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焦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收入罗振宇、毕飞宇、马伯庸等各领域作者的数十篇散文。
本书以读者品牌为引领,收入罗振宇、毕飞宇、马伯庸等各领域作者的数十篇散文,文章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
和你赛跑的不是人 / 罗振宇
和你赛跑的不是人
罗振宇
互联网的出现,是科技进步的结果,但同时也是人类的一次大灾难———失业。许多行业已被替代,就业的出路在哪里?
人类进入失业模式
我们这一代人可能会面临很严重的失业情况。有人说经济不景气,有人说产业结构不合理,有人说这个社会太不公平,还有人说这是中国教育的失败,等等。这些分析也都有道理,但是直到我看了一本叫《与机器赛跑》的书后,才觉得实际情况可能不像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
我们在谈论中国大学生失业的时候,通常忘了失业是一个遍及全球的现象。比如说奥巴马开始他的第二个任期的时候,外界都在估计美国应该会创造很多就业岗位。实际数字一公布,大家傻眼了,才创造了13.5万人的就业岗位。这是什么概念?就是美国当月创造的就业岗位数连美国平均新增的人口都没有赶上。欧洲就更糟糕了。你到西班牙去看,满大街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没工作。
这不是一次通常意义上的失业,这是一次可能给一代人的命运带来巨大转折的空前的经济、社会乃至政治的危机。
互联网正在带来的冲击
很多人对互联网这种技术其实还在掉以轻心。比如说传媒学界,很多人都在说:“不要动不动就讲什么传统媒体要死,你们干新媒体的人不要总说你们老东家的坏话。”
但是我们要知道互联网根本就不是什么新媒体,互联网是母媒体,所有原来的媒体样式要换一个地基重新运行。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传统媒体,你必须把自己的每一根血管、每一块血肉在互联网这个基础上搭建起来才能获得新生。所以我们不管对传统媒体用的词是消失也好、转型也好,*终描述的都是同一个现象,你如果不去应对互联网这个全新的技术,那就死无葬身之地。
人们对互联网长期以来有一种低估的态势。很多人觉得互联网就是玩闹嘛,你看小孩去网吧玩游戏、发QQ、聊微信,这不就是玩闹吗?对产业能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吗?
话说2004年有两位经济学家,他们当时也意识到互联网可能会给人类的就业带来一次大冲击。他们说趁这个冲击没有来的时候,我们先排排坐吧,看看哪些产业会被冲击,哪些产业相对安全。他们觉得那些简单劳动可能够呛,比如说写代码、大规模的运算,这些职业都不太安全。
而他们认为稳定的职业是什么?他们举了一个驾驶的例子。开车这个事是不好开玩笑的,一个人在开车的时候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接触、处理的信息是海量的,所以开车这种事情互联网暂时是搞不定的。我们不知道2004年经济学家们在说的这个“暂时”是多久,6年之后,谷歌就在官网上宣布他们在技术上已经成功实现了无人驾驶。这个无人驾驶汽车在美国几个州已经跑了十几万英里,唯一的一起交通事故是人开着车撞了它。那就证明这个技术已经很成熟了。给汽车装上各种传感器,增加运算速度,每秒20次探听周围所有移动物体的状态,然后反馈到电脑的中枢,控制车体的运行。这就是计算能力、网络能力和各种各样的技术能力进步的结果。
当无人驾驶真的实现之后,我们可以判断一下它对人类的就业会有什么影响。你可能会想,司机这个职业可能要消失。没错,判断正确。还有呢?我曾经问过一些企业家朋友,我给他们出个题目,假设无人驾驶汽车在中国普及,会对整个汽车行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大家都说,无人驾驶汽车意味着我没有驾照也可以买汽车啊,所以汽车的销量会上涨。
我说,恰恰相反,汽车的销量不仅不会上涨,也许汽车作为一个大类的、耐用的和高价的消费品反而会彻底退出消费者的清单。但其中不包括像玛莎拉蒂、迈巴赫这种有收藏价值的奢侈品类的汽车。只有普通老百姓代步的那种汽车也许会退出消费者的清单。
此话怎讲?你想象一下,假设现在满大街都是无人驾驶汽车,我们在智能手机上下载一个APP,就可以在手机上预定一辆汽车,要求无人驾驶汽车在什么时间、到哪儿来接我,把我送到哪儿,等我下车,汽车就可以去接下一个客人了。所以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很可能不是增加了汽车的私人拥有,而是让汽车进入一种共享经济的状态,让它变成一种公用的出租品。
假设我的这个推论是对的,那结果就是现在的汽车产业里面有半壁江山将会在无人驾驶汽车普及之后受到巨大影响。哪半壁?就是所有汽车公司里面搞销售的、搞品牌的、搞市场的、搞客户俱乐部的,所有的营销渠道,4S店汽配、维修和保险。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产业群落啊。
……
罗振宇(1973年1月11日-),出生于安徽芜湖,中国资深媒体人,记者专业,自称罗胖。籍贯安徽桐城,是罗辑思维创始人、“得到app”创始人。
毕飞宇(1964年1月19日-),出生于江苏兴化。中国小说家,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1987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任教五年,后从事新闻工作。1998年加入江苏作家协会。
马伯庸,本名叫马力,朋友惯称小白,作家,曾就职于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人称“网络鬼才”、马亲王、亲王。作品涵盖历史、科幻、影视评论等诸多领域。
贾谊集校注-修订版 本书特色 《贾谊集校注(增订版)》为游国恩等主编四卷本《中国文学史》修订版指定的参考书贾谊集校注-修订版 内容简介 简介《贾谊集校注(增订版...
