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说不尽的金瓶梅》的增订本。作者在理论思辨的认知中国小说史沿革递嬗的基础上,努力廓清长期以来围绕着“金学”的迷雾。作者不被臧否两歧的评论所惑,亦不为菁芜交错的文本内涵所迷,而是始终保持着一种历史的纵深感。以宏观的视野和微观的精细相结合的方法论,为读者提供一种阅读经典文本的思辨和越意识!本书始终贯穿作者还《金瓶梅》以尊严的理念。强调当我们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时,当我们呼唤文艺繁荣时,我们应当按新时代前进的步伐和趋势,为伟大的《金瓶梅》在文艺殿堂上争得崇高的地位。
阅读《金瓶梅》理想读本
还《金瓶梅》以尊严
从史里寻诗到俗世咀味
笑笑生没有辜负他的时代
时代也没有辜负笑笑生
绪 论
史里寻诗到俗世咀味
——明代小说审美意识的演变
从宏观小说诗学角度来观照,史诗性小说是一个民族为自
己建造的纪念碑,它真实地描绘了民族的盛衰强弱荣辱兴亡,
因此鲁迅把它称之为时代精神之大宫阙。墨写的审美化心灵史
册比任何花岗岩建筑更加永久而辉煌,因此劳伦斯称其为*高
典范,莫里亚克称之为艺术之首。明代长篇小说在中国古代文
学整体发展中占有的重要位置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明代长
篇小说的发展态势又启示我们,小说的文体研究,特别是小说
审美意识的研究,应当得到更加深入的把握和探讨。
关于小说审美意识的内涵,我认为有以下四点:
**,小说审美意识是小说家对小说这种艺术形式的总体
看法,包括小说家的哲学、美学思想,对小说社会功能的认
识,所恪守的艺术方法,创作原则等;
第二,小说审美意识是小说家和读者(听众)审美思想交
互作用的结果,它在创作中无所不在,渗透在作品的思想、形
式、风格,特别是意象之中;
第三,小说审美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各个历史时代
都具有其代表性的小说审美意识,而这种鲜明的时代色彩又不
否认各个时代各种小说审美意识之间存在着沿革关系;
第四,小说审美意识的更新、演变像一切艺术观念的变革
一样,一般地说都是迂回的、或快或慢的,有时甚至出现了巨
大的反复和异化。
基于这样的认识,纵观明代小说艺术发展史,不难发现,
它的演进轨迹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形式。
一
元末明初以降,中国古代小说经历了三次小说审美意识的
重大更新:《三国演义》《水浒传》是**次;《金瓶梅》是
第二次;清代的《儒林外史》《红楼梦》是第三次。中国古代
小说艺术发展史已经证明:每一次小说审美意识的更新,都对
小说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因论述和体例的关系,关
于神魔小说系统暂不探讨。
作为中国长篇小说的经典性巨著,《三国演义》《水浒传》
是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诞生的:一个千疮百孔的元王朝倒塌
了,废墟上另一个崭新的、统一的、生气勃勃的明王朝在崛
起。许多杰出人物曾为摧毁腐朽的元王朝做出过史诗般的贡献,
这是一个没有人能否认的英雄如云的时代。于是,小说家很自
然地产生了一种富有时代感的小说观念,即有效地塑造和歌颂
民众心中的英雄形象,以表达对以往历尽艰辛、壮美伟丽的斗
争生活的深挚怀念。他们要从战争的“史”里找到诗。而“史”
里确实有诗。英雄的历史决定了小说的英雄主义和豪迈的诗情。
我们说,明代初年横空出世的两部杰作——《三国演义》和《水
浒传》,标志着一种时代的风尚;这是一种洋溢着巨大的胜利
喜悦和坚定信念的英雄风尚。这种英雄文学*有价值的魅力就
在于它的传奇性。他们选择的题材和人物本身,通常就是富有
传奇色彩的。我们谁能忘却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马超、
黄忠和李逵、武松、鲁智深、林冲这些叱咤风云的传奇英雄人
物?通过他们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刚毅、蛮勇、有力量、有血性
的世界。这些主人公当然不是文化上的巨人,但他们是性格上
的巨人。这些刚毅果敢的人,富于个性、敏于行动,无论为善
还是为恶,都无所顾忌,勇往直前,至死方休。在这些传奇演
