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学通论》是吴梅在大学教书时的一本讲义,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所谓通论,即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来研究词。归纳起来,主要是论词与音乐的关系、词的作法、词的发展史,以及对著名词人及其代表作的评价。**章“绪论”,谈有关词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第二至四章,分别为“论平仄四声”、“论韵”、“论音律”,皆围绕音乐问题而论词;第五章谈词之作法;第六至九章,为历代作家作品论。作者系统地介绍了词与音乐的关系、词的作法以及历代代表性词人词作,并对唐五代以至清季词学的源流传承和诸大家词作的利病得失做了精当的点评。
《词学通论》是吴梅在大学教书时的一本讲义,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所谓通论,即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来研究词。归纳起来,主要是论词与音乐的关系、词的作法、词的发展史,以及对著名词人及其代表作的评价。*章“绪论”,谈有关词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第二至四章,分别为“论平仄四声”、“论韵”、“论音律”,皆围绕音乐问题而论词;第五章谈词之作法;第六至九章,为历代作家作品论。作者系统地介绍了词与音乐的关系、词的作法以及历代代表性词人词作,并对唐五代以至清季词学的源流传承和诸大家词作的利病得失做了精当的点评。
绪.论
词之为学,意内言外。发始于唐,滋衍于五代,而造极于两宋。调有定格,字有定音,实为乐府之遗,故曰诗余。惟齐梁以来,乐府之音节已亡,而一时君臣,尤喜别翻新调。如梁武帝之《江南弄》、陈后主之《玉树后庭花》、沈约之《六忆诗》,已为此事之滥觞。唐人以诗为乐,七言律绝,皆付乐章。至玄肃之间,词体始定。李白
《忆秦娥》、张志和《渔歌子》,其*著也。或谓词破五七言绝句为之,如《菩萨蛮》是;又谓词之《瑞鹧鸪》即七律体,《玉楼春》即七古体,《杨柳枝》即七绝体,欲实诗余之名,殊非确论。盖开元全盛之时,即词学权舆之日。
“旗亭”“画壁”,本属歌诗;“陵阙”“西风”,亦承乐府。强分后先,终归臆断。自是以后,香山、梦得、仲初、幼公之伦,竞相藻饰,《调笑》转应之曲,《江南》春去之词,上拟清商,亦无多让。及飞卿出而词格始成,《握兰》
《金荃》,远接《骚》《辨》,变南朝之宫体,扬北部之新声。于是皇甫松、郑梦复、司空图、韩偓、张曙之徒,一时云起。杨柳大堤之句、芙蓉曲渚之篇,自出机杼,彬彬称盛矣。
作词之难,在上不似诗,下不类曲,不淄不磷,立于二者之间,要须辨其气韵。大抵空疏者作词,易近于曲;博雅者填词,不离乎诗。浅者深之,高者下之,处于才不才之间,斯词之三昧得矣。惟词中各牌,有与诗无异者。如《生查子》,何殊于五绝;《小秦王》《八拍蛮》《阿那曲》,何殊于七绝。此等词颇难着笔,又须多读古人旧作,得其气味,去诗中习见辞语,便可避去。至于南北曲,与词格不甚相远,而欲求别于曲,亦较诗为难。但曲之长处,在雅俗互陈,又熟谙元人方言,不必以藻缋为能也。词则曲中俗字,如“你我”“这厢”“那厢”之类,固不可用,即衬贴字,如“虽则是”“却原来”等,亦当舍去。而*难之处,在上三下四对句。如史邦卿“春雨”词云:“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又:“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此词中妙语也。汤临川《还魂》云:“他还有念老夫诗句男儿,俺则有学母氏画眉娇女。”又:“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忽地怀人幽怨。”亦曲中佳处,然不可入词。由是类推,可以隅反,不仅在词藻之雅俗而已。宋词中尽有俚鄙者,亟宜力避。
小令、中调、长调之目,始自《草堂诗余》,后人因之,顾亦略云尔。《词综》所云“以臆见分之,后遂相沿,殊属牵强”者也。钱塘毛氏云:“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古人定例也。”此亦就《草堂》所分而拘执之。所谓定例,有何所据?若以少一字为短,多一字为长,必无是理。如《七娘子》有五十八字者,有六十字者,将为小令乎?抑中调乎?如《雪狮儿》有八十九字者,有九十二字者,将为中调乎?抑长调乎?此皆妄为分析,无当于词学也。况《草堂》旧刻,止有分类,并无小令、中调、长调之名。至嘉靖间,上海顾从敬刻《类编草堂诗余》四卷,始有小令、中调、长调之目,是为别本之始。何良俊序称“从敬家藏宋刻,较世所行本多七十余调”,明系依托。自此本行而
003
旧本遂微,于是小令、中调、长调之分,至牢不可破矣。
