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是中国现代当之无愧的语言大师,创作出了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产出丰富。与此同时,老舍热衷于写作艺术的普及工作,曾有大量现身说法、浅近明了的写作方法类的文章刊行于世,当时集结出版的就有《和工人同志们谈写作》《老牛破车》《写与读》等。他的这些创作论文毫无大作家的“包袱”,秉持了一贯的风格,幽默诙谐,通俗明白,用大家都看得明白的话,切切实实地告诉写作的初学者们应该怎么动笔写作、怎么观察事物、怎么写一段对话、怎么做生活的积累,等等,内容全面,可操作性强。
本书从中精选了几十篇文章,加以精心编排,帮助读者系统地了解老舍的创作思想,同时高效地接受一堂由大师亲自指导的“写作课”。《老舍谈写作》中还插入了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其中包括老舍的照片、书法作品、初版书照等,图文并茂,让读者能更好地走进经典、走近大师。
◎有不少初学写作的人感到苦恼:写不出来!我的看法是:加紧学习,先别苦恼。怎么学习呢?我看哪,*步顶好是心中有什么就写什么,有多少就写多少。永远不敢动笔,就永远摸不着门儿。不敢下水,还学得会游泳么?——老舍《别怕动笔》
◎文章必须修改,谁也不能一下子就写成一大篇,又快又好。怎么修改呢?我们应当先把不必要的话,不必要的字,狠狠地删去,像农人锄草那样。不要心疼一句好句子,或一个漂亮字,假若那一句那一字在全段全句中并不起什么好的作用。文章正像一个活东西,全体都匀称调谐就美,孤零仃的只有一处美,可是跟全体不调谐,就不美。——老舍《多改多念》
◎文字平庸是个毛病。为医治这个毛病,读些古典文学著作是大有好处的。可是,也有的人正因为读了些古典作品,而文字反倒更平庸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大概是这样:阅读了一些古典诗文,不由地就想借用一些词汇,给自己的笔墨添些色彩。于是,词汇较为丰富了,可是文笔反倒更显着平庸,因为说到什么都有个人云亦云的形容词,大雨必是滂沱的,火光必是熊熊的,溪流必是潺潺的……。这样穿戴着借来的衣帽的文章是很难得出色的。——老舍《古为今用》
《老舍谈写作》:
文章通体都顺当了,我们须再加工,起码教重要的句子有力量,带感情。由心里说出的真情实话必定有力量。文字的力量来自我们的思想与感情,不来自从字典辞源找来的字汇词汇。我们的思想好,感情厚,我们就一定能教普通的话变成很有力量的话。在我们和人争辩的时候,我们不是也说普通话么?可是往往很带感情。写文章也能够这样。我们要相信自己,确是能用大白话说得一针见血,我们就敢放胆地下笔了。我们写稿子要有斗争地主、奸商,或贪污分子那样的勇气,一句话把对方说得低下头去。我们会说这样的话吗?会!好,为什么不把这样的话放在文章里呢?心里的真话——有思想有感情的话——是文艺作品的话。
为多修改就须多念自己的文章。这里所说的“念”是朗读的意思。文字写在了纸上,我们不容易知道它们的声音好不好,音节好不好,用字现成不现成。非出着声儿念不可。嘴里念,耳朵听,我们会立刻听出文字的毛病来:有的句子太长了,应当改短;有的句子念着绕嘴,必是音节或字眼安排得不对劲,要设法调换修正;有的句子意思好,可是念起来不嘹亮,不干脆,听着不起劲,这必是句子的结构还欠妥当,或某几个字不大现成,应当再加工。一个好句子念起来嘴舒服,耳朵舒服,心里也舒服,我们拉胡琴必须先定定弦。我们朗读文章,正好像拉拉胡琴,试试弦,声音不对就马上调整。
念给自己听是个好办法,可还不如念给别人听。别人的耳朵有时候比咱自己的更可靠。特别是诗和话剧,一个字用的不好不对,听者马上就会感到别扭。我们必须要求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先能教别人听得明白,然后更进一步教别人听了挺过瘾。可千万别把自己的文章藏在口袋里,不敢念给朋友们听;也别怕朋友们听了提意见。说到归齐,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听的呵!
