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名胜古迹图集》(原书名《支那文化史迹》)由东京大学教授关野贞和常盘大定合着,于1941年出版发行。原书为日文版,按民国时期的行政省区进行分类编辑,全书共计图版2531幅,分12卷,每一卷附有10万字左右的解说。 这是一部全面系统介绍中国古迹建筑等的大型着录,作者从1906年开始,历时三十余载,先后数十次来华实地勘察,搜集、拍摄的照片、拓片几乎囊括当时保存尚好的名胜古迹,堪称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上的一大图鉴。从取材范围之广、收录内容之丰富、附加解说之详细等方面看,时至今日无有出其右者。 梁思成等专家学者都把此书作为重要的参考文献,在讲义、着作中多有引用,书中涉及的名胜古迹几经战乱、天灾等,能保存完整者已经很少,其图版资料更显珍贵,这对于宗教、建筑、书画、造型等传统文化研究,古迹修复重建,文物鉴定,流失海外文物追讨等均有很大帮助。
1941年日本法藏社《中国文化史迹》全本精装修订,“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531幅高清图片、120万字解说,楼宇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推荐 1941年日本法藏社《中国文化史迹》(原书名《支那文化史迹》)全本精装修订 “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2531幅高清图片、120万字解说,日语资深翻译家费时3年翻译;中英文对照目录 被梁思成、林徽因奉为清华讲课教材,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上的一大图鉴 全中国珍贵14省古建文物几乎全部囊括在内,“时至今日无有出其右者”本套《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名胜古迹图集》(全本精装版)在装帧设计及印制工艺上精益求精: 12个封面、功能分区、竖排: 为营造民国时期的特点,突显每册不同的内容,12本封面各选取了书中精美、视觉震撼的图片作为设计要素,版式设计划分了三个区域,*左侧为信息功能区;其次是图片区;*右侧为书名(提字)区,文字均为竖排。 4种色系、数字编号、方便查找: 为增强封面的视觉冲击力书名部分设计了民国时期经典的4种色系,12本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同时每本封面设计了不同的数字编号,方便查找。 复古牛皮色瓦楞纸书匣、左右各镂空扣手、方便搬运收藏: 书匣选用复古、时代感较强的牛皮色瓦楞纸,大小为封面的6/7,可以露出封面信息功能区域,方便阅读、拿取,设计上有一定的层次感。左右各镂空了扣手,方便搬运。为了保护12本书脊运输时完整性,特意加装了合盖,更便于收藏。 特种纸、局部烫金、进口瑞典轻型纸减轻重、方便携带: 封面、书匣均采用特种纸张印制,局部烫金、过油,更好保护;使书籍轻便携带,内页为进口瑞典轻型纸,减轻整体的重量,同时兼顾很好的印刷效果。
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少室山北面缑山(通称五乳峰)下,距偃师车站75华里的距离。走进寺内,有一条颖河俗称“小石河”,隔河水南侧可仰望少室山。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是孝文帝为跋陀禅师建造的。跋陀或称佛陀,在孝文帝时期来到恒安(现在的大同府),太和十七年(493)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被特别安置在“静院”,然他性爱幽处山林,常到嵩岳坐禅修身,故孝文帝下诏为佛陀建造寺院。此乃少林寺起源。 少林寺规模巨大,过桥后首先可见左右碑楼,进入外门,穿过左右林立之石碑,就是天王殿。大雄宝殿坐落在寺院中央。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之间,右侧有跋陀殿和鼓楼,左侧有阎王殿和钟楼,还有碑亭。大雄宝殿的后面是法堂。天王殿和法堂之间,右边有祖堂、库堂、客堂,左边有那那殿、库堂、客堂。法堂的背后有别名叫龙亭的方丈室。其左右有翼殿,东西是官房。方丈室后面是立雪亭。立雪亭后另有院落,前面是佛祖殿,后面是毗卢阁。两殿之间,右边是地藏殿,左边是白衣殿。另外,钟楼前后和法堂的前庭有大量石碑。若将此等石碑连同天王寺外石碑一起研究,可以了解元代以后的寺院史。 寺内右侧(西)是弥勒下生塔,左侧是达摩塔,两塔相对。再往西边走一里地是少林寺墓林。墓林西北2华里的高处是初祖庵。初祖庵的背后、五乳峰山腰处有达摩洞。由小石河隔开,初祖庵对面山峰上有二祖庵,二祖庵建在少林寺西南8华里左右的高处。 