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朱自清自编文集》以作者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背影》命名,收入《女人》《白种人——上帝的骄子!》《背影》《阿河》《哀韦杰三君》《飘零》《白采》《荷塘月色》《一封信》《怀魏握青君》《儿女》《旅行杂记》《说梦》《海行杂记》等散文名篇。这些散文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有的包含了作者对社会时事的思索,有的反映了他对于生活的独特认识。
朱自清一生著有20多部书,近200万字,为中国现代文学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朱自清的散文作品素朴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秀丽,极富有真情实感。他以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匆匆》、《春》、《背影》、《荷塘月色》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一直被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同时也是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背影》精选了朱自清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读者可以从其风格迥异又至情至性的文字中,体会他的匆匆流年,清浅人生。
《背影/朱自清自编文集》:
女人
白水是个老实人,又是个有趣的人。他能在谈天的时候,滔滔不绝地发出长篇大论。这回听勉子说,日本某杂志上有《女?》一文,是几个文人以“女”为题的桌话的纪录。他说:“这倒有趣,我们何不也来一下?”我们说:“你先来!”他搔了搔头发道:“好!就是我先来;你们可别临阵脱逃才好。”我们知道他照例是开口不能自休的。果然,一番话费了这多时候,以致别人只有补充的工夫,没有自叙的余裕。那时我被指定为临时书记,曾将桌上所说,拉杂写下。现在整理出来,便是以下一文。因为十之八是白水的意见,便用了**人称,作为他自述的模样;我想,白水大概不至于不承认吧?
老实说,我是个欢喜女人的人;从国民学校时代直到现在,我总一贯地欢喜着女人。虽然不曾受着什么“女难”,而女人的力量,我确是常常领略到的。女人就是磁石,我就是一块软铁;为了一个虚构的或实际的女人,呆呆的想了一两点钟,乃至想了一两个星期,真有不知肉味光景——这种事是屡屡有的。在路上走,远远的有女人来了,我的眼睛便像蜜蜂们嗅着花香一般,直攫过去。但是我很知足,普通的女人,大概看一两眼也就够了,至多再掉一回头。像我的一位同学那样,遇见了异性,就立正——向左或向右转,仔细用他那两只近视眼,从眼镜下面紧紧追出去半日半日,然后看不见,然后开步走——我是用不着的。我们地方有句土话说“乖子望一眼,呆子望到晚”,我大约总在“乖子”一边了。我到无论什么地方,**总是用我的眼睛去寻找女人。在火车里,我必走遍几辆车去发见女人;在轮船里,我必走遍全船去发见女人。我若找不到女人时,我便逛游戏场去,赶庙会去,——我大胆地加一句——参观女学校去;这些都是女人多的地方。于是我的眼睛更忙了!我拖着两只脚跟着她们走,往往直到疲倦为止。
我所追寻的女人是什么呢?我所发见的女人是什么呢?这是艺术的女人。从前人将女人比做花,比做鸟,比做羔羊;他们只是说,女人是自然手里创造出来的艺术,使人们欢喜赞叹——正如艺术的儿童是自然的创作,使人们欢喜赞叹一样。不独男人欢喜赞叹,女人也欢喜赞叹;而“妒”便是欢喜赞叹的另一面,正如“爱”是欢喜赞叹的一面一样。受欢喜赞叹的,又不独是女人,男人也有。“此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便是好例;而“美丰仪”一语,尤为“史不绝书”。但男人的艺术气分.似乎总要少些;贾宝玉说得好:男人的骨头是泥做的,女人的骨头是水做的。这是天命呢?还是人事呢?我现在还不得而知;只觉得事实是如此罢了。——你看,目下学绘画的“人体习作”的时候,谁不用了女人做他的模特儿呢?这不是因为女人的曲线更为可爱么?我们说,自有历史以来,女人是比男人更其艺术的;这句话总该不会错吧?所以我说,艺术的女人。所谓艺术的女人,有三种意思:是女人中*为艺术的,是女人的艺术的一面,是我们以艺术的眼去看女人。我说女人比男人更其艺术的,是一般的说法;说女人中*为艺术的,是个别的说法。——而“艺术”一词,我用它的狭义,专指眼睛的艺术而言,与绘画、雕刻、跳舞同其范类。艺术的女人便是有着美好的颜色和轮廓和动作的女人,便是她的容貌、身材、姿态,使我们看了感到“自己圆满”的女人。这里有一块天然的界碑,我所说的只是处女、少妇、中年妇人,那些老太太们,为她们的年岁所侵蚀,已上了凋零与枯萎的路途,在这一件上,已是落伍者了。女人的圆满相,只是她的“人的诸相”之一;她可以有大才能、大智慧、大仁慈、大勇毅、大贞洁等等,但都无碍于这一相。诸相可以帮助这一相,使其更臻于充实;这一相也可帮助诸相,分其圆满于它们,有时更能遮盖它们的缺处。我们之看女人,若被她的圆满相所吸引,便会不顾自己,不顾她的一切,而只陶醉于其中;这个陶醉是刹那的,无关心的,而且在沉默之中的。
我们之看女人,是欢喜而决不是恋爱。恋爱是全般的,欢喜是部分的。恋爱是整个“自我”与整个“自我”的融合,故坚深而久长;欢喜是“自我”间断片的融合,故轻浅而飘忽。这两者都是生命的趣味,生命的姿态。但恋爱是对人的,欢喜却兼人与物而言。——此外本还有“仁爱”,便是“民胞物与”之怀;再进一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便是“神爱”“大爱”了。这种无分物我的爱,非我所要论;但在此又须立一界碑,凡伟大庄严之象,无论属人属物,足以吸引人心者,必为这种爱;而优美艳丽的光景则始在“欢喜’’的阈中。至于恋爱,以人格的吸引为骨子,有极强的占有性,又与二者不同。Y君以人与物平分恋爱与欢喜,以为“喜”仅属物,“爱”乃属人;若对人言“喜”,便是蔑视他的人格了。现在有许多人也以为将女人比花,比鸟,比羔羊,便是侮辱女人;赞颂女人的体态,也是侮辱女人。所以者何?便是蔑视她们的人格了!但我觉我们若不能将“体态的美”排斥于人格之外,我们便要慢慢的说这句话!而美若是一种价值,人格若是建筑于价值的基石上,我们又何能排斥那“体态的美”呢?所以我以为只须将女人的艺术的一面作为艺术而鉴赏它,与鉴赏其他优美的自然一样;艺术与自然是“非人格”的,当然便说不上“蔑视”与否。在这样的立场上,将人比物,欢喜赞叹,自与因袭的玩弄的态度相差十万八千里,当可告无罪于天下。——只有将女人看作“玩物”,才真是蔑视呢;即使是在所谓的tt恋爱”之中。艺术的女人,是的,艺术的女人!我们要用惊异的眼去看她,那是一种奇迹!
