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马欢《瀛涯胜览》是现存郑和下西洋*重要的原始文献,作者是亲历下西洋通事,其初稿本于永乐十四年(1416)*早问世,《西洋番国志》为此书之别本。此书有冯承钧 1935 年校注本(据明清刻本)、万明 2005 年校注本(据明钞本)。万明全面考证迄今存世明清版本,增加新发现明钞本,是迄今汇集*全的明本《瀛涯胜览》集大成校注本。
★ 16开精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 《瀛涯胜览》是明马欢著海外闻见录,成书于景泰二年(1451年),是书纪录了沿途二十国的航路、海潮、地理、国王、政治、风土、人文、语言、文字、气候、物产、工艺、交易、货币和野生动植物等方面信息。《瀛涯胜览》中对一国家的民俗描写细致入微,被各国学者公认为重要的史料,被广泛引用
★《瀛涯胜览》在国际上名声很大,著名汉学家迈耶斯、格伦德威尔、戴文达、伯希和等都曾研究论述此书
★ 本书以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明钞本《三宝征夷集》为底本,与明钞朱当㴐编《国朝典故》本、明钞《说集》本、明钞淡生堂本、明钞梅纯辑《艺海汇函》(两卷本)4种明钞本,以及明沈节甫辑《纪録汇编》明刻本的马欢《瀛涯胜览》,作了对勘、标点、分段和简单注释
★《武备志·郑和航海图》该图详细记载了明初郑和船队下西洋所经国家的名称、位置和航路情况,成为研究郑和下西洋的关键史料
一、本书以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明钞本《三宝征夷集》为底本,与明钞朱当㴐编《国朝典故》本、明钞《说集》本、明钞淡生堂本、明钞梅纯辑《艺海汇函》(两卷本)4种明钞本,以及明沈节甫辑《纪録汇编》明刻本的马欢《瀛涯胜览》,作了对勘、标点、分段和简单注释。将校勘记与简单注释附于各段文字之后。
二、参校另外两种存世的《国朝典故》明钞本(一为朱当㴐编,一为佚名编)、明邓士龙《国朝典故》刻本、明张升《张文僖公文集》刻本、明亦政堂刻本,并参考《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西洋朝贡典録》等明代相关史籍。
三、在以明钞本《三宝征夷集》为底本的校勘中,一般遵循底本,原文有阙、衍、讹、倒等,凡有补、改、删之处,必有所据,于段后校勘记中一一注明。凡各本的地名、数字有异,均出校勘记;凡各本特别的异文,也均出校勘记。
四、对原文加以必要的注释,注释条以首次出现加以注释。参考冯承钧《瀛涯胜览校注》,旧注有错误的地方尽可能加以订正。
五、凡通假字,一般注出不改。钞本中有不少明代当时所用俗字,明显有别于通行文字,经校勘说明后改,如“泥姑”,并以“下同”说明下文改正不再出校勘记。
六、为方便研究者,特将底本《三宝征夷集》之外参校的明钞朱当㴐编《国朝典故》本、明钞《说集》本、明钞淡生堂本、明钞《艺海汇函》本、明刻《纪録汇编》本,共5种明本,进行了标点校勘,作为附録。后附各本,除明显错字、错句,一般依原貌;名称、数字也一般保留原貌。以{}代表衍文;[]表明据他本补入缺文;错讹之处,改正后,在[]中注明原文错字。
七、将《瀛涯胜览》相关序文书目题跋资料作为附録,特别将新发现的清代明珠家藏清钞本《瀛涯胜览》翁方纲、叶题跋置于附録之中,以便研究者阅读参考。
八、附録中对采用校勘的6种明本目録与若干内容进行了列表比较。
九、将明茅元仪《武备志·郑和航海图》作为插页,置于书前,以方便读者阅读参考。
十、凡校勘主要参考数据,在校勘注释中恕不一一列出,见后附“主要参考文献”。
十一、*后编辑注释条目索引,以便读者查阅。
马欢,回族,字宗道,号会稽山樵,浙江会稽(今绍兴)人,任郑和下西洋通事。著有《瀛涯胜览》。
万明,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廊坊师范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从事明史和中外关系史研究,著有《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明与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较研究》《中葡早期关系史》《明代中外关系史论稿》《明代〈万历会计录〉整理与研究》等。
清代史料笔记丛刊:海国四说 本书特色 《清代史料笔记:海国四说》是“清代史料笔记丛刊”中的一种,是作者梁廷(楠)以“筹海防夷”为目的的著叙中*具代表性的著作。该...
