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哲学•科学•常识》是陈嘉映的代表作,这本书既是对历史上人类求知之路的回顾,也是对人之本、知识之本的追问。
人类之所以不懈探求这个世界的究竟,正是因为我们相信,世界的答案是存在的。但是在求知之路上,我们又时常迷失,冒出“为什么要学这个?”之类的怀疑。难道果真如老子所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人们在科学或者人文的道路上探索,有时竟恍然不知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是在深入,还是在背离。
人类解释世界的努力,前有神话、巫术,后有哲学、科学。排除了千难万险,才抵达日心说、牛顿力学、进化论、量子物理,才使得科学成为“真理”的代言者。一方面人们常常反思,科学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成功?人们经历着同样的世界,为什么只有欧洲产生了科学?另一方面,我们也为科学之成功付出了代价:用科学来逼近“真理”,却将人的心灵排除出真理的领域之外。用数学和实验思维树立的科学大厦里,没有人之善恶、悲喜的位置——科学果真是关于这个世界最好的答案吗?
《哲学•科学•常识》是陈嘉映站在人类认知发展前端的一次回望:请循其本,我们对真理的探求,究竟是要探索未知的领域,取得从前不为人知的发现?还是要理解我们存在于其中的世界,在纷繁的人世间消解困惑,更好地生活?
———————————————————————————————
【编辑推荐】
1. 此次《哲学•科学•常识》新版,由陈老师重新构思最后一章,全新校读,重磅回归!《哲学•科学•常识》初版于2005年,是让陈嘉映走入大众智识读者视野的开创之作。出版十余年来,好评不断。
2. 这本书主题虽是科学哲学,但却是陈嘉映对于人类知识的“科学与人文之争”、“理论和现实之争”给出的回答。对于一代青年读者来说,《科学•哲学•常识》是他们世界观和学习生涯的一本指路之书。
3. 用深刻的思维和广博的学识,讲平白、中肯的哲理,点中普通智识读者的迷津。科学就代表着真理吗?为什么人们学得越多,却越不能理解这个世界?哲学在现代生活中还有什么用?……陈嘉映观照的问题,很多是我们在求知之路上自然困惑的。
4. 《哲学•科学•常识》也是一本亲民的科学哲学入门书。“科学哲学”是对科学思维和逻辑的批判性思考,在科学进步的今天尤其重要。什么样的科学概念,才有颠覆观念、引发变革的力量?引力波、暗物质“在理论上存在”和“在现实中存在”有什么不同? ……这都是本书十分关切的话题。
陈嘉映,著名哲学家,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陈嘉映1952年生于上海,“文革”期间在内蒙古插队,曾经在油灯下研读了黑格尔、康德等人的著作,并自学了德语。日后陈嘉映投身分析哲学、现象学和科学哲学的研究,并为中国哲学界译介了两部极其重要的德语哲学著作,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
作为哲学作家,陈嘉映专注于哲学普及和人本主义思考。他善于从纯粹的哲学思辨中跳出来,思考哲学对于生命与人生观的关照。《哲学·科学·常识》《价值的理由》《何为良好生活》等,都是这种有关照的哲学作品。用陈嘉映的话说,天下的道理,差不多早都被前人讲过;他自己则是尝试用普通读者比较易懂的方式,把道理重新讲述。
有一个所谓“李约瑟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李约瑟是中国科技史的专家,有他特殊的关切,故有此一问。但一般说来,这个问题是应该倒过来问的,即为什么西方发展出了科学?换个问法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游戏。我反过来问,是因为在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这点上,中国和大多数民族差不多,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按常情,我们只有针对比较特殊的事情才能问“为什么”。村头老张家生了个毛孩大家问这孩子为什么浑身是毛,孩子浑身长毛是个例外,不正常,我们才会问“为什么”。谁也不问:老李家的孩子为什么生出来不浑身长毛?反过来,灵长目动物都长一身毛,人不长毛,不正常,于是动物学家就要提出各种理论来解释咱们人类为什么是些“裸猿”。“李约瑟问题”之所以有它那个提法,是因为西方的思想、制度等等在上两个世纪统治了世界,我们很容易把西方的发展当作是正常的,当作正道,你要是和它不一样,我们就要问“为什么”。如果不从这种西方中心来看问题,更好的问法就不是为什么中国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而是西方怎么就发展出哲学-科学。
