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考据推演与真相还原的态度解读颇具争议的唐朝开国故事,解码鲜为人知的唐朝开国史料,解密被后世误解误读的唐史事实。
本书从贞观九年唐高祖李渊临去世前倒述开来,讲述了隋朝末年国家动荡,各股割据势力蜂拥而起逐鹿中原的故事。故事以大唐王朝的缔造者李渊为核心,以其与各方豪强势力在争斗中此消彼长的较量为半径展开叙述。从并州风云至太原起兵,从东征屈突通到西败薛举,从瓦解李密的瓦岗军一直到决战虎牢关,其间以颇多笔墨对风云人物如雄主窦建德、劲敌王世充、猛将尉迟敬德、名臣魏征、太子建成、秦王世民、齐王元吉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摹写。
作品以战争讲述和人物描写双规并行,典籍史料引介与考古遗迹发掘互为佐证,以严谨的考据、周密的推演讲述了诸多被大家误解误读的历史史实,如所谓的“晋阳宫逼宫”事件之始末,如“十三棍僧救唐王”之史实真相,以及对其中各路人马之间犬牙交错的利益牵扯,各方势力之间变幻不定的矛盾冲突的梳理,对从豪强争霸战争到王朝建立之后,缘何会出现兄弟萧墙的“玄武门事变”的解读。上述颇具争议的历史疑点在于赓哲教授条分缕析的讲述中逐一浮出水面,变得具体而清晰。
本书以流畅精炼、诙谐自如的叙述风格对隋末唐初的人物、事件及其间的各种关系条分缕析地耙梳与解读,以无限接近历史真相的态度为读者客观再现了波谲云诡又真实饱满的唐朝开国历史。
1.解疑解谜
解读颇具争议的唐朝开国故事
高墌城一战主要败责是否该归于刘文静与殷开山?
邢公李密究竟厄于盛彦师还是《河洛记》所载的刘善武之手?
单雄信之死为何在《旧唐书》与《新唐书》《资治通鉴》中所述不一?
解码读者不甚了解的隋末唐初历史真相
富莫如隋——隋朝到底有多富?
巾帼之勇——传奇女子长公主平阳如何谋定而动助父征讨?
雄主窦建德——窦建德与唐朝的矛盾及李勣投降窦建德后又是如何反水的?
一生颠沛与无奈——由被发现的萧皇后墓葬我们看到了什么?
解密被误解误读的唐史事实
修缮后的唐官方史料抹去的李世民在李密事件中所起的腹黑作用是什么?
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在官方典籍塑造以外的真实形象究竟是怎样的?
2.小切口大视角
以战争小口切入,行文叙述中则将政治、文化、生活、思想、心理等各方面因素巧妙融入,呈现唐代开国时期整个历史概貌。如科举制的出现、三省六部制的*后形成、新型文学的诞生、科技的进步、女性地位的抬升、关陇贵族集团的复杂关系。
3.有趣有料有看点
该书以亦庄亦谐的于氏叙述风格讲故事,对大唐风云际会的开国史有很多基于史料的推理解读,如李世民为何坚决要杀单雄信;举兵消息一传出,为何柴绍没带平阳公主一起走等等。也有很多令人捧腹的描述,阅读的代入感、现场感、推理性都*佳。
4.与央视一套《百家讲坛》栏目呼应播出
与8月下旬正在央视一套热播的百家讲坛节目《大唐开国》(上下部)呼应推出。与节目内容相比,书本在内容呈现上更为丰富饱满,情节叙写上更具有张力。
一 风云骤收
二十二?相时而动
就在王世充苦力支撑的时候,他得到了一个大好消息——窦建德要来援助他了。
当时天下力量*强大的武装集团主要就是李唐、窦建德、王世充,可以说是三足鼎立,李唐占据关中和河东,窦建德占据河北,王世充占据河南,三股力量犬牙交错,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当然,要想称霸天下,就必须打破这种平衡。
李唐对王世充的攻击毫无疑问就是一个打破平衡的信号。要说此前的话,李唐和王世充、窦建德一样,都在忙着巩固根据地,那么此次攻击洛阳,是李唐开始正式统一天下的强有力的信号。这不仅使王世充感觉到极大的压力,窦建德也有了唇亡齿寒之感。