义的故事里,人物多是不怕流血、蔑视死亡、有非凡的自制
力,甚至残忍的行动都成了力的表现。他们几乎都是气势磅礴、
恢宏雄健,给人以力的感召。这表现了作家们的一种气度,即
对力的崇拜、对勇的追求、对激情的礼赞。它使你看到的是刚
性的雄风,是男性的严峻的美。这美,就是意志、热情和不断
的追求。
《三国演义》《水浒传》反映了时代的风貌,也铸造了独
特的艺术风格。它们线条粗犷,不事雕琢,甚至略有仓促,但
让人读后心在跳、血在流,透出一股迫人的热气,这就是它们
共同具有的豪放美、粗犷美。这些作品没有丝毫脂粉气、绮靡
气,而独具雄伟劲直的阳刚之美和气势。作者手中的笔如一把
凿子,他们的小说是凿出来的石刻,明快而雄劲。它们美的形
态的共同特点是气势。这种美的形态是从宏伟的力量、崇高的
精神中显现出来的。它引起人们十分强烈的情感:或能促人奋
发昂扬,或能迫人扼腕悲愤,或能令人仰天长啸、慷慨悲歌,
或能教人刚毅沉郁、壮怀激烈。在西方美学论述中,与美相并
列的崇高和伟大,同我们表述的气势有相似之处:“静观伟大
之时,我们所感到的或是畏惧,或是惊叹,或是对自己的力量
和人的尊严的自豪感,或是严肃拜倒于伟大之前,承认自己的
渺小和脆弱。”a不同之处是,我们是将气势置于美的范畴之中。
《三国演义》《水浒传》的气势美,就在于它们显现了人类精
神面貌的气势,而小说作者之所以表达了这种气势美,正是由
于他们对生活的气势美的独到的领略能力,并能将它变形为小
说的气势美。
可是,在这种气势磅礴、摧枯拉朽的英雄主义的力量的背
后,却又不似当时作者想象的那么单纯。因为构成这个时代的
背景即现实的深层结构并非如此浪漫。于是,随着人们在经济、
政治以及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的实践向纵深发展,这种小说审
美意识就出现了极大的矛盾,小说审美意识更新的需要已经提
到日程上来了。
明代中后期,长篇小说又有了重大进展,其表现特征之一
是小说审美意识的加强,或者说是小说文体意识又出现了新的
觉醒,小说的潜能被进一步发掘出来。这就是以《金瓶梅》为
代表的世情小说的出现。《金瓶梅》的出现,在*深刻的意义
上是对《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所体现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
义洪流的反动。它的出现也就拦腰截断了浪漫的精神传统和英
雄主义的风尚。然而,《金瓶梅》的作者却又萌生了新的小说
审美意识,小说正在追求生活原汁形态的写实美学思潮,具体
表现在:小说进一步开拓新的题材领域,趋于像生活本身那样
开阔和绚丽多姿,而且更加切近现实生活;小说再不是按类型
化的配方演绎形象,而是在性格上丰富了多色素,打破了单一
色彩,出现了多色调的人物形象;在艺术上也更加考究新颖,
比较符合生活的本来面貌,从而更加贴近读者的真情实感。他
为小说写作开辟了全新的道路,它不断地模糊与消解着文学与
现实的界限。更为重要的是他以清醒的、冷峻的审美态度直面
现实,在理性审视的背后,是无情的暴露和批判。
《金瓶梅》是一部人物辐辏、场景开阔、布局繁杂的巨幅
写真。腕底春秋,展示出明代社会的横断面和纵剖面。《金瓶
梅》不像它以前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那样,以历史人物、
传奇英雄为表现对象,而是以一个带有浓厚的市井色彩,从而
同传统的官僚地主有别的豪绅西门庆一家的兴衰荣枯的罪恶史
为主轴,借宋之名写明之实,直斥时事,真实地暴露了明代后
期中上层社会的黑暗、腐朽和不可救药。作者勇于把生活中的
否定性人物作为主人公,直接把丑恶的事物细细剖析来给人
看,展示出严肃而冷峻的真实。《金瓶梅》正是以这种敏锐的
捕捉力及时地反映出明末现实生活中的新矛盾,从而体现出小
说新观念觉醒的征兆。
兰陵笑笑生发展了传统的小说学。他把现实的丑引进了小
说世界,从而引发了小说审美意识的又一次变革。
首先是小说艺术的空间因“丑”的发现被大大拓宽了。晚
出于笑笑生三百年的、伟大的法国雕塑家罗丹才自觉地悟到:
在艺术里人们必须克服某一点。人须有勇气,丑
的也须创造,因没有这一勇气,人们仍然停留在墙的
这一边。只有少数越过墙,到另一边去。 A
罗丹破除了古希腊那条“不准表现丑”的清规戒律,所以
他的艺术倾向才发生了质变。而笑笑生也因推倒了那堵人为
垒在美与丑之间的墙壁,才大大开拓了自己的艺术视野。他从
现实出发,开掘出现实中全部的丑,并让丑自我呈现、自我否
