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宋(德珠)派艺术论集》是一本关于论述京剧四小名旦宋(德珠)派艺术的文集,既有宋德珠、宋丹菊父女的经验之谈,又有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和继承者的切身领悟。
《京剧宋(德珠)派艺术论集》持论公允,耐读好看,披卷细读,如同与一位良师益友促膝长谈,收益良多。诚然“开卷有益”,信哉,开卷有“戏”。这确实是一本了解京剧、学习流派、知晓生活的好书。
《京剧宋(德珠)派艺术论集》:
宋德珠(1918-1984),男,原名宋宝禄,字颖之,原籍天津,生长于北京。他工武旦、刀马旦,京剧“四小名旦”之一,所开创的武旦流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世称“宋派”。
他1930年入北平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科。在校期间,学校安排张善亭、朱玉康等老师传授他跷功、出手、武打等特技艺术,延聘阎岚秋、朱桂芳、余玉琴、郭际湘、诸如香等老师传授《打青龙》《金山寺》《扈家庄》《夺太仓》《青石山》《泗州城》《丑荣归》《贵妃醉酒》等戏,王瑶卿亲自传授《四郎探母》《雁门关》《贺后骂殿》《三娘教子》《法门寺》《女起解》《玉堂春》《王宝钏》等戏,程砚秋授其《玉狮坠》《游园惊梦》,尚小云授其《金山寺》,荀慧生授其《花田八错》,筱翠花授其《辛安驿》,梅兰芳也曾多次指教其《霸王别姬》《凤还巢》等戏的演出。婚后其岳父孙毓堃又在武功技艺方面给予启迪和传授。
他出科旋即组织“颖光社”剧团,领衔在北京、天津、武汉、长沙、上海及南北各地演出,创出了以武旦挑头牌、唱大轴的先例,成为京剧史上武旦挑班的人。1936年《立言报》组织投票评选“四小名旦”,宋德珠与李世芳、毛世来、张君秋当选。20世纪40年代,“宋派”之称已在内外行得到公认,成为武旦行重要的流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在北京组班演出。1954年加入沈阳京剧团,为该团领衔主演。随后调任长春京剧院院长,1959年加入福建京剧院,红极一时。1962年加入河北省京昆剧团,主要从事教学工作,也参加一些演出。1974年起正式调入河北省艺术学校任教。“”结束后,他把精力倾注到培养接班人上。1983年在河北省艺术学校主办宋派艺术传习班,为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的学员教授《扈家庄》。他是中国民主同盟会盟员,曾任河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北分会副主席。
他的武旦、刀马旦戏宗阎岚秋,如《扈家庄》,表演比较俏;也宗朱桂芳,如《杨排风》,武功比较凌厉。他集武旦、刀马旦精华之大成,扮相英武秀丽,身段矫健优美,身手轻盈矫捷,动作干净灵巧,跷功基础扎实,打出手迅捷稳准,开打边式利落,亮相造型十分漂亮。他以武功见长,跷功和打出手技巧极为精湛,有很多惊人绝技。表演打出手时满台飞,任何方向角度飞来的枪都能应付自如,甚至即将飞出台口的枪也能拨回。他的武戏富于变化,每出戏都有不同的演法,从武打和身段舞蹈中显示人物的内心感情。
宋德珠在唱、念上深受程砚秋和苟慧生的影响,将程派迂回婉转的唱腔与苟派娇柔妩媚的唱法融合,形成了“程腔荀唱”的风格。在编导、排演新戏上,得益于翁偶虹和王瑶卿。他戏路宽广,不仅武旦、刀马旦的本工戏样样得手,而且演出《英杰烈》《花田八错》《拾玉镯》《打樱桃》等花旦戏,《红鬃烈马》《玉堂春》等青衣唱功戏,甚至《四进士》中的彩旦万氏,堪称文武全才,昆乱不挡。他能把青衣的端庄凝重、花旦的活泼俏丽有机地融于刀马旦的爽利婀娜、武旦的勇猛矫健之中,开创了武旦行“武戏文演”的先例,使舞台上的一戳一站、一颦一笑,无不传达美的精神。
他善于创造,研究各种女性动态,从武术、滑冰、体操等体育活动中借鉴身段,甚至从芭蕾舞中吸收造型成分融于戏曲表演中。他对翱翔的鸟儿、遨游的鱼、鏖战的蟋蟀、风舒的杨柳等自然动态,都加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在潜移默化中寻找灵感的触机。他把孔雀开屏时的稳健大方,化到了出场与亮相中;把鹰击长空时的矫健敏捷,化到了开打与出手之中;把鸟儿展翅起飞或落地时那一瞬间的美态,化到了由慢而快由快而慢的舞台动作之中;从金鱼在水中调头时快速地把尾巴挖挲开,悟出刀马旦转身下场时抖靠旗的身段;从柳枝在风中摇摆的形态,设计出动静相生,摇曳生姿的步法。
……
宋丹菊,京剧四小名旦之一宋德珠之女,宋(德珠)派第二代领军人物;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民革中央妇女委员会委员、民革北京市委委员;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海外联谊委员会委员;外交部京剧学会艺术指导;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代表性传承人。
曾先后荣获多项外重大奖项,包括北京市文化局颁发的青年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是获得梅花奖的首位京剧武旦演员;美国林肯大学表演奖;文化部颁发的全国新剧目导演奖、剧目奖;北京市劳动模范奖状;民革北京市委60年突出贡献奖;2011年被评为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获得北京市京昆协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主要著作及其他成就:2000年,主编《珠光菊影》一书,近20万字;2001年编撰《旦角脚步》教材;2008年,主编《纪念宋德珠诞辰90周年大型画册》;1990年与台湾表演艺术家孙元斌、孙元坡合作为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主演《战宛城》,为本次活动海峡两岸合作项目,创造两岸交流中京剧文化交流:曾创办北京市京昆学校东城分校,培养了近800名少年儿童,其中多名少年学生后来成为戏曲专业人才;教授培养了数十名获得包括文华奖、梅花奖在内的全国戏曲类奖项,并收徒数十人,包括京剧、豫剧、河北梆子、湘剧、昆曲、评剧等剧种,遍及海内外,继续传承宋派艺术;2011年,在辽宁省沈阳市设立“宋德珠宋丹菊父女馆”,展示宋派艺术的历史资料。
赵孟頫楷书入门基础教程-中国书法.名家名帖 本书特色 《中国名家书法教程》是自学书法的入门范本。本套丛书在编写过程中,从实用性出发,遵从学科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原...