华夏文明的起源 目录 **章探讨华夏文明起源中的问题一中国古代的野蛮与文明二历史学与考古学三关于华夏文明第二章华夏文明的前奏曲一在混沌初开时的神话战争二考古学提...
本书由雷蒙·阿隆和丹尼尔·贝尔共同主编,从社会学、政治学、哲学、法学、文学分析和文体论的视角对托克维尔的民主思想进行了梳
《罗马人的故事3:胜者的迷思》内容简介:无论多么强大的国家,都不可能持续保持长久的国泰民安。即使没有来自外敌的威胁,也会出现
《西南联大国史课》内容简介:本书主题为“国史课”。中国通史为西南联大通识教育的必修课。本书以时间为轴,由远及近,收录张荫麟
中译本序言第一部序幕第二部行动第三部余波第一章太平洋的癌第二章在月光之夜,还是在清晨第三章虽然困难,但并不是不可能的第四
唐代御史制度与文人 本书特色 霍志军编著的《唐代御史制度与文人(高等学校公选课教材)》力图从文、史、法等多学科的角度研究唐代御史与文学的关系,既清晰勾勒出了唐代...
三国史话 内容简介 《三国史话/大家小书》帮助人们廓清《三国演义》对历史的误读,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三国。作者分析文学和历史的问题,认为文学需要刺激和感情满足,扑...
1840年-1911年-晚清故事-中国历史故事绘-青少版 本书特色 《晚清故事(1840年—1911年)》为《中国历史故事绘》系列丛书之一。该书根据...
履园丛话-(全二册) 本书特色 《履园丛话(套装上下册)》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举凡典章制度、天文地理、文物典籍、金石书画、诗文词章、人...
《传统与时尚》内容简介:这是一本从服饰风格入手对中西服饰进行比较,并试图找出二者融合的可能性的书。作者对中国从先秦到明清的
纪念张海鹏先生诞辰八十周年暨徽学学术讨论会 本书特色 王世华、李琳琦、周晓光主编的《纪念张海鹏先生诞辰八十周年暨徽学学术讨论会文集》是纪念中国明史学会原副会长、...
民国大学-遥想大学当年 本书特色 他们当中有陈寅恪这样,以“不合作”为*高原则;有顾准这样,敢于反叛的;有储安平这样,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的;更多像钱锺书这样,...
本书分别以“女性社会”、“女性之死”题名:上篇“女性社会”期望以个案整合的方式,映现晚清女性从生活形态到思想意识的新变。
清史解读-读史观天下.廿五史解读-(全二册) 本书特色 《清史稿》为“二十五史”中的*后一部,是记录清王朝历史的重要史著。《清史稿》是对清朝一代大部分重要原始资...
俄国史教程-第一卷 本书特色 俄国历史学家瓦·奥·克柳切夫斯基对俄国历史研究的观点集中反映在他的5卷本《俄国史教程》中,该书分析透彻,描绘人物栩栩如生,富于艺术...
本书为“两宋烽烟录”书系之一。作者是两宋辽金元史研究领域中的后起之秀,凭借扎实的史料功底,以流畅生动的笔法,对公元十二世
中国历史评论:第十三辑 本书特色 《中国历史评论(第十三辑)》是为筹备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而编辑的史学文论集。此前已出版十二辑,社会反响良好。内容偏重学术研...
“物”的崛起:前现代晚期中国审美风尚的变迁 本书特色 本书立足于史料爬梳,在梳理和回顾近百年来学术界有关晚明文史研究的成果基础上,以晚明时代的突出社会症候——“...
启蒙时代-自由的科学-(下) 本书特色 《自由的科学》是彼得·盖伊巨著《启蒙时代》的第二卷,与**卷《现代异教精神的兴起》一起,构成了盖伊对启蒙运动的完整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