野草·故事新编-赵延年插图本 本书特色 《野草》是鲁迅的散文诗集,《故事新编》是鲁迅取材于神话传说的短篇小说集,两个集子都是鲁迅作品常销的品种。赵延年的鲁迅作品...
致群山中的她——吉皮乌斯诗选 本书特色 本诗选从吉皮乌斯各个时期的创作中精心编译了*具代表性的作品140余首,这部分作品在展示人类在生命两极之间彷徨、犹豫、挣扎...
周国平经典作品随感系列--碎句与短章(蓝) 内容简介 大学里都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在新书《碎句与短章》中,周国平老师对平常生...
前尘.昨夜.此刻-席慕蓉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推荐:国学大师林语堂套装超值收藏★新春囤好货,30折起疯狂抢购前尘.昨夜.此刻-席慕蓉散文精选 内容简介 精选...
2009中国随笔年选 目录 **辑黄集伟他的囧你的槑我们心中巨大的雷陶东风理解我们时代精神文化的关键词第二辑崔卫平天使的倾斜李大卫我也不高兴耿占春废话的政治野夫...
名家名作精选-席慕蓉散文 本书特色 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一首歌。我说不出它的名字,我也唱不全它的曲调,可是,我知道它在哪里,在我心里*深*柔软的一个角落。每当月亮...
培根论人生 本书特色 一部与《论语》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培根论人生》自问世以来,历四百年而不朽,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充满哲学的思辨,是...
品品特 本书特色 哈罗特·品特被公认为二十世纪下半叶英国*杰出的剧作家。他在作品中揭示出隐藏在日常闲谈之下的危机,并强行打开了受压抑的封闭房间。来自其姓氏的形容...
作品目录目录1—7篇目表1—14正文1—996附录作家小传999—1025篇目笔画索引1026—1032· · · · · ·精彩摘录春望山楹,石暖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红楼梦 本书特色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部妇孺皆知的《红楼梦》可谓凝聚了曹雪芹一生的心血。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
我喜欢这个世界是温柔的 本书特色 本书为女性读者精选了毕淑敏、铁凝、朱自清等中外名家的经典散文,以“情感”为主题,让读者在温暖的文字里体会爱的力量。我喜欢这个世...
本诗集为国内第一本沃伦诗选,收入其早晚期代表性的诗作44首,既包括《树叶》、《真爱》这样的短篇佳作,也包括《奥都本》这样的
鲁迅全集(第三卷) 本书特色 《鲁迅全集》*早的版本,由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辑,收入作者的著作、译文和辑录的古籍,共二十卷,于一九三八年印行;新中国成立后,由我...
《职场感悟:写给初入职场的人们》内容简介:职场感悟——写给初入职场的人们》作者针对女儿在工作中遇到的20个困惑,基于自己在职
“杨子荣”与童祥苓 内容简介 童祥苓因在现代京剧样板电影《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一角而大红大紫,作者客观地回忆其与江青“四人帮”的关系,这些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
《流萤集(有声双语经典)》内容简介:《流萤集》与《飞鸟集》并称泰戈尔的短诗双璧,其中收录257首隽永的小诗。泰戈尔惜墨如金,在
朱自清经典常谈 本书特色 朱自清先生用浅明而切实的文字,于十三篇文章中,要言不烦地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作品。这本书写于1942年,六十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
《中国司法透明度(2011-2016)》内容简介:在现代法治中,透明为重要要求,既有利于倒逼公权力行为规范,也保护了普罗大众的知情权
听李心田说心里话 本书特色 薛凯洲编著的《听李心田说心里话/大作家零距离丛书》收录了老作家李心田根据自己六十年的创作实践,谈诗,谈小说,谈戏剧,坦荡、真诚、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