怎样写楷书 内容简介 本书由具有多年书法教学经验的何大齐先生精心撰写而成。书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楷书的形成及特点、楷书的笔法、结构、章法等内容。这是一本学习楷书难...
昆仑山上一棵草 本书特色 刘凤禄主编的《昆仑山上一棵草》讲述了:卡车在荒凉的高原上奔驰着。车厢里坐着刚从地质学校毕业,自愿到高原去工作的年轻姑娘李婉丽。哪知道,...
印学史 内容简介 印章,其起源要上溯至殷周际,到北宋米蒂开始,文人自篆自刻,印章成为一门艺术。本书结合印章图例三百三十八颗,介绍印章的产生发展变迁,及几千年历史...
专业色彩搭配设计师必备宝典-超值赠送色彩搭配大礼包 本书特色 张志云编著的《专业色彩搭配设计师**宝典》共分为8章。第1章为色彩基础知识,具体介绍色彩的...
经典织绣.方饰纹样 内容简介 本卷主要编自任本荣先生所绘著的汉绣图案手稿。蜚声三楚的“汉绣”以“平金夹绣”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华丽多采、金碧辉煌又不失浑厚古朴的风...
硬笔描摹苏东坡行书字帖 本书特色 《硬笔描摹苏东坡行书字帖》:苏东坡(公元1037-1101年),名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祖籍...
行楷基础与提高练习-司马彦凹槽练字宝-赠送高档消失钢笔1支-赠送8支笔芯 本书特色 司马彦练字宝是由著名书法家司马彦先生和电子工业精心研发,采用*新碑刻法压制在...
高校美术教学临习.鉴赏范作丛书--康波夫素描 内容简介 学习绘画不论是进专业院校还是自学大体有两种途径,二是临摹。由于学院的设备齐全,有规范的教学大纲,有教师辅...
《李济文集》(五卷)收入李济先生自20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撰写和发表的中国人类学、考古学、上古史研究等论著,以及学术论谈、随
罗伯塔•玛丽•芒罗连续五年在圣丹斯电影节担任电影短片策展人,她自己也是一位获过大奖的短片导演。所以她清楚如何不搞砸一部电影
给孩子的艺术创想:眼的色彩训练 本书特色 1.英国学前实用教育银奖得主编著,尤斯伯恩出版公司大师级绘画团队绘图,根据儿童美术发展的阶段,为孩子量身打造的绘画丛书...
书法雅言 本书特色 项穆编著的《书法雅言》是明代万历年间书法家、书法理论家项穆的书学理论著作。全书共17篇,分别是:书统、古今、辨体、形质、品格、资学、规矩、常...
《爱LOVE(套装共2册)》电影写真书,导演:钮承泽。演员:赵薇、舒淇、阮经天、陈意涵、赵又廷、郭采洁、彭于晏、钮承泽。由八大卡
邓石如篆书集字对联 本书特色 本套丛书“集字字帖系列”,书体包括简帛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从历代碑帖中选取代表性书家,汇成...
海蛎子 本书特色 你想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吗?你想陶冶自己的情操吗?你想提升自己的身心健康吗?你想开阔自己的视野,充实和提高文化、历史知识吗?你想回忆童年的美好阅...
情节动画短片创作解析 本书特色 《情节动画短片创作解析》:民族性是什么?只讨论传统或幻想未来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身边正在发生的一切才是穿起过去和将来的线索——没有...
周慧珺行书三字经 本书特色周慧珺學書初從趟孟頫,繼而欽羡米芾『風檣陣馬,沉着痛快』的俊邁書風,深心大力,奠定了她書風的基本格調。六十年代初,她有幸受教滬上著名書...
民间刺绣 本书特色 “中国结丛书”中的民间美术部分,首先选取了几种颇有中国民间色彩的“经典”的品种和样式进行介绍。几册在手,乡土气息和民间情趣扑面而来,让人兴味...
千古绝唱-兰亭集序 内容简介 每一位书法名家都有其代表作品,这些代表作也都是中国古代的经典美文。市面上将之作为字帖出版的多,从文史价值与书法史角度赏析的却近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