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他的《世界简史》中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这就足以说明唐代文化的繁荣、思想的开明,已然走在世界的前沿。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们的生活观念、方式和状态究竟是什么样的?翻开《历史的风尚:唐朝》,跟随一介的笔触一起回到大唐,看看唐人别具一格的生活吧。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实际上,历史中的兴衰存亡,是可以从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状态得到反映和预见的。《历史的风尚》系列,着眼于民生在习俗风尚上的表现,在传递少为人知的历史知识的同时,人文关怀的立意更是让这套历史读物价值倍增。——中国宋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姜锡东教授★这是一套关于芸芸众生的历史系列读物。它从帝王将相、金戈铁马和政治风云的宏大叙事中撇开去,转而关注中国历史各个时期社会生活的民俗风尚,通过细节的生动描摹与还原,将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平民百姓创造的生活景象斑斓呈现。——四川省作家协会梁平副主席★与其说《历史的风尚》系列是一幅历史民俗长卷,倒不如说它是一场为期两千多年的接力赛更为准确。从汉王朝一直到民国共八个历史时期民俗文化的形成、传承和蜕变,在字里行间动态地互为接力,通过它我们可以清晰地触摸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脉搏。——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民族文化基金会熊志远主任
《历史的风尚:唐朝》:家讳家有家讳,家讳又叫“私讳”。唐代避家讳,一般要避三代之讳,不仅要避自己的父亲,还有祖父和曾祖父,在户籍中要注明三代之名,从小就接受避讳方面的教育。杜甫写诗极多,诗中却无“闲”字,只因“闲”是杜甫的父名。李贺的“不得举进士”,在唐朝并非特例,他的英年早逝,与“不得举进士”之间也并非有必然联系,只不过才子佳人早逝总是让人扼腕叹息。唐朝的法律也并非不近人情,《唐律疏议》中有规定,倘若所任官职冒犯了父祖之讳,可提出申请,调任他职。另外,唐代举子还应避讳考官。表示对父祖和官职的尊敬,需时时牢记在心。国讳国有国讳。皇帝是至高无上的,臣民须要给予绝对的尊敬,皇帝的名字绝对不可言、不可书,遇到必须回避,这种行为称作“国讳”或“公讳”。国讳不仅包括在世的皇帝,还包括已入土的,还包括古代圣人,就连遇见宗庙也要回避,因宗庙是国家的象征。另外,太子储君的名也要避:唐高宗立李忠为太子,于是乎,中书舍人就改名为“内史舍人”,以避开“忠”。如原六部之一的“民部”因避李世民的“民”,被换成了“户部”。干支年号、地名、官名也需要避讳。王勃在赫赫有名的《滕王阁序》中开头写有“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到了唐代宗当政之后,便不再出现,而是被替换成了“南昌故郡”,为了避讳唐代宗的名字李豫,这就是地方的避讳,故而滕王阁内的石碑、苏轼的手书都写作“南昌故郡”。而南昌,为汉豫章郡治,滕王阁就在南昌市。《唐律疏议》规定,但凡直呼皇帝之名的,可是犯了“大不敬”大罪,是当时*严重的“十恶”罪之一。《唐律疏议》明文规定:“官文书误,不请官司而改定者,笞四十。知误不奏请而行者,亦如之。……诸上书若奏事,误犯宗庙讳者,杖八十。口误及余文书误犯者,笞五十。……即为名字触犯者,徒三年。若嫌名及二名偏犯者,不坐。”笞,是用鞭杖或竹板抽打脊背或臀腿的刑罚。所谓“嫌名”,就是像“禹”与“雨”,“丘”与“区”。所谓“二名”,是指说“徵”便不再说“在”,说“在”便不说“徵”这类的。即名字是两个字,只需避讳其中一个字就可以了。避讳的方法有很多种:用形近字避讳,改用同音字,或者干脆另造字来避讳。也可直接把要避讳的字删除,空着不写,这是唐人创造的新避讳方法,唐初名将李世绩就因此被改名为“李绩”。还可以把要避讳的字缺笔少画地写,一直沿用至清朝。当然*好是在一开始取名时,就直接避开所有名讳。在大唐,无人敢说“虎”字,倒不是唐人怕大老虎,而因李世民的曾祖父叫李虎。于是唐人把虎叫做大虫,一直流传至今。和李世民一起打下天下的虎牙将军,只能叫“武牙将军”。而姚思廉写《陈书》中提到韩擒虎,只能把“虎”去掉,以避开忌讳。……
一介,原名吴留巧,金华市作家作协会员。爱诗与远方的天真质朴,爱饱含沧桑的历史烟云。出版小说《你若安好便是春天》,主编美文合集《谢谢你的爱:致从我世界路过的人》《有一种快乐,永远在路上》等。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12辑)》内容简介:在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中,文化与社会变迁使人们的心理状态发生很大改变。本书文化混搭
北京商业史 内容简介 齐大芝主编的《北京商业史》内容介绍:北京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古城,在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曾经演绎过无数悲壮伟烈的历史大剧,发生过许多奔...
