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外国人写了很多关于北京的书,但是在这么多书中只有两部书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一部是樊国梁(驻北平主教,法国人)里程碑式的著作《北京》,另一部是哈辛斯·比却林神父所著的《北京记》。外国人的这些著作中,精确描写北京的书是非常少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很难搜集到珍贵的资料。一个研究者,越是对一个古城着迷,他就越是能深刻地体会到在研究过程中的巨大困难。即使是中国人自己,除了在古城本身的历史和碑文中的记载之外,也没有其他的获得珍贵资料的途径了。我相信,以一名西方人的能力而言,没有办法恰如其分地去欣赏北京,因为这前提是需要对中国的过去有通透的了解,对中国的特色与宗教的无限同情,对穷困人民的语言与茶余饭后的话题,对街坊传唱的乐曲,对作坊行话的熟稔,以及对知识分子的思想与对统治阶层的动机有所了解。因此,对于充满疑虑和渴望且又宽容的读者,《北京纪胜/近代世界对华印象》采纳了一些人的建议,他们认为纪事应该涵盖更广泛的领域,而不是通常的“导游册”。此外关键的是,《北京纪胜/近代世界对华印象》不能有学究气,只有这样,《北京纪胜/近代世界对华印象》才能赢得更多的读者。
《北京纪胜/近代世界对华印象》:俯瞰北京城*好的地点之一就是前门,因为这个地方有一种宗教因素,这个地方不允许人们运送肮脏的东西,也不允许运送死去的人或动物的尸体。这个视角实际上是游览北京城的关键,想要研究北京城的游览者必须从这里开始。从前门可以看到皇宫中的雄伟景象,也能看到北京城每个景观的特征,真是目不暇接。因为城楼的房檐美丽而又巨大,以致看上去要比房子本身大得多,好像一座小山一样。屋檐上的黄色琉璃瓦和城后黛色的山相辉映,不仅使人对首都产生了各种回忆——各种画面不断流转,美丽得无以言表。正午时分,无论是阳光照耀在屋檐上,如此灿烂以至于好像整座城楼都在金色的河水里一般,还是阴冷天气,城楼银装素裹;无论是在夜晚,银色的月光轻柔地洒满房顶,或是突变的天气中,风云压顶,城楼都能在不同的天气中展现不一般的美丽与自信。尽管岁月变迁,这座城市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冰霜,但美丽多彩始终是这座城市的主旋律。前门城楼附近的火车站,大大影响了整体的美感,而附近星罗棋布又丑陋的西式建筑,更是破坏了整体的观赏效果。当对北京被现代建筑的影响无动于衷时,那么观赏皇城雄伟景观的人口就是在较远的地方树荫遮蔽的景山旁边的皇宫。同时,自从外面的城楼被修缮以后,广场也被打扫干净了,而且道路也重新铺就,高大的建筑群也更加整齐壮观,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老旧而单一。就像我们站在观望的*佳位置一样,在我们下面,就是北京的前门。如同我们看到的一样,实际的入口已经被加大而且修缮一新。在两条宽阔的街道在城墙下被分开之前,这个城市的主要交通是仅仅通过城门这单一的通道——对一个大首都来说,这样的交通狭窄而拥堵。本可以帮助解决拥堵问题的城外阁楼的中央门道,过去只有老帝国的当权者才能使用。民国建立之后,这个秘密通道变成了一个标志着帝国特权消失的普通大道。在1912年2月29日宣统帝退位后,这个通道仅开放了三天就关闭了。前门的两座城楼是现代才修建的,原先的毁于1900年的一场大火。外面的楼和里面的楼由女墙连接在一起。前门外有中国典型的集市,集市上有帽子、帽子的纽扣,有黄铜或黄金做的腰带、烟管和鼻烟壶,玉和陶瓷,火柴和便宜的煤油灯,杂七杂八,应有尽有,有的小贩在城门之间往返叫卖。1900年,当一名义和团成员为了惩罚贩卖外国货而焚烧一些店铺的时候,其火焰引燃了城楼上的椽木。这木头是明代的,历经了几百年,已经干的不能再干了,引燃后,火势迅速蔓延。火光冲天,烟尘滚滚——这在义和团人眼里确是异常壮观。在八国联军撤出北京的几个月之后,前门城楼也被修缮了。当时内城也意外失火,有些人说是印度军队一时大意导致的火灾。……
探寻丢失的历史-《我的前半生》出版史话 本书特色 《探寻丢失的历史——<我的前半生>出版史话》是一部对溥仪撰写、曾畅销几十年的《我的前半...
