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诗岩,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复旦大学传播学博士后(2006—2008)。专业兴趣集中在媒介理论、图像研究与文化批评的交叉领域,尤其关注现代性条件下的艺术先锋派理论与实践。著有《建筑物与像:远程在场的影像逻辑》(2007),译著有《奥斯卡•施莱默的书信与日记》(2019)和《包豪斯剧场》(2019)。
王家浩,建筑与艺术批评家、策划人,建筑实验者。
1975年生于上海,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专业,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长期关注现代世界体系周期中的都市化进程,以及建筑师的知识建构和话语生产,笔耕不辍,已发表数十篇批评文章,曾受邀为《时代建筑》《新建筑》《建筑学报》等专业期刊主编多辑专题,个人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当代艺术展、双年展。
周诗岩,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复旦大学传播学博士后(2006—2008)。专业兴趣集中在媒介理论、图像研究与文化批评的交叉领域,尤其关注现代性条件下的艺术先锋派理论与实践。著有《建筑物与像:远程在场的影像逻辑》(2007),译著有《奥斯卡•施莱默的书信与日记》(2019)和《包豪斯剧场》(2019)。
王家浩,建筑与艺术批评家、策划人,建筑实验者。
1975年生于上海,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专业,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长期关注现代世界体系周期中的都市化进程,以及建筑师的知识建构和话语生产,笔耕不辍,已发表数十篇批评文章,曾受邀为《时代建筑》《新建筑》《建筑学报》等专业期刊主编多辑专题,个人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当代艺术展、双年展。
作为十分擅长图解的艺术家,克利的“线条”从没有走向绝对抽象,它们总是借由生活世界的实际经验获得表达力,并且坚持扎根在经验之中。单这一点,就巧妙地弥合了伊顿神秘化的形式分析与莫霍利理性化的抽象构成之间的裂隙。可是有意思的是,《教学草图集》的出版一上来就在书封处偏离了克利的主张。它的封面单从现代装帧设计的角度来看,堪称典范,此前还未有任何出版物的封面以如此少的要素获得如此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黑底上一个鮮明的白箭头。鲜明的图案加诸鲜明的指向。可问题在于,克利的所有图画都没有表露过他希望获得如此一目了然的效果。细心的读者将会从克利教学草图集的内容中看到这一点。克利确实画了许许多多箭头,但是他始终让它们携带经验世界的特质,仿佛自然生态中不断生发的意向、张力和运动,带有自行逆转的潜能。[图57]克利个人的文字表述也同样留有余地,较少带有康定斯基那种强烈的精神性,或者莫霍利-纳吉那种热忱的训导意味。他喜欢打比方,仿佛那是条线去散步”的过程中自然会遇到的事情。莫霍利-纳吉对此类神秘的非理性做派相当不以为然,事实上自打加入包豪斯团队,他就在不遗余力地排除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现在,他却有责任把克利这些教学草图集变成一本书。
——引自章节:事件IV:从视觉符号中回返
所以可以说,在《教学草图集》这个极简的封面上,发生了一种箭头对另一种箭头的替代。首先就图形特质而言,机械替代了手工。克利的箭头都明显出于手绘,从一种可感的情境中生发出来,这些表示力之向量的箭头,往往呈现出复杂的相互制衡的关系。在克利看来,箭头源自一种处在地球和世界关系中的人的思考:“如何扩张我的范围?跨越这条河?这片湖?翻过那座山?”[注:PaulKlee,PedagogicalSketchbook]简言之,它处于人之希望和人之局限那具有悲剧色彩的双重性中,也处在人工和自然的张力中。莫霍利-纳吉却在《教学草图集》的封面上让一个机械绘制的箭头无可置辩地悬浮在绝对的黑暗中,切断这个符号与有机自然的关联,让它仿佛机器之抽象力量本身的次宣告。在色彩明暗上也发生了类似的翻转:就好像场白色对黑色的胜利,或者说,明对暗的胜利。克利曾经专门对黑色箭头的形成做出说明:当现实的白色从替代性的未来的黑色中接收到强烈的能量时,箭头就产生了。他觉得事情不能倒过来不能从黑色基底中产生白箭头,因为这和现实经验紧密相关,“这给定的白色随处可见,令人厌倦”。[图58]现在,莫霍利纳吉的箭头偏偏以克利所否定的那种方式出现,黑底中的白箭头就像一个向克利发起论辩的信号。[图59]显而易见的是,这个绝对抽象的封面图形力图排除对现实的任何意指作用,但是考虑到莫霍利-纳吉对人工光的固恋,这个图形同时把自己展现为克利意图的反面镜像:让现实的黑暗从替代性的未来的白光中接受能量。还有一重反转,体现在这张封面的动势上:单向度替代了可逆性。克利手稿一再表明,他真正关心的是动能如何在要素之间、要素与环境之间运行和转化。克利通过手稿描绘运动的自然有机结构消极与积极的相互逆转,乃至最终在箭头消失处,运动进入无限。他甚至最后写道:“达至无限运动运动的实际方向就无关紧要了,我第一次取消了箭宿命式的悲怆化为气质,将能量与反能量同...
