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怪大辞典》所收并非狭义之“神”,举凡神、仙、鬼、怪、巫、幻之类带有“神性”者,一概归入所收范围。同时,避免将范围扩大,只略具名目者不收。此外,诸如乡贤名宦,行业祖师,话本小说中神魔一门,民间传说,民间秘密宗教及诸种会、道、门,高道高僧等,若无神迹可言者,亦不收录。编者尽自己力量所及,把古代文献中所能找到并有一定查询价值的鬼神名目搜罗起来,经过筛选,保留了大约五千余条,以辞条的方式呈现,更便于读者检索。本书是各图书馆、研究机构、学者,对此感兴趣的读者的重要工具书。
★ 本书自2009年出版以来颇受读者欢迎,本版为18年12月修订版,比**版多出三百多条,相应的也增加了大约十万字
★ 修订版还将文献引文容易误读之处,均加以重新整理,以突出实用性和学术性
★ 书后附录有征引书目,自先秦至当代,除志怪、笔记、杂谈、野史等之外,汇编、正史、道书等也有征引,图版多出自年画、版画、壁画等等
★ 书后还附有:真灵位业图;《封神演义》中的神谱;诸神祭诞日表
一、是编所收并非狭义之“神”,举凡神、仙、鬼、怪、巫、幻之类带有“神性”者,一概归入所收范围。所谓“神性”,即人物现象之超自然性质。“鬼”之与“神”,本为一物,殷周以来,不仅连称,且为互名。大抵人死为鬼,其中所谓“聪明正直”者则为神,则神本为鬼中之“大人物”耳。乃如强魂恶鬼,为人所畏惧而谀之为“神”者,亦犹强盗可称大王,兵痞而称老总,更不在少。至于“仙”者,则或以肉身或以尸解成神者,故古人“神”“仙”二字或亦通用。《淮南鸿烈》多方士之言,数十万言竟无一“仙”字,“昆仑之丘,登之乃神”,“不食者不死而神”,其“神”正为“仙”也。人不死为仙,物不死则为精为怪,是仙与精怪本无区别,故狐精可称狐仙,花神本为花妖。巫医星相,术能通神,在上古即为人神媒介;后世或称巫觋为“半仙”,虽为乡谈,实中本质。西方诸圣,本有“金仙”“胡神”之称,传人既久,又多汉化,不唯名臣显宦身后之鬼可为阎摩,即逸人牧竖前生之灵或是佛陀。古之剑侠,肇自越女,至唐大盛。囊利器于脑内,取人头于千里,如云其击技而入圣,无宁为神仙之别才。它如妖人幻术,迹近于逸仙,甄别惟在正邪;异域灵怪,本源于《山海》,去取何分今古?凡此种种,概以“神”名,况干宝在前,例非自我也。
二、范围既大,搜取忌滥。我国民众思想向主泛神论,山川池沼、殿宇屋舍,乃至豕圈鸡埘、片石孤木,无不有神灵主其间。而人死为鬼,祠之即神,穷乡僻野,所在多有,即载于卷册略具名目者,其数即以万计。又道释二典,竞尚夸诞:仙真鬼王,随口即出,菩萨诸天,动辄累牍,而究其行迹,多空无一辞。是编于此种仅具名目者,例皆不取。
三、乡贤名宦,为方志一大节目,所谓盛德不泯,义存祀典者,修其祠墓,续其香火,不惟使后人有伫想夷门之思,亦为光耀桑梓、团结宗族计;又有捍土死事者,亦往往神之以显功昭节。其间或有虚称灵迹,拟号请封者,如为民众认可,即不妨酌入本编,其余一概略而不取。
四、行业祖师,有称为“行业神”者。尊崇祭享,不唯于宗教情绪上为一行业之佑护,亦对业内人士之凝聚、技艺之传承有相当实际作用,不宜与妖人巫觋之迷信造神等而视之。究其实质,颇类于方志之乡贤名宦:其本行业之能工巧匠即“祖师神”者,类于“乡贤”;偶与本行业相涉之帝王名臣或称“保护神”者,则类于“名宦”。诸“行业神”名目虽多,而究其“神迹”,往往阙如,或虽有神迹,率多雷同,或空挂名衔,两不相干。故兹编仅择其“神性”较著者立条,其余则附见于有关条目。间有例外,如“蔡伯喈”之类,其原因阅时自明。
五、话本小说中有神魔一门,其中角色俱为神仙鬼怪,如猪八戒、黄风怪、鹿角大仙、铁扇公主之类,如一概编人,颇为不伦。故凡与典籍及民间信仰无涉者,例不录入。即文言小说中,文人缘兴自造之神亦不少,自唐人传奇以至清季说部,此风始终不歇。文人弄笔,故为狡狯:毛颖、管城,消块垒于咏物;游仙、会真,假神女以娱情。本编亦缘神魔小说之例待之。
六、民间传说向为民俗研究之渊薮,其中颇涉鬼神。然其枝叶繁茂,发于柯干,综其条理,多成类型。如一概编人,颇嫌重复芜杂,故仅取见于典籍而较有影响者如白水素女、陷湖龙母者收入,其余拟出别一方式整理,俟以将来。
七、民间秘密宗教及诸种会、道、门中,神名甚多,或信口无稽,有名无实,或取自唱本,鄙俚可笑;亦缘宝卷善书,觌面无缘,间得数种,录之适以贻笑大方,略而不取,亦有藏拙之意焉。
八、高道高僧,虽于宗教史地位重要,但无神迹可言者,不录。又此种人物已有专书,读者自可检阅,编者不妨偷懒。
九、由于所引材料与时代及地域关系甚大,为方便读者,除众所周知者外,所有书名之前均标明朝代作者,地名亦注以今称。
十、历代多有仙传之编,至《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而集其大成。诸传相较,有一事而数主者,有一人而误为数人者,或有时代乱置,甚或男女不辨者,皆一一甄别。
十ー、辞条之列,或繁或简,大抵以读者检索之必要者而定。如一黄万户而行化为黄万护、黄万枯、黄万炉、黄万佑数人,因分见诸书,则分别列条;又如昌洞宾除吕翁、吕仙、昌祖、吕公等称外,尚有文尼真君、文尼真佛、妙道天尊、无上宫主诸号,更有回道人、昌虚中、昌元圭、守谷客诸幻名,其中凡能于原文中悟出者,一概不列条目。
十二、本编诸神条目,凡其材料在文献中较多,且见于《中国民间诸神》者,尽量从略,或仅做综述;而其材料较为军见者,则尽量从详。但所引文献多经节略,读者引用,请核原书。故本编标其卷数,
以便翻检
十三、元朝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略称为《仙鉴》,《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略称为《仙鉴续编》,《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略称为《仙鉴后集》,《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略称为《神异典》。