其实在发动对洛阳总攻前,李渊还是很想安抚住窦建德这股力量的,这跟三国时代一样,拉一个打一个是常事。当时李渊派出使者前往河北,提出与窦建德结盟,但窦建德不置可否,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与此同时,为了表示善意,他还下令释放了在黎阳战役中俘虏的李渊的妹妹同安长公主,让她随着唐朝使者返回了长安。
窦建德在考虑什么呢?或许因为他知道,三股力量中唐的实力*强,而唐消灭王世充之后,自己就是下一个目标,可是此时如果公然站到唐对立面上去,自己有那个实力吗?更何况此时他与王世充的关系早已经交恶。
原来,在皇泰主时期,窦建德曾经对皇泰主称臣,接受其册封,当皇泰主被废黜继而遭到杀害之后,窦建德已经与洛阳分道扬镳,尤其是窦建德还曾入侵王世充的殷州,杀伤甚多,双方彻底翻脸,甚至互相之间连信使交往都没有。
所以此时窦建德的抉择就显得格外重要,就好比唐与王世充现在是一台天平的两端,而窦建德则是一枚砝码,他投向哪边,哪边就有了很大的胜算。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中书舍人刘斌劝告说:现在三方是鼎足之势,唐军倾巢出动攻打王世充,旷日持久,王世充已经渐渐不能支撑,唐军灭王世充是板上钉钉之事,王世充的郑国危在旦夕。郑国破,则我夏国唇亡齿寒,您应该举全部的力量救援郑国,里外夹击,势必破唐,此后可以看形势发展决定。您要么击退唐,保全郑,恢复三足鼎立之势;要么就是唐兵退,郑实力衰微,那么我们可以乘势灭掉郑,然后集中两国的力量,并力向西,攻破潼关,占领长安,天下皆归我有。
窦建德听了之后连声赞叹,认为是好计策,自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而且还有机会兼并天下。于是他派出使者主动与王世充联系。王世充大喜过望,立即派遣自己的侄子作为使者正式向窦建德乞援,窦建德答应了。与此同时他还派遣使者前往李世民处,要求唐朝罢兵,李世民自然不可能答应,那么这就等于两国正式宣战了。
对王世充来说这当然是天大的好消息,他压根没指望窦建德能来援助自己,没想到居然来了,窦建德地盘广大,兵多将广,他的来援对王世充而言可谓是一针强心剂。
转眼到了武德四年(621年)春。窦建德虽然答应来救援,但是为了应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大战,他需要时间来招募训练兵马、筹措钱财、准备粮草,所以暂时按兵不动。李世民则抓紧这个机会猛烈进攻王世充,可能是想趁两大强敌尚未真正携手先击破一个。
当时李世民将手下精锐骑兵千余人分为两队,全部穿黑衣黑甲,分别让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翟长孙加以统帅。这一千多骑兵就相当于装甲部队,突击的核心力量,每次大战,李世民都穿上黑衣黑甲率领这一千多骑兵冲锋,敌人每次看到这黑色铁流都为之胆破。
屈突通当时镇守千金堡,王世充大兵围攻,千金堡形势岌岌可危,屈突通举烽火求援。李世民料到以屈突通的指挥能力和兵力,王世充不可能迅速得手,于是暂时按兵不动,为的是麻痹敌军。一直到屈突通第三次举烽火,李世民才倾城而出,由于马快,手下人只有两个人跟着李世民,大部队落在了后面。远远看见敌人,李世民毫不退缩,弯弓搭箭,瞄准一个将军模样的人射了过去,此人应弦而倒,他是王世充大将葛彦璋。敌军见状大惊,就在此时唐主力部队跟了上来,如同龙卷风一般掩杀上去,王世充大败,被俘被杀者多达六千,自己也差点被俘。
又有一次,王世充太子王玄应亲自从虎牢运粮入洛阳,被唐军斥候侦察到了,李世民派出大将李君羡伏击了王玄应,王玄应逃跑,但粮食和部队全部损失了。