——引自章节:哲学-科学
比如9·11偷袭这样的事件,我们既可以说是恐怖主义分子的疯狂行为,也可以视作他们对宗教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追求。但若当真“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我们就会失去国际关系中的是非判断和道德感,进一步说,将不知道怎样在个人事务中以及在公共事务中维护道德标准和道德理想。
——引自章节:【第二章 从希腊天学到哥白尼革命】
精彩摘录在印度,无论人们关注什么都试图要去理解其本质,因此人们认为哲学思考的作用是与个人的命运直接相关的。所以,哲学并未
《白矮星》内容简介:赛博格,网名赛博格Cyborg,知乎关注者17455人,获得9685赞,2949感谢。现为上海双犀投资有限公司交易员,毕业
人类历史上,当一个社会面对其复杂的环境问题,无法做出正确的应对和决策时,往往会走向崩溃。而发生在索马里和卢旺达等地的悲剧
《高老头》内容简介:《高老头》是巴尔扎克最具影响力的长篇小说之一,收录于“人间喜剧”系列。故事背景设定于19世纪20年代的巴黎
本书是对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新传统的一项研究。作者通过本书力图剖析中国乡村社会在改革开放前是如何去塑造新人的,以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内容简介:在本书中,作为蒙氏家庭教育专家、蒙氏父母系统课程开发者,作者把深奥的蒙台梭利教育哲学思想与日
查尔斯·泰勒在本书中探讨了当代文化和社会的三个重要特点:个人主义、工具理性的统治,以及人们在当代政治生活中的无助感。他指
《法律硕士(法学)联考大纲要点解析及应试策略》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内容为法律硕士联考法学方向考试大纲的解析,主要是将大纲要点
这无疑是一本最好的哲学教材之一。它的覆盖范围极其广阔,它将材料沿着历史顺序和议题发展天衣无缝地整合起来,它对每一位哲学家
《知识炼金术》内容简介:在人工智能时代,学习、思考、萃取知识,将成为知识工作者的核心技能。它们是赋予人工智能“智能”的智能
《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及应用项目化教程》内容简介:本书以西门子公司的S7-200 PLC为硬件基础,以项目为主线,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
《未来的冲击》内容简介:当社会受到变革冲击时,究竟会出现什么状况?面对种种变革,人们如何适应?会不会应为无法适应未来的种种
《无审美不营销:微信视觉营销》内容简介:微信汇聚起的海量人气为营销推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公众平台等助力营销的功能和工具的推
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追寻科学本身的原动力,或曰追寻其第一推动。同时,科学的这种追求精神本身,又成
《旧制度与大革命(译林人文精选)》内容简介:在代表作《论美国的民主》中,托克维尔以赞许的口吻称北美印第安人“苦而无怨,载歌
德勒兹一生中与迦塔利合写过多部作品,《卡夫卡——为弱势文学而作》和《什么是哲学》是其中的两部。在《卡夫卡》中,作者强调卡
陈虹羽备受期待的“负能量”专栏首次集结成册,29篇刺痛人心的犀利好文,告诉你什么才是人生的真相!不是毒鸡汤,不是伪励志,不
《流淌的歌声:竹笛金曲100首》内容简介:“建党百年民族器乐颂歌系列”《流淌的歌声》由唐俊乔、宋小璐、汝艺合作编写,分竹笛、二
《十年磨一“建”:社会建设理论体系与实践路径研究》内容简介:本书既是个人研究文集,又是浓缩的社会建设史。全书按照时间顺序、
《文化发展论丛(2016年第2期/总第11期·湖北卷)》内容简介:本书以“荆楚文化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为主题,旨在充分发挥荆楚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