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这三场讲座做了一件我一般不太做的事,就是直接地讨论美术史研究中的概念和方法。我感到,美术史在中国是个有活力、吸引年轻学子的领域,因此希望将这个系列讲座想象成一个短期课程,从方法论的角度总结一下自己的学术研究和面对的问题,在总结和发展以往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引导听课者思考问题、寻找新的题目、做新的研究。——巫鸿
--------------------------------------
《“空间”的美术史》是巫鸿教授应OCAT研究中心之邀于2016年6月20—22日在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进行的系列讲座的整理出版。
美术史对视觉对象的分析长期以来围绕“图像”和“形式”这两个核心概念展开,而“空间”及与之有关的概念不断出现在作者的美术史写作中,开始形成观察、描述和解释美术作品中的一个框架。
本书以“空间”为线索,将作者多年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在方法论的高度上进行整合,并从教育者的角度,首次为国内年轻学子开启“讲习班”模式,为学生总结自己以往研究的意图,讲解自身的治学经验。
讲座部分中英文共同呈现,同时收录与中央美术学院郑岩教授、浙江大学沈语冰教授和广州美术学院李清泉教授的三场精彩对谈,带来对“空间”主题的多角度思考。
巫鸿
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著名美术史家、艺评家和策展人。现任芝加哥大学美术史系和东亚语言文化系“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东亚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及斯玛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他是许多国际委员会的成员,包括美国古根海姆美术馆亚洲艺术参议会委员、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馆群(OCAT)学术委员会主席和余德耀美术馆学术委员会主席。
主要著作有:《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等。
钱文逸,艺术史研究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中世纪晚期至早期现代的欧洲视觉文化及艺术史学史,在伦敦大学学院艺术史系获得本科及硕士学位。于2016至2017年任OCAT研究中心公共项目部副主任。...
(展开全部)
第二讲讨论-141沈:…也就是说,并不是世界在空间里面,而是空间在世界之中。…我国古代对“礼器”的重视…什么是媒介?通过它让你看到它之外的东西,这个“它”就是媒介。但是极简主义的作品已经变成了物本身,变成了物性而不是媒介性。迈克尔·弗雷德用“objecthood”这个词来称呼极简主义作品的物性。…而中国人似乎就没有这种走极端的冲动,中国人好像更喜欢综合,把更多的东西合在一起,例如一扇屏风既可以承担媒介的功能,又可以承担物的功能。作为媒介,人们可以在上面作画;作为物,它是建筑的一部分,是一种区隔。巫:布赖森做的这一套在理论上的衔接是非常清楚的。西的理论方法论往往是一环套一环,就是贡布里希这么做了,别人反对他,做出的是另外个环节。包括美术创作也是这样,这个是什么派,那个是什么派,一个是另一个的回音。大卫·萨默斯有点儿突如其来,孤军奋战,缺乏回应。他要批判的东西太大,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理论,而是整个的西方美术史视角,用英文说是非常英雄式的(heroic)。…把中国美术的丰富性、深刻性、人文性、思想性细腻地展示出来。卷轴画含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含有媒介的问题,观看方法的问题,视线和身体的问题。卷轴画为美术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引自章节:讨论
“总体艺术”(Gesamtkunstwerk)与在现场实行的当代艺术项目不同,古代美术材料顾名思义是历史的遗迹,一般不容许我们在第二和第三个层次上进行对“知觉空间”和“经验空间”的重构。举个例子说,虽然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商周青铜器,但我们对使用这些器物的宗教活动的理解多限于书本上得来的有限知识。古代墓葬在地下封存了千百年后仍然保存了它们原始的结构和内涵。……最能反映出宗教思想和文化特质的东西,因此也是最应该被注意的东西,是一个墓葬的整体存在,包含建筑、器物、图像、陈设以及祭祀等礼仪活动等内涵。由于墓葬艺术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在地下的持续艺术传统,因此为研究美术史中的“总体空间”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材料。(一)墓葬中的“总体空间”-164再靠近一些观察,构成这些象征性空间的许多材料是器物组成的“群”和“列”。每个“群”和“列”营造出自身的聚合空间,提供了从单独器物到建筑空间的过渡。*赖德霖曾把从椁墓到这种墓室的变化称作是从“以器物为中心的设计”到“以建筑为中心的设计”的转移。*…希望凸显的是五种上面没有提到过的建构墓葬中“总体空间”的方式,大部分是在满城汉墓以后产生和发展出来的。这些是①对常规建筑空间的“反转”;②使用绘画和器物共同建构象征空间③空间的时间化;④使用文字构造神圣空间;⑤系统性地将空间“微型化”。…墓葬对常规建筑空间的“反转”。(二)扩展意义上的“总体空间”*-189…“原境”这个词,意在强调context是历史性的,需要在研究中与text一起被重构。诺曼・布赖森和米克・保尔把作品看作是“符号”(sign),强调符号的发送者(senders)和接受者(receivers)……符号学中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上下文”或原境”的概念…我早期在这个层次上做的研究以《从...