……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大于江苏扬州,故称“我是扬州人”。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主要散文作品有《欧游杂记》《匆匆》《春》《绿》《你我》《背影》等;另有文艺论著《诗言志辨》《经典常谈》《新诗杂话》《论雅俗共赏》等。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125:任大霖 钟望阳 任德耀 洪汛涛卷 本书特色 从上海文学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来梳理开掘上海近二百年以来的历史文脉和文学矿藏,温故知新,继往开...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073:孔另境 朱雯卷 本书特色 孔令境、朱雯两位作家都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文坛的活跃人物。本卷收入孔令境的小说、散文等;收入朱雯回忆散文等...
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 本书特色 《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是钱穆先生值80岁与88岁高龄时写作的,他将自己的家族与一生见闻娓娓道来。读罢此书,既在平凡的叙述中见到...
水蓼花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玫瑰”、“黄昏”、“雨中”、“化石”、“蝉声”、“梦中”、“晚风”、“梅雨”、“歌声”等散文。水蓼花 目录 **辑两个人的雨季玫瑰...
寂寞烟云的绝世风华-陆小曼情传 本书特色 1、对于陆小曼,我们所了解到的,可能不多,也许是关于她与徐志摩的那点事。但是不然,她极其有才华。虽然曾经沉沦过,但徐志...
《区块链与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时代》内容简介:本书是《区块链与新经济》全新修订版,市场上为数不多的系统阐述区块链与人工智能
窗下的树皮小屋 本书特色 以现实生活为原料,佐以奇思妙想、幽默风趣、爱与真诚,是冰波先生作品的特点。作家版《窗下的树皮小屋》不仅收录了获奖作品、教材收录的作品,...
阅微草堂笔记 本书特色 纪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精)/中华传统文化典藏》记述若真若假,旨在藉由这些志怪的描写来折射出当时官场腐朽昏暗堕落之百态,进而反对宋儒的空...
《芥子园画谱》中说:天有云霞,烂然成锦,此天之设色也;地生草树,斐然有章,此地之设色也;人有眉目唇齿,明皓红黑,错陈于面
音乐短章:纪伯伦经典散文选 本书特色 你是*早从东方吹来的风暴,横扫了西方,但它带给我们海岸的全是鲜花。——西奥多·罗斯福真理在此,用黎巴嫩式的美、音乐和理想主...
上海-大众生活 本书特色 《大众生活》周刊是中国著名的新闻出版家邹韬奋继《生活》周刊后,创办的第二份以推动解放运动为主的时事性周刊。该刊于1935年11月16日...
许政扬文存(增订本) 本书特色 《许政扬文存》是许先生研治中国古典小说戏曲的论文、笔记、序跋等的合集,如《宋元小说戏曲语释》、《水浒传简注》、《元代戏曲纲要》、...
随笔经典99 本书特色 随笔是一种随意的文体。有人说它像服装中的休闲服、电脑家族的兼容机,其实呢,它更像自然界里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在随笔的天地里,作...
阁楼里的女人:莎乐美论易卜生笔下的女性 本书特色 她要展开翅膀去飞越前面的路,才知道翅膀会折还是会飞。——易卜生易卜生笔下的女主角肯定反映了今日的妇女。——里夫...
钟叔河卷-旧锻坊题题题 本书特色 本书为当代著名学者锺叔河先生的题跋本,为萧跃华先生历数年时间辛苦辑得。锺叔河是当代著名编辑、学者、散文作家,是当代出版界的先驱...
对影丛书-江南印象 本书特色 “对影丛书”,是以一种全新的阅读形式,来改变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心理感受,体验一种异样于前的愉快的感受。处于一册中的两个人,虽然内容甚...
《草叶集》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奇书,从内容到形式都颠覆了在它之前美国诗人们遵循的欧洲诗歌的创作模式,而且是有意识的颠覆。尽
罗马文学史 内容简介 古代希腊罗马是整个西方文化的重要起源。没有希腊罗马,就没有后来的西方文化。一位美国文学评论家吉尔伯特·希格特从西方的角度谈道:“我们的现代...
在无尽无序的汪洋里.紧挨着你 本书特色 《在无尽无序的汪洋里,紧挨着你》是独眼的*新长篇作品,故事讲述了一个生于70年代的“我”,独自抚养儿子核桃的日常生...
乐腔-陆春祥杂文自选集 本书特色 本书《乐腔:陆春祥杂文自选集》精选了陆布衣70余篇杂文精品。文集秉承了他一贯的创新精神,创造出嬉笑谐侃、绵里藏针的杂文风格。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