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项修炼》被《金融时报》称为有影响力的五部工商巨著之一,被《哈佛商业评论》称为过去75年有影响力的管理类图书。彼得•圣吉1990年在《第五项修炼》中即提出“终身学习”、“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并不断丰富公司的案例,在之后的几年中被译成二三十种文字,1992年荣获世界企业学会(World Business Academy)的开拓者奖(Pathfinder Award),这本书不仅带动了美国经济近十年的高速发展,并引发了一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浪潮。
彼得•圣吉长期关注中国企业的发展,并师从南怀瑾先生,融合西方理论与东方思维,不断修正与完善自身的管理理念。在互联网时代,从个人学习到组织深度学习再到社会创新,每一个个体、组织机构都要完成五项修炼,而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带来认知未来的全局思维,是每个人要学习的一项修炼。
在《第五项修炼》中,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彼得•圣吉明确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管理理念,以及如何通过五项修炼来打造有超强学习力的学习型组织,强调从事一项修炼就意味着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在这五项修炼中,最重要的一项修炼是系统思考,即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是观察整体的修炼,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个人向内观、向外看的全新方法。一个组织能够拥有长期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有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的学习力和修炼方法。系统思考还需要开发共同愿景、心智模式、团队学习和自我超越的修炼,才能发挥出潜力。
彼得•圣吉是少有的跨界人才,能够整合系统思考模式和跨界思维,不断丰富全球优秀公司的发展案例和战略总结,融合西方管理学理论和东方哲学思想,同时长期关注中国企业的发展,强调企业在创新和试错中不断自我成长和进化的修炼。
我们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向和秩序是不断变化的,但系统思考可以提升我们对整体的认知,看清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找到整个系统的关键影响力。从现实到未来,从实际到未来地践行从个人学习到组织学习的“知行合一”。
第五项修炼系列典藏版选用丝光棉布艺装帧、丝网印刷,手感舒适,细细品味经典。
彼得·圣吉博士(Dr.Peter M. Senge),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高级教授讲师,国际组织学习学会(SoL)和索奥中国(SoL China)的创始主席。圣吉被誉为最富创新精神的世界级管理学和领导学思想大师之一,被《商业周刊》评为十大有影响力的管理学人物,被称为“学习型组织之父”,于1990年提出“终身学习”、“学习型组织”的概念。他早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工程专业,并获得麻省理工社会系统模型硕士和管理学博士。
1、今天的问题来自昨天的“解决方法”。(批:解决局部问题,系统问题永恒存在)2、你越使劲推,系统的反弹力越大。(批:业态是流动性的,易陷入此消彼长最终抵消的结果)3、事情变糟之前会先变好。4、选择容易的办法,往往会无功而返。(批:深得吾心,木心也经常说如果有两条路,宁愿由难入易)5、疗法可能比疾病更糟糕。(批:又是一个时间问题。)6、快就是慢。(批:最佳成长速度比可能的最快成长速度慢很多。)7、因和果在时空中并不紧密相连。8、微小的变革可能产生很大的成果——但最有效的杠杆常常最不易被发现。(批:学会观察事件背后的结构模式)9、鱼和熊掌可以兼得——但不是马上。10、把大象切成两半得不到两头小象。11、不去责怪。(分立的“他人”并不存在)
——引自第63页
障碍一“我就是我的职位”:当组织中的人们只关注自己的职位时,他们对所有职位之间因相互关联而产生的结果就会缺乏责任感。如果结果令人失望,要找出其原因也会很困难。障碍二“敌人在外部”:当我们只关注自己的职位时,我们就无法看清自己的行动在超越自己职位边界范围之外的影响。而当我们的行动所产生的影响回过头来伤害到我们自己时,我们会错误地认为这些新问题是外部造成的。就好像被自己的影子追着,无法摆脱对这些问题的困扰。障碍三掌控的幻觉:只有意识到我们是自己问题的始作俑者之一,才能达到真正的积极主动。这种主动是思考方法的结果,而不是我们情绪状态的产物。障碍四执著于事件:我们都有一种惯性思维,即把生命看成是一系列分立的事件,而且每一个事件都应该有一个显而易见的起因。好像是对我们的嘲弄,目前我们和这个社会所面临的主要生存威胁,并不来自突发事件,而恰恰是来自缓慢渐进的过程:军备竞赛,环境恶化,社会公共学校系统的衰败,公司产品设计或质量的下滑等等。如果大家的思想都被短期事件主导,那么一个组织就不可能持续地从事有创意生成的工作和学习。障碍五煮蛙寓言:学会观察缓慢、渐进的过程,要求我们放慢自己忙乱的脚步,,去注意那些细微的,以及戏剧性的变化。问题是我们的心总是被锁在一个固定频率上,好像只能观察到每分钟跳动78次的东西,而看不到每分钟跳动331/3的东西。如果不学会放慢脚步,去察觉那些常常是最具危险性的东西,我们就不能避免煮蛙的命运。障碍六从经验中学习的错觉:我们从经验中学习得到的最好,但许多最重要的决策所带来的结果恰恰是我们无法直接体验到的。比如考夫曼所指出的,大多数人都有短期记忆的毛病。一旦某一领域的求职者出现暂时的过剩情况,大家就都大谈特谈该领域的劳动力超级过剩了,都劝年轻人赶紧转行。几年后,该领域又出现劳动力短缺,招工岗位没人应聘,年轻人又被紧急召回到该领域来-—...
