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按照预定计划将在香港《大公报》上连载的《随想》三十篇(第三十一至第六十)和附录一篇(《我和文学》)编成一个集子,作为《随想录》第二集。新的集子有它自己的名字:《探索集》。
我给第二集起名《探索》,并无深意,不过因为这一集内有五篇以“探索”为名的“随想”。其实所有的“随想”都是我的探索。
《随想录》的每一位读者都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当然我也可以坚持我的看法。倘使我的文章、言论刺痛了什么人,别人也有权回击,如果乱棒齐下能打得我带着那些文章、言论“自行消亡”,那也只能怪我自己。但要是棍子打不中要害,我仍然会顽强地活下去,我的“随想”也决不会“消亡”。这一点倒是可以断言的。
*近有几位香港大学学生在《开卷》杂志上就我的《随想录》发表了几篇不同的意见,或者说是严厉的批评吧:“忽略了文学技巧”、“文法上不通顺”等等,等等。迎头一瓢冷水,对我来说是一件好事,它使我头脑清醒。我冷静地想了许久,我并不为我那三十篇“不通顺的”《随想》脸红,正相反,我倒高兴自己写了它们。从我闯进“文坛”的时候起,我就反复声明自己不是文学家,一直到今年四月在东京对日本读者讲话,我仍然重复这个老调。并非我喜欢炒冷饭,只是要人们知道我走的是另一条路。我从来不曾想过巧妙地打扮自己取悦于人,更不会想到用花言巧语编造故事供人消遣。我说过,是大多数人的痛苦和我自己的痛苦使我拿起笔不停地写下去。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我写作是为了战斗,为了揭露,为了控诉,为了对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但决不是为了美化自己。我写小说,**位老师就是卢骚(梭)。从《忏悔录》的作者那里我学到诚实,不讲假话。我写《家》,也只是为了向腐朽的封建制度提出控诉,替横遭摧残的年轻生命鸣冤叫屈。我不是用文学技巧,只是用作者的精神世界和真实感情打动读者,鼓舞他们前进。我的写作的*高境界、我的理想决不是完美的技巧,而是高尔基草原故事中的“勇士丹柯”——“他用手抓开自己的胸膛,拿出自己的心来,高高地举在头上”。五十多年来我受到好几次围攻,“四人帮”烧了我的作品,把我逐出了文艺界。但他们一倒,读者们又把我找了回来,那么写什么呢?难道冥思苦想、精雕细琢、为逝去的旧时代唱挽歌吗?不,不可能!我不会离开过去的道路,我要掏出自己燃烧的心,要讲心里的话。
我要履行自己的诺言,继续把《随想录》写下去,作为我这一代作家留给后人的“遗嘱”。我要写自己几十年创作的道路上的一点收获,一些甘苦。但是更重要的是:给“十年浩劫”作一个总结。我经历了十年浩劫的全个过程,我有责任向后代讲一点真实的感受。大学生责备我在三十篇文章里用了四十七处“四人帮”,他们的天真值得人羡慕。我在“牛棚”的时候,造反派给我戴上“精神贵族”的帽子,我也以“精神贵族”自居,其实这几位香港的大学生才是真正高高在上的幸福的“精神贵族”。中国大陆给“四人帮”蹂躏了十年,千千万万的人遭受迫害,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三代人的身上都留着“四人帮”暴行的烙印……难道住在香港和祖国人民就没有血肉相连的关系?试问多谈“四人帮”触犯了什么“技巧”?在今后的《随想》里,我还要用更多的篇幅谈“四人帮”。“四人帮”决不止是“四个人”,它复杂得多。我也不是一开始就很清楚,甚至到今天我还在探索。但是,我的眼睛比十多年前亮多了。十年浩劫究竟是怎样开始的?人又是怎样变成“兽”的?我总会弄出点眉目来吧。尽管我走得慢,但始终在动;我挖别人的疮,也挖自己的疮。这是多么困难的工作!能不能挖深?敢不敢挖深?会不会有成绩?这对我也是一次考验。过去的十年太可怕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不允许再发生那样的浩劫。我一闭上眼睛,那些残酷的人和荒唐的事又出现在面前。我有这样一种感觉:倘使我们不下定决心,十年的悲剧又会重演。如果大家都有洁癖,不愿意多看见“四人帮”的字样,以为抱住所谓“文学技巧”就可以化做美女,上升天堂,那么任何地方都会出现“牛棚”,一张“勒令”就可以夺去人的一切权利。极左思潮今天还不能说就没有市场,在某些国家人们至今还不明白我们怎样度过那十年的浩劫。我对一位日本作家说,我们遭受了苦难,才让你们看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据我看,他不一定就看得十分清楚,而且我们也不曾对他们解释明白。
两年前外国朋友常常问我:“‘四人帮’不过四个人,为什么有这样大的能量?”我吞吞吐吐,不曾正面回答他们。但在总结十年经验的时候,我冷静地想:不能把一切都推在“四人帮”身上,我自己承认过“四人帮”的权威,低头屈膝,甘心任他们宰割,难道我就没有责任!难道别的许多人就没有责任!不管怎样,我要写出我的总结。我准备花五年的工夫,写完五本《随想录》。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权利。
仓央嘉措诗精编 本书特色 本书是仓央嘉措情诗的精编集。仓央嘉措作为藏传佛教上史上一位*有传奇性、一位倾倒众生的活佛,其诗以情证佛,既有情诗的旖旎,又有佛法智慧的...