以上统称为少林寺。少林寺内*值得观看的是初祖庵和鼓楼。石碑中*值得一观的是唐太宗御书碑和那那殿内的三碑像石。(图78-1、78-2)(常盘大定文) 初祖庵 此庵建于少林寺西北二里的山丘上。前殿规模不大,以前后殿为主,另有若干附属小建筑,其内外有若干石碑。初祖庵又称面壁庵。后殿的内壁嵌有小碑,上面刻有金朝李纯甫撰写的《重修面壁庵记》及《新修雪庭西舍记》,皆为兴定四年(1220)撰写。李纯甫是儒林学者,通晓佛教道教,其思想虽然不为当时学界所容,但他并不偏执,乃出类拔萃之人物。(常盘大定文) 前殿于宋代宣和七年(1125)重建,作为可确定年代之建筑物,应为中国*古木造建筑。大殿正面侧面均为三间,建于石坛之上,殿前铺有石头台阶。柱子是石造八角柱,底部粗,朝上变细,中部没有鼓肚。侧柱上或宝花草中,刻有佛像、飞天,在牡丹、唐草中刻有伽陵频伽、凤凰、唐儿等,为浮雕,富丽豪华。内阵周围的四根柱子,外面刻有四大天王像及云龙,里面刻有灵凤、蟠龙等,*为雄丽壮观。东南柱刻有宣和七年(1125)的铭文,为我们提供了判定建筑年代的有力资料。铭文如下。 广南东路,韶州仁化县,潼阳乡,乌珠经塘村居,奉佛男弟子刘善恭,谨施此柱一条,回向真如实际,无上佛果菩提。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愿善恭同一切有情,早圆佛果。大宋宣和七年佛成道日,焚香书。 另有明朝嘉靖七年(1528)的追刻,西南柱上也有嘉靖的题名。 斗拱是一种诘组,肘木与我们所谓的“和式”相似,但延伸了尾棰的后部,支撑着内部构造。还有彩绘的梁托和简单的拳鼻。这和日本的唐式模样一样,和镰仓时代建成的圆觉寺舍利殿相似。檐是二重垂木,由圆形地垂木和方形飞檐垂木组成,与日本的奈良及平安时代的手法相似,只有檐角为扇棰构造,同日本的唐式、天竺式的形式一样。(图89、图90-1) 墙壁正面柱子和柱子中间的外部为砖砌,侧柱被裹在里面。后面中央的柱子之间当初有门,现在用砖给堵住了。内外都在壁脚处用石材薄肉雕着比丘、龙、麒麟和牛,比丘在大海波涛中,技巧精练。(图90-2)歇山式屋顶由瓦砌成,屋脊正脊两端建有两个鸱吻,可惜现在西面的已缺失,正脊的中央有放置宝珠的痕迹。 内部地面铺瓦,正殿为格子顶,入口侧无天花板,直接露出了房顶构架。壁面画有画像,在斗棋、天花板上绘着彩绘。皆为后世修补。正殿中央有木制须弥坛,手法与日本的禅宗寺院风格相似。(图91) 总之,此建筑物于北宋末再建。形态庄重,细部雕饰*值得观看。特别是与日本禅宗寺院风格相似,若要探究彼此的关系,初祖庵作为中国现存*古的木造建筑之一,具有很高的价值,不仅如此,在东亚建筑史上也可谓珍贵标本。然而,现在没有僧人居住,已荒废至极。屋破檐落,危在旦夕,可是僧侣们不知其珍贵,任凭其废颓,实在可惜。(关野贞文) 唐代的玄奘三藏出生于少林寺西北岭下缑氏县东南凤凰谷陈村。《慈恩传》中,少林寺的叙述之后有如下文字: 其西台*为秀丽,即菩提流支译经处,又是跋陀禅师宴坐之所,有遗身之塔。 康熙五十年(1711)写成的《说嵩》中,将此西台作为跋陀翻译经书之处,又是菩提流支讲经之处,说此地有甘露台及舍利存在,关于甘露台,书中写道:“台砌柱础,琢石为之,镂刻精巧,非近代制,夺于羽流,乃祀真武。”关于舍利塔,书中提到,里面藏有佛舍利。根据《慈恩传》,应将“跋陀翻经,流支讲经”订正为“跋陀的坐禅,流支的翻经”,所说的舍利塔,应该是跋陀遗身之塔。《说嵩》中,将此西台区别开了,进而在西北设置初祖庵,由此看来,西台是存在于寺域中的丘阜,此台在康熙时代已是道教徒的领地,现今已废止,毫无遗留。《慈恩传》的记述中需要注意的是,它举出了跋陀、流支,却没有记述菩提达摩,这至少说明玄奘不重视少林寺和达摩的关系。 达摩九年面壁的故址,如若从少林寺域中有雪亭来看,应该在少林寺。如若从初祖庵被称作“面壁庵”来看,应该在初祖庵。且初祖庵背后的五乳峰山腰处有达摩洞,此处,也可以认为是故址。年代久远而史迹不详,而且传说逐年增多,今日难以下定论。初祖庵大概并非宋代首建。(常盘大定文) ……
常盘大定,日本宫城县人,研究中国佛教之学者。历任日本真宗中学、天台宗大学、日莲宗大学、真宗大学、丰山大学、东京大学等校教师。1920年以后五次来华,研究敦煌、云冈、龙门诸石窟及房山石经等佛教史迹。主要着作有《印度文明史》、《释迦牟尼传》、《中国佛教史迹》、《中国佛教史迹英文评解》五册、《中国文化史迹》十二册等。 关野贞,日本近代著名建筑史研究家,生前为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教授。不仅在日本建筑史方面造诣很深,而且在中国、朝鲜等国的建筑与美术史研究界也享有盛名。曾多次到中国、朝鲜及印度等国实地考察,撰写了一批影响深远的考察报告和学术论着。主要着作有《日本的建筑与艺术》、《朝鲜的建筑与艺术》、《中国的建筑与艺术》、《中国文化史迹》十二册等。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内容简介:本书内藏《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生命的故事》、《三论乐观》、《在芒特艾里的演讲》以及海伦·