第一章白宫:通往权力的道路从总统拥有的权力入手拉开选战帷幕,分析总统权力的演变和扩张来解释为何每隔四年都会有一场这么惊心
《素描综合基础教程》内容简介:素描与美术的关系,就像根基与大树的关系,繁茂的枝叶因为稳固的树根而显得更加有分量。素描是美术
(精)中国与南海周边关系史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部研究古代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关系的通史,时间跨度极大,史料详实可靠★ 著述以独...
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 本书特色 桑兵主编的《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分为概念、学科、教育、文化、制度5篇,共19章,分别探讨与主题密切相关的解释一词即是作...
明治维新-改变日本的五十年-(上下册) 本书特色 近代史上*命人瞩目的【变革】中?卧榻之侧·*令人震惊的崛起《日本战国史》姐妹篇2011年全新推出中国人不能不看...
青铜器 本书特色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无数的文化财富,保存到今天的物质形态,被我们称之为“文物”,实际上就是“文化遗物”,广义上可以称之为物质形态的“文化...
马非百,黄埔军校入伍生部少校历史教官。原名元材,湖南新化人。北京大学文科及中央训练团肄业。1920年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曾参
八十三天皇帝梦-百年中国记忆 本书特色 根据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拟定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出版计划,我社拟安排再版《八十三天皇帝梦——回忆袁世凯》一书。本书...
俄罗斯的命运 本书特色 性格即命运,作为一个民族,它的命运也同样取决于自身的性格。别尔嘉耶夫这本以“命运”为标题的作品,着重探讨了俄罗斯民族的性格,分析其因地理...
金石学研究法 本书特色《金石学研究法》,民国金石学家朱剑心著,与《金石学》为姊妹篇,收入近代朱氏有关金石、文物、书画等方面的文论。 ...
《我所知道的战争:巴顿回忆录》原名WarAsIKnowIt,由巴顿夫人比阿特丽斯·艾尔编辑,巴顿原副参谋长保罗·D·哈金斯上校撰写脚注
鼎九州:帝禹时代 本书特色 在苍茫的东亚大地上,中国人的面目一点一滴地清晰了起来,他们热烈和乐观地开拓着这个全新而未知的世界。 为什么四大文明之中,唯有中...
《止息盛怒》内容简介:大多数读者只知道泰戈尔是一位诺奖诗人,却不知道他小说写得也很好,是印度近代中短篇小说的创始人。打开这
崔溥《漂海录》评注 本书特色 崔溥《漂海录》,是15世纪朝鲜人用汉文撰写的中国见闻录,记述明弘治初年中国国情,堪称“摹写中原之巨笔”。本书比照历史上域外记述中国...
《印度近代瑜伽之光》内容简介:辨喜是一个哲学家,但与我们所理解的哲学家不同,他有着长年的瑜伽修行的实践,因此又是印度瑜伽的
日本史 本书特色 《日本史》讲述一个孤悬海中的岛国,一个文雅与野性共存的奇异国度,一个善于模仿、勇于创造的文明,一个亚洲*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一个在世界经济史上...
炎黄源流图说 本书特色 ★ 大16开平装,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历史学者吴兴勇和画家朱新昌合作,提纲挈领,精心编绘,向全世界华人及其他民族介绍了炎黄历史★ 全书...
本书是吴晗先生1962年在中央高级党校讲课时的记录稿,1979年发表在《北京师范学院学报》上。全书比较简明扼要地讲述了有明一代的
(嘉庆)太平县志 本书特色 太平县始建于唐天宝四载(745年),素有重视修志的传统。*早可上溯到北宋嘉年间(1056~1063年),时太平县令孙觉有“余既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