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并不纷纭:民国文坛钩沉》的“鲁迅篇”以鲁迅为研究主体,“群星篇”则侧重于鲁迅同时代人研究。《往事并不纷纭:民国文坛钩沉》所收诸篇均属学术随笔:既接近西方不拘一格、信手写来的散文,也接近中国古代不拘体制的杂论、杂识。就篇幅而言,虽然大多短小,难免有以管窥天、以蠡测海的局限,但同时又似乎有积微成著的优长。古人笔记中有一种《识小录》,就含有借一斑而窥全豹的意思。就内容而言,笔者力求做到观点与史料的有机统一,尤其着力于更多地提供珍稀资料。在行文上,笔者也一贯追求文质相彰,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备。
《往事并不纷纭:民国文坛钩沉》:鲁迅的魅力日本朋友要我找一个比较轻松的话题,对鲁迅作一些通俗的介绍。大家知道,在中国现代,鲁迅是首屈一指的作家。他的作品又被世界各国译成了四五十种不同的文字;仅仅在日本,就出版了不同版本的鲁迅选集和全集。我记得早在1909年,日本的《日本和日本人》杂志就介绍了鲁迅和他弟弟周作人共同从事的翻译活动。20年代初,日本樱美林大学的老校长清水安三先生就指出:“鲁迅是当代小说家里的**号人物。”此后由于他的小说《故乡》被选进了日本的教材,鲁迅的名字在日本几乎家喻户晓。可是,鲁迅又是一位世界级的作家。他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人类。要介绍他,不论从什么角度切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更何况我现在“人在旅途”,手边连一本鲁迅的书都没有,只能从我的记忆里挖掘一些材料,向大家谈谈我心目中的鲁迅。长期以来,不少人对鲁迅有一些误解,认为他横眉怒目,尖酸刻薄,特别喜欢骂人,总之是一个冷酷的人。加上鲁迅在中国一度被“神化”——实际上是被政治化,即用他的某些言论为当时的政策服务,这就更使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对鲁迅产生了隔膜。中国有句俗话,叫“厌恶和尚,恨及袈裟”。意思是,讨厌和尚,连和尚穿的衣服也感到厌恶。于是,真实的鲁迅就出现了变形。那么,实际生活中的鲁迅是什么样子呢?根据鲁迅本人的作品和同时代人的回忆,我试作一点简单描绘。有人把鲁迅说成是酒鬼。有一张漫画,画面上的鲁迅躲在大酒缸后面,露出阴阳脸,醉眼蒙陇看人生。鲁迅辩解说:“其实我并不很喝酒,饮酒之害,我是深知道的。现在也还是不喝的时候多,只要没有人劝喝。”不过鲁迅偶尔也有喝醉的时候。比如1925年端午节,他跟房东小姐俞芬、俞芳姐妹和学生许广平同饮,一人喝了六杯酒和五碗葡萄酒,不能自制,按了许广平的头,打了俞芬一拳,吓得三位小姐直跑,逃到鲁迅西三条寓所附近的白塔寺逛庙会去了。又有人讽刺鲁迅满口黄牙—因为抽烟太多。这倒比较接近事实。鲁迅吸烟的方式是“连珠炮式”,即一支接一支,几乎用不着火柴,而且吸的大多是劣质的。他习惯夜间工作。凌晨一看,取暖用的炭盆里插满了香烟头,像是一个大马蜂窝。这当然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他在给恋人许广平的信中说:“今天我发现我的手指有点抖,这是吸烟太多了之故,近来我吸到每天三十支了…我于这一点不知何以自制力竟这么薄弱,总是戒不掉。”(《两地书·九十九》)鲁迅的生活十分简朴,相当平民化。他爱吃农民的食物,如蛋炒饭(用柴火炒)、“蟹壳黄”(一种表皮烤得焦黄的烧饼),爱吃辣椒一—因为18岁到南京求学时,冬天用吃辣椒的方式取暖,后来养成了习惯。他很少吃鱼,因为吃鱼要挑刺,耽误时间。改善生活时,就吃一点火腿。鲁迅卧室的陈设简单。在北京西三条胡同寓所里,有一间大约不到两坪的小房,就是他的卧室兼工作室,又兼作他跟好朋友晤谈的地方。有人问他为什么用窄窄的木板当床,他说:“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为生活所累。”也就是“玩物丧志”的意思。他的穿着极不讲究。小时候偶尔穿新衣裳,家长都要千叮哼万嘱咐,要他不要弄脏。这样一来,穿衣便成了一种负担,不像穿旧衣服那样随意,吃完饭,袖子就可以当餐巾用。年老多病时,穿厚棉袍不堪负重,妻子就给他做了一件又轻又保暖的丝绵长袍。鲁迅舍不得穿,死后成了他的尸衣。鲁迅喜欢散步。走路的姿态一往无前,很少左顾右盼,更不回头观看。这种姿态非常性格化。晚年在上海,生活状况有所改善,偶尔乘出租汽车兜风是少有的奢侈。作为一个普通人,鲁迅当然有他的喜怒哀乐。他认为做人的趣味在于和许多朋友有趣地谈天,热烈地讨论。小时候曾幻想当皇帝。后来到北京,看到宫殿建筑刻板的格式,觉得单调无聊。想象皇帝口出一声,群臣下跪,只听见不绝声的Yes、Yes,更觉得没有趣味。心情不好的表现是沉默,茶烟不沾,像生了大病。有一次,鲁迅丢了,妻子儿子到处找,急得满头大汗。后来五六岁的儿子找到了他,原来他心情不好喝了酒,醉卧凉台。儿子马上悄悄躺在他身边。妻子见到丈夫和孩子双双卧凉台,哭笑不得。……
陈漱渝,生于1941年,1976年调入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曾任鲁迅博物馆副馆长兼鲁迅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文学史料学会副会长等职。作品有:专著《鲁迅与女师大学生运动》、《鲁迅在北京》、《鲁迅史实新探》、《许广平的一生》、《鲁迅史实求真录》、《宋庆龄传》、《风情·亲情·乡情——一个人陆人看台湾》、《五四文坛鳞爪》、《剪影话文坛》、《胡适心头的人影》等,合著《许广平的故事》、《胡适与周氏兄弟》、《鲁迅与中国现代女作家》,主编及独立编写r《鲁迅诗作鉴赏》、《世纪之交的文化选择——鲁迅藏书研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情与爱丛书》、《鲁迅序跋》、《鲁迅语录。四卷本》、《鲁迅语录》、《鲁迅的风月闲谈》、《一个都不宽恕——鲁迅和他的论敌》、《说不尽的阿Q》等。
李真秘密档案--李真与六个女人 本书特色 这本书被称为是“有史以来**部揭示贪官与女人情感世界的著作”,有专家说:“这本书对当代官员处理与女人关系有极强的警示作...
