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间词话》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史上的扛鼎之作,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2.内文附人间词和王国维小传。收录人间词近70首,流畅准确的注释,生动优美的译文与赏析,以及文末的王国维小传,全方位的展现出了这位文学理论开创者波澜壮阔的一生。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集中体现了知名学者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精义迭出。书中提出了具有完整的理论结构和丰富内容的“境界”说,向来极受学术界重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人间词话,人间词和王国维小传。流畅准确注释,生动优美的译文与赏析,以及文末的王国维小传,全方位的展现出了这位文学理论开创者波澜壮阔的一生。贯穿于书中的精美插图与唯美的文字交相辉映,为读者带来一场双重的视觉盛宴,是一本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文学性和专业性的文学类书籍。
一 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二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 区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三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①”,“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②”,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③”,“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④”,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参阅词品 ①[北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祝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②[北宋]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③[晋]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④[元]元好问《颍亭留别》:“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好事近愁展翠罗衾愁展翠罗衾①,半是余温半泪。不辨坠欢新恨②,是人间滋味③。几年相守郁金堂④,草草浑闲事⑤。独向西风林下⑥,望红尘一骑⑦。 [注 释] ①翠:绿色。罗衾:丝织品制成的被子。②坠欢:往日欢乐。鲍照《和傅大农与僚故别》:“坠欢岂更接,明爱邈难寻。”新恨:新的怅惘。③人间滋味:人世的喜怒哀乐。④相守:夫妻长相厮守。郁金:一种可做香料的珍贵植物。郁金堂:堂中燃有郁金之香。古辞《河中之水歌》:“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⑤草草:匆忙、草率。浑闲事:寻常事。⑥西风林下:秋风下,树林中。⑦红尘:原意是车马激荡起的灰尘,这里代指纷纷扰扰的人世。 [译文] 在愁思中展开碧绿色的丝被,上面半是爱人的体温半是我的泪痕。唉,哪里是往日的欢愉,哪里是新生的离愁?谁又能分辨!或许这就是人间的滋味吧。几年来厮守一起,以前全当作是平常事。而如今,我一个人独自在西风下,走到树林中,望远处飞尘四起,是他回来了吗? [赏析] 这首词假借一名思妇的口吻来抒发自己的孤独,作于1904年秋。上阕重在写实。“愁展翠罗衾”,比较直白,很多词中都这样说。思妇愁绪总与罗衾连在一起,可以说已经很少能有新意了。能写人之不能写,才叫好词,比如接下来的“半是余温半泪”,相对就有意趣多了。谁的余温,谁的泪水?你可以理解为是思妇卧中独自垂泪到天明;也可以理解为爱人刚走不久,罗衾里还有余温,泪水自然为思妇所留;甚至可以理解为,这一切不过是思妇的幻想罢了。究竟孰是孰非,其实已不重要。词本来就不必说得分明,引起人的无限遐想,就达到目的了。“不辨坠欢新恨”,不辨方显得思愁之深,时空与感官的错乱,只是为了说明,这“是人间滋味”。人间滋味一句,并不是结论,词人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个中滋味到底如何,恐怕要看个人的理解了。有人看到了苦,有人看到了欢,有人品到了悲,有人品到了乐。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词人在这里无形中为本词做了一个升华,不仅仅是写离妇思愁,而是试图去参透凡尘了。下阕由实到虚,“几年相守郁金堂,草草浑闲事”,是回忆,还是悔恨?两者兼而有之。平常事总是易为人忽略,失去之后方显珍重。“独向西风林下,望红尘一骑”,虚得巧妙。这样的虚景,才是画境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这一笔,整个词的意趣会大打折扣。西风林下思妇,红尘徐徐征人,画面犹在眼前,颇有一些禅宗的味道。词人出世之心,由此可以知之。海宁公子,不羁少年王氏家族虽然名声甚著,但家业传到王国维的父亲王乃誉这里,便已经没落了。王乃誉13岁时恰逢太平天国之乱,为躲避战乱,他随祖父来到上海。曾先后在茶叶店、油漆铺中讨生活,后又返回老家海宁,帮助一个杂货铺老板打理生意。直到一位在江苏省溧阳县(今溧阳市)任县令的亲戚伸来援助之手,聘请他当幕僚,王家的生活才稍稍有些起色。王乃誉虽是一介幕僚,但他痴迷于书画、篆刻、古诗文等,学问颇深。王国维曾回忆自己的父亲:“遍游吴越间,得尽窥江南北诸大家之收藏,自宋、元、明、国朝诸家之书画,以至零金残石,苟有所闻,虽其主素不相识者,必叩门造访,摩挲竟日以去,由是技艺大进。年四十,归,遂不复出。唯一游金陵,一沿桐江,观富春山,登钓台,皆不数月而归。归后,日临帖数千字,间于素纸作画,躬养鱼种竹,以为常课。”王乃誉一生为生计所迫,无力走科举之路,于是将希望尽数寄托在王国维身上。王国维7岁时便被送往本地私塾学习。后来,王乃誉干脆辞去幕僚一职,在家里“课子自娱”。父子俩一个口授指画,一个埋头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倒也自得其乐。王国维学业上兢兢业业,十分刻苦,但生性安静,不善言谈,遇有不懂的地方也不好问人,这一点很是让王乃誉担心,他不止一次在日记中写道:“可恨静儿之不才,学既不进,不肯下问于人。而做事言谈,从不见如此畏缩拖沓。少年毫无英锐不羁,将来安望有成-…盖求才难,而欲子弟才过其父为尤难。”王乃誉恐怕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不才之子”有一天能蜚声中外,名满天下......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中国近现代享有盛誉的国学大师,是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匠。其代表作有《人间词话》《观堂集林》等,其中《人间词话》是中国词论史上里程碑式的巨著。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蔡利超,《中国青年》杂志特约记者,《特别关注》杂志签约作者。曾获“书香赣鄱•阅读改变生活”读书征文一等奖等三十余个全国性文学大赛奖项。作品200余万字散见于《家庭》《意林》等数百家报纸、期刊。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本书特色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是村上春树所推崇的日本国民诗人谷川俊太郎的诗歌精选集,囊括了谷川各个时期的优秀作品90余首,既有他*广为...
