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量》是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萨宾可读性极强的社科著作,以经济学家与生态学家的一场世纪赌局为切入点,带读者一窥美国政治界与学术圈如何互相影响。书中融合史实与专业知识、趣闻与见解,既严肃又活泼。
经济学家朱利安·西蒙与生态学家保罗·埃利希打了一个赌,用五种金属的价格变动,预知未来世界的发展。双方各买入一千美元的铬、铜、镍、锡、钨,约定十年后除却通货膨胀因素,如金属价格上涨,则证明地球资源稀缺,西蒙认输;如价格下跌,证明地球资源仍然富足,埃利希认输。这场赌局也被视为美国自由派与保守派的对决。
美国的科学如何影响政治,美国的政治如何影响科学?《较量》会改变我们对环保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的刻板印象,也向所有关心世界未来的人提供惊人见解,为我们思考环保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问题提供崭新的角度。
比尔·盖茨年度选书,耶鲁大学教授可读性极强的社科著作
两位知名学者的一场世纪赌局,带你看懂美国的科学如何影响政治,美国的政治如何影响科学
《出版人周刊》重磅推荐,《纽约时报》力荐
NewScientist杂志年度科学类图书,世界经济论坛官网年度图书
为何部分美国政要不相信地球在变暖?美国人为推广计划生育做过哪些疯狂之举?环保运动为何总是引发争议?在《较量》中,你能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
一九七○年一月初,在《今夜秀》的录制现场,一位男子在深夜脱口秀主持人约翰尼·卡森的身旁坐下,他身材瘦高,留着一头黑色短发、蓄着鬓角。三十七岁的斯坦福大学生物学教授保罗·埃利希上身微微前倾,毅然警告全国电视观众,人口过剩正威胁着人类和地球。两年前,轰动一时的悲观主义作品《人口炸弹》使埃利希一举成名。“养活全人类的战斗已经结束。”埃利希在书中警示,并预言数亿人“将死于饥荒”。他在《今夜秀》的首秀中将自己打造成了冷静预示厄运降临的预言者形象,给美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在卡森向数百万美国民众介绍埃利希时,一场新的环保主义运动开始了。在同月的国情咨文中,理查德·M·尼克松总统向国会和全体民众提出,“七十年代的严峻问题”在于美国人能否与自然和平共处。此时正值**个地球日的前三个月,尼克松也准备成立美国国家环保局。尽管埃利希的预言残酷严峻,但他本人却是一位风趣幽默的嘉宾,睿智自信、笑声爽朗。卡森又在二月和四月两度邀请埃利希上节目。每次节目结束前,屏幕上都会放出人口零增长组织的地址,该组织由埃利希建立,旨在推动控制人口的议程。每天约有一千六百封信涌入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附近洛斯拉图斯的组织总部。人口零增长组织迅速在全美发展了八十个分会。
在伊利诺伊州厄巴纳,同样三十七岁却鲜为人知的工商管理学教授朱利安·西蒙正在家中观看埃利希的节目,此时他充满愤怒,又心生嫉妒。卡森问埃利希人口增长与食物供应之间的关系,埃利希直言“这再简单不过了,约翰尼”。人口增长,食物供应就会随之减少。埃利希表示“避免饥荒为时已晚,数百万人会因此而死”。
然而在朱利安·西蒙看来,人口与食物之间的关系绝非如此简单。这位师承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近期写道:加工过的鱼、大豆和藻类可以“提供足够的蛋白质,以满足现在和未来的需求,并且成本低廉”。和埃利希饥荒逼近的观点相反,西蒙认为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缓解许多国家严重的蛋白质匮乏。分配问题在实际操作层面是个挑战,但西蒙认为,迅速增长的世界人口未必会造成全球性的食物短缺。
但他现在只能独自坐在客厅里,一边发着牢骚,一边看着深受全美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注视着保罗·埃利希,像西蒙后来抱怨的那样,带着一副“佩服到呆若木鸡的表情”。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对未来的激烈讨论中,西蒙和埃利希代表了两种极端论调。埃利希的可怕预言为当时的新环保主义意识打下了基础,西蒙的质疑则加剧了保守派对美国政府扩大监管范围的强烈反对。十年间,埃利希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写作和演讲的邀约蜂拥而至。他至少上了二十次卡森的节目,那可是别人梦寐以求的上镜机会。他还为《周六评论》写专栏,并在《花花公子》和《阁楼》杂志上和读者分享自己对饥荒和人口增长的担忧。
与此同时,数年来西蒙一直扮演着失意受挫、常被忽视的角色。“我能做什么?去和五个人谈谈我的观点?”后来他说道,“有这么个人,领导着环保主义者的狂热势力,拥有大量观众,这让我束手无策。”他的愤恨背后略显讽刺的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西蒙也曾据理力争,主张减缓人口增长。他曾撰写文章,指出生育控制计划是各国寻求经济增长的“绝佳经济筹码”。但到了一九七○年,埃利希活跃在电视荧屏上时,西蒙已经改变了想法。他不再认为人口增长会带来问题。与埃利希的世界末日理论不同,西蒙认为更多的人口意味着更多的想法、更新的技术以及更好的解决方案。人口增长并不会引发世界危机,反而有助于解决危机。正如西蒙在其一九八一年里程碑式的著作《终极资源》中提出的,人类才是“终极资源”。
这位著名的环保主义者和这位鲜为人知的怀疑论者,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正面交锋,用一场双方观点纠缠不休的赌局为这十年画上了句号。一九八○年,西蒙在《社会科学季刊》中向埃利希发起挑战,提出二人进行一场比试,以检验他们对未来截然相反的预测谁对谁错—一方担忧人口过剩,认为世界末日将至;另一方看好人类的前程,持乐观态度。