——引自章节:事件IV:从视觉符号中回返
田中芳树,1952年10月22日出生于日本熊本县,硕士学位。1982年,个人第一套系列长篇小说“银河英雄传说”出版。1988年“银河英雄传说”以压倒性的人气获得...
◆ 《埃涅阿斯纪》:古罗马文学家维吉尔经典之作;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创作的史诗;代表整个罗马文学的巅峰。◆ 《特洛亚妇女》:塞内加传世十部悲剧之一;极大影响欧...
穆丹枫:网络写手。06年开始小说创作,喜欢写小说,看小说,看动漫,看鬼片。其中《倚天舞》曾在美国《美华商报》连载取得好评。已出版小说《你是我的宠》、《魔君的笨笨...
汤用彤(1893-1964),字锡予,湖北黄梅人,生于甘肃通渭。中国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1917年毕业于清华学堂。1918年赴美国留学,19...
畅销书作家、译者、摄影师陶立夏的2023全新散文集。生活、旅行、和读书,是陶立夏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新作《迟来的告白》通过生活、旅行、阅读三个维度,写下了【生活,...
何马,超级畅销书作家,四川内江人,在沱江边长大。其父早年曾援藏,历经坎坷艰辛,故其从小便对西藏怀有一片神圣之心。2008年出版大型长篇小说《藏地密码》,立即引发...
源頭是蒙古,北邊是俄國,南邊是中國,亞洲帝國與民族在這裡交會人跡最罕至、全世界第九長的神秘大河,是帝國幻夢的起點與終點,也牽動世界命運黑龍江──中國與俄國的界河...
Highly effective thinking is an art that engineers and scientists can be taught ...
胡渐彪·专研思辨与表达的专业讲师与教练·将自己的热爱变成职业的“辩坛常青树”·实战经历丰富的跨行业者深耕思辨三十载,为湖畔创研中心、青腾产业学堂、Can+参加学...
(日)久保英子 译者:阎先会 译者:李玉双久保英子,女,一九二五年六月出生于日本北海道,十五岁时随家人迁居牡丹江市。日本战败投降后,她滞留中国,嫁到黑龙江省五常...
杨奎松: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后历任中共中央党校《党史研究》编辑、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
鉴定结论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我国**部专门研究鉴定结论的专著,它以解读鉴定的内涵、鉴定人角色以及鉴定结论性质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从事实裁判者对专门性问题认识的有...
她是相府三小姐,却过着爹不疼妈不爱的日子,只因她是出生在二月的庶女,是命定的灾星。八年卧薪尝胆,终让她一朝为后,凤临天下。然而世事难料,自己的至爱却是伤自己最深...
當代法國哲學與美學思想家賈克.洪席耶關於電影與藝術、電影與政治、電影與文學的重要書寫!電影,是個繁複之物。在這個物質場所,我們被影子的表演所娛樂,觸動著我們更為...
疑难外科诊疗技术 目录 上篇 疑难外科临床基础**章 外科危重患者的监测与处理**节 休克第二节 心血管衰竭第三节 急性呼吸衰竭第四节 急性肾衰竭第五节 急性肝...
【编辑推荐】★不要小看一个苹果,它让牛顿恍然大悟,也会让你的孩子变得特别爱思考。★孩子能从中感受到“自由想象”的乐趣,一个人也可以乐呵呵地读下去。★复旦大学教授...
春原弥生 ,日本漫画家。1980年出生,曾从事电视台导播、销售等工作,现从事插画与漫画创作。作品有《稀疏头发二人组》《懒人整理术》等。
作者:阿奈莲·德·迪金(Annelien de Dijn),比利时人,创作本书时为鲁汶大学历史系博士后研究员,在比利时荷兰天主教鲁汶大学取得学士和博士学位,在美...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戊戌变法”领袖,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宣传家、教育家...
这是一部紧紧围绕重要事件和关键人物讲述晚清政局的历史读物。作者笔下的北京胜迹,皇宫御苑、王府宅邸、街头巷尾,都曾经是风华绝代的历史亡灵活动的舞台。作者用极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