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史》作者全面解读20世纪,又一部拒绝简化的思想全史
★ 独树一帜的著史笔法,梳理现代人类境况的观念脉络
★ 20世纪为何如此与众不同,除了战争和政治我们还有什么
★ 写尽百年非凡的智力冒险,思想才是人类面向未来的希望
★ 无删节全译本,理解20世纪的思想,就是 理解今天的人类
一己之力完成的百科全书,涵盖了20世纪所有思想的历史。
——丹尼尔·贝尔,哈佛社会学家,《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和《意识形态的终结》作者
这是一部关于20世纪思想的鸿篇巨制,展现出作者海量的惊人胃口和百科全书式的博闻广识……沃森有着提纲挈领的本领,又是一位极具天赋的通识作家。
——弗兰克·麦克林恩,英国历史学家、传记作家,著有广受好评的《拿破仑传》和《荣格传》
囊括了无穷无尽的鲜活故事和天才思想,闪耀着20世纪无数发现的激动之情。彼得·沃森以精准、优雅的笔锋记录下几乎所有学科中重要思想家的闪光之处。正式通过他的笔触,考古学、历史和经济学变得如诗歌、音乐和天体理论一般美妙动人。沃森旺盛的求知欲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他穷尽一切的胃口一定会感染读者,促使他们追寻更多的知识。
——《泰晤士报》
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呈现出那些令20世纪翻天覆地的思想家和行动家……本书不仅涉猎广泛,而且沃森高超的叙事技巧也是值得表扬,他总是能够让这个庞大的故事顺畅运行,从不会让其中的精彩和亮点从他的笔尖滑落。。
——《文学评论》
这是一部煌煌百万言、面向普通读者的百科全书式巨著。接续《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的线索,纵览风云变幻的20世纪,拨开战争和政治的迷雾,从思想入手理解这一百年人类的智力成就。
20世纪既是人类的多事之秋,也是思想进步的辉煌世纪。在这个世纪,全人类在奴役、对峙、战争和解放的裹挟中曲折前进、求同存异,我们也在各大学科中取得了微观粒子、基因结构、现代主义等重大发现。彼得·沃森用精准和优美的叙述笔法,将人类在20世纪取得的思想发展娓娓道来,帮助21世纪的读者理解我们如何抵达当今的世界,未来又会去向何方。
这是一部用思想写成的20世纪通史,书中的主角不再是世界大战和政治博弈,但它将包含战争的思想后果、冷战时期的科学竞赛、去殖民化浪潮的余波等仍旧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精神财富,它们将会是我们理解当今世界,理解人类自身的关键所在。
彼得·沃森
(Peter Watson,1943— )
英国思想史学者,曾任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新社会》杂志副主编,为《泰晤士报》、《纽约时报》、《观察家》等报纸撰写过专栏,以拒绝简化的恢宏思想史作品闻名于西方世界,著有《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20世纪思想史:从弗洛伊德到互联网》、《德国天才》、《大分离:新旧大陆分道扬镳的历史》等。
在20世纪,很多艺术形式之所以被视为不尽如人意的知识形态,还有一个原因是现代主义者对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依赖。在此,我赞同英国的诺贝尔奖得主彼得・梅达沃(PeterMedawar)爵土的观点,他在1972年将精神分析认定为“20世纪思想史上最悲哀、最古怪的一件大事”。弗洛伊德于1900年向全世界揭示了无意识,几乎在同一时间,人们发现了电子、量子和基因。与弗洛伊德的发现不同的是,后三者通过一个又一个实验得到证实,并得到发展和丰富,而弗洛伊德主义却从未获得任何明确的实证支持,无意识的系统观点以及自我、本我和超我的心理三分法也变得愈发牵强。在我看来,弗洛伊德的失败将带来深远的影响,因为没有人想过其失败将带来怎样的后果,一旦如此,精神分析就亟待重新评估。例如,如果弗洛伊德确实错得离谱,那么它将置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表现主义和抽象主义等几乎所有现代艺术于何地呢?更不用说理查德・施特劳斯的“弗洛伊德”戏剧(如《莎乐美》与《厄勒克特拉》)和包括D.H.劳伦斯、弗朗茨・卡夫卡、托马斯・曼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等在内的众多现代作家的重要小说了。我并不是说这些作品缺乏美感或愉悦感,而是说,这些作品的含义必定会因此而大打折扣。它们的存在并非完全归功于精神分析,但是如果精神分析失去了大部分含义,它们还能维持思想上的重要性和合法性吗?它们会不会因此成为时代性作品?我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上面提到的小说、绘画和剧目曾经促进了有关人性的某些观点的接受和普及,可如今我们知道,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缺乏一切相反的证据。如果事态果真如此,其整体效应是不可估量的。例如,我们都认为成年后的自己与童年经历及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有一定的关系。但是,1998年,一位曾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被开除的心理学家朱蒂思・里奇・哈里斯(JudithRichHarris)发表《教养的迷思》。她提出,其研究成果与传统观念相悖,家长...