埃利希同意和西蒙打赌,他赌铬、铜、镍、锡、钨的价格会在接下来的十年中上涨。这个一千美元的赌局看上去很简单,只关于“五种工业金属的价格”“十年内”“上涨或下跌”。然而其意义却远不止于此。埃利希认为,金属价格上涨将证明人口增长会导致资源匮乏,从而支持他呼吁政府主导的控制人口以及限制资源消耗政策。埃利希的理念反映了一九七三年阿拉伯石油禁运之后人们的普遍认识,即全球都面临着重要资源耗尽的风险以及增长的极限。西蒙则认为,市场和新技术会使价格下降,由此可以证明社会并未面临资源危机,人类的福祉在稳步提升。这场赌局的结果,要么会为埃利希的反人口增长活动和环境灾难论提供论据,要么会推动西蒙关于新技术和市场的力量将丰富人类资源的乐观主义观点。
保罗·萨宾,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讲授美国在环境与能源、政治与法律方面的历史。进入耶鲁之前,曾任非营利组织环境领导项目的创办执行总监。著有《较量:乐观的经济学与悲观的生态学》和《原油政治:加利福尼亚原油市场》。
1983-1996-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史料选编 内容简介 一、本书收录的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史料,起于1983年6月初,止于1996年末。为了反映个别工作的连续...
胡适文存-第二集 本书特色 本集以上海亚东图书馆1929年第6版为底本,参考其他版次及台北远东图书公司1953年版编校而成。原书书名《胡适文存二...
《Python零基础快乐学习之旅(K12实战训练)》内容简介:这是适合高中生(含)或初学者学习的Python书籍,除了语法概念的说明,同时
青少年社会工作 本书特色 《社会工作精选课程系列教材:青少年社会工作》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视角下,结合国内外发展经验及自身实务探索,对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价...
中国学术(第五辑) 内容简介 本书论文一栏,先以两篇探讨新理论的文章来除旧布新。两位作者都不想脱开中国事实,所以都像北大行将召开的“多元之美”会议那样,要来处理...
《社会运行论及其发展》内容简介:本书选录的论文是对郑杭生社会学学术思想相关观点、核心理念、基本理论及社会运行学派发展历程的
传播学 本书特色 《传播学》由鲁道夫·F·韦尔德伯尔、凯瑟琳·S·韦尔德伯尔、迪安娜·D·塞尔诺编著,学习版是一本非常适合学生学习与阅读的书。内容包含了传播学的...
看漫画学统计学 本书特色 本书属于漫画科普类图书,以漫画的形式对高中(乃至延伸到大学)的统计学知识做以讲解,内容包括平均数、方差、标准差、正态分布等基础概念,并...
藏在箱底的秘密性史 本书特色 从先秦到清代,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性历史包罗万象古国性文化,丰富大胆,妙趣横生这是在张竞生的《性史》之后,国内首部通俗的性史。...
孙小礼卷-师道师说-中国文化书院八秩导师文集 本书特色 本书由孙小礼先生一生中较为重要的文章编选而成,包括一些历史名人如蔡元培的教学理念,国际上许多著名的数学原...
▲一幅恢弘的人类社会分层的历史与现实图景【内容简介】《权力与特权》主要回答了社会分层领域中的核心问题:谁得到了什么?为什么能够得到?格尔哈特•伦斯基通过辩证的视...
孙清海(1978-),男,山东枣庄人。现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讲师。英语硕士(华中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山东大学,师从谢文郁...
汪丁丁,男,北京人, 1969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81年起先后获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理学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理学硕士学位,美国夏威夷大学经济...
学術筆叢刊:读书雜释 本书特色 在书中,徐鼒反复申述其洽学观念。如肯定许慎引《诗》不主一家,择善而从;推许郑玄注经不株守一解,折衷众长;赞扬漢儒不师心自用,反对...
直播幕后-电视突发直播一线手记 本书特色 突发直播,40多年前,是电视异军突起的秘密武器,40多年后,是电视求生图存的看家本领。从cnn9.11袭击直播到nhk...
北宋书学文献考论 内容简介 应该说,近现代以来,以《美术丛书》、《历代书法论文选》、《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中国书画全书》等著作为代表,书学文献的整理与出版还...
《神话之门》内容简介:本书从中国古代史籍、子书、小说、笔记以及民间神话中挑选出三十个著名的神话故事。通过阅读这些故事,读者
圣经的故事(中英双语本) 本书特色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它由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写成,却极其贯通;它遭到无数的怀疑甚至诋毁,但*终它作为神...
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 内容简介 百余年以降,中国报刊维系国运民生,其三部曲是启蒙、革命与追求民族现代化。一大批思想家、政治家、学者、报人活跃其问,传播新知,...
《中古士人流迁与南北文化传播》内容简介:本书以汉唐之间为中心,分别考叙了两汉时期、汉末、孙吴与蜀汉时期、两晋之际、南北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