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由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余万字。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创的纪传体为后来历代“正史”所沿袭,影响深远。该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王伯祥《史记选》主要选录本纪、列传中的名篇,并对其中的疑难字词和典章制度加以注释说明。《史记选》一书融入了王伯样先生一生研究《史记》的心血,迄今为止这部《史记选》仍是国内外出版的《史记》选本中学术水平*高的一种。这部书前的《序例》系统地论及司马迁的生平,《史记》的伟大史学文学成就、深远的影响以及版本知识等,是一篇有独到见解的《史记》论,也是一篇富于启示性的《史记》研究指南。本书在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初都曾再版,这次收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再版,并将繁体改为简体,便于阅读。
王伯祥,原名王钟麒,字伯祥,号碧庄、巽亭、苏亭、容堂、虹翰、睛叟,晚年以字行。
1890年2月27日,生于江南文化名城苏州。这年为清光绪十六年,上距“鸦片战争”三十余年,下至“五四运动”二十七年。当时,清王朝腐败无能,丧权辱国,与帝国主义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已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面对民族的兴亡,革命者前仆后继,可歌可泣。其他有识之士也正在寻找国家的出路。这个时期,文化教育领域中爱国思想的传播为王伯祥的成长起了积极作用。
王伯祥生长在一个有教养的家庭,他的父亲王沛田是个读书人,十分关心子弟的学习,在经过一个时期的家庭教育之后,便及时地把他送人私塾念书。
1903年,王伯祥十四岁,与同学叶圣陶、郭绍虞、章元善结为好友。章的父亲章珏,虽是清代的进士,但思想进步。他痛心于列强瓜分中国,常鼓励后辈立志救国。对王伯祥和他的同学影响更大的是梁启...
(展开全部)
从内容结构看,《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分为五种体例: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其中本纪十二篇,因效《春秋》十二公,故为十二篇,主要记载天子国君之事,也是全书记事纲领。表十篇,表隐微之事,使之鲜明,以编年的形式记载国家大事,与纪传互为经纬。书八篇,主要记载典章制度与经济、文化有关的专题,后来班固作汉书),把“书”改称“志”。世家三十篇,主要记载诸侯列国之事,也兼载少数具有重大历史影响的人物,如孔子。列传七十篇,记载人物最为广泛,上至公卿大夫,下至庶民百姓,所谓“叙列人臣事迹,可令传于后世”。本纪、世家、列传是《史记》一书的主体,司马迁所开创的这种史书体例,被后世正史沿用,而称之为“纪传体”。东汉班彪、班固父子时,《史记》已有十篇缺失,有录无书,分别是:孝景本纪》《孝武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三王世家》《日者列传》《龟策列传》《傅靳列传》,今本这十篇俱在,当是后人续补。从时间上看,《史记》是一部通史。它不仅记载了上古三代的历史,如《五帝本纪》《夏本纪》《般本纪》《周本纪》,也记载了春秋战国史,以及司马迁眼中的近现代史,即秦汉之际的历史,这部分在书中占据了大量的篇幅,尤其难能可贵。我们如今能够对上古历史产生系统的认识,端赖司马迁的记述,如《殷本纪》中载录的三千年前的商玉世系,已为甲骨刻辞所印证,这也说明《史记》是一部信史。从地域上看,《史记》是一部当时的“世界史”。它不仅记载中原地区的历史,还涉及朝鲜、越南、印度以及中亚各国的历史,如《匈奴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大宛列传》等皆有传述。
——引自章节:史记选序例
阅读《史记》的方法,因人而异,如可选取某一时段、某一篇章展开阅读,由易及难。依照原书次第,卷首《五帝本纪》等几篇关乎上古历史,无论是文字还是内容,可读性都不强,且不易理解,对于初学者简直是佶屈聱牙,即使借助前人注释,读起来也难于把握,因此可以先从相对平易的秦汉纪传人手,这部分文学性也强,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熟悉了秦汉史事以后,再回溯春秋战国,以至上古三代。另一方面,《史记》包罗万象,与《尚书》《左传》《战国策》《汉书》《汉纪》等皆有大量关联性章节,可以展开比较阅读,体会其间差异,这种近似古籍校勘的方法,实际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技巧,差异之处,会映人眼帘,记忆深刻。同样,《史记》本身记事,本纪、表、世家、列传之间也存在相关性,也可以在阅读时注意联系对比。苏芃
——引自章节:史记选序例
《道教史》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
斯蒂芬·金(Stephen King,1947-)一九四七年出生于美国缅因州波特兰市,后在缅因州州立大学学习英语文学,毕业后走上写作之路。自一九七三年出版第一部...