《演奏之外》内容简介:★青年钢琴演奏家张昊辰首部音乐哲学随笔 ★在发现古典音乐背后的文化脉络,探讨音乐与人的关系 ★钢琴教育
JamesA.MillwardsstudyoftheQingdynastysgovernanceofXinjiangispossiblythemostcaref...
中国历史-青年通读本 本书特色 《中国历史青年通读本》包括上古史、中古史、近世史、现代史、综论5编以及一篇附录。上古史讲述了从太古之传说到春秋战国,内容涉及民族...
经典历史---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 本书特色 “图说历史丰碑”再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全书历史脉络清晰,史实具体,通俗易懂,图片丰富悦目,是一部有品位...
全民阅读文库-中国通史(全六卷 16开) 本书特色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代炎黄子孙心中永恒的精神家园而书籍,正是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本套同学线装藏书收录厂《周...
《国语》选评 内容简介 当来自戈壁滩的沙尘暴吹袭首都北京时,当克隆技术已达到可以复制人本身时,当生产技术的种种发展造福人类而又反过来每每危及人类时,我们总会不由...
天朝,失去的历史机会 本书特色 明末清初,世界开始近代化,东方中国不具备自行近代化的社会条件,但历史不断给出中国追步世界的机会:郑和远航终止,中国失去以中国为主...
《常春藤英语(精编版·四级)》内容简介:本书根据《常春藤英语·四级(上下)》两本书进行修订,从中选取难度相对较低的文本,并
《廉颇(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内容简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廉颇,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天工开物:科技与方术》内容简介:《天工开物》 被科学视为巫术的中国古代数术文化,积累了中国人与大自然交往的经验和手段,恰恰
苏我氏的兴亡 本书特色 大化改新前夕,飞扬跋扈的苏我入鹿在“三韩之调”中被杀,次日其父虾夷自尽,苏我氏本宗宣告灭亡。以引入佛教、深受推古天皇信赖的大臣苏我马子为...
《鬼作家》内容简介:《鬼作家》是内森·祖克曼文学探险系列作品的开篇之作。二十三岁的主人公内森·祖克曼刚出版一批短篇小说,并
《大人的日本史》内容简介:中日关系之密切古而有之,面对西方国家向东方扩张的浪潮,两个国家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但是,日本仿
再来跑一趟野马 本书特色 《再来跑一趟野马(可以触摸的民国)》由徐志摩所著,徐志摩的散文既有他对人生理想的漫评,也有触及时政的论说:既有对往事的追忆和回想,也有...
轻阅读:戊戌政变记 本书特色 《戊戌政变记》是一部很有特色的纪事本末体史书,作者将对传统纪事本末体史书的辩证认识,熔铸到《戊戌政变记》的撰著中。在编纂思想上,作...
《柳林风声(译林名著精选)》内容简介:《柳林风声》以细腻典雅的笔调描绘了大自然风光的诗意变化,被誉为“英文散文体作品的典范
史记 本书特色 《史记》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誉...
《客厅全维度解析2000例(第2季):客厅顶棚》内容简介:客厅作为家居生活的公共区域,使用十分频繁,是全家人聚集及接待宾客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