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汤丽(Lady Susan Townley)是英国驻北京公使沃尔特·汤丽(walter townley)的妻子。八国联军侵华后,慈禧为缓和与西方国家关系,曾邀请各国驻北京公使女眷去紫禁城做客。苏珊·汤丽因此与慈禧结识,对紫禁城内的生活有了深入了解……本书以西方人的视角,介绍了中国的历史、信仰、语言、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并着重记叙了作者在中国游历中的所见所闻,真实再现了晚清中国的风土人情、日常生活、宗教礼仪等。作为亲眼目睹过紫禁城内林林总总的西方人,她在书中忠实地记录了历次受到大清皇室接见的经历,包括与慈禧太后的“亲密接触”。1904年,她依据亲身经历写成这本回忆录,出版后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
★慈禧太后的座上宾,紫禁城里的外国人★一部曾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的回忆录本书以西方人的视角,介绍了中国的历史、信仰、语言、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并着重记叙了作者在中国游历中的所见所闻,真实再现了晚清中国的风土人情、日常生活、宗教礼仪等。作为亲眼目睹过紫禁城内林林总总的西方人,她在书中忠实地记录了历次受到大清皇室接见的经历,包括与慈禧太后的“亲密接触”。1904年,她依据亲身经历写成这本回忆录,出版后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
你可以想象,我来到北京后几乎立刻就被邀请,随同诸位公使女眷进入紫禁城,觐见慈禧太后,那是多美奇妙的经历。这次觐见被安排在慈禧太后位于紫禁城内的冬季住所。当时,我坐在轿子里,穿过了一道又一道的大门和庭院,满眼看到的都是精美的龙形图案,还有各种叫不出名字的漂亮器物。经过的每处庭院都种植了高大的松树,油漆成红色,屋顶铺着黄色琉璃瓦的建筑就掩映在松荫里,庭院与庭院间还有小桥流水相互联系。我觉得,那些建筑可能就是皇室成员的住所。来到慈禧太后住所附近时,轿子被命令停止前进,我们必须换乘由皇宫内的轿夫抬着的肩舆。太后居住的宫殿矗立在汉白玉的基座上,某位皇室成员正站在基座的台阶上等候欢迎我们,他身后还站着成群的王宫大臣、宫廷贵妇和仆人。告别耀眼的阳光,进入大殿,立刻感觉神清气爽了起来。原来大殿当中放着个巨大的瓷盆,里面盛满了冰块,那是降温用的。正对着大门的地方,端坐着慈禧太后。她的面前摆了张铺着黄色绸子的桌子,桌子上放了两个花瓶,花瓶里插着新鲜的菊花。这两个花瓶中间还放了个玻璃的小瓶子,瓶子里插着价值连城的珊瑚树。为了看清楚我们,隔着桌子跟我们握手,慈禧太后稍稍把插着珊瑚的瓶子往旁边挪了挪。这样一来,我才有机会仔细打量这位名声早就如雷贯耳的女士。她坐在一个没有靠背和扶手,类似沙发的座位上,这个座位外面包着接近鸡蛋黄颜色的绸子。由于座位比较低,她的脚放在地上整个被衣服和桌子遮住了,我们只能看见她露在桌子以上的肩膀和脑袋。需要说明的是,满族女性跟汉族女性不一样,她们通常是不缠足的。慈禧穿了件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袍子,袍子很宽松,丝绸质地,上面绣满了精美的刺绣,应该是挂着果实的葡萄藤。慈禧的脖子上围了条蓝缎子饰带,大概1.5英寸宽,缀满了珍珠指满族妇女搭配旗袍穿着的近似围巾的东西,学名“领子”。。她的头上戴着满族的传统头饰,头发非常浓密,可以盖住耳朵。所有头发归拢到脑后,再向上梳,盘成个发髻,发髻里插了个绿色玉石质地的裁纸刀似的东西学名“扁方儿”。,玉石裁纸刀露在头发外边的末端还装饰了红色丝绸做的假花和蝴蝶,像流苏一样垂在那里。由于居孀的身份,按照中国习俗,慈禧的脸上没有抹太多脂粉。她的目光异常敏锐,特别是当她定气凝神,不向周围乱看的时候,据慈禧自己介绍,她今年已经68岁了,不过她的头发还完全都是黑的,这让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慈禧的手指纤细修长,就像很多中国妇女一样,每个指甲都做了繁复的装饰。跟普通中国妇女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慈禧的指甲留得非常长,长得令人匪夷所思。