民国文学十五讲 本书特色 《民国文学十五讲》集合了孙郁先生多年来在文学领域阅读与研究之所得,以突破流行模式与主流官方话语体系的个性体悟,论述民国时期的文学风气与...
作品目录所有奇迹的终结 ——保罗·桑托鲁 阿格莱斯奇—— 牛顿·莫莱诺 升降台—— 塞吉奥·罗威利 几乎失去的爱 ——佩德罗·
咏牡丹诗词精选 内容简介 牡丹,为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又名鼠姑、鹿韭、百两金、白术、木芍药、花王,民间则有“洛阳花”、“谷雨花”、“富贵花”之称,还被誉...
《凌烟阁功臣图》内容简介:《凌烟阁功臣图》是一部以唐代历史人物为题材,颂扬功臣忠节,旨在表示对大清国忠心的书籍。胡真、刘源
野草 本书特色 《野草》收入鲁迅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在北京创作的散文诗23篇及1927年编成集子时所作《题辞》1篇。《野草》贯穿着严肃的自剖和不懈的思...
目錄腹語術隱匿的王后和她不可見的城市偵探小說疏忽的細節詠田園詠物某些雙人舞寓言小孩(一)在陣雨之間與動物密談(一)與動物
青年狷少年狂 本书特色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 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
《中国历代画家佳作品鉴:叶浅予》内容简介:《叶浅予》主要以他的的小品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主,适于有基础的爱好者临摹、研习和
尴尬时代 本书特色 块映照时代的镜子一份化解人生尴尬的宝典一本让当下每个人心酸、难过又振奋的精彩故事集在这些有趣且真诚的故事里,慢三在阴暗与微弱的亮光之间找到了...
《清代刻工与版刻字体》内容简介:刻工研究一直是传统文献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本书则是迄今为止部对清代刻工作进行多角度、多层
《体验与诗》是德意志哲学家威廉·狄尔泰的主要著作之一,也是整体心理学文学理论的代表性著作之一。狄尔泰先后在海德堡大学和柏
吴读有偶 本书特色 本书以闲适散淡的笔调,展示作者读书的所思所想,以及与读书人的交往,是一部读书笔记,亦是一部交友录,从中可见作者的性情与为人。吴读有偶 内容简...
《文章家与先知(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集)》内容简介:哈罗德·布鲁姆把文章作者分为两类,一类如卢梭、卡莱尔、爱默生、梭罗、
风行水上 本书特色 《风行水上》记录了作者“我为书狂”和对世道人心独到观察、描摹的心路历程,既有“我观”,也有“观我”。由朱卫国著作的这部《风行水上》,或许读来...
国学大书院-闲情偶寄 随圆诗话(经典珍藏版) 本书特色 《闲情偶寄·随园诗话》(经典珍藏版)经典珍藏,不容错过!国学大书院-闲情偶寄 随圆诗话(经典珍藏版) 内...
倾听俄罗斯 本书特色 这个产生过普希金、列夫·托尔期泰、柴可夫斯基、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列宾和列维坦的俄罗斯,在经历了翻天航的革命和覆地般的解体之后,今天到底怎样...
《大型互联网企业安全架构》内容简介:本书全面阐述了全球最新的安全理论与安全架构体系,并结合作者自身经验层层剖析了包括Google
诗里特别有禅 本书特色 1. 禅历来被认为艰深晦涩,很难解读。但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从具体的人生体验来感悟禅的佳作。诗和禅一样,不提供定义,只是显示鲜活流动的情...
江山半壁人离乱 本书特色 1937年,我在路上捡到你遗落的书简。烽火八年里的一抹私人记忆。旷世才子佳人的情感秘密,解密经典爱情的真实面目。平实的语言、跌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