定,从而使人们在心理上获得一种升华、一种对美的渴望和追
求。于是一种新的美学原则随之诞生。
但是,小说审美意识的变革,一般来说总是迂回的,有时
甚至出现了巨大的反复和回流。因此,纵观小说艺术发展史,
不难发现它的轨迹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形式。《金瓶
梅》小说审美意识的突破,没有使小说径情直遂地发展下去,
事实却是大批效颦之作蜂起,才子佳人模式化小说的出现,以
及等而下之的艳情“秽书”的泛滥。而正是《儒林外史》和《红
楼梦》的出现,才在作者的如椽巨笔之下,总结前辈的艺术经
验和教训以后,把小说创作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又一次使小
说审美意识有了进一步的觉醒。
从中国小说经典性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发展到《金
瓶梅》,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小说审美意识的变动和更新。往
日的激情逐渐变为冷隽,浪漫的热情变为现实的理性,形成了
一股与以往不同的小说艺术的新潮流。当然,有不少作家继续
沿着塑造英雄、歌颂英雄主义的道路走下去,但是我们不难发
现,他们所塑造的英雄人物,已经没有英雄时代那种质朴、单
纯和童话般的天真。因为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已经悄
悄地渗入了艺术创作的心理之中。社会生活本身的那种实在性,
使后期长篇小说中的普通人物形象,一开始就具有了世俗化的
心理、性格,人性被扭曲的痛苦以及要求获得解脱的渴望。这
里,小说的艺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悲剧——的含义,
也发生了具有实质意义的改变:传统中只有那种英雄人物才有
可能成为悲剧人物,而到后来,一切小人物都有可能成为真正
的悲剧人物了。
小说艺术的发展历史,也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中国大
陆一位作家曾说:“文学上的英雄主义发展到顶点的时候就
需要一种补充。要求表现平凡,表现非常普通、非常不起眼的
人……”这就是说,当代小说有一个从英雄到普通人的文学观
念的转变。而中国明代小说也有一个从英雄到普通人的小说观
念的转变。事实是,在中国,小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而在*后,即小说创作高峰期,出现了《儒林外史》和《红楼
梦》这种具有总体倾向的巨著。它们开始自觉地探索人的心灵
世界,揭示人的灵魂奥秘,表现人的意识和潜意识,把小说的
视野拓展到内宇宙。当然这种对内在世界的表现,基本上还是
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在人物形象塑造中,加强心理描写
的。这当然不是像某些现代小说那样,基本没有完整的情节,
对内心世界的揭示突破了情节的框架。但是,对内心世界的探
求、描写和表现,不仅在内容上给小说带来了新的认识对象,
给人物形象的塑造带来了深层性的材料,而且对小说艺术形式
本身,也发生了极大的影响。这就是中国古代小说从低级形态
发展到高级形态的真实轨迹。而在这条明晰的轨迹上鲜明地刻
印着《三国演义》《水浒传》和《金瓶梅》的名字。
宁宗一:籍贯北京,南开大学工作。1950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1954年毕业留校任教,从事中国文学史教学与研究,期间曾任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文系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1987年奉命参与组建东方艺术系。不久即聘任为教授,任系学术委员会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他长期探索文学史与审美化心灵史的关系,对小说与戏曲的异质同构亦有所感悟。主要作品有《中国古典小说戏曲探艺录》《宁宗一讲金瓶梅》《金瓶梅可以这样读》等。
谁扼杀了宝黛爱情 本书特色 《红楼梦》是部残书,有志者续之也够不上天理不容。但既然不是原配,续弦能以貌合神离假装天作之合,也算鬼斧神工了。不过,毕竟有对原配痴心...
