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思想史》是国内部对传统中国行政管理思想进行系统研究的专门之作,时间断限是从殷商至清嘉道前。《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思想史》运用现代行政学理论作为方法论,主要讲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政论家、政治家关于行政原则、人事行政、民事管理、政策制定与推行、行政决策、政府财政管理以及救荒减灾危机管理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思想。在梳理和认定史实的基础上,对这些思想的政治性质、理论特点、管理效能、历史价值和当代借鉴意义,以及传统行政管理思想的发展规律等形成了学术判断,为当代中国治理理论及其社会实践提供了历史参照。
《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思想史》:
公元前771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中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时代。在这一时期,周朝王室的势力急剧衰落,逐渐失去了控制诸侯列国的力量。各诸侯国则不断扩张,形成了“王纲解纽,礼崩乐坏,权力下移,诸侯争霸”的局面。在这种形势下,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了能够在争霸战争中居于不败之地,甚而图成霸业,都在想方设法提高国力,寻求佳的治国兴邦之道。因而正是在这一时期,行政管理思想有了初步的发展。在东周初期即春秋时代的政治舞台上,涌现出诸如子产、管仲等一批有才略、有作为的政治家、改革家。他们的行政管理思想即使在今天来看,亦颇有价值。
子产(公元前582?-前522),姓公孙,名侨,字子产,另字子美,是郑国贵族子国之子,郑穆公之孙。由于出身贵族,子产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博学多才。十几岁时,就已在政治上崭露头角。在他29岁的时候(公元前554年)被任为卿,此后成为郑国的重要政治人物。
子产的政治生活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段从郑简公十二年(公元前554年)到简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43年),约十二年,他在政治上居于辅佐地位,未能主政。后段从简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2年)到定公八年(公元前523年),他继当国子皮之后担任执政大臣,主持国政20年。子产执政初期,政治局面并不乐观。一面是“国小而逼”,郑国地处南北交通要道,夹在晋、楚两个大国之间,晋楚相争,必然殃及郑国,同时又成为大国争夺的目标,左右为难,郑国始终难以摆脱内外夹击的局面。另一面是“族大宠多”,国家内部贵族集团争权夺利,矛盾重重,致使统治集团内部祸乱不已。然而,子产很有管理才能,他颇有的政治识见,遂根据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政策,使得郑国在其执政期间,管理有序,内乱平息,外患不兴,百姓安居乐业。孔子正是根据这些情况对子产赞不绝口:认为其“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一、刚柔并济、广开言路的民事管理思想
春秋时代天下混乱,统治者们在频繁的战争中对于民的重要性越发有了清醒的认识,因而在政治统治和管理国家的思考中,如何治理臣民百姓就成为他们率先关注的问题,子产也不例外。他的民事管理思想大体上包括三层内容:
其一,如何管理国内的“大族”。这些贵族都是郑国的显贵,他们的政治实力和地位显然不同于普通民众,如何处理大族的利益关系将与国家的安定密切相关。为此,子产采用了软硬两手。一是怀柔政策,他认为:“安定国家,必大焉先。”就是要采用安抚的政策,关照大族的利益,防范他们与国家的利益冲突,以维护政治稳定。子产当政后,对大族处处关照。如大夫丰卷被驱逐到晋国,子产保留了丰卷领地的收入,等待丰卷回来。子孔、伯有被杀,子产为了安抚其族,令其子公孙泄和良止继承官爵。“安大”政策事实上保护了贵族们的利益,化解了大族与国君的政治冲突,因而在子产当政期间,郑国没有发生大的内乱。二是镇压手段,子产对贵族们也不是一味的怀柔,必要时,也会严厉镇压。例如驱逐大夫丰卷、治罪公孙黑等,都是镇压贵族的实例。不过,在软硬两手之中,子产是比较倾向于怀柔的。
其二,如何管理一般贵族和官员。子产的指导思想是以柔为主,称为“安众”。鲁襄公十年(公元前563年),子孔当政时,颁布政令,要求各级官员均不得再参与朝政,只许“以位序,听政辟”,即只能安于各自的官爵职守,服从当国者的政令。这道命令一下,立刻引起郑国卿大夫及各级官员的反对,大家都拒不听命。子孔就要下令将那些抗命的官员杀掉。子产当时的政治地位并不高,但他看出子孔的政策必然要激化冲突。就劝说子孔烧掉“载书”,撤回政令。他说:
……
葛荃,博士,政治学教授。曾任教于南开大学、山东大学,逡巡于中国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领域三十余年,迄今出版著述二十多种。在学术界有较高知名度,兼任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会会长等。代表作有《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修订本)》《中国政治文化教程》《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立命与忠诚——士人政治精神的典型分析》《认识与沉思的积淀——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历程》。
世界通史(全三册) 本书特色 ★ 2004年8月第1版,2006年12月第2次印刷,印数1001-2000册★ 本书分为古代史卷、近代史卷、现代史卷,每卷后均附...
