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 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 从诗的起源、性质、特征诸角度, 具体分析中西诗歌的内在规律, 探讨中国诗歌的节奏、韵律、格律等特征的历史源流。对中国诗歌的起源, 诗歌与音乐、舞蹈的关系, 诗歌与天赋、散文的关系, 诗与画的关系, 中国诗的音律等作了深入的美学探索。
中国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的代表作,中国现代诗学的奠基之作,影响深远。 《诗论》是中国百年新诗史上兼具科学性和逻辑性的诗学论著,全面阐述了新的诗歌美学理念,成为诗歌研究及诗歌爱好者不可不读的经典。
目?录
**章 诗的起源......................................................1
一 历史与考古学的证据不尽可凭....................................1
二 心理学的解释:
“表现”情感与“再现”印象.......................................5
三 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7
四 诗歌所保留的诗、乐、舞同源的痕迹..............................10
五 原始诗歌的作者.......................................... ....12
第二章 诗与谐隐.....................................................19
一 诗与谐.......................................................19
二 诗与隐.......................................................27
三 诗与纯粹的文字游戏...........................................36
第三章 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41
一 诗与直觉.....................................................42
二 意象与情趣的契合............................................44
三 关于诗的境界的几种分别.......................................48
四 诗的主观与客观...............................................53
五 情趣与意象契合的分量.........................................57
附: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65
第四章 论表现——情感思想与语言文字的关系......................77
一 “表现”一词意义的暧昧........................................77
二 情感思想和语言的连贯性.......................................79
三 我们的表现说和克罗齐表现说的差别.............................84
四 普通的误解起于文字...........................................87
五 “诗意”、“寻思”与修改.........................................90
六 古文与白话...................................................92
第五章 诗与散文.....................................................95
一 音律与风格上的差异...........................................95
二 实质上的差异.................................................98
三 否认诗与散文的分别..........................................100
四 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101
五 形式沿袭传统与情思语言一致说不冲突..........................107
六 诗的音律本身的价值.........................................109
第六章 诗与乐——节奏.............................................111
一 节奏的性质..................................................112
二 节奏的谐与拗................................................115
三 节奏与情绪的关系............................................117
四 语言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120
五 诗的歌诵问题................................................122
第七章 诗与画
——评莱辛的诗画异质说........................................125
一 诗画同质说与诗乐同质说......................................125
二 莱辛的诗画异质说............................................127
三 画如何叙述,诗如何描写.......................................130
四 莱辛学说的批评..............................................134
第八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