此时李渊也在为儿子打气,他批准了李世民围攻洛阳的作战计划,而且让使者转告李世民:破城之日,隋朝留下的乘舆法物、图籍器械,你可以全部收取,至于金银财宝,则全部留给将士们。
不久,双方又展开了一场大战,而这一战李世民又差点丢了性命。当时李世民率军来到洛阳禁苑的青城宫,尚未排列好阵形,王世充已率领两万部队冲了出来,面对谷水列阵,呼声震天地。唐军诸将看见都面有难色,因为要跨河击敌,敌人若击我半渡,那么形势就很危险了。李世民命令在北邙山下列好阵势,自己再次登上北魏宣武帝景陵瞭望,逐渐心中有数了。他下来后对大家说:敌人这是垂死挣扎,心存侥幸,我们必须将其击败,让他们以后不敢出城。
于是他命令屈突通率领五千人作为前锋渡河,告诉屈突通,一旦与敌开始战斗就举狼烟。这估计是为了缠住王世充的主力,掩护唐军主力过河。
屈突通与敌交战后,按约定举狼烟,李世民指挥全军跟上,与屈突通汇合。李世民认为王世充阵形背后是个缺口,可以利用,于是率领数十个精锐骑兵冲到王世充背后。没想到这里有一道河堤,地形一下变得复杂起来,李世民自顾往前冲,忽然发现身边的骑兵与自己失散了,这下危险降临了。
跟随李世民的只有将军丘行恭。此时敌人已经围了上来,李世民的战马忽然中箭负伤,再也跑不动了,情急之下丘行恭连发数箭,箭无虚发,敌人一时间不敢上来。抓紧这个当口,丘行恭将自己的战马让给李世民骑,又试图抢救李世民的战马,但是此马伤势过重已无力回天。丘行恭手持长刀,步行掩护李世民撤退,连斩数人,直至敌人再也不敢围上来。
后来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六骏雕塑中就展现了其中的场面。
这匹马叫飒露紫,就是此役中李世民的战马,画面上正在给它拔箭的人就是丘行恭。此战十分凶险,飒露紫牺牲在了战场上,昭陵飒露紫雕塑赞语是:“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三川,威凌八阵”(《六骏赞》)。由于丘行恭救了李世民的性命,所以丘行恭的形象也留在了雕像上,成为六骏中唯一的人物形象。
李世民回到本方阵营,此时大战正酣,双方苦战,死守不退,王世充也十分勇敢,阵形被冲垮就重组再战。如此三番五次,*终王世充还是败下阵来,李世民率军追击直到城下,俘虏斩首共七千人。
李世民手下有悍将段志玄,勇猛无比,深入敌阵,由于马匹被敌人击倒,所以被俘。两个骑兵挟持着他向后撤,将要渡过洛水的时候,段志玄忽然一声大吼,猛然发力,两个骑兵均被他拉下马来,段志玄跳上一匹战马,一路狂奔回到了唐军大营,敌军数百人在后面眼睁睁看着不敢追。
必须指出,这一战李世民的指挥存在大问题,他恃勇冒进,作为*高指挥官,不该一次次将自己置于险境之中。而且他对地形的观察不充分,没有意识到长堤对自己的部队会产生分割作用,此战能幸免于难,纯属侥幸。不过这也反映出李世民此时的心态,他迫切希望在窦建德完成动员赶赴战场之前结束洛阳的战斗,有些操之过急。
还有两个插曲,可以反映出此时双方人心之向背。唐军有一名叫作王怀文的将领,曾经担任斥候,但是被王世充的部队俘虏了。王世充想软化他,于是将他作为自己的随从,以示亲近,没想到王怀文一心向唐,不愿意跟随王世充。王世充率军出右掖门排列阵势,准备与唐军作战,王怀文从后面大吼一声,挺槊直刺王世充,可是王世充身上的铠甲特别坚固,加上可能王怀文刺的角度有问题,槊杆都断了,竟然没能刺伤王世充。当时,左右大惊失色,一时间都懵了,没人抓王怀文,王怀文拨转马头就跑,这时王世充的卫队才反应过来,尾随紧追,*终追上将王怀文杀害。李渊听说了王怀文的事迹,诏赠王怀文上柱国、朔州刺史。
王世充为了给大家打气,脱下铠甲,以示自己毫发无伤,然后得意地说:王怀文以槊刺我,我却毫发无伤,岂非天意?