旧制度与大革命-最完整汉译本+最精美插图本 本书特色 “我们现在很多的学者看的是后资本主义时期的书,应该看一下前期的东西,希望大家看一下《旧制度与大革命》。”—...
诗人生活 内容简介 我们读过历代名诗人的传记,欣赏了他们的不朽佳作,以及论评这些佳作的诗话、诗评或文学史,但纯粹从他们生活角度,生老病死,饮食男女,思想感情,为...
《清华少年说(第五辑)》内容简介:这是一本通过人物专访形式讲述当代清华学子的书籍,分为“学古探微”“水木秀钟”“行健不息”
海韵东山 本书特色 《海韵东山》介绍了东山县的历史遗存、古代先贤、绿色山水、蝶岛风情、故事传说、古典诗文、东山新姿。主要内容包括:东山陆桥探秘;从海里走“东山人...
中国古代家具 本书特色 中国是世界上*古老、丈化传统*悠久的国家之一,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其中家具文化作为这十艺术宝库中的重要徂成...
朝鲜战争的文化解读 本书特色李元江所*的《朝鲜战争的文化解读》通过翔实的史料、大量的回忆录以及解密文档,对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中国出兵朝鲜、美国参战的情况以及在...
清朝統治中國期間,在制度上既借用明制,亦有其創新。在制度移植的過程中,是「清承明制」或「參漢酌金」,則屬見仁見智。本書先
资治通鉴(超值典藏19.9元) 本书特色 了解中国政治运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英雄豪杰群雄逐鹿的“帝王之书”,名臣良将政坛捭阖的“权谋之书”,芸芸众生安身立命...
《中国历史通论》讨论的范围应覆盖直到今天为止的全部中国历史。全书分为前编、绪言、后编。前编是通论专题研究,后编是回顾与反
香港方物志-(珍藏版) 本书特色 香港是个可爱的地方,既有都市的繁华也有乡郊的朴实宁静。不过,除了繁华的一面外,很少有人会留意这座城市素淡的一面,去考察了解其中...
新加坡樟宜战俘营,是二战期间日军在东南亚地区所建立的最大的战俘营。它是作为日军修建缅泰死亡铁路的中转基地的身份而存在的,
董文琦先生口述历史 本书特色 口述历史资料,其重要性不亚于文献档案。民国以还,内乱外患交相迭乘,史料损失,不可胜计。对历史真相的了解,需要参证当事人口述之处甚多...
两晋南北朝史:两晋卷 本书特色 《两晋南北朝史》是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断代史系列著作的第三部。本次新版将原书的繁体直排、双行夹注改为简体横排、单行夹注,更适合现代人...
宋辽关系史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为著者十数年来研究宋辽外交关系这一课题的成果的总的呈现。全书分为十一章,囊括宋辽间外交关系研究的各个层面,史料翔实,论证严密,创见...
明清歇家研究 本书特色 除了对歇家本身研究外,胡铁球编著的《明清歇家研究(精)》还透过歇家这个中介组织来看明清社会运动,考察与之相关的制度变革细节,以及这些细节...
中国美术史:精装索引版 本书特色 《中国美术史》是一部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六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
中国史纲 本书特色 《中国史纲》:从前讲历史的人每喜欢从“天地剖判”或“混沌初开”说起。近来讲历史的人每喜欢从星云凝结和地球形成说起。这部书却不想拉得这么远……...
《金色的机遇》内容简介:利斯特戴尔勋爵的离奇失踪;一个恐惧丈夫的新婚女子;藏在樱桃篮里的珍贵项链;因谋杀罪被捕的推理作家;
中国文化史(套装全3册) 本书特色 本书可算是中国文化史的开山之作,传授*广,解放前各种中国文化史无不滥觞于此,全书引用资料自六经、诸子、二十五史、历代各家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