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杂文被世人称为“史诗”,他在艺术上突出地运用史笔,生动形象地引据事实,表达自己的是非爱憎,指陈时弊,论证古今。通过杂文,鲁迅显现出他不屈不挠与旧势力战斗到底的革命形象。他的杂文或严峻凛然,或清新隽永,或锋芒毕露,或意味深长,多姿多彩不拘一格,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旧中国的社会历史面貌。
鲁迅的杂文,从字面上看只是针对他所处的那个社会环境中的许多具体的人、事和社会现象,但他所表现的思想和精神却远远地超越了现实空间。本书为了保证作品的原汁原味,全书内容和文字校订方面,仅改正了原著中个别错字和标点。其中的异体字、假借字和鲁迅习惯用字等,完全按照原著保留,未做修改。另有外国人名、地名等,均保留原著的译法。为了方便读者阅读,附以精准的注释,帮助读者扫清阅读障碍,更好地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鲁迅的文章简练得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之后,只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郁达夫看完了鲁迅作品的人,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对鲁迅先生恰当的赞同。——老舍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叶圣陶
《鲁迅杂文精选/鲁迅专集》:我之节烈观“世道浇漓,人心日下,国将不国”这一类话,本是中国历来的叹声。不过时代不同,则所谓“日下”的事情,也有迁变:从前指的是甲事,现在叹的或是乙事。除了“进呈御览”的东西不敢妄说外,其余的文章议论里,一向就带这口吻。因为如此叹息,不但针砭世人,还可以从“日下”之中,除去自己。所以君子固然相对慨叹,连杀人放火嫖妓骗钱以及一切鬼混的人,也都乘作恶余暇,摇着头说道,“他们人心日下了。”世风人心这件事,不但鼓吹坏事,可以“日下”;即使未曾鼓吹,只是旁观,只是赏玩,只是叹息,也可以叫他“日下”。所以近一年来,居然也有几个不肯徒托空言的人,叹息一番之后,还要想法子来挽救。**个是康有为,指手画脚的说“虚君共和”才好,陈独秀便斥他不兴;其次是一班灵学派的人,不知何以起了极古奥的思想,要请“孟圣矣乎”的鬼来画策;陈百年钱玄同刘半农又道他胡说。这几篇驳论,都是《新青年》里*可寒心的文章。时候已是二十世纪了;人类眼前,早已闪出曙光。假如《新青年》里,有一篇和别人辩地球方圆的文字,读者见了,怕一定要发怔。然而现今所辩,正和说地体不方相差无几。将时代和事实。对照起来,怎能不教人寒心而且害怕?近来虚君共和是不提了,灵学似乎还在那里捣鬼,此时却又有一群人,不能满足;仍然摇头说道,“人心日下”了。于是又想出一种挽救的方法;他们叫作“表彰节烈”!这类妙法,自从君政复古时代以来,上上下下,已经提倡多年;此刻不过是竖起旗帜的时候。文章议论里,也照例时常出现,都嚷道“表彰节烈”!要不说这件事,也不能将自己提拔,出于“人心日下”之中。节烈这两个字,从前也算是男子的美德,所以有过“节士”,“烈士”的名称。然而现在的“表彰节烈”,却是专指女子,并无男子在内。据时下道德家的意见,来定界说,大约节是丈夫死了,决不再嫁,也不私奔,丈夫死得愈早,家里愈穷,他便节得愈好。烈可是有两种:一种是无论已嫁未嫁,只要丈夫死了,他也跟着自尽;一种是有强暴来污辱他的时候,设法自戕。或者抗拒被杀,都无不可。这也是死得愈惨愈苦,他便烈得愈好,倘若不及抵御,竟受了污辱,然后自戕,便免不了议论。万一幸而遇着宽厚的道德家,有时也可以略迹原情,许他一个烈字。可是文人学士,已经不甚愿意替他作传;就令勉强动笔,临了也不免加上几个“惜夫惜夫”了。总而言之:女子死了丈夫,便守着,或者死掉;遇了强暴,便死掉;将这类人物,称赞一通,世道人心便好,中国便得救了。大意只是如此。康有为借重皇帝的虚名,灵学家全靠着鬼话。这表彰节烈,却是全权都在人民,大有渐进自力之意了。然而我仍有几个疑问,须得提出。还要据我的意见,给他解答。我又认定这节烈救世说,是多数国民的意思;主张的人,只是喉舌。虽然是他发声,却和四支五官神经内脏,都有关系。所以我这疑问和解答,便是提出于这群多数国民之前。首先的疑问是:不节烈(中国称不守节作“失节”,不烈却并无成语,所以只能合称他“不节烈”)的女子如何害了国家?照现在的情形,“国将不国”,自不消说:丧尽良心的事故,层出不穷;刀兵盗贼水旱饥荒,又接连而起。但此等现象,只是不讲新道德新学问的缘故,行为思想,全钞旧帐;所以种种黑暗,竞和古代的乱世仿佛,况且政界军界学界商界等等里面,全是男人,并无不节烈的女子夹杂在内。也未必是有权力的男子,因为受了他们蛊惑,这才丧了良心,放手作恶。至于水旱饥荒,便是专拜龙神,迎大王,滥伐森林,不修水利的祸祟,没有新知识的结果:更与女子无关。只有刀兵盗贼,往往造出许多不节烈的妇女。但也是兵盗在先,不节烈在后,并非因为他们不节烈了,才将刀兵盗贼招来。其次的疑问是:何以救世的责任,全在女子?照着旧派说起来,女子是“阴类”,是主内的,是男子的附属品。然则治世救国,正须责成阳类,全仗外子,偏劳主体。决不能将一个绝大题目,都阁在阴类肩上。倘依新说,则男女平等,义务略同。纵令该担责任,也只得分担。其余的一半男子,都该各尽义务。不特须除去强暴,还应发挥他自己的美德。不能专靠惩劝女子,便算尽了天职。其次的疑问是:表彰之后,有何效果?据节烈为本,将所有活着的女子,分类起来,大约不外三种:一种是已经守节,应该表彰的人(烈者非死不可,所以除出);一种是不节烈的人;一种是尚未出嫁,或丈夫还在,又未遇见强暴,节烈与否未可知的人。**种已经很好,正蒙表彰,不必说了。