中国精神 本书特色 为了贯彻和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需要我们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本书精选了王宏甲十二篇描写近当代人物和重大...
英华沉浮录-六 本书特色 董桥:“我要求自己的散文可以进入西方,走出来;再进入中国,再走出来;再入……总之我要叫自己完全掌握得到才停止,这样我才有自己的风格。”...
远走的想象 本书特色 从出版了从《小地方》以后,赖钰婷开始一个人的流浪,追寻自我,那些一步步走过的小乡镇,见过的小人物,那些平凡却又无比珍贵的小故事,交织她与这...
别离的笙箫-徐志摩诗全集 本书特色本书是中国现代诗人徐志摩的诗歌作品全集,内容囊括了徐志摩的所有诗歌作品,包括《志摩的诗》《猛虎集》《翡冷翠的一夜》《云游》和“...
沙城之恋 本书特色《中国书籍文学馆·名家文存:沙城之恋》文字间透出对人性的思考和追问,在当代小说作品中,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主要内容包括:沙城之恋;陷入;跟上;...
奇特的锐眼 本书特色 《奇特的锐眼:吕国桥诗歌集》:秋阳微笑了 蓝天微笑了秋天的颂歌响起了飘进了沉思的舍房里飘进了农民的眼睛里飘进了切盼的村庄里奇特的锐眼 内容...
宣传队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一群五十年代从北京、上海、四川来到云南的知识青年到农场插队,又从农场到大山深处的部队担任文艺宣传队员的生活经历为大背景,以每个宣传队员的...
最风流 醉唐诗-II 目录 美人如诗岁月是*美的金丝线:杜秋娘红诗笺上的绿孔雀:薛涛人世悲欢一梦,如何得作双成:鱼玄机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李季兰情到深处,恨...
华兹华斯诗歌精选 本书特色 《华兹华斯诗歌精选》:诗人的签名,诗人的肖像,无限的遐思,永远的珍藏。华兹华斯诗歌精选 目录 序言序诗有关童年的诗(部分)无题(我一...
菖蒲卷-中国现代诗歌精选 本书特色 诗歌是一种承载,一面时光的镜子,我们透过它,不仅可以感知世界前行的步履,照彻人间万象,更重要的是,它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深沉...
吴祖光新凤霞诗书画集 作者简介 吴祖光(吴召石、吴韶)(1917—2003),当代中国影响最大、最著名、最具传奇色彩的文化老人之一,江苏常州人,著名学者、戏剧家...
另一种回忆录 本书特色 现在,我的人生之旅快到终点了。我常常回忆九十多年的历程,感慨万端。我曾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真有那么一个造物主,更加恩于我,让我下一辈子...
宋词名篇赏析 本书特色 傅德岷教授乃国内颇具影响的资深国学专家、散文理论家、作家,他与一大批学术根底深厚并富有识见才情的学者创作了这套《传统文化名篇赏析丛书》。...
记一忘三二 本书特色 《记一忘三二》是作家李娟的新作。书写近几年的点滴生活,有趣有味。曾在《南方周末》、《文汇报》等开设专栏,并出版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
四七社-当德国文学书写历史时 本书特色 1947年,汉斯·维尔纳·里希特集结了一群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创办了四七社。很快,在四七社的旗帜下汇聚了当时德国乃至欧洲*...
作品目录我们仨第一部 我们俩老了第二部 我们仨失散了一 走上古驿道二 古驿道上相聚三 古驿道上相失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附
梁实秋散文:慢品烟火色,闲观岁月长 本书特色 ☆梁实秋执笔100周年专属纪念版,梁实秋长女梁文茜作序、亲自选编高度认可版本!精选散文大师梁实秋*具代表性的散文近...
老舍小说十九讲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老舍十九篇短篇经典的精读,尝试挖掘老舍小说的艺术神韵。为我们零距离摸作家灵魂,提供了一条便捷可靠的通道。《老舍小说十九讲》通...
回忆-第三帝国废墟上我的青春 本书特色《回忆》一书是荷兰籍德裔画家鲁道尔弗·卡尔的自叙传绘本,以五百余幅精美绝伦的黑白线稿和笑中带泪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德国孤儿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