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东南大学法学院2017年度举办的关于监察制度改革全国性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精选。分三个专题: **专题 中国特色监察权制度的构建原理 ; 第二专题 监察委员会的权力配置与运行模式 ; 第三专题 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的检察权配置。
基于腐败对社会稳定与安全所构成的严重威胁,《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要求各缔约国应当“促进和加强各项措施,以便更加高效而有力地预防和打击腐败”。在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上世纪80年代形成的以刑事惩治为中心的腐败治理体制,因未击中腐败衍生的触发点,无法有效应对现代中国的腐败并发症状,亟待进行调整。2012年中共十八大总结三十年来反腐败斗争的经验,明确提出健全法律制度、科学有效治理腐败的新要求。通过国家政治体制改革,优化权力监督体制,构建权力运行的法治秩序,有效提升国家腐败治理能力,是遏制腐败滋生蔓延势头的必由之路。2017年中共大会进一步明确“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标志着中国进入腐败治理的新时代。围绕腐败监督体制的结构性更新,开辟国家腐败治理立法的“第二战场”,推进国家腐败治理由结果性治理向“端口性”、过程性治理的转变,提高国家腐败治理能力,成为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时代命题。基于腐败对社会稳定与安全所构成的严重威胁,《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要求各缔约国应当“促进和加强各项措施,以便更加高效而有力地预防和打击腐败”。在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上世纪80年代形成的以刑事惩治为中心的腐败治理体制,因未击中腐败衍生的触发点,无法有效应对现代中国的腐败并发症状,亟待进行调整。2012年中共十八大总结三十年来反腐败斗争的经验,明确提出健全法律制度、科学有效治理腐败的新要求。通过国家政治体制改革,优化权力监督体制,构建权力运行的法治秩序,有效提升国家腐败治理能力,是遏制腐败滋生蔓延势头的必由之路。2017年中共大会进一步明确“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标志着中国进入腐败治理的新时代。围绕腐败监督体制的结构性更新,开辟国家腐败治理立法的“第二战场”,推进国家腐败治理由结果性治理向“端口性”、过程性治理的转变,提高国家腐败治理能力,成为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时代命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腐败是否得到有效遏制,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针对传统腐败治理体制下监督力量分散、监督范围较窄、监督功能缺失等弊端,2016年底国家在北京、浙江、山西等地区启动了监察委员会制度试点改革。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监察委员会制度改革涉及国家权力体系的调整,重点在于将分散的监督权划归监察委员会,在现行宪制框架内对其权力的配置和运行进行科学的制度安排,着力解决腐败治理体制长期存在的积弊问题,实现腐败治理“中国模式”的系统升级与全面优化。由于监察委员会制度改革采取了实践先导的探索模式,如何确保监察委员会体制改革的先进性,迫切需要理论检视与支撑,对反腐智库在构建中国特色国家监察立法的理论基础与行动方案方面,提出了全新的研究要求。
“东南大学反腐败法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是根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常态和新需要,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由东南大学组建的致力于反腐败法治研究的综合性智库。为了全面深化法治反腐理论研究,发挥服务于国家重大决策的智库功能,研究中心于2017年4月15日召开了“创新与发展:监察委员会制度改革”学术研讨会。来自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上海社科院等全国各地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各专业学者、政法系统机关领导共七十余人参会,围绕着监察委员会的权力定位、国家监察权制度的法律依据和理论基础、监察委员会的权力配置和运行模式、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检查权配置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为推进监察委员会体制改革提供了具有借鉴价值的研究成果。
钱小平,法学博士,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反腐败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德国马克斯一普朗克国际刑法与比较刑法研究所访问学者,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中欧刑事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长期从事经济犯罪与职务犯罪研究,在《法学》《法商研究》《政治与法律》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多项,著作多部。
人文经典名著导读 内容简介 这本《人文经典名著导读》由刘方建和江佳惠主编。编者们在参考国内外一些著名学者分类选目的基础上编制了这本经典著作导读,并在广泛...
凤凰考:建构一个新传媒 本书特色 本书以平实的笔触翔实地介绍了“凤凰”从建台初始走向今天的辉煌历程。它既不同于以理论说事件的“媒体教科书”,也不同于浅尝辄止的“...
人口变迁与当代美国社会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阐述了美国人口演变趋势、教育程度的提高、“婴儿潮”人口步入老年期、逃离“舒适的集中营”等内容。人口变迁与当代美国社会 ...
Mary S. Morgan,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荷兰皇家艺术和科学院海外院士,伦敦经济学院和阿姆斯特丹大学历史学和经济哲学教授。她出版了一系列历史和经济哲学方...
作品目录两希文明哲学经典译丛总序中译本导言中译者前言论亚伯的生出及亚伯与他兄弟该隐的献祭论恶人攻击善人论该隐的后裔并他的
经济.社会史:历史研究的新方向 内容简介 经济-社会史是国际新兴的一门学科,在我国也引起了史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集分上下两编:上编汇集了国内著名史学家在该领域的...
《中国治理:中国人复杂思维的9大原则》内容简介:黑天鹅乱飞,灰犀牛到处跑,危机时刻管理者如何应对?企业内部自组织如何协同共生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 本书特色 以丰富的数据和文献资料,全面系统描述了1949年以来中国经历的五次社会流动,展现了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总体格局。当代中国社会流动 内容...
《克尔凯郭尔文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丹麦克尔凯郭尔研究中心的合作项目。它不仅是国内首次系统地直接由丹麦文原文进行翻译的克尔凯郭尔重要著作选集,而且还致...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处理方法及应用 本书特色 高光谱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统称高分辨率)遥感近年来发展迅速,并成为经济建设、国防安全和信息服务等方面重要的空间信息源...
君主论 本书特色 《君主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政治思想家、外交家马基雅维里的代表作,是一本毁誉参半的奇书,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君主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指南...
新编传播学 本书特色 《新编传播学》从回顾传播学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入手,概述了人类传播的概念、特征、类型等基本原理和历史发展,分析了人类传播的要素和过程的结构与模...
启功全集-第3卷 本书特色 《启功全集(第3卷)》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启功全集-第3卷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文论与书画两大部分,较全面地收录了启功先生撰...
中医往事:1910-1949民国中医期刊研究 本书特色 《中医往事:1910-1949,民国中医期刊研究》是国内**本以民国上海中医期刊为对象的研究著作。民国的...
《女装工业制板思路、方法与过程(上装篇)》内容简介:本书由一线板师总结近30年制板经验而成,详细讲解了立体与平面相结合的服装
冯时,1958年10月生于北京市。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特殊学...
共和与自由:美国近代新闻史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历史语境主义的方式,从新闻思想、新闻事业、新闻文化的综合角度,考察美国宪法**修正案的思想渊源和历史背景。重在...
近代东北城市与乡村: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关系研究(1860-1945)/国家社科基金丛书.历史 本书特色 本书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汇总大量资料,挖掘了东北...
女性主体的祭奠Ⅱ:张爱玲女性主义批评 本书特色 作者充分运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同时,旁及心理分析、身体诗学和政治、文化批判以及国族论述。一方面,时时不忘以历史性...
社会学名著导读-领导干部博览经典 本书特色 作为一本给领导干部阅读的读物,不可能面面俱到,对170年来的西方社会学和百年左右的中国社会学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