——引自第19页
芭芭拉•弗拉纳根是一位作家和设计师,在耶鲁大学作为建筑师接受过培训 。曾为《纽约时报》、《纽约时报杂志》、《大都市》、《ELLE家居廊》(美国版)撰写过大量文章...
素问识 本书特色 《素问识》是一部医经著作,日本著名汉学家丹波元简(1755——1810)撰。作者将《素问》分为八卷,共七十二篇,一反前...
如果你走在路上曾经闻到某种花香一一比如忍冬,比如野蔷薇,比如茉莉,它也许就来自于《旧裙子和小提琴/爱读系列》里讲述的那些山
菲利普·巴格斯(Philipp Bagus)是一位德国经济学家,他目前是胡安·卡洛斯国王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他在胡安·卡洛斯国王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被普遍视作奥地...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说自己厌男?厌男就是厌恶所有男性吗?★不是理论,而是态度★一本好读、耐读、金句频出的女性主义宣言,女性主义实践的有力注脚★是对男性特权的严...
实用皮瓣、肌瓣、骨瓣、神经瓣的解剖学图谱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实物照片、相耙x线照片和组织切片.重点显示人体常用皮瓣、肌(皮)瓣、骨瓣和神经瓣的部位、血供来源、可...
作者九边,作为世界500强企业高管和拥有千万粉丝的自媒体大V,在这本书里与你分享他的见识。帮你打造个人破局“快速通道”:《为什么你会过上痛苦而抑郁的生活》:一直...
廖伟棠,70后诗人、作家、摄影家,曾获香港青年文学奖,香港中文文学奖,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及香港文学双年奖等,是香港艺术发展奖2012年年度作家。曾...
作品目录导论一 使用和阅读提示一 编写《本笃会规评注》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一 本笃的精神肖像之素描会规原序第一章 论隐修士的类
Investing is all about common sense. Owning a diversified portfolio of stocks an...
外科门急诊手册-第二版 目录 **章 外科门急诊常见危重症急救处理**节 心肺复苏第二节 血气胸第三节 上消化道大出血第四节 大咯血第五节 心包填塞第二章 烧伤...
作品目录徐元文序 阮元序 卷之一 总序上 卷之二 总序下 卷之三 关中一 周 秦 汉 秦 汉 卷之四 关中二 汉 卷之五 关中三 汉 后汉
作品目录第103话 强袭·······················5第104话 胜利者···················
作品目录目 录犹在镜中(代序)1、清醒的立场学术自传文化研究的描述与立场文学批评种种福柯、权力与“游戏”女性主义与文化研究
最受世界500强公司欢迎的哈佛共赢谈判课国际气候谈判、买菜砍价、面试谈待遇、商务合作、家庭纷争……在人与人交接的几乎所有场合,人们都在谈判,谈判无可避免,谈判是...
每次金融危机的背后都潜伏着一个“政治泡沫”。导致金融不稳的那种市场行为是政治泡沫促成的。政治泡沫源于特定的信念、制度和特
川端康成Kawabata Yasunari(1899-1972)日本新感觉派代表作家。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山音》《睡美人》等,以细腻的笔触表...
一部有文学野心的书,天下霸唱以他的方式,确认着四十年来天津青年与时代、与中国大地的联系,探索建立理想生活的路径,其精神气质与武侠小说的磊落正义一脉相承。既是热血...
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你以为的不可能也许是源自你的无知权威管理学会、顶级学术期刊、优秀研究论文帮助你了解案例研究的原则和逻辑解开黑天鹅背后的真相将缜密的学术研究方...
医海撷珠-国家级名老中医徐学义临床治验 本书特色 本书简介:徐学义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医、教、研工作50余年,自幼学习中医经典和理论,曾在基层实践多年,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