绝妙元曲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全面,注释、题解精确,读者从中可以看到古代失意文人与勿阑艺人如何以吸取下层劳动人民的精神和力量,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绝妙元曲 内容简...
《增广贤文·格言联璧诵读本(插图版)》内容简介:《增广贤文》和《格言联璧》都是古代著名的童蒙读本,对后人为人处世、修身治家
王蒙散文-难得明白 本书特色王蒙散文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散文显示出一种大家气象:富有天份的散文语言,澎湃的诗情,对世界观察的敏锐力和深刻的思想。...
林黛玉究竟得的什么病-四大名著医话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红楼医话、水浒医话、三国医话、西游医话和医话杂谈几部分。通过小说中的相关信息,以现代医学理论为...
倒流河 本书特色 本书系汇集了众多当代一流名家自选的代表作品,专为文学爱好者量身打造,引领读者进入当代文学的中心地带。《倒流河》为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作品精选集。《...
朱东润先生遗稿《八代传叙文学述论》序来源:文汇新民联合报 2006-5-23 17:30:00民国三十一年写定《八代传叙文学述论》,是为师友琅邪馆撰述第四种。师...
小桔灯 本书特色 《小桔灯》精选冰心著名小说及散文篇幅。小说篇有代表作《小桔灯》《庄鸿的姊姊》《冬儿姑娘》《斯人独憔悴》等,散文篇有《山中杂感》《往事》《一日的...
罔两编 本书特色 对于爱书之人,读书的裨益自不待言。然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好书如此之多,叫人从哪一本读起,或者读哪一本好呢?这时我们就需要一本“读书...
《我的伯父周恩来》内容简介: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这是一个不朽的名字。周恩来总理的革命生涯,是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发
方丈记 徒然草-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本书特色 我觉得它(徒然草)的文调谐和有致,还是余事;思路的清明,见地的周到,也真不愧为一部足以代表东方固有思想的哲学书。——...
胡风集团冤案始末 内容简介 本书为纪实文学,作者在对这一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描述和研究中,准确而深入地勾画出了历史原貌,对这位二十世纪中国*具悲剧色彩的知识分子...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著名考古学家。
丁玲文萃 本书特色 《水》在各方面都表示了丁玲的表现才能的与日俱增进一步的开展。这是以1931年中国十六省的水灾作为背景的。遭了水灾的农民群众是故事听主人公。这...
刘醒龙自选集 本书特色 刘醒龙总是执着、谦逊地行走于他的艺术世界中,总是能够避开流淌于生活表面的泡沫,看取生活的真相,把民间底层人们的精神和灵魂真实地表现出来,...
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第六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本书特色 《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第六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由巴...
水浒原来很有趣 内容简介 《水浒》从来就是一本奇书,千百年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水浒》,因为《水浒》中有每个人的生活,一百零八将每个人都有一张鲜活的面孔,都有一...
海岩文集--永不瞑目 本书特色 全国8家卫星台同步播出一部国产电视连续剧,这在中国电视史上还是头一回。夸张一点说,由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本《永不瞑目》的上演引起的轰...
秋色 本书特色 《秋色》是梭罗的自然随笔结集,由6个长篇自然散文名篇组成:《秋色》《冬日散步》《走向瓦楚塞特山》《马萨诸塞自然史》《野苹果》和《野果》。这些篇什...
这是一套并非历史书的历史书,虽然它未有史乘的涵盖性与理论体系,但真诚的追忆所展开的生动细节,必将促使我们去思考史乘所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