词中调同名异,如《木兰花》与《玉楼春》,唐人已有之,至宋人则多取词中辞语名篇,强标新目,如《贺新郎》为《乳燕飞》,《念奴娇》为《酹江月》,《水龙吟》为《小楼连苑》之类。此由文人好奇,争相巧饰,而于词之美恶无与焉。又有调异名同者,如《长相思》《浣溪沙》《浪淘沙》,皆有长调。此或清真提举大晟时所改易者,故周集中皆有之。此等词牌,作时须依四声,不可自改声韵,缘舍此以外别无他词可证也。又如《江月晃重山》《江城梅花引》《四犯剪梅花》类,盖割裂牌名为之,此法南曲中*多。凡作此等曲,皆一时名手游戏及之,或取声律之美,或取节拍之和,如《巫山十二峰》《九回肠》之目,歌时*为耐听故也。词则万不能造新名,仅可墨守成格。何也?曲之板式,今尚完备,苟能遍歌旧曲,不难自集新声;词则节拍既亡,字谱零落,强分高下,等诸面墙,间释工尺,亦同向壁。集曲之法,首严腔格,亡佚若斯,万难整理。此其一也。六宫十一调,所隶诸曲,管色既明,部署亦审,各宫互犯,确有成法;词则分配宫调,颇有出入,管色高低,万难悬揣。而欲汇集美名,别创新格,即非惑世,亦类欺人。此其二也。至于明清作者,辄喜自度腔,几欲上追白石、梦窗,真是不知妄作。又如许宝善、谢淮辈,取古今名调,一一被诸管弦,以南北曲之音拍,强诬古人,更不可为典要。学者慎勿惑之。
沈伯时《乐府指迷》云:“音律欲其协,不协,则成长短之诗。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味。发意不可太高,高则狂怪而失柔婉之意。”此四语为词学之指南,各宜深思也。夫协律之道,今不可知。但据古人成作,而勿越其规范,则谱法虽逸,而字格尚存,揆诸按谱之方,亦云弗畔。若夫缠令之体,本于乐府相和之歌,沿至元初,其法已绝,惟董词所载,犹存此名。清代《大成谱》,备录董词,而于缠令格调,亦未深考。亡佚既久,可以不论。至用字发意,要归蕴藉。露则意不称辞,高则辞不达意。二者交讥,非作家之极轨也。故作词能以清真为归,斯用字发意,皆有法度矣。
咏物之作,*要在寄托。所谓寄托者,盖借物言志,以抒其忠爱绸缪之旨。三百篇之比兴,《离骚》之香草美人,皆此意也。沈伯时云:“咏物须时时提调,觉不分晓,须用一两件事印证方可,如清真咏梨花《水龙吟》,第三
005
第四句,须用‘樊川’‘灵关’事,又‘深闭门’及‘一枝带雨’事。觉后段太宽,又用‘玉容’事,方表得梨花。若全篇只说花之白,则是凡白花皆可用,如何见得是梨花?”(见《乐府指迷》)案,伯时此说,仅就运典言之,尚非赋物之极则。且其弊必至探索隐僻,满纸谰言,岂词家之正法哉?惟有寄托,则辞无泛设,而作者之意,自见诸言外。朝市身世之荣枯,且于是乎觇之焉。如碧山咏蝉《齐天乐》,“宫魂”“余恨”,点出命意;“乍咽凉柯,还移暗叶”,慨播迁之苦;“西窗”三句,伤敌骑暂退,燕安如故;“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二语,言国土残破,而修容饰貌,侧媚依然。衰世臣主,全无心肝,千古一辙也。“铜仙”三句,言宗器重宝,均被迁夺,泽不下逮也;“病翼”三句,更痛哭流涕,大声疾呼,言海岛栖迟,断不能久也;“余音”三句,遗臣孤愤,哀怨难论也;“漫想”二句,责诸臣苟且偷安,视若全盛也。如此立意,词境方高。顾通首皆赋蝉,初未逸出题目范围,使直陈时政,又非词家口吻。其他赋白莲之《水龙吟》,赋绿阴之《琐窗寒》,皆有所托,非泛泛咏物也。会得此意,则“绿芜台城”之路,“斜阳烟柳”之思,感事措辞,自然超卓矣。(碧山此词,张皋文、周止庵辈皆有论议。余本端木子畴说诠释之,较为确切。他如白石《暗香》《疏影》二首,亦寄时事,惟语意隐晦,仅“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数语,略明显耳。故不具论。)
沈伯时云:“前辈好词甚多,往往不协律腔,所以无人唱。如秦楼楚馆所歌之词,多是教坊乐工及闹井做赚人所作,只缘音律不差,故多唱之。求其下语用字,全不可读。甚至咏月却说雨,咏春却说秋。”(《乐府指迷》)余案此论出于宋末,已有不协腔律之词,何况去伯时数百年,词学衰熄如今日乎?紫霞论词,颇严协律。然协律之法,初未明示也。近二十年中,如沤尹、夔笙辈,辄取宋人旧作,校定四声,通体不改易一音。如《长亭怨》依白石四声,《瑞龙吟》依清真四声,《莺啼序》依梦窗四声,盖声律之法无存,制谱之道难索。万不得已,宁守定宋词旧式,不致偭越规矩。顾其法益密,而其境益苦矣。(余案定四声之法,实始于蒋鹿潭。其《水云楼词》如《霓裳中序*》《寿楼春》等,皆谨守白石、梅溪定格,已开朱、况之先路矣。)余谓小词如《点绛唇》《卜算子》类,凡在六十字下者,四声尽可不拘。一则古人成作,彼此不符;二则南曲引子,多用小令,上去出入,亦可按歌,固无须
007
斤斤于此。若夫长调,则宋时诸家往往遵守。吾人操管,
自当确从,虽难付管丝,而典型具在,亦告朔饩羊之意。
由此言之,明人之自度腔,实不知妄作,吾更不屑辨焉。
……
吴梅(1884—1939),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一代词学大师、曲学大师。江苏长洲(今吴县)人。字瞿安,号霜厓。曾任北京、江苏等地大学教授。著有《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南北词简谱》等。《词学通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儒林外史的文化意蕴 目录 一 创作道路和构思(一)吴敬梓的创作道路(二)《儒林外史》的总体构思二 八股陋儒三 假儒、迂儒与真儒(一)道德沦丧的官绅——假儒(二)...
