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福成日记》自清同治七年正月初一日至光绪二十年五月二十八日(1869.1.25—1894.7.1)前后二十五年。这二十五年是中国社会急剧变化时期,薛氏日记对许多重大事件都有记录。日记大致可分出使前后两个时期,出使前的日记是记载他在曾国藩、李鸿章、张树声幕府近二十年的所见所闻,其中有许多非局外人所知之事,内容相当广泛。
薛福成(1838.4.12-1894.7.21)字叔耘,号庸庵。江苏无锡宾雁里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之家。父亲薛湘,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历任镇江府学教授、湖南安福县令、浔州知府等职。长兄薛福辰,以举人出身得任工部员外郎、济东泰武临道、直隶通永道、左副都御史等职。二兄薛福同,同治元年举人。四弟薛福保,长期在山东巡抚丁宝桢幕府参与政务。
薛福成幼时苦读经书,后因太平天国起义爆发,而受到强烈震动,决意弃八股试帖之学,而致力研究经世实学,以图报效国家。咸丰八年(1858年),中秀才。同年,薛福成去看望宦游湖南的父亲,适逢薛湘去世,薛福辰、薛福成兄弟二人为处理父亲身后诸事而滞留湖南一年余。十年(1860年),得知太平军已东下苏、常,兄弟二人匆匆赶回,不料全家已外出避难,几经艰辛找寻,终于在苏北宝应东乡找到家人。薛福成继续研读治世之学。
同治四年(1865年)夏,两江总督曾国藩北上镇压捻军,沿途张榜招贤,薛福成闻讯后即写下八大对策、洋洋万言的《上曾侯书》,往行辕拜谒曾国藩。曾国藩读罢,击节称叹,深为薛福成所言改科举、裁绿营、师夷法的主张吸引,即延聘薛福成入幕。此后曾幕七年生涯,薛福成尤注重于兵事、饷事、吏事、文事,不时呈上一些改革时弊的策文,颇为曾国藩器重,被保为候补同知、直隶州知州并赏加知府衔。
十一年(1872年)二月,曾国藩病死,薛福成去苏州书局任职。光绪元年(1875年),赴部引见,途中读到新帝即位后向天下求言的诏书,兴奋异常,挥毫写下了《治平六策》、《海防密议十条》万余言。主张应努力改善外交,将国际公法、中外条约刊发各州县;主张科举时应为精通洋务的人特设一科,使奇杰之士辈出;建议通过聘请洋员,派送人员留学,定制铁甲舰来发展海军。薛福成的上书陈言,引起朝廷的重视,不久,即采纳了陈言书中的意见而付诸实施,薛福成名闻朝野。丁宝桢、郭嵩焘等大员纷纷奏保薛福成出任驻外使节之职。直隶总督李鸿章也为薛福成的才能所折服,揽入麾下。
光绪元年(1875年)下半年,薛福成入李鸿章幕府办理文案,运筹帷幄。次年,在与英国交涉马嘉理案时,薛福成写就《论与英使议约事宜书》上呈李鸿章,主张对英国的无理要求不应迁就,应以择要设防、组织团练、广张疑军、以多攻少的策略,应付英军可能会采取的军事行动。李鸿章非常欣赏,命薛福成随行参加与英国公使的谈判,并因其随办洋务出力而奏荐为知府。
五年(1879年),“总税务司赫德喜言事,总署议授为总海防司”。薛福成深感事态严重,马上作《上李伯相论赫德不宜总司海防书》,认为如此,“则中国兵权饷权,皆入赫德一人之手”。并向李鸿章献计说,只有告诉赫德,如果他要担任总海防司,就必须放弃总税务司之职,亲自去海滨练兵,这样,赫德必不愿放弃总税务司之职,此事便可作罢。李鸿章觉得十分在理,便采纳了薛福成的建议,函告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依计而行,使赫德欲控制中国海军的图谋终未得逞。同年,薛福成写下了反映他洋务思想的《筹洋刍议》一书,认为中国已到了非要进行大变法、实行洋务不可的地步了。“世变小,则治世法因之小变;世变大,则治世法因之大变”。主张发展工商业,“夺外利以润吾民”。并提出了反不平等条约、防日俄入侵、改革关税等主张。薛福成将该书上呈李鸿章,李鸿章大为赞赏,分发官员传读。
七年(1881年),薛福成署直隶宣化府,写下了《酌议北洋海防水师章程》,提出了对未来北洋海军的构想。后来,李鸿章就是根据他的设想来建立北洋海军的。次年,朝鲜大院君李昰应发动政变,薛福成向署理直隶总督张树声献计,尽快出兵朝鲜拘捕乱党魁首。张树声采纳了薛福成的建议,迅速平定了朝鲜之乱,使觊觎朝鲜的日本欲趁乱控制朝鲜的阴谋失败。薛福成因功晋升四品道员。十年(1884年)初夏,薛福成实授浙江宁绍台道,时中法战争爆发,薛福成加强防务,并指挥军民重创犯浙的法国军舰,因功加布政使衔。十二年(1886年)秋,薛福成将自己多年来的文稿整理成《浙东筹防录》,次年初又编成《庸庵文编》四卷。
十四年初(1888年)秋,薛福成升任湖南按察使。翌年初春进京陛见时,被改派为出使英、法、意、比大臣。在驻欧使节任内,薛福成走访了欧洲许多国家,考察欧洲的工业发展,详细地研究了欧洲的政治、军事、教育、法律、财经等制度,开阔了视野,思想也日益改变。他认为西方富强已百倍于中国,中国应不懈地师法西方,建立“纠众智以为智、众能以为能、众财以为财”的私人公司等,并具体提出了“求新法以致富强”、“选贤能以任庶事”、“造机器以便制造”等二十一条“养民*要之新法”。薛福成将他在欧洲四年所闻所思详尽地作了日记,后据以编成《出使四国日记》。
使欧期间,薛福成还参与众多具体外交事务,十八年(1892年)与英国就滇缅边界划分和通商条约问题进行了多次谈判,由于薛福成援引国际公约,刚柔并用,英国终于同意签订《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中国收回了滇边部分领土和权益。此外,薛福成还以国际公法为依据,迫使英国政府同意中国在其属境内设立领事,这样,中国政府就在南洋、缅甸等处设立领事,保护当地华侨的权益。