唐浩明晚清三部曲典藏版全9册:曾国藩+张之洞+杨度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内页采用柔光定制纸,封面为超厚布纹纸★ 唐浩明先生亲自撰写总序...
文史(第四十九辑) 本书特色 《文史》创刊于1962年,是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大型学术季刊。40年来,《文史》一直以“崇尚实学,去绝浮言”为宗旨,刊载研究中国古代...
《瘟疫与人》内容简介:公元前430年—前429年,雅典与斯巴达之战胜负难分,一场来去无踪的瘟疫使得雅典失去近四分之一的士兵,由此
《极端的年代(1914~1991)》内容简介:《极端的年代:1914~1991》是《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的第4部。20世纪,为人类带来所能想
(精)辛亥革命辞典(增订配图本) 内容简介 《辛亥革命辞典》原为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由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主编,武汉出版社1991年出版。该辞典在当...
金代汉族士人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以汉族士人为核心,力图通过发掘大量的史料,对金代汉族士人的来源结构、政治地位、精神面貌、文献贡献、社会生活、抗蒙作用等诸多方面做...
《全球视野中的明清鼎革》内容简介:发生于17世纪中叶的明清鼎革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其影响不仅限于中国国内,亦波及整个
中国近代通史.第二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 本书特色 《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近代通史.第二卷(近代中...
《美语新诠2:谋杀英文》内容简介:本书为《美语新诠》下辑。乔志高累积在美国数十年“听”美语的经验,将地道有趣的习语、俚语、谚
明朝,是一个极具诱惑力又欲望膨胀的年代。不仅皇帝们如此,大臣们也是如此:李善长外表温和,但待人苛刻,以营党欲;朱高煦恃功
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大清王朝 本书特色 1644年5月初,多尔衮率满洲铁骑进入北京。同年10月,顺治帝由盛京迁都北京,重新进行祭天告地的登基典礼,第二次即皇位。...
文史存典: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的几篇文字,都是抗战前发表的,是作者雷海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批判。前三篇由...
斋堂 本书特色 这套志书,是北京古镇系列丛书的**批成果,是由市地方志办公室选择修志条件比较成熟的古镇,委托专家执笔编纂的,包括房山区的琉璃河镇、良乡镇,海淀区...
隋唐地方行政与军防制度研究-以府兵制时期为中心 本书特色 书稿对隋、唐两朝推行均田制和府兵制时期的地方管理与军事驻防制度进行了重点考察。内容涉及隋唐国家管理思想...
美国内战 本书特色 《美国内战》由杰奥弗里·瓦德主笔,瑞克·伯恩斯和肯·伯恩斯协助编写,王聪译。1861年陷入内战的美国,也许是当时世界上文化程度*高的...
黄埔风云-(全三册) 本书特色 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黄埔军校的学生们叱咤风云、戎马倥偬的传奇经历与时代的变迁、民族的兴衰紧密地交织在...
《真实与建构》内容简介:本书以开阔的跨学科取径为讨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整合了科学技术史
一般對於北朝史的研究,大多偏重於北魏、北周,尤其是北魏的均田制、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北周的府兵制等問題。然而在北魏滅亡
二战首要战犯绝密档案 本书特色 1945年,随着德、日法西斯集团的败亡,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至今,这场人类有史以来*大的灾难已过去65个年头了。透过历史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