**章 诗的起源 想明白一件事物的本质,*好先研究它的起源;犹如想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好先知道他的祖先和环境。诗也是如此。许多人在纷纷争论“诗是什么”“诗应该如何”诸问题,争来争去,终不得要领。如果他们先把“诗是怎样起来的”这个基本问题弄清楚,也许可以免去许多纠纷。 一历史与考古学的证据不尽可凭 从历史与考古学的证据看,诗歌在各国都比散文起来较早。原始人类凡遇值得留传的人物事迹或学问经验,都用诗的形式记载出来。这中间有些只是应用文,取诗的形式为便于记忆,并非内容必须诗的形式,例如医方脉诀,以及儿童字课书之类。至于带有艺术性的文字,则诗的形式为表现节奏的必需条件,例如原始歌谣。中国*古的书大半都掺杂韵文,《书经》、《易经》、《老子》、《庄子》都是著例。古希腊及欧洲近代国家的文学史也都以诗歌开始,散文是后来逐渐演变出来的。 诗歌是*早出世的文学,这是文学史家公认的事实。它究竟起于何时?是怎样起来的呢? 从前一般学者研究这个问题,大半从历史及考古学下手。他们以为在*古的书籍里寻出几首诗歌,就算寻出诗的起源了。欧洲人以为荷马史诗是他们的“诗祖”,因为它在记载下来的诗中间*古。近代学者又搜罗许多证据,证明荷马史诗是集合许多更古的叙事诗和民间传说而作成的。那么,西方诗的起源不在荷马而在他所根据的更古的诗了。 在中国,搜罗古佚的风气尤其发达。学者对于诗的起源有种种揣测。汉郑玄在《诗谱序》里以为诗起源于虞舜时代: 诗之兴也,谅不于上皇之世。大庭轩辕,逮于高辛,其时有亡载籍,亦蔑云焉。《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然则诗之道放于此乎! 他的意思是说,“诗”字*早见于《虞书》,所以,诗大抵起源于虞。这种推理显然很牵强。唐孔颖达在《毛诗正义》里便不以郑说为然: 舜承于尧,明尧已用诗矣。故《六艺论》云:“唐虞始造其初,至周分为六诗”,亦指尧典之文,谓之造初,谓造今诗之初,非讴歌之初;讴歌之初,则疑其起自大庭时矣。然讴歌自当久远,其名曰“诗”,未知何代,虽于舜世始见诗名,其名必不初起舜时也。 这话比较合理,虽也是捕风捉影,仍不失多闻阙疑的精神。从郑序出发,许多学者想在古书中搜罗实例,证明虞舜以前已有诗。梁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里根据《吕氏春秋》、《周礼》、《尚书大传》诸书所引古诗说: 昔葛天氏乐词云:《玄鸟》在曲,黄帝《云门》,理不空绮。至尧有《大唐》之歌,舜造《南风》之诗,观其二文,辞达而已。 后来许多选集家继刘勰的搜罗古佚的工作,如郭茂倩《乐府诗集》、冯惟讷《诗纪》诸书都集载许多散见于古书的诗歌。不过近来疑古风气大开,经考据家的研究,周以前的历史还是疑案。至于从前人搜罗古佚诗所根据的书,如古文《尚书》、《礼记》、《尚书大传》、《列子》、《吴越春秋》之类大半是晚出之书。 于是《诗经》成为*可靠的古诗集本了,也就是中国诗的来源了。 在我们看,这种搜罗古佚的办法永远不会寻出诗的起源。它含有两个根本错误的观念: 一、它假定在历史记载上*古的诗就是诗的起源。 二、它假定在*古的诗之外寻不出诗的起源。 **个假定错误,因为无论从考古学的证据或是从实际观察的证据看,诗歌的起源不但在散文之先,还远在有文字之先。英国人用文字把民歌记载下来,从十三世纪才起。现在英国所保存的民歌写本,据查尔德(Child)的考证,只有一种是十三世纪的,其余都在十五世纪之后。至于搜集民歌的风气,则从十七世纪珀西(Percy)开端,到十九世纪司各特(Scott)和查尔德诸人才盛行。但是这些民歌在经过学者搜集写定之前,早已流传众口了。如果我们根据*早的民歌写本或集本,断定在这写本或集本以前无民歌,这岂不是笑话? 第二个假定错误,因为诗的原始与否视文化程度而定,不以时代先后为准。三千年前的希腊人比现在非澳两洲土著的文化高得远,所以荷马史诗虽很古,而论原始程度反不如非澳两洲土著的歌谣。就拿同一民族来说,现代中国民间歌谣虽比《商颂》、《周颂》晚二三千年,但在诗的进化阶段上,现代民歌反在《商颂》、《周颂》之前。所以我们研究诗的起源,与其拿荷马史诗或《商颂》、《周颂》做根据,倒不如拿现代未开化民族或已开化民族中未受教育的民众的歌谣做根据。从前学者讨论诗的起源,只努力搜罗在历史记载中*古的诗,把民间歌谣都忽略过去,实在是大错误。 这并非说古书所载的诗一定不可做讨论诗源的根据。比如《诗经》中《国风》大部分就是在周朝搜集写定的歌谣,具有原始诗的许多特点。虽然它们的文字形式及风俗、政教和近代歌谣所表现的不尽同;就起源说,它们和近代歌谣很类似,所以仍是研究诗源问题的好证据。就诗源问题而论,它们的年代先后实无关宏旨,它们应该和一切歌谣受同样待遇。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趁便略说现代中国文学史家对于《国风》断定年代的错误。既是歌谣,就不一定是同时起来或是一时成就的。文学史家一方面承认《国风》为歌谣集,一方面又想指定某《国风》属于某个时代,比如说《豳》、《桧》全系西周诗,《秦》为东西周之交之诗,《王》、《卫》、《唐》为东周初年之诗,《齐》、《魏》为春秋初年之诗,《郑》、《曹》、《陈》为春秋中年之诗(参看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在我们看,这未免有些牵强附会。在同一部集里的歌谣时期固有先后,但是这种先后不能以歌谣所流行的区域而定。“周南”、“召南”、“郑”、“卫”、“齐”、“陈”等字只标明属于这些分集的歌谣在未写定之前流行的区域。在每个区域里的歌谣都各有早起的,有晚起的。我们不能因为某几首歌谣有历史线索可以推测年代,便断定全区域的歌谣都属于同一年代,犹如二十世纪出版的《北平歌谣》里虽有一首叫作《宣统回朝》,我们不能据此断定这部集里其他歌谣均起于民国时代。况且一般人所认为有历史线索可寻的几首诗如《甘棠》的召伯,《何彼秾矣》的齐侯之子也还是渺茫难稽。《国风》中含有断定年代所必据的内证根本就很少。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笔名孟实、盟石,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主要著作包括《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美学批评论文集》《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等,另有译著多部。
沈从文的凤凰城 内容简介 跟沈从文回凤凰我所生长的地方凤凰八旬沈老故乡情深沉的乡恋——一九八八年五月七日上午沈从文先生亿家乡人事在凤凰寻找沈从文凤凰游——湘西凤...