杨葵-东榔头 内容简介 《东榔头》中作者用趣味平实的笔触讲述了一段段生活趣事,同样平凡的衣食住行,却有着不平凡的情调和感悟。杨葵-东榔头杨葵-东榔头前言 现在回...
李杨,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专著有《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50—70年代中国...
纪伯伦全集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书籍设计师张守义设计装帧,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纪伯伦是20世纪以来东西方公认的用阿拉伯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创作、融东西方文化...
落花生-经典常读 本书特色 以笔名“落花生”闻名于现代文坛的许地山先生,是道地的台湾作家。他1894年出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三岁的时候随父亲...
两个人继续旅行-间隔年之后 本书特色【不管如何,总要活得有爱才好!——孙东纯】 一个人的独立行走,两个人的继续旅行,美好的风景要牵手一起看! 我们努力向外行走,...
飞鸟集-国民阅读经典-全译本 本书特色 泰戈尔的《飞鸟集(全译本)》创作于1913年。这部思绪点点的散文诗集,乍眼看来,其内容似乎包罗万象,涉及的面也比较广,然...
紫禁城的黄昏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个人的、怀旧的故事集,描述了从1919年到1924年的那些特殊岁月里,庄士敦在其人生顶峰时期与中国结下的不解之缘。其时,中国媒...
培根论说文集(外国名家散文丛书) 内容简介 《培根论说文集》是英国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培根的散文名著,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该文集荟萃了培根在政治、经济、文...
张曼娟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张曼娟,现任职东吴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曾获“全国学生文学奖”小说首奖;教育部“文艺创作”小说**名;中华文学散文奖**名及中兴文艺奖章。...
《荷兰现代诗选》主要内容:然而在20世纪,这个所谓小众的语言却促成了蓬勃的新诗创作环境和多元的内容。1986年夏天,当编者在北
我在不寻常年代的特别经历-亲历者口述 本书特色 [我]——目击历史关键时刻——讲述中南海特殊经历——回忆风云人物跌宕人生首次披露十四世达赖坐床仪式;中南海女护士...
《女神》及佚诗-[初版本] 本书特色 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卓越的“全能冠军”式的文化巨人。他在政治领域的重大影响姑且不论,就文化艺术而言,他在文学、考古学、古文...
《海外生存英语36计》内容简介:本书结合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瑞士几个国家的留学生们在海外生活和学习的经历的
飞花令里读诗词(诗词) 本书特色 飞花令源自古人的诗词之趣,诗词之美,美在情感之真纯,亦美在表达之深刻。无论时代如何更迭,流传千古的经典诗词依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
中国文人的命运 本书特色 说是走进历史深处,实际上只是表明一种愿望。人们要真正走进历史的深处,恐怕是非常难的。你以为走了进去,但实际上仅仅是在门口转了一圈又离开...
文者纯粹 本书特色 这是我的第二本集子,所收人的文章,写得多皇些自我感觉,且“良好”的居多,间杂些回忆和生活白描,也多是身历的淡然之迹,并无刻意的村撰,我向来也...
《通往威根码头之路》内容简介:★先知在成为先知前,会是一个怎样的人? ★冷峻头脑与赤忱良心的社会纪实 ★“他做了恩格斯在十九
刊前刊后 本书特色 《刊前刊后(精)》是陈平原对自己历年编书时前言、后记的汇编。内分三辑,**、二辑,记录作者在自家著述之外的辛勤劳作,保存他主编(或合作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