为了保护过长的指甲,她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拇指戴了两个金质的指甲套。通过这两个指甲套的长度判断,她的指甲至少有3到4英寸长。向太后表达过敬意后,我们转向她左侧稍稍矮些的座位,光绪帝就坐在那里。光绪帝的名字叫“载湉(tsai tien)”,不过按照中国人的风俗习惯,直呼别人的名字是不礼貌的,尤其是皇帝的名字,所以也就很少有人知道光绪帝的名字是什么。身为皇帝,光绪帝受到了臣民们的无限恭敬。他每次离开紫禁城上街的时候,老百姓要全部回避,临街的门窗也要关起来,因为就连偷偷看皇帝一眼也是非常严重的罪行。臣民们见到光绪帝时要磕头行礼,标准的程式被称为“三跪九叩”,而且整个行礼过程中,他们的眼睛绝对不能偷瞄皇帝。专属皇帝的东西都有特别的颜色或标志。例如,他吃饭用的瓷盘子、瓷碗都是明黄色的,仅供他一人使用。他的衣服和器具上经常可以看到龙的图案,而且是5个爪的龙,其他王公大臣身上的龙形图案则只能有4个爪4个爪的龙形图案一般被称为蟒。。皇帝的座位别人绝对不能坐,哪怕它刚好空着也不行。大清帝国的每个城镇都设有类似皇帝居所的房间,里面的装饰全部采用明黄颜色,还象征性地设有皇帝的宝座。每年皇帝生日的前3天和后3天,当地的文武官员都要来到这个房间,对着那张空椅子行三跪九叩礼,就好像皇帝真的坐在那里一样。皇帝无比威严,然而光绪帝在慈禧太后面前却永远矮上一截子。事实上,我们刚进大殿的时候,要不是有人特意指引,大家几乎就没注意到这位皇帝的存在。光绪帝今年据说已经36岁了,不过在我看来,他那样子似乎连26岁也不到。光绪帝的眼睛非常漂亮,又黑又大,只是眼神始终透着忧郁。光绪帝的脸基本属于四方形的,额头突出,颧骨很低,脸上的表情非常和蔼。光绪帝身上穿了件深蓝色的丝绸袍子,袍子下摆直达脚面,袖子宽得盖住了双手。这件袍子跟大清官员们常穿的那套官服款式基本一样,只不过衣服上象征官阶的方形图案在皇帝身上变成了圆形的指团龙图案,清代制度规定,只有皇族的正式服装上才能使用团龙图案,普通官员则依照官阶使用图案不同的方形补子。。他头上的帽子带有上卷的帽檐,帽顶上装饰了红色的流苏,帽子后面的玉石翎管里插着花翎,这种帽子同样是只有皇帝才能戴的。光绪帝的脖子上挂了串漂亮的项链指朝珠。,是用绿色的玉石和红色的珊瑚串成的。今天这次会面其实压根儿就没皇帝什么事情,他的任务就是陪着太后坐在那里。如果太后打算去别的宫殿走走,他就也跟在后面走,等太后坐下了,再跟着坐下,座位永远都要摆在低于太后的位置。觐见过程中,光绪帝一言未发。慈禧太后的身边站了一圈儿宫廷贵妇,处于核心位置的是年轻的叶赫那拉皇后the young empress yehonala,指光绪皇后,她是慈禧弟弟桂祥的女儿。。这位皇后不像她的婆婆那么果决而有威严,见了外人,她的脸色微微有些发红。出现在觐见场合的,还有受慈禧宠爱的庆亲王prince Chin,爱新觉罗·奕劻,1838年3月24日—1917年1月29日,晚清重臣,清朝首任内阁总理大臣,满洲镶蓝旗人,乾隆皇帝曾孙。的女儿。这些宫廷贵妇身穿颜色、图案各异的袍子,还带着众多仆人,形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
【作者简介】苏珊·汤丽(Lady Susan Townley ,1868年-1953年),英国财政大臣威廉·库茨·凯普(William Coutts Keppel)的女儿,1896年与沃尔特·汤丽爵士(Sir Walter Townley)结婚。1902-1903年,沃尔特·汤丽爵士被任命为英国驻北京公使,汤丽夫人随同来华,结识慈禧等皇室贵族,游历中国多地。1904年,她依据这段经历写成的回忆录出版发行,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译者简介】曹磊:文学硕士,历史、军事、民俗作家,累计发表译、著500万字以上。已完成和进行中项目包括:“对话历史名人系列丛书”策划和撰稿,“铁血文库系列丛书”策划和翻译,《老舍全集》英文部分翻译,植物战争系列图书策划、撰稿和翻译等。《北京纪事》月刊专栏作家。
《赛雷三分钟漫画中国史3》内容简介:人人都能看下去的中国史!爆笑三分钟,吃透中国史!一本书吃透两晋南北朝和隋唐史!本书是百科
傅安华史学论文集(2010/4) 本书特色 傅安华认为史学研究不只是明了某些具体史事,而是要揭示历史现象内部的关联,发现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和社会本质。他的意思是...