新编甲骨文字典 本书特色这部《新编甲骨文字典》增订版,是作者在一九九三年版《新编甲骨文字典》的基础上增删修订的。作者对旧版《新编甲骨文字典》的修订,是直接写在书...
小动作-心理专家教你破解微反应背后的秘密 本书特色 为什么每次的谈判,即使你已经足够小心翼翼,却仍能在不知不觉中被他人看穿?为什么每次约会时,哪怕你很努力地想靠...
重口味心理学 本书特色 本书是畅销超过百万册的《重口味心理学》的全新修订版,新增12万字内文和两个完整篇章,为你讲述那些心理学中重口味的、麻辣爽口的、新奇有趣的...
宋词是一朵情花 本书特色 宋词就是开在绝情谷的绚烂情花,我们都中了它的毒。拈一朵情花,呷一口词香,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十余位资深教师...
插图珍藏本 中国文学史《上下》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902页,团结出版社出版★ 郑振铎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文物考古学家、作家★ 搜罗各文学书里足以表现...
营养决定健康 目录 **章 重视体内的维生素体内维生素C的自我调节解读营养素营养失调的祸首食而有方营养驿站体内维生素A的自我调节解读营养素营养失调的祸首食而有方...
风险投资家环球游记 本书特色 在该书中,罗杰斯记录下了一路的所见所闻,风土人情,惊险奇趣。旅途中,罗杰斯是个十足的冒险家;然而历险之余,罗杰斯则凭着自己对社会、...
中国诗学专著选读 本书特色 本书选辑中国古典诗学的基本著作,所收以专著为主,有别于专收短篇书信、序跋的权威读本《中国历代文论选》。收辑原则是创体和创论之作兼重,...
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中国哲学卷 内容简介 片断:古初。其所得以为名理公例者,在在见极,不可复摇。顾吾古人之所得,往往先之,此非傅会扬己之言也。吾将试举其灼然不...
哈利·波特麻瓜魔法学院 内容简介 若你不甘于只是个麻瓜;若你羡慕哈利·波特的神奇际遇;若你相信自己体内血液中也隐藏着巫师基因,那么热烈的欢迎你来到“哈利波特魔法...
中国叙事学-第2版 本书特色 《中国叙事学》将中国的叙事传统放在世界文学的范围内进行考量,而且以此为课程的切入点,再慢慢地引入中国叙事文学的代表性文体——明清“...
《春风沉醉的晚上》是他一生所创作的经典作品的精选集,有《过去》、《沉沦》、《春潮》、《迟桂花》等等,是一本不可获缺的经典
中国小说的起源及其演变 本书特色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于1934年由中正书局出版,全书分为六章,论述了小说的起源及小说二字在中国文学...
周恩来:在1927年至1935年 内容简介 第1-10章,写周恩来在中共中央工作期间的工作,第11-25章写周恩来在中央苏区近3年时间的工作、生活和战斗,*后3...
赵树理文学的叙事模式研究 本书特色 刘旭著的《赵树理文学的叙事模式研究》克服了当前底层文学和赵树理研究时遭遇的瓶颈,把赵树理叙事与中国文学传统、民间文学元素、中...
本书是研究现代自由主义的重镇——哈耶克思想的一部学术专著,它系统而全面地阐释了哈耶克的法律与宪政理论,不但揭示了哈耶克古
古代文学论丛 内容简介 本论文集选录了14位教师的33篇论文,其收录标准主要以能反映作者的研究方向与学术水平为主,兼顾各阶段与文体的平衡。全书分先秦汉魏文学、唐...
当代小小说百家论 本书特色 《当代小小说百家论》以中国当代100位代表性小小说作家为分析研究对象,结合作者20余年倡导与编选小小说的实践,推举名家,欣赏佳作,探...
围棋新手新型赏析 内容简介 本书面向围棋新手初学者,以达到“专业棋手的水平”为目的进行指导,介绍了行棋规则、基本吃子技巧、布局等围棋基本知识。围棋新手新型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