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前期宫廷政治释疑》为2017年第三批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项目。作者长期以来一直从事清代政治制度史等方面的研究,本书是其集多年治学经验的大成之作。本书发掘、利用原始满、汉文档案史料,对清前期宫廷政治中的诸多疑点进行了考证。例如,重新探讨多尔衮“皇父摄政王”称号、鳌拜辅政获罪及孝诚仁皇后至亲受惩等重要问题,并得出了新的合乎客观的结论。
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杨珍,研究方向为清史,特别是康熙年间的研究尤为突出。清前期宫廷政治中的许多热点问题迷雾重重,如对多尔衮“皇父摄政王”引发太后下嫁说,对准葛尔之战胜负的判断,鳌拜和索尔图等重臣、陈梦雷等文士为何获罪,清宫太监的身世境遇。作者历时二十余年,查阅历史文物档案五十余种,通过满、汉史料的相互对照、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释疑。书中有大量的康熙帝口述回忆,让读者回到清朝做个旁观者,看康熙皇帝指点江山。
**章 “皇父摄政王”考辩
第二章 皇权分合中的帝王与辅臣
第三章 硝烟中的君臣与将士
第四章 皇储风波 罪及外戚
第五章 宫廷政治中的满汉文士
第六章 清宫太监补遗
康熙与辅臣 康熙初年,因康熙帝幼龄,由四位辅臣辅政,清入关后出现第二次皇权与皇位分离。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后一次改朝换代后,人心思定,百废待兴。王朝*高权力相对分散,对治理一个千疮百孔的泱泱大国固然不利。另一方面,辅政体制的实施,使清廷在这一特定时期内能够保证其统治的延续性和稳定性,避免百姓再受动乱之扰。 四辅臣在辅政任上恪尽职守,但却不是高瞻远瞩的政治家。他们的思想观念从总体看比较僵化、保守,未能随着清入关后客观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他们对顺治帝信任汉臣,疏远满蒙王公等做法深恶痛绝,于是在施政中坚持首崇满洲方针,凡事遵照太祖、太宗之例办理。这一治国理念远远落后于新的客观形势。虽然辅臣在推进清初统一战争中效绩显著,但于制定文化政策、处理满汉关系等重要方面有明显倒退。康熙帝亲政后,改变辅臣的保守政策,确定以崇儒重道为基本国策,为清朝发展重新确立了方向。清朝社会逐步由乱而治,迈入康乾盛世。 辅臣对孝庄、康熙帝为代表的清皇室忠心耿耿。辅政初期,辅臣之间比较团结。辅政后期,辅臣内部发生分裂。鳌拜等人与苏克萨哈的矛盾根源,是久已存在的两黄旗与正白旗之间的利益之争。康熙帝亲政后独掌大权,不能容忍辅臣代行皇权状况长久存在。他希望辅臣自行辞政,但鳌拜不愿主动放权。双方僵持未久,康熙帝寻找借口,清除鳌拜,结束辅政。 康熙帝并非生而睿智果敢。他的才具来自施政实践中的挫折和磨练。这一实践过程,始于亲政之前。在他接触并参与政事初期,也有无能为力、表现软弱之时。由于他的迁就忍让,由于他面对议政王大臣免冠叩请显露胆怯之色,致使鳌拜等先是枉杀苏纳海等人,继之枉杀苏克萨哈等人。康熙帝后来一再为自己辩解,但对此两事,特别是后一事,他确实负有较大责任。 孝庄太皇太后与辅臣的思想观念较为接近,对鳌拜执意枉杀苏克萨哈等人不愿过问,不予阻止。这其中有历史渊源、个人恩怨等多种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 鳌拜的成罪过程及其供述表明,他的罪款中有不实之辞,可能还有替人受过之处。由此可见清初满洲统治集团权力斗争的残酷性,以及后宫内部的尖锐矛盾与激烈竞争。 当事之人回顾亲身经历的历史,往往更具理性而显大度。当年康熙帝十六岁,为收回辅政权力而构罪于鳌拜,拘禁致死。在他耳顺之年(五十二年),又于诸王贝勒前大力表彰鳌拜的功绩。他说:“我朝从征效力大臣中,莫过于鳌拜巴图鲁者。伊功劳册大内现有,朕常念与近御大臣侍卫等听之。” 特追赠鳌拜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一等男)世职,以鳌拜亲弟之孙苏褐承袭。雍正九年(1731),追封鳌拜为超武公。清廷重新评价鳌拜,亦即对康熙初年辅政体制及四辅臣于清朝发展所做贡献予以肯定。康熙帝与四辅臣在处理满汉关系等方面有重大分歧,然而相关史料显示,这并非清除鳌拜、结束辅政的直接原因。说到底,康熙帝与鳌拜的冲突是权力斗争,双方在维护、巩固清朝统治这一根本宗旨上是一致的。 有关四辅臣辅政及鳌拜罪案的数则满文档案,能够使我们对那一时期若干重要事件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康熙帝的言行及其思想变化有较为细致的了解,弥足珍贵。可是,现存满文档案的总体数量,大大少于汉文档案。四辅臣辅政及鳌拜罪案的满文档案只存留数则,它们所揭示的内容,相当一部分在《清圣祖实录》等汉文史籍也有记载。经比勘,无重大歧意。审问鳌拜等人的情况,于现存满文档案内无载,在汉文档案中却有集中反映。这就表明,满文史料虽然能够起到汉文史料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像汉文史料一样,在清史研究中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所以,我們在充分发掘利用满文史料同时,也要充分发掘利用汉文史料。满、汉史料并重,以两者相互补充,才能将清初宫廷政治史研究引向深入。
杨珍,女,汉族,河南济源人,1955年6月生。1982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198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清史。著有《康熙皇帝一家》《清朝皇位继承制度》《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清代卷》(合著)、《康熙帝本传》(合著)。
封疆大吏与晚清变局-晚清 本书特色 至晚清,经过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的打击,清王朝的中央权威大大衰落,权力重心逐渐向地方督抚倾斜,不仅增加了汉人督抚的数量,而...