王世充此时接连吃败仗,士气低落,所以要抓紧一切机会鼓舞士气。王世充手下有御史大夫郑颋,此时想离王世充而去。借着王世充炫耀自己毫发无伤,他上前说:我听说只有佛祖有金刚不坏之身,陛下简直就是人间的佛祖。臣愿削发为僧,日夜祈祷,为陛下助力。
王世充说:你是重臣,此时正是战斗关键时刻,你若出家,恐怕舆论一片哗然,不如等战事平息再说吧。
郑颋再三请求,王世充就是不许。回到家里,郑颋对妻子说:我当年跻身仕途,是想匡扶天下的,现在却遇到这乱世,又遭遇这善于猜忌的君主,立于危亡之地 ,智力浅薄,无以自全,人生早晚有一死,早死晚死又有何差异,不如依从我自己的心愿吧!
于是他立即私自削发为僧。王世充知道了大怒,说:郑颋这哪里是向慕佛法,他分明是认为我要失败,所以出家以避祸,不杀你不足以服众!于是他下令将郑颋在市场上斩首。郑颋临刑的时候镇定自若,谈笑风生,围观者无不暗暗称赞这是条汉子。
王怀文和郑颋的两个故事告诉我们:王世充这边真的大势已去,被俘的唐将一心向唐,他自己的大臣也与他离心离德,王世充命不久矣。
这里顺便说一下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即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这是评书和戏剧舞台上脍炙人口的故事,少林寺到现在依旧大名鼎鼎,尤其是1982年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上映之后,嵩山少林寺成了旅游热点,有关它的话题似乎永无休止。有一个盛行的传说(也是电影脚本的依据)——在唐王朝与盘踞洛阳的王世充的战斗中,少林寺曾有十三棍僧挺身而出,挽救了被王世充军队追击的李世民,即所谓“十三棍僧救唐王”。这仅仅是个传说而已。少林寺僧众的确参与了这场战争,但不是拯救李世民,而是擒获了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这个王仁则曾奉王世充命令逼死隋朝皇泰主,并曾霸占少林寺地产,根据立于开元十六年(728年)七月十五日的《皇唐嵩岳少林寺碑》记载,武德四年秦王李世民攻打洛阳,少林寺僧志操、昙宗等十三人助战,擒拿了王仁则,并将其献给了秦王。碑文曰:“僧志操、昙宗等,审灵眷之所往,辨讴歌之有属,率众以拒伪师,抗表以明大顺,执充侄仁则以归本朝。”碑文还记载说李世民非常感谢,胜利后特地遣使到少林寺以示答谢:“太宗嘉其义烈,频降玺书宣慰,既奉优教,兼承宠锡,赐地廿顷,水碾一具,即柏谷庄是也。”并允许少林寺留置僧兵,以充自卫,少林寺僧习武风气延续至今。
该碑分三截:额书、秦王赐少林主教原文及《皇唐嵩岳少林寺碑》文。教文是武德四年太宗为秦王时赐少林主教碑原文,开元时重刻于此碑上。碑上刻有“世民”二字,应该是李世民平时习惯的签字字体(玺押)。
李世民抓紧了对洛阳城的围攻,要说王世充这么多年来盘踞洛阳,守城能力还是相当强的,在城防方面很下功夫,所以一时间也难以攻克。王世充还搬出了技术兵器,抛石机可以把五十斤的石块抛到二百步以外,还有一种“八弓弩”,箭杆的粗细像车辐条一样,箭镞是一把斧子头,能射五百步。胡三省在给《资治通鉴》作注的时候说“八弓共一絭也”,絭指的是弓弦,也就是说“八弓弩”指的是八把弓捆扎在一起,共用一根粗弓弦,估计是使用某种机械力上弦,所以威力巨大。这些兵器对王世充来说当然是守城的利器。