十四、本编诸条以音序排列,而汉字中异读者甚多,如“被衣”“伽蓝”之类,如依本音,易致混乱,故本编全部依其字之正音排列,读者鉴之。
栾保群,
1945年:出生;
1967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
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
做过中学老师;
当过河北人民出版社和河北美术出版社的编辑,现在已经退休。
著作:
《扪虱谈鬼录》
《说魂儿》
《鬼在江湖》
《中国神怪大辞典》
《中国民间诸神》
《中国古代的谣言与谶语》
隋唐气象 内容简介 简介本丛书是一套精心雕琢的名家小书,又是一部匠心独具的文化简史。以“雅风美俗”为血脉,以历代民俗、文风、典制、艺文和经子等为筋骨,形塑了一幕...
耶稣家族墓之谜 本书特色 这本书就像一本扣人心弦的侦探小说,总是让人不由地深陷于情节之中,但实际上,它所讲的一切都是真实的。——詹姆斯·卡梅隆耶稣家族墓之谜 内...
怎样修改病句-最新版 本书特色 也许你是一名学生,也许你从事的职业与语言文字有关,或者你只是一名对语言文字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但是无论如何,你离不开说、读、写,你...
在文明与乡野之间-贵州屯堡礼俗生活与历史感的人类学考察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个探讨“礼俗生活”的历史民族志个案,本书基于贵州黔中一个屯堡村寨(九溪村)的田野调查,...
计算语言学前瞻 本书特色 本书由六篇文章组成,作者都是计算语言学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这是他们在第19届国际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COLING2002)上发表的特邀...
作品目录1、南亚印度教与文化 2、俄罗斯东正教与文化 3、西亚伊斯兰教与文化 4、日本神道教与文化 5、欧洲天主教与文化 6、世界
艺术语言学 本书特色 本稿是一部从新的角度写的**部研究艺术语言的专著,稿中用文学美学、心理学的理论来分析语言,研究语言,以动态的研究代替静态的描写,以多学科的...
章开沅文集-第三卷 本书特色 章开沅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在诸多研究领域均有开创性的学术贡献,造诣精深,著作等身。《章开沅文集》即涵盖其在辛亥革命...
中国人与中国文 语言与文化 本书特色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仰仗它来推进。《中国人与中国文》一书收录了...
龙的文化解读-世俗文化支配下的中国传统人生 本书特色 《龙的文化解读:世俗文化支配下的中国传统人生》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龙的文化解读-世俗文化支配下的中国传统人生...
绛珠还泪:《红楼梦》与民俗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对《红楼梦》进行文化研究,内容涉及贾府男人的穿戴,贾府女人的穿戴,贾府里的饮食,贾府过年风俗,贾府的礼仪,大观园的...
此中有真意:寓言小品赏读 本书特色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
今典释词 内容简介 本书循典章之制,拈出近代史上业已成型,然一般人习焉不察之词汇,勘验近现代历史文化之变迁。作者深忧现今行文漫不经心之陋习。期望通过对与时而来之...
中华文化丛书,中外文化交流 内容简介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史上,同外部世界的交往,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上古时代。考古资料证明,早在文明的初期,今日中国的边疆居民,便...
明清巴蜀诗学研究(上、下册) 本书特色 本书引论部分纵向考察论述巴蜀古代诗学,论述巴蜀文人自汉代司马相如、唐代陈子昂、李白、宋代苏轼、王灼对明清巴蜀诗人及诗学所...
中国古代艺术 本书特色 伍英编著的《中国古代艺术》以精炼、浅显的话言与精美的艺术图片来阐述人类源远流长的艺术发展历程,全方位展示了我国各种艺术的精华,多角度介绍...
大众文化的和谐价值 内容简介 “大众文化”是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的产物,其产生是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革命紧密相联的。近代社会化生产性征以及科技理性主义传统造就了文化的...
內容簡介:生活的影子,緩緩步行。★鎌倉海街的連俞涵,日常色彩的她,重返曾經羈絆的小城,將無數未竟之夢逐一開啟,海岸、商店街、神社、電車、大佛、小島…女作家的旅程...
Logo的文化史 本书特色 Logo是什么?它有什么念义?它是如何形成、如何发展演变的?现代人生活在logo的海洋之中,每天触目皆是的,莫不是形形色色的logo...
中国女性文化-第十八辑 本书特色 《中国女性文化(第十八辑)》是一部学术论文集,以“创建两性平等、互补共生的性别和谐文化”为宗旨,以女性的生命体验与文化经验为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