梅志文集-(全四卷)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主编晓风为胡风与梅志之女,曾编集成10卷本《胡风全集》,出版了关于胡风的生平传记、有关胡风...
团购:王小波典藏版(李银河手签)全7册 本书特色 ★ 王小波是目前中国*富创造性的作家,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也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
一千瓶酒的英雄与一个酒壶的故事 本书特色 著名汉学家顾彬汉语文章首度结集!著名诗人王家新作序推荐!说到顾彬,大众首先想到的很可能就是“当代中国文学垃圾论”。这本...
■ 入围2019年日本书店大赏。■ 日本著名音乐人、演员坂本龙一推荐。■内容介绍◇ 原本刊载于日本《东洋经济新闻》,是一个以《在贫困中呻吟的女性》为题的专栏,历...
奈良手记 本书特色 本书是奈良美智在1999-2000年记下的日记集。在那段时间里,他旅居德国,进行了大量创作,也同时在日本各地做了大小的展览,逐渐打开名气,后...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才,原名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浙江绍兴人,为20世纪中国的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
《浮士德》内容简介:歌德是近代杰出的诗人、作家和思想家。世人公认他是继但丁和莎士比亚之后西方精神文明最为卓越的代表,在世界
不老乡情九万年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西域为什么会有帐篷,塞北为什么会有窑洞,江南为什么会有水乡,沅陵为什么会有吊脚楼和那如痴如狂的、令人心醉的传统龙舟节?人的生...
现代散文-谢冰莹散文选集 本书特色 获首届国家图书奖。现代散文-谢冰莹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象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文书系》不敢说已...
周立波(1908-1979),原名周绍仪,湖南益阳人。1934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翻译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和基希的报告文学《秘密的...
《余华:我能够对现实发言了》内容简介:“文坛巨匠”、“当代文学头把交椅”……这些称谓放在写出了《许三观卖血记》《活着》等深
美丽总令人忧愁.然而还受用 本书特色山也许不复静了,水也许不再清了,沿途的人们也许不再记得你。可是还有一些痴情的孩子,会带着你的故事,顺流而下直到河的尽头,那里...
认得几个字 本书特色 你认得字吗?对于认字这件事,我们往往想得太简单。阿城作序;《新京报》、《三联生活周刊》、《东方早报》、《外滩画报》、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
林徽因文集 本书特色 《林徽因文集》推荐:优越的地位和优裕的生活使她有条件把文学真正作为独立而自由的人生与艺术理想,从而是天然的“为艺术而艺术”派。林徽因亦是中...
《湖畔风城:芝加哥的喧嚣与梦想》内容简介:这里是坐落在密歇根西南湖畔的风之城,这里也是作为美国东西部交通枢纽的巨肩之城,这
寂寞的冬日 本书特色 漫天飞舞的雪花晶莹,剔透两个曾经陌路的心灵终于不再寂寞寂寞的冬日 内容简介 有人说人生路上有两条船,一条是名,一条是利;杨小云却认为还有第...
罗荪集 本书特色 罗荪,文艺评沦家、前《文艺报》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常务书记、中国现代文学馆名誉馆长。在60年的文学征途中,历经自中国新文学运动到改革开放时...
古代边塞诗词三百首 本书特色 作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边塞诗词在中国韵文史上有着夺目的光辉。本书的编选,以《诗经》中的征戍诗为起点,延续到清代乃至晚清的...
绿的痴迷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七六篇,详细内容包括亲情篇、父亲、我的母亲、我要个疼爱我的妈妈、祖父的故事、怀念祖母、一封无处投递的信、她就是她、我和小妹、阿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