统计的卧底-一位青年学者的观察与思考 目录 自序**章统计的角度统计的导向扭曲的数字统计之眼你不说我也知道相对迷人眼疫情!统计?科学的统计精神总统选举、央视标王...
从壹万到百万要多久 本书特色 作者博学多才,且深谙网络文学吸引眼球之道。一个“由来”百多个字,便使浏览者裹足不前。融高雅于通俗之中,出神奇于腐朽之内。纵横捭阖,...
裝冷情調戲黑社會老大這種事,要不是他快死了,肯定沒膽做,沒想到醫生現在用句「報告拿錯」就宣布他不用死?那被他的找死行為引
下吧,北极的雪 海豹菲加的故事 本书特色 只有雪白的冰源,才能掩护长着白茸茸皮毛的小海豹。只有厚厚的冰层,才能支撑小家伙长到褪去胎毛,学会游泳。成长的艰辛,命运...
中医学问答题库:中医诊断学分册(增订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医学问答题库中的《中医诊断学分册》。该书以传统问答的形式,系统而全面地阐发了中医基础理论、四大经典著...
妇女与中国现代性:西方与东方之间的阅读政治 内容简介 1990年代以来,从事中国文学研究的人,不仅要认知文学作品,还要顾及理论上的种种问题。《妇女与中国现代性》...
临床休克学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概述了休克的病因与分类、休克病理形态学改变、休克的发病机制、休克的临床诊断、休克的监测等内容。临床休克学 目录 **篇 总论**章...
中国现代文学史论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史论》乃钱理群先生“接着樊骏先生往下写”,有关现代文学研究和学科发展的思考结晶。其一为“学人研究”,讨论王瑶、李何林、...
现象学和拉康论精神分裂症:在脑研究十年之后 目录 前言序言中译本序绪论a.德·威尔汉斯的贡献**章在脑研究的十年以后,德·威尔汉斯/拉康的理论对精神分裂症有益的...
水浒例话 本书特色 《水浒例话》于读者至少有三个层面的意义:首先,以《水浒传》为例,是对古典名著的重读与再发现,让更多读者了解《水浒传》的经典性和文学魅力,引导...
绘画与文学-民国文学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丰子恺所著的《绘画与文学(民国学术文化名著)》共4章,分别为文学中的远近法、文学的写生、绘画与文学、中国画与远近...
白门三代 内容简介 本书在百年中国的历史大背景下,叙述了一户北京普通人家的悲欢离合。老宅门里的白家逸事,故事有趣,意义深刻。白门三代的故事非常好看。作者的家史有...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内容简介 通观祖国整个的文学发展情况,魏、晋、南北朝埋藏,是一个处于重大变革的阶段。这一时期,是文学本身自觉地地艺术道路上迈进的埋藏,堃上呈现...
有一种成熟叫感动:中学生自己讲述的100个成长工故事 目录 *美的声音路是月的痕……………………………………………………………唐 星(3)心湖的涟漪………………...
艰苦创业-焦裕禄的几个小故事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3-6岁连环画是绘画的一种,是根据文学作品故事,或取材于现实生活,编成简明的文字脚本,据此绘制多页生动的画幅...
明代小说史 本书特色 明代漫长的社会,包括南明在内共二百七十八年(1368-1646)的历史。小说发展呈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真可谓百花争艳,奇葩满园。尤其是白话...
国文国史三十年-1 本书特色 1、 史上*好看,*过瘾的现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堂堂爆满的*牛课程,常吸引校外人士打着“飞的”来听课。看看上课场面就知道有多火,同学...
《女人养脾胃,年轻十几岁》内容简介:《黄帝内经》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即:人之所以存在并健康地生活,都因为有气血在
看着可口的东西,都是可以吃的吗?在碰到谢骁之前,许辕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遇到谢骁之后,许辕不得不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