《民间影像》第七辑 本书特色 民间影像编委会编写的《民间影像(第7辑)》以 **手的历史影像为线索,来呈现一个个历史片段, 强调细节、强调过程,关注日常生活。建...
哈尔滨犹太侨民史 本书特色 学术界普遍认为,大批犹太人*早是在唐代(约公元8世纪前后)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犹太人早在汉朝,甚至在周朝就已经来...
《万物大历史·农耕怎样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内容简介:“大历史”概念由美国知名历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提出,后经比尔·盖茨大力
真相-机副驾驶亲历九一三 本书特色 独家披露:林彪调机出逃坠亡的*新解读,林彪专机机组人员的命运起伏*新披露:林彪出逃源自林立果的精心实施权威见证:林彪专机飞离...
元刻《史记》彭寅翁本研究 内容简介 元刻《史记》彭寅翁本是上承宋代黄善夫本下启明刻本的重要的三家注合刻本,作者系统而细致比勘研究,考察彭本的版式形态,以及存世各...
柏杨曰(全三册) 本书特色 柏杨封笔,为本书作序,只为苍生说人话。《资治通鉴》*精彩的故事、*精彩的人物和柏杨先生*精彩的解读与分析。本书为上中下三册。[大陆新...
廿二史箚记 本书特色 《廿二史劄记》与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并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廿二史箚记 目录 卷一 史记 汉书卷二 史记 汉书卷三 ...
张舜徽的汉代学术研究 本书特色 张舜徽的汉代学术研究包括传统学术研究领域的小学、经学、史学、子学等部分,这些内容,与他的清代学术研究共同构成了其贯通四部的治学规...
伟大的民族英雄毛泽东与抗日战争 本书特色 毛泽东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他推动和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李佑新主编的《伟大的民族英雄(毛泽东与抗日战争)...
老城记忆:八十年代临沂城 内容简介 《老城记忆:八十年代临沂城》是《老照片》专辑之一,由著名摄影家李百军先生创作完成。6万字204幅图讲述了李百军所拍摄的20世...
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本书特色 有关司马迁的历史资料其实很少。要想了解司马迁,*好的办法是用心去阅读他的《报任安书》和《史记》;要想真正享受蕴含在《史记》里的古...
明史:四 本书特色 一部《二十四史》涵盖了中国古代清以前的全部历史,是中国古籍中*有价值的图书,读之,可以令人知古知今知未来;用之,可以经纬天地,纵横捭阖;藏之...
心史叢刊 内容简介 本书有清易代之后,史无成书,谈故事者,乐数清代事实。又以清世禁网太密,乾隆间更假四库馆为名,术取威胁、焚毁、改窜,基于焚书坑儒之祸。纪禁 之...
永恒的记忆-苏联专家基列夫的中国情结 内容简介 基列夫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我国长春**汽车制造厂时派到一汽工作的动力专家,他在华工作近四年,工作认真,严格...
孟宪实读史漫记 内容简介 历史的天空是什么颜色?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历史的天空是自由的。在历史阳光的照射下,人人平等,没有人拥有特权。多少不可一世的帝王,只有...
读者人文读本·高中卷5 内容简介 爱读《读者》杂志的孩子不会变坏!语文光有文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有人文思想!集《读者》23年之菁华,奉给中学生的一份心灵大餐!*...
《宽容》内容简介:房龙的《宽容》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探寻千百年来人类精神上“不宽容”的根由。书中记录了精神专制造成的恐怖
《论语通译》内容简介:本书是儒家经典,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论语》较全面地记录孔子(前551-前479)这位伟大的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