本书是专为政治学家撰写的一本重要的博弈论教材,不仅系统地介绍了博弈论的相关理论知识,还将博弈论在政治科学中的应用尽收书中
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二卷-(全2册) 本书特色 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经典巨著,全景再现资本主义发达史。《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
中国古代简史:从史前文明到末代皇帝:from earliest times to the last emperor 本书特色 《中国简史:从史前文明到末代皇帝》...
东南亚历史重大问题研究-东南亚历史和文化:从原始社会到19世纪初-(全2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贺圣达为云南省十会科学院研究员,长...
孔飞力(PhilipAldenKuhn),美国著名汉学家。1933年9月9日出生于英国伦敦。1950年,毕业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威尔逊CWoodrawWilson...
江湖风云四十年 本书特色 洪门元帅,青帮打手,胡子大帅……际会民国江湖,天地为之鸣动。揭秘江湖往事,叙说风云人物,尽是鲜为人知的历史。江湖风云四十年 内容简介 ...
《二月河文集》共13册,全部硬壳精包装,外加精美的包装硬纸盒!二月河文集——康熙大帝(全四卷)目录:夺宫初政玉宇呈祥乱起萧
《现代车辆新能源与节能减排技术(第2版)》内容简介:新能源与节能减排技术是目前交通行业大力发展的新兴技术。现代车辆采用新能源
中国社会史论 本书特色 本书为已故历史学家、社会史学家熊得山先生遗著,曾经作者挚友胡鄂公、李达、钱纳水等传阅,识者誉为该作者心血之结晶,李达为之作长篇序言。因种...
西洋史学史-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杨炳松编著的《西洋史学史》是中国*早的关于西方史学史的译作,其以“自希腊至今科学化之史学史”为线索,全书分五编论述,**...
近四十年出土简帛文献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作者对马王堆简帛文献、定州竹简《文子》、郭店竹简文献、上博楚简文献进行分类研究,完整呈现了近四十年出土简帛文献资料的研究...
《Android应用性能优化最佳实践》内容简介:本书一共7章,在简单介绍了Android Studio的使用指南后,分别从绘制(UI)、内存、存储
辛亥百年-亲历者的私人记录-下册 本书特色 傅国涌继《1949: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推出的又一力作 一部真历史真工夫真见识新史料新视角新观点的作品社科...
《棠阴比事》内容简介:《棠阴比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案例汇编,载述刑法折狱的一些典型案例,作者是南宋宁波人桂万荣。《棠阴比事
《社群营销与运营(第2版):慕课版》内容简介:本书立足于行业应用,以此为主线,介绍了社群营销与运营的方法和技能。全书共8章。
创世纪第20章(重读二十世纪) 本书特色 回顾20世纪,蓦然发现,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个里程碑,尽管有许多困难和问题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生活习性,...
《请喝茶》说了200来个故事,每个故事大多一两百字,附一件生动的图画,极其简明。这些故事,有的是“潜伏”,有的是“风声”,有
世界历史从头读到尾 本书特色 在“大历史”视角下,本书68个专题衔接流畅、浑然一体,以人类文明进程为线索,揭秘曾被忽略的历史真相。系统讲述了从远古埃及文明到现代...
《民事诉讼法律责任研究》内容简介:作者在本书中从认识论、本体论和价值论三个层面界定民事诉讼法律责任的性质、内容以及诉讼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