往各个研究机构探寻超重元素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20世纪的
出土文献研究(第四辑) 目录 (一)由悬泉置汉代纸帛法书名迹谈早期敦煌书家木简在世界各国的使用与中国木简向纸的变化阜阳双古堆汉简数术书简论汉简“会计”考(下)尹...
人民大会堂往事追踪报告-(上.下卷) 本书特色 1954年,毛泽东北戴河下令,东南沿海骤起我军与国民党军海空大战。1958年,北戴河会议掀起建立“人民公社”高潮...
唐代党项 内容简介 我国古代的党项族,以其建立西夏政权和创造自己独特的文化,而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西夏及其文化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因此研究...
中亚文明史(修订版)(六卷全9册)(精) 本书特色 ★ 16开布面精装,中译出版社2017年1版1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编写、重点推荐图书★ 本套书是市面上...
当世界还没有完全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恐惧和其造成的灾难性结果——大萧条——当中恢复过来的时候,另外一场更大的战争灾难发生了
赵涵漠原《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记者,现为《人物》杂志记者。2009年硕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本科毕业于武汉大
新书--美国国家图书馆珍藏名传:皮洛士国王 本书特色皮洛士是伊庇鲁斯国王。他生于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分裂的希腊化世界。他是一位战争艺术的大师,战略之父汉尼拔就自称是...
《探索化学化工未来世界:值得为之付出一生(2)》内容简介:本书是专门为青年学生编写的科普书,反映了最前沿的化学化工科技成果。
《办公室轻健身》内容简介:对于办公室久坐人群来说,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健身指南!本书讲解了久坐人群常见的姿势与体态问题,介
秦汉史话(套装上下册) 内容简介 秦的崛起、六国削弱 秦国称雄——战国中后期的秦国、剪除吕缪 任用客卿——秦加强中央集权、兴师东进 先取韩国——秦灭韩、施行离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