二十年(1894年),薛福成离任回国。五月二十八日到达上海。因一路辛苦劳累,又染上流行疫病,与六月十九日深夜病逝,终年五十六岁。
薛福成一生撰述甚丰,著有《庸庵文编》四卷、《续编》二卷、《外编》四卷、《庸庵海外文编》、《筹洋刍议》十四卷、《出使四国日记》六卷、《续刻》、《庸庵笔记》、《出使奏疏》二卷、《出使公牍》十卷等书
《后经典叙事语境下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内容简介: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实验小说的狂飙,始于70年代的美国新现实主
叶挺将军传 内容简介 叶挺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他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追随孙中山革命,参加国民党和粤军,为保卫孙中山,打倒军阀...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叶嘉莹的诗词人 本书特色 本书从叶嘉莹诞生的家庭环境,诗教启蒙之始,到师从顾随的诗词缘分,再到她少年丧母,中年辗转入台却入狱,老...
《逃避之路》内容简介:对于很多作家来说,写作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而对另一些作家来说,探险般的生活·却是对枯燥写作的逃避。英
《德里达传》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德里达的故事: 阿尔及尔那个12岁便被逐出学校的犹太孩子,后来成为全世界被翻译作品最多的法国哲
孔子传-简体大字版 本书特色 孔子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中承前启后**人,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形成影响*大的文化巨人。他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条大河,同...
《名人传》内容简介:《名人传》是罗曼·罗兰为三位举世闻名的文学艺术大师谱写的英雄史诗:第一位是身患残疾,孤独贫困,从未享受
失焦-卡帕传 本书特色卡帕师从海明威,文字直接,幽默。 另本书附录卡帕在战场上拍的照片,具备珍藏和欣赏性。失焦-卡帕传 内容简介《失焦:卡帕传》这本摄影手记,记...
毛泽东传-全6卷 本书特色 《毛泽东传(套装共6册)》力求根据丰富而可靠的**手资料,提供翔实可据的信史。毛泽东传-全6卷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依据中央档案馆保存...
巴顿将军私人日记 本书特色 ★ 巴顿日记及私人珍藏信件首度披露★ 他是罕见的战术天才,被称为“二十世纪的拿破仑”★ 铁血将军珍贵档案揭密,真实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
《中国文人画谈》内容简介:《中国文人画谈》一书分两部分:隶家三绝和读画丛谈。隶家三绝分论文人画、气韵说、水墨画、“三绝”艺
追寻历史的真相-毛泽东与鲁迅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部分是长篇纪实《毛泽东与鲁迅》,作者秋石通过长达数年的研究,从茫茫史海中寻觅了大量材料,传神纪实地...
残梦-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日子 本书特色 1949年冬,一场惊心动魄的国共两党、两军的*后争夺战拉开了序幕。同时,该战也成为了蒋氏父子在大陆凄凄惨惨的“谢幕”赛。...
《牛津女孩》内容简介:赛茜的学霸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从不及格的差生到录取线两倍成绩考入牛津大学,再到牛津大学最高荣誉毕业;从
JustinePicardiehasspentthelastdecadepuzzlingoverthetruthaboutCocoChanel,attempti...
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 本书特色 作为卓有成效的校长和教育家,林文庆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实践,为当今大学教育发展留下了诸多有益启示。为了深入探究和总...
历史的丰碑:奥林匹斯山上的哲学宙斯柏拉图 本书特色 黑格尔说:“无疑,一个时代的杰出个人是特性,一般说来,就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总的精神。”普希金说:“跟随伟大人物...
《票房之神:斯皮尔伯格传》内容简介:一部斯皮尔伯格百科全书——历时18年采访,经过3次修订,完整呈现百亿美元票房导演的电影圆梦
《预见》内容简介:信息经济高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信息社会50人论坛组织多位顶级专家学者从变轨:
桃花庵主-唐寅传 本书特色 唐寅,我国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本书将唐寅置于明朝的大背景之中,以详实的历史资料,把唐寅成长、生活的经历与时代结合叙述,注重描写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