——引自章节:第三讲 空间与总体艺术
张志刚,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曾任美国哈佛大学世界宗教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德...
徐冲,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专著《中古时代的历史书写与皇帝权力起源》(2012)、《观书辨音:历史书写与魏晋精英的政治文化》...
潘立敏女,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各种内科杂病辨证论治。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研...
APPLESAND 吴珍英Blog.naver.com/creamsand有一个梦想成为画家的少女!时间流逝,只是比其他人稍微手巧一些的她,成为了一名平凡的家庭...
谣言 误传 10万+ 阴谋论 带节奏 病毒营销……纵横欧美商界的说故事大师全盘揭示真相的运作机制!谢丽尔•桑德伯格、马特•里德利、威廉•庞德斯通荐◎ 编辑推荐☆...
◎“灵魂是身体的监狱”◎哲学史的反叛者与颠覆者西方文化的考古学家 福柯◎十堂课读懂大师思想让哲学不再令人生畏◎英国格兰塔出版社王牌书系【编辑推荐】※福柯是20世...
消化系统内镜解剖与诊断图谱-(第二版) 本书特色 尉秀清、王天宝主编的新版《消化系统内镜解剖与诊断图谱(第2版)》修改了**版存在的不足或错误之处,更换图片20...
连岳,1970年出生。原《南方周末》记者,现为专栏作家。先后在《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城市画报》、《第一财经日报》、《外滩画报》、《上海壹周》等媒体开设...
杜文玉,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隋唐五代史的研究与教学,兼及宋史、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已出版学术专著16部、编著2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
译者周伟驰,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毕业,《基督教思想评论》执行主编,曾出版过的个人专著包括《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思想》、《记忆与光照—...
师永刚,自由作家、《世纪华人画传丛书》的策划与发起者,曾策划编著的《宋美龄画传》、《邓丽君画传》、《切·格瓦拉画传》、《戴安娜画传》等丛书在中国掀起画传热潮。他...
赵大羽11年设计经验、8年培训行业经验。精通iOS、Android和Windows Phone 7的UI界面设计以及用户体验设计,参与多款大型网络游戏的Andr...
《数据新纪元》内容简介:“新基建”为数据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数据首次作为重要生产要素参与市场配置,技术融合、产业融合势不可
♒普利策文学奖得主《时间里的痴人》作者 珍妮弗·伊根 最新小说♒【故事内容】安娜·克里根快12岁那年,父亲带着她去曼哈顿海滩见了一个叫德克斯特·斯泰尔斯的男人,...
吴永辉,博士,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ACM-ICPC中国赛区指导委员会(ACM-ICPC Council China)成员,复旦大学ACM程序设计竞...
阿德里安·帕朗热1983年出生,在巴黎长大,于巴黎奥利维德赛赫艺术学校学习平面设计,毕业后入职一家广告设计公司,不久便辞去工作,专心插画艺术的深造。2009年,...
大仲马是法国文学史上久负盛名的文学家。他著名的代表作,当数《基督山伯爵》和《三剑客》。为了写作这部小说,大仲马去马赛重游加泰罗尼亚渔村和伊夫堡。他反复酝酿,构思...
建筑抗震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阐述了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原理及其应用。全书共分十一章,**、二章主要介绍了地震灾害这一自然现象的成因、分类以及地震引起的直接和次...
肖以默,《最小说》实验先锋派作者、奇思妙想的创作怪才。18岁开始写作,曾在多家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及专栏,2008年签约最世文化,在《最小说》上共发表二十余篇小说及...
阿尔贝·雅卡尔Albert Jacquard(1925-2013)法国著名的遗传学家、科普作家,也是一位积极参与社会运动的活动家。这段经历让他坚定对智慧和正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