唐军连续攻城十余天,损兵折将,一无所获。此时这场战役已经跨年度,而且战事频繁,唐军虽然斩获良多,但是自己的损失也不小,尤其在那个没有火炮的时代,攻城历来是一个艰巨而危险的任务。劳而无功,唐军士气开始低落,加上耳闻窦建德与王世充联手,人人都感到巨大的压力。刘弘基等提出班师。李世民说:此次前来,就是要一举荡平王世充。现在河南诸州县纷纷归降,只剩下洛阳一座孤城,此城必破,只是时间早晚问题。此时已经接近胜利,怎么能班师呢?于是他下令:“洛阳未破,师必不还,敢言班师者斩!”(《资治通鉴》)众人再也不敢吭声。
此时李渊在长安也听说了唐军的困难处境,对于李渊来说,虽然没有御驾亲征,但是每天为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输送粮草、军费、人员,也是一个巨大的压力。此时军心不稳,所以他下了一道密敕,要求李世民班师。李世民又上表父亲,反复劝说,陈述洛阳城必克的理由,同时派遣参谋军事封德彝入朝向皇帝禀报情况,封德彝向皇帝奏报:王世充原先地盘虽大,但不过是各地长官屈服于其压力而已,现在各州县已经纷纷投降我,只剩下洛阳一座孤城,王世充已经智穷力竭,假如此时我们班师,敌人一定会重整旗鼓,那时候各地互相勾结,再想图之难矣。李渊*后被说服,同意李世民继续战斗的要求。李世民给洛阳城写了一封劝降书,但是王世充没有任何回复。
唐军鼓足勇气,再次对洛阳展开围攻,只是改变了以往急于求胜的做法,改用堑壕和壁垒团团围住洛阳城,让城内的人无法得到补给。城中粮食本来就不多,这下子更加窘迫,一匹绢只能换三升粟,十匹布才能买一升盐,平日里当作宝贝的金银珠宝,此时简直贱如泥土。城内树皮草根都吃尽了,开始吃泥土掺米糠,很多人饿得浮肿,饿殍遍街。当年皇泰主迁入宫城的三万人家,此时剩下不到三千家,百官公卿也有很多饿死街头。这就是战争的残酷。
而此时王世充心里*盼望的还是窦建德的到来。窦建德答应出兵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此时王世充简直是翘首以待。那么此时窦建德在做什么?
窦建德在这段时间里正在为大战做好一切准备。这场洛阳之战将规模空前且意义重大,可以说是决定天下形势的一场总决战。因此窦建德要做空前之准备,不仅要准备兵员、马匹、粮草、军费,还要肃清后方,对于幽州罗艺,他实在是没办法鲸吞,对于孟海公,他则大打出手。
孟海公也是当时的一个军阀。此人在大业九年参加了农民起义,占领了曹州和戴州,兵力一度达到三万。这支武装力量虽然不至于形成心腹大患,但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尤其是自己要倾城而出攻打唐,窦建德当然不能放过孟海公。于是武德三年十一月,窦建德亲自率领大军渡过黄河,猛攻曹州,第二年二月,曹州城破,孟海公被俘。窦建德并没有杀他,而是接受了他的投降,带着他来救援洛阳。
于是,窦建德数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洛阳,唐军*不想看到的一幕还是来了。那么李世民将如何应对呢?
