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纪念中国明史学会原副会长、安徽省历史学会前会长张海鹏先生诞辰八十周年暨徽学学术讨论会形成的论文集。本书主要分为四大部分:**部分是纪念大会,主要收录了纪念大会时各界领导的讲话及贺信、纪念诗;第二部分是纪念性文章,主要收录学界缅怀张海鹏先生的论文,作者既有史学界和徽学界的泰斗,也有张海鹏先生的门生及至亲;第三部分是徽学研究论文,作者几乎全面涵盖了国内徽学界的精英,他们就徽学前沿及传统议题展开了系统深入细致地讨论、总结和反思;第四部分是中国史研究论文,主要收录了如著名历史学家瞿林东先生、张国刚先生、张其凡先生等一批与张海鹏先生素富交谊的中国史研究领域相关专家的会议论文。
王世华、李琳琦、周晓光主编的《纪念张海鹏先生诞辰八十周年暨徽学学术讨论会文集》是纪念中国明史学会原副会长、安徽省历史学会前会长张海鹏先生诞辰八十周年暨徽学学术讨论会形成的论文集。本书主要分为四大部分:**部分纪念大会。第二部分是纪念性文章,主要收录学界缅怀张海鹏先生的论文,作者既有史学界和徽学界的泰斗,也有张海鹏先生的门生及至亲;第三部分是徽学研究论文,作者几乎全面涵盖了国内徽学界的精英,他们就徽学前沿及传统议题展开了系统深入细致地讨论、总结和反思;第四部分是中国史研究论文,主要收录了如著名历史学家瞿林东先生、张国刚先生、张其凡先生等一批与张海鹏先生素富交谊的中国史研究领域相关专家的会议论文。
博雅史学论丛·中国史系列战国诸侯疆域形势图考绘 本书特色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疆域犬牙交错,且时有盈缩,历来没有一本较为详细的能够反映战国各诸侯国面貌的考释性地图文...
实话实说红舞台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十三章,主要内容包括:拉开大幕;五彩缤纷;辉煌“绝唱”;登台亮相;梦幻银幕;首席电影;“红灯”高照等。实话实说红舞台 目录 ...
台湾往事-口述·历史 本书特色 1.有国仇,也有家恨,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之后如何稳定局势,蒋介石、陈诚、白崇禧等政要又度过了怎样的晚年生活,他们在政治以外,在家...
元史论丛-(第十四辑) 本书特色《元代国家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元史论丛(第十四辑)》为2012年8月在天津召开的元代国家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共...
中华二十四节气-(第二版) 本书特色 王修筑著的《中华二十四节气(第2版)》不但详尽地解说了二十四节气和农业生产、气候变化、民间风俗,而且对民间节日和杂节气也都...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中文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讲座教授、教育部“
《买点是杆秤(上)》内容简介:本书以张默闻这厮策划的家居建材品牌为案例,对广告策划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提炼出广告策
《石墨烯的探秘之旅》内容简介:石墨烯的发现是科学领域“以小见大”的典范,也是好奇心驱动下探索前沿科技的经典案例。本书以知识
近代中国的历程 本书特色 《近代中国的历程(文史知识主题精华本)》(作者文史知识编辑部)收录了《近代小说中的“乡下人进城”》、《1911:革命、秩序与社会阶层之...
直言:1978-2012中国话语 本书特色 《直言:1978—2012中国话语》是一本大众历史读物,却比普通的大众图书多一分思考与厚重。它以编年体的结构,选取了...
中国古地图辑录:康雍乾盛世图 本书特色 ★ 8开精装,全3册,星球地图出版社出版,总印量500套★ **卷辑录乾隆《大清一统志》中所附的298幅;★ 第二和第三...
本書主要是利用報紙等資料,勾勒出二十世紀初期的一個文化、思想與社會運動。全書除了從一個比較不同的角度重新觀察「舊王朝」末
《在如水的时光里好好爱自己》内容简介:作者讲述和解析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用温暖的文字,隽永的思想,字里行间中充满的禅意、禅
《中国区块链技术与产业发展报告(2017)》内容简介:区块链技术是未来信用的基石,目前,全球多数国家以及著名企业均开始了这一领
《郑和(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内容简介: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明代郑和的故事,也许只有七次伟
无畏记者孤身犯险,深入南美丛林,近距离接触毒枭、特工与反政府游击队提供第一手材料,还原历史真相,披露最真实的可卡因世界。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本书特色 向达编著的《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是中国历史学家向达的代表作,*初在民国22年(1933年)由哈佛燕京社出版。《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北朝研究-(第二辑) 目录 北魏平城时代政治发展的主线及分期北魏迁都后官贵之家在洛阳的居住里坊考登国三年拓跋珪攻击松漠诸部的历史真相有关宣武帝时期经略益梁的几个...
《吕梁文学艺术大系·散文卷-》内容简介:本卷为“吕梁文学艺术大系”的其中一卷。共收入作品112篇,编年时限自西汉至当代,作品按
刀锋下的外交-李鸿章在1870-1901 内容简介 唐德刚曾谓“近百年中国史上中国只出了两个半外交家,周恩来和李鸿章算两个,顾维钧算半个”,何以对李鸿章评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