我们还要多念别人的作品,这里的“念”是阅读的意思。光自己写,而不多念别人的作品,不容易进步。顶好是写和读并进;自己常常练习写作,也不断地阅读好作品。自己老不写,就不能充分得到阅读作品的好处;光自己写而不阅读作品,就不能吸收经验,丰富自己。作品是写作经验*具体的表现。我们从一篇作品里,可以看出作家怎样运用文字语言,怎样描写风景,刻画人物,怎样布置全局,怎样安排各处的情节。这些,都是我们应当细心体会的。这样学习了一篇作品,我们就会明白:原来一篇好作品是一个艺术品,处处都是事前布置好了的,所以那么有层次,有发展,有起有落,有头有尾,不是随便一写,顾前不顾后,或这儿太多,那儿太少,一疙瘩一块的。
怎么去写一件事,应该由作者自己决定——怎么写的*经济,*有效果。这就是说,我们不必去摹仿别人。我们念别人的作品是为丰富自己的经验,而不是为照猫画虎地去套别人的套子。这一点很要紧。比如说,念了别人的作品,我们看明白人家能用三言五语刻画出一个人物,好,我们便应当学这个方法,也设法去用三言五语描画出个人物,可不是人家的人物姓王,咱们自己的人物也得姓王,人家的人物爱唱戏,咱们的也得爱唱戏。我们要从别人的作品中学来写作的方法,而后运用这方法去自己创作,若是照着葫芦画瓢,人家怎么写我也怎么写就不对了。
……
写作虽勤,而往往把读书时间挤掉。这是很大的损失。久而久之,心中只剩下自己*熟识的那么一小撮语汇,像受了旱灾的庄稼那么枯窘可怜。
在这种时候,我若是拿起一本伟大的古典作品读一读,就好似大旱之遇甘霖,胸中开扩了许多。即使我记不住那些文章中的词藻,我也会得到一些启发,要求自己要露出些才华,时而万马奔腾,时而幽琴独奏,别老翻过来调过去耍弄那一小撮儿语汇。
这么一来,说也奇怪,那些忘掉的字眼儿就又回来一些,叫笔下富裕了一些。特别是在心里干枯得像烧干了的锅的时候,字找不到,句子造不成,我就拿起古诗来朗读一番。这往往有奇效。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满族正红旗人。小说家、剧作家。曾先后任教于伦敦大学东方学院、齐鲁大学和青岛大学。1949年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郁达夫的孤影流年 本书特色作家高维生的新作,是一部特别的郁达夫传记。该书不做简单的线性记叙,而是着力呈现其心灵印迹,从感性、知觉、记忆诸方面,深入解读波澜奇谲的...
霞客,即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其所著的《徐霞客游记》被誉为“
美国文学选读-(下册) 内容简介 美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英国文学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从19世纪中期开始,美国文学便异军突起,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
在二十世紀人類思想史和經濟學史中,海耶克赫然在目。作為經濟學家,海耶克以其專精的創獲奪得諾貝爾獎;作為政治學家,他於本世
20世纪80年代的余华具备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那种逼视世界、洞视存在的勇气与锐利、他像陀氏那样俯身向无底的深渊、在黑暗面前坚持
杨义文存(第六卷)--中国古典小说史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其深邃的文化学思考和精湛的叙事学解释,在中国古典小说史研究领域别开生面、独树一帜的提出了“中国小说发端于...
诗镜 本书特色 ★ 大16开精装,1252页,丰厚翔实★ 明末学者陆时雍选评,著名学者任文京、赵东岚整理、点校★ 《诗镜》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古代诗歌选本,共九十卷...
一事能狂便少年 本书特色 本书以精选的诗词作为出发点,结合王国维生平背景进行深度评析,并以优美的插图映衬着诗歌的意境之美。让你在感受词人诗歌优美的同时,更能领略...
尚香,一个即使用厚重的脂粉也掩饰不了岁月痕迹的过期男妓。李慕星,一个以诚信为本逐渐壮大的殷实商人。两人在南馆当红小官的恶
笔走广厦-建筑文化名家随笔-中国作家谈建筑 目录 野莽/也谈建筑刘心武/水泥与玻璃漫话水泥漫话玻璃李敬泽/建筑物语数学家的城阿房宫:一大烂尾楼也建筑的愚人节玻璃...
本书共六卷,分上下两编,以国共易手为界,上编为作为作家的废名的创作;下编为作为学者的冯文炳的著述。上编收1922至1948年间的
李刚田篆刻精选 内容简介 李刚田,一九四六年三月生,河南洛阳人。号仓叟,颜其居日宽斋。其书法篆刻作品及论文多次入选国内外重要的专业活动,多次被聘为全国重要书法篆...
期货与期权 内容简介 本书在内容上除了一般图书所具有的期货与期权两大主题外,还包括多其他目前在市场上颇受欢迎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如各种金融互换、远期利率、认(股)...
一個是傳說在塞外大展鴻圖的武聖柳殘夢,一個是應在關內奉天帝身畔當紅的祈親王,兩個理論上應當站在雲端上俯視眾人的天之驕子,
壮语词汇学 目录 PartⅠIntroductionSection1DistributionofZhuangLanguageSection2Charcteris...
《异见时刻:“声名狼藉”的金斯伯格大法官》内容简介:性别平权伟大推动者大法官金斯伯格图文传记,豆瓣2018年年度传记TOP5!金斯
中国散文史(上、下册) 目录 百年中国散文之命运(代序)绪论上卷**编异军突起(1918年一20年代末)**章五四散文整体观**节“愤”:五四散文家的破坏心态第...
《灰舞鞋》内容简介:故事讲述了一个文艺女兵小穗子懵懂的恋爱故事。十五岁的小穗子爱上了二十二岁的排长邵东俊,在那个特殊年代
刘鼎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有关刘鼎同志的综合性读物。本书内容包括三篇:**篇,刘鼎传和年谱,包括易辉同志提供的有关历史情况和资料、党中央为刘鼎同志彻底平反的文件...
从东方到西方 内容简介 钟叔河同志远大的眼光,孜孜不倦,搜集一八四○到一九一九的八十年间的这类著述约百种,编为《走向世界丛书》,现已出齐**辑,计三十六种,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