于赓哲,男,祖籍山东,1971年生于陕西咸阳。武汉大学博士、南开大学博士后 ,现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隋唐史、医疗社会史。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民族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在学术界产生良好反响,许多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光明日报》《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摘编观点。曾多次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陕西省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近年来出版的主要作品有:《唐代疾病、医疗史初探》《狄仁杰真相》《上官婉儿》《大唐英雄传》《她世纪》《平衡的失败——唐玄宗的得与失》(上下册)《隋唐人的日常生活》等作品。
草冠:上 本书特色 1. 名著《荆棘鸟》的作者,澳大利亚国宝级作家考琳·麦卡洛的历史小说代表作。2. 以小说家细腻生动的笔触呈现古罗马的激荡历史,再现马略、恺撒...
《商务文书写作》内容简介:编者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标准》要求,根据中职院校实际教学情况,编写了本教材。本教材
《引爆带货文案:8堂课学会写吸引人的产品传播文案》内容简介:并不是每一件商品都能够被打造成爆品,也并不是每一篇文案都能够成为
团购:走向共和晚清历史报告5册 本书特色 曾担纲饱受争议影视剧《走向共和》编剧的著名作家张建伟推出其晚清历史力作《走向共和:晚清历史系列》。本套丛书一共5本分别...
甲午惨败后,原本封闭的“天朝”已经被彻底打碎,每一个对国家、种族和故乡还有感情的人,都要面临着巨大的、难以回答的但是又必
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 内容简介 对于渴望进入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学子来说,《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几乎是手把手地指明了入门的途...
《崩溃》内容简介:本书所说的“崩溃”,是指某一人类社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口急剧减少,政治、经济、社会复杂程度骤降,终至
原来如此:1840-1949中国底本(插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通过历史事件片断和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话,来折射一段历史或一个人物,本书以短语的形式集韵味思想于一体...
德意志皇帝史:卷一:从查理大帝到奥托三世 本书特色 ★传记形式的德国史,填补德国史、中欧历史研究的空白;★ 兰克学派的名著之一,史料丰富,考证翔实,再现德意志民...
《深入浅出DPDK》内容简介: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设备基础架构开始向基于通用处理器平台的
刘师培,字申叔,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学者。本书共选编了刘师培的史学论著67篇,基本上反映了刘师培的史学研究成果。刘师培以西方进
名家推荐青少年必读丛书---中华上下五千年 本书特色 《中华上下五千年(畅销版)》:名师推荐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书目◎品读华丽的篇章,享受...
铁腕柔情:吕太后 本书特色 她名叫吕雉,本来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子,父亲却把她嫁给了一个不靠谱的男人,艰辛的生活,牢狱的磨难,丈夫的冷落,儿子的软弱,生活中所有的...
1845-1848-大饥荒-爱尔兰女孩菲利斯的日记 本书特色 1845年,土豆疫病摧毁了人民赖以为生的土豆作物,致使整个爱尔兰陷入饥荒之中。菲利斯找了一份工作,...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中国问题研究专家胡素珊(SuzannePepper)的代表作,是西方学者较早对“国民党如何失去大陆政权”这一历史命
抗战时期,江南地区珍贵古籍大抢救。抗战期间,日寇荼毒江南,有明以来四百年文教毁于一旦,历代公私典藏流离失所。一时之间,上
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日本 本书特色 “狮心王”的塑像还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前静静地矗立,拿破仑的战旗已经在莱茵河畔扬起。《贝尔武甫》的诗篇还在吟游诗人的口中传唱,...
万国津梁-大历史中的琉球 本书特色 琉球群岛是东中国海上的一串珍珠,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极具战略价值。从历史上来看,琉球长期作为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富庶...
二十六史典故辞典 本书特色 ★ 大16开精装,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担当顾问,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振江主编,十多位专家联合编写★ 2012年...
跨界-历史与哲学之间 本书特色 《跨界:历史与哲学之间》分为哲学、历史学两篇,上篇讨论的是历史哲学问题,下篇讨论历史学,尤其是当代的比较历史学、德国史等实例中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