——引自第1081页
我们无疑正处于实证的时代,科学正取代艺术、人文和宗教,成为最主要的知识形态。想当年,我们在第1章提到过,在20世纪初的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一家还认为,作为一种知识形态,人文学科优于科学。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等人率先表示,这一切可能正在发生变化,他指出在20世纪60年代,相对于小说,纪实文学和社会学对美国社会的影响反而更为巨大(见第39章)。我们也来看看,面对科学取得的成就,尤金・尤内斯库说了些什么:“我怀疑艺术已经没有出路”,这言论发表在1970年。“就目前的形式而言,它确实还没有走向死路。过去,作家和诗人被尊为先知和预言家。他们具备某些直觉,远比同时代的人敏锐,更妙的是,他们某些惊人发现要远远胜过科学发现,而科学往往要到25年甚至50年以后,才会得到确认。……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科学不断取得巨大的进步,而作家的主观发现却进展不大……文学还算是一种知识吗?”
——引自第1078页
《爱上跑步的13周》内容简介:本书的核心是13周跑/走计划。这项计划是由运动医学医师道格·克莱门特博士最先提出的,克莱门特博士是
“古典作品由于耳熟能详而被罩上了玻璃盔甲……现在我们的心中已经长了茧——我们不再觉察它们。”(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克里斯汀•汤普森在《打破玻璃盔甲:新形式主义...
中国电力与能源 本书特色 “首提大能源观概念”系统性创新性实践性学术性前瞻性规范性中国电力与能源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大能源观,从电力的视角来研究分析中国能源问题...
几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6种不同的人种,但今天为什么只剩下智人;从原始洞穴走出到登上月球,从学会使用语言和文字到用互联网把整个世界联结起来,人类是如何一步步登上...
“望江柏拉图研究论丛”新书。重构新柏拉图主义政治哲学奠基之作,加深对柏拉图政治哲学遗产的理解。●聚焦新柏拉图主义代表人物及其典型思想,首次重构新柏拉图主义者的政...
状告美国 本书特色 读者拿着我的书,如同钻入了美国的被窝,绝对可以搞明白美国到底是怎么回事,看到美国的器官不多也不少,它们又如何分配,如何动作,如何和谐,又如何...
王朔北京人。1958年生,1976年高中毕业后进入海军北海舰队任卫生员,1980年退伍回京,进入北京医药公司药品批发商店任业务员。1978年开始创作。1983年...
现代工业化学-(第二版) 本书特色 本书针对普通本科院校教学需要编写,结合第1版使用情况进行修订,切合当前教改形势。现代工业化学-(第二版) 内容简介 现代工业...
心脏超声鉴别诊断图谱 本书特色 全书共有十三章,即:超声心动图的检查方法与新进展,左右心室容量负荷过重,左右心室流入道和流出道梗阻,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扩大...
雷蒙·威廉斯(1921—1988),20世纪中叶英语世界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文化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被誉为“战后英国最重要的社会主义思想家、知识分子...
糖尿病就得这么治 内容简介 糖尿病已经成为困扰人类健康的大敌,全世界每年有400万人死于糖尿病。糖尿病本身并不危及生命,但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就会引发并发症,直...
※毛佩琦纵论永乐大帝的是是非非【编辑推荐】本书并非传统的人物传记写法,而是重史论和评价。作者引用大量史料,将明成祖的事迹作为和主张分成藩封、迁都、民生、怀柔、文...
【内容简介】人是一种怎样的混合造物啊!新奇,古怪,混乱,自相矛盾,不可思议!他裁断世上万物,他是微末的蚯蚓、真理的宝库,灌满了谬误和不确定性的阴沟,宇宙的光荣和...
流量检测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单相流和多相流测量技术及仪表装置,内容包括:核磁共振流量计、科氏质量流量计等。流量检测 目录 **章流量测量的基本知识1.1单相流...
本書對現存六種主要的敦煌《壇經》寫本進行了合校,以文字最佳的旅順博物館藏本為主要依據,另以敦博本、英藏斯坦因本、國圖本兩種及西夏文寫本殘片對校,又吸收了鈴木貞太...
迈克尔·卡米尔,曾任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教授,获古根海姆奖,主要从事中世纪艺术研究,代表著作有《哥特式艺术:辉煌的视像》《哥特式偶像:中世纪艺术中的意识形态和图像...
Thisisthestoryofme,Anathescribe,sonofMeri,andofcertainofthedaysthatIhavespentupo...
米歇尔·维诺克(1937—),当今法国知名历史学家。曾长期担任巴黎政治学院历史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思想史、法兰西共和国史、知识分子史。成名作是1970年与...
儿科医师手册 内容简介 本书从门诊和病房两方面介绍儿科领域各主要专业的疾病,突出了门诊、急诊和病房处理疾病的不同性和连续性。从儿科疾病的常见症状入手,迅速作出诊...
ThisextendedessayarguesthattheattacksontheWorldTradeCenterhaveexposedtheWestern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