第二种已经不好,中国从来不许忏悔,女子做事一错,补过无及,只好任其羞杀,也不值得说了。*要紧的,只在第三种,现在一经感化,他们便都打定主意道:“倘若将来丈夫死了,决不再嫁;遇着强暴,赶紧自裁!”试问如此立意,与中国男子做主的世道人心,有何关系?这个缘故,已在上文说明。更有附带的疑问是:节烈的人,既经表彰,自是品格*高。但圣贤虽人人可学,此事却有所不能。假如第三种的人,虽然立志极高,万一丈夫长寿,天下太平,他便只好饮恨吞声,做一世次等的人物。……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姓周,幼名章寿,字豫山,后改豫才。1898年起,改名周树人。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始用笔名鲁迅。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卒于上海。鲁迅从小阅读兴趣十分广泛,看过很多野史、杂记,对民间艺术也有深切爱好,这些都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资源。鲁迅也被誉为“青年导师”,受他提携、指点和教导的后辈学生非常多,如孙伏园、丁玲、萧军、萧红、罗家伦、冯雪峰、台静农等,都深受鲁迅的影响。
张可延诗选 本书特色 《张可廷诗选》为“广州文史丛书”之一。本书共收录原南京金陵大学教授、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张可廷先生的诗歌三...
鲁迅出版文选 内容简介 鲁迅先生一生著述之丰为世人所共睹,他在中国现代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伟大贡献也为有识者所景仰。当前,我国的出版事业正进入一个全盛时期,各种出版...
【内容简介】托马斯•萨拉蒙是一位让诗歌惊人出场的诗人。他怀疑且叛逆的精神使他区别于同时代其他才华横溢的写作者。他的诗歌自由
我们爱过又忘记 本书特色 本书为“2015年度诗人”余秀华的*新诗歌精选,约150余首。这本诗集,不但收入其近两年所写的优秀诗作百首,还收入其过去多年的精选作品...
采果集(双语阅读) 本书特色 花勒企求的是夜和露,而盛开的花朵却要求光的自由。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篇;这些诗不但具有高超的技巧,并且由他自己用英文表...
宣传队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一群五十年代从北京、上海、四川来到云南的知识青年到农场插队,又从农场到大山深处的部队担任文艺宣传队员的生活经历为大背景,以每个宣传队员的...
李广田 代表作--圈外 本书特色 《圈外:李广田代表作》由华夏出版社出版。生活,总是这样散文似的过去了,虽然在那早春时节,有如初恋者的心情一样,也曾经有过所谓“...
散发弄舟-蔡澜作品自选集-卷八 内容简介 此本主要是美食类文章,但笔触并不限于“舌尖”;从果、茶、酒、药、各式小吃,从曼谷大酒店到京东小酒吧,从自己秀厨艺到看别...
2010中国最佳杂文 本书特色 在社会生活日趋商业化的今天,文学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开始越来越多的远离了大多数人的生活,现在的文学领域在商业经济的感染下,鱼龙混杂...
章太炎诗文选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变法箴言;译书公会序;定版籍;《革命军》序;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狱中答《新闻报》等。章太炎诗文选 目录 前言变法箴言(189...
近代文编 本书特色 郭绍虞编著的《近代文编》为燕京大学一年级生国文课教材之一,目的在适合大学生一般之需要,故所选文篇重在应用。本编内容既以现代生活为归,故于技巧...
《宋词三百首笺注》内容简介:词的创作极盛于两宋,历代宋词的选本众多,清末朱彊村(上彊村民)先生编选的《宋词三百首》以量多、
《理论何以自信》内容简介: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特”?习近
青春的烦恼(海涅诗歌精粹) 内容简介 本书的诗歌是海涅青年时代的作品,深受德国民歌和浪漫派诗人近似民歌的诗歌影响,风格纯净、质朴;语言简单、明快;韵律严格、优美...
★汉语世界首部《里尔克诗全集》★首次依据德语国家研究者通行的底本译出★收录里尔克毕生创作的全部诗歌★译文精准,注释翔实,
《美丽之问:宇宙万物的大设计》内容简介:第14届文津奖获奖作品,诺贝尔奖获得者、夸克世界的超级英雄弗兰克·维尔切克为你解开宇
居易室文史考索 本书特色 《居易室文史考索》是一本关于文史的文集。主要内容包括:庄子《逍遥游》新探、庄子的批判精神、《哀江南赋》著作年代问题、徐庾文学平议、读谢...
《漫步台湾:发现台湾的人·情·味》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关于台湾的旅行书,也是一本用脚丈量、用心感受的散步笔记。漫步厦门、漫步
《花田岁月》内容简介:本文主人公是一个人称刘相公的湖南后生,自师专毕业分配至湖南乡村教书,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变动:教书、
师友风谊文林廿八宿 本书特色 本书所录二十耆宿,如同列星灿烂,光照文林,即古人咏二十八宿诗所谓“周天二十八,错粲各有名”:朱东润之刚,俞平伯之诚,谢冰心之慈,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