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定鼎金陵,江南社会剧烈震荡。各阶层群体的政治取向发生分化,民众与太平天国的关系表现为消极避世、合作或对立等多重面貌。其中,民众与太平天国对立关系的形成、发展直接导致太平军对清战争形势的逆转。在太平天国统治区,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太平军奄有苏浙膏腴之地,“如蜩如螗,如沸如羹”的“民变”呈现了一道别样的历史景象。民变所展现的对立内涵具有特殊性和说服力。这些集体行动主要是利益的对抗,事件本身不甚具有明显的政治敌对意识;民变的大部分领导人和参加者是先前在社会分化浪潮中归顺或遵从太平天国统治的群体,他们的呐喊传达了更为真实的历史信息。“天国”民变的时空分布、人员构成、类型区划、动员模式、太平天国政府的调控应对等诸项因素全景式地展现了太平天国与民众对立关系的重要表现、成因及影响。与太平天国据守江南前20年间清朝统治下的同区域民变相比,“天国”民变的各项要素既有前朝传统的延续性,又有战时太平天国自己的特殊性。
民变的抗争矛头大多指向太平天国的社会战略,特别是经济政略。虽然文化反感与禁毁偶像、变动婚丧礼法等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是士绅和普通百姓排斥太平天国的重要原因,但切身的经济利益冲突才是引发士绅和普通百姓共同参与民变的根源。19世纪60年代太平天国统治方式转向的误差主要在经济领域,表现为在田赋制度方面承袭清朝旧制旧弊,以及在恢复传统社会经济秩序时自我孤立的政略。从这个层面说,太平天国只是在占领区实现了政权的易手,并未能实现新旧社会的转型交替。于是经济政略的弊病直接促生了江南在太平天国短短三四年统治期内的数十起民变。民变多元复杂的社会效应同样对太平天国统治产生影响。首先,民心渐失,后期太平天国“人心冷淡”的现实,不仅是在军中、朝内,在民间亦是如此;其次,“高效”镇压的背后,反映了民变耗费政府财力、牵扯行政精力和分散太平军兵力的实质。更重要的是,在某种程度上,统治区风起云涌的民变宣告了太平天国在社会控制层面的失败。民变与团练、盗匪、腐败、内讧等不安定因素愈演愈烈,官、绅、民的关系陷入结构性失衡,社会失控加剧,太平天国的内溃之势已萌生于军事溃败之先。社会战略的失败,预示着“天国”陨落的命运。
太平天国的社会战略展现了太平天国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特殊实态。在太平天国占领下的广大乡村地区,乡村政治实践的主角仍然是“天国”政府官员和太平军。他们通过普及乡官制度将乡村管理纳入国家政权系统运行轨道、不遗余力地干预敏感的业佃关系和倾向动用军队镇压因租佃事务而起的民变、力图取代传统社会组织在社会救济和公共工程等领域的角色,均体现了太平天国政治权力向乡村社会的渗透。广泛而频繁地引发激变四野的民众反抗,也是国家权力不当控制地方社会的直接反映。一般来说,民变与太平天国统治深入基层的程度和干预介入基层的多少成正比例关系:愈是“天国”统治深入基层的地区,民变的数量愈多,规模愈大,烈度愈强。我们并没有充分看到太平军的控制困守于行政城市城墙之内的现象,也没有看到正统乡村名流继续稳固地掌控农村,反而发现太平天国以较为积极的姿态涉足地方事务,士绅的传统权力在“天国”统治区也因乡官制度的束缚、民变的打击、太平军的打压、土地的丧失、生计无着、乡绅数量的流失、社会结构重组等原因遭到限制和削弱。不同于该时期绅权扩大的一般势态,统治区的绅权呈现被压缩的另面镜像。战后,清政府在重整社会秩序工作中有意识地继承江南绅权被压制的趋势,在更广范围内限制和约束绅权,激发了国家权力与地方社会的新一轮角逐,并对晚清政局产生影响。
处动荡时代,民变频发,种类繁多。在面面俱到的一般性叙述和较深入的特定时空特定对象研究的两选之间,应对研究的时段、地区和对象有所侧重,研究区域:偏重于太平天国建立较稳定统治并有效推行各项政策方略的地区——江南;研究时段:瞩目于太平天国的后期;研究对象:框定于带有自发性、突发性,特别是与清政府或清军没有直接组织联系的民变类别。
刘晨,1986年生,山东滨州人。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首批“博雅”博士后。现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研究员、助理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领域的教学与研究。著有《萧朝贵与太平天国早期史》《义和团》等,在《近代史研究》《清史研究》《历史档案》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我们能相信BBC吗? 本书特色 标榜“独立、公正、自由”,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媒体帝国bbc真正客观和公正吗?资深记者 罗宾?艾特肯,潜伏bbc 二十五年以亲身经...
作品目录第一章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前的印度文化第一节 达罗毗荼人第二节 印度河文明--摩亨佐达罗城市文明和哈拉帕城市文明第二
煤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理论与实例 本书特色 本论著的上篇着力勾勒西方女性主义批判传播研究的理论、主要议题与质化方法,揭示全球媒介组织与权力体制仰赖政治经济与意识形...
星座秘语之生日全书-精华版 本书特色 《星座秘语之生日全书》由加里·戈德施耐德、约斯特·埃尔费尔斯所著,书中展示的是将一年分为四十八星区的新体系,所以这...
凯伦·L.卡尔,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劳伦斯大学教授。张红军,中国人民大学美学专业硕士,武汉大学美学专业博士,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原学梅,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
宗教展现了人性的一个基本的和永久的面向,而宗教社会学则试图解释人们身边这一现实存在。宗教社会学中,韦伯的研究举足轻重,尤其在比较宗教社会学方面的学术水准,其奠基...
第八届中国新闻奖高端研讨会获奖研讨集 本书特色 “中国新闻奖高端研讨会”作为中国记协服务新闻界的一个品牌,自2006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会议邀请当届中国新闻奖获...
中国社会病 本书特色 中国人,请放弃以逐利的方式相互侵害!李松深入调查,条分缕析中国之病现象,不遮家丑、关心百姓。他用犀利的笔、忧虑的心、前瞻的思考、独立的“新...
基于免疫进化的算法及应用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中人工免疫系统是继人工神经网络、进化计算之后新的计算智能研究方向,是生命科学和计算科学相交叉而形成的交叉学科研究热点...
文津演讲录-之九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举办的“文津讲坛”系列讲座讲稿的结集,共九篇,由厉以宁、陆学艺、袁靖、汝信、夏晓虹、刘秀荣等知名学者主讲,涉及...
《马蔚华:变革的逻辑》内容简介:中国最佳零售银行是怎样炼成的? 招行何以未雨绸缪,抓住“三步两转”的战略转型契机? 其“敢为
双溪独语-钱穆先生全集-[新校本] 内容简介 一九七二*年秋至翌年夏,钱宾四先生为中国文化学院历史研究所讲授「中国思想史一课程,就课堂所讲内容,撰写成文。曾络续...
中国文献史 本书特色瓦西里·帕夫洛维奇·瓦西里耶夫所著的《中国文献史》未分章,而是以连续的15个小节构成。介绍了儒、释、道以及历史、地理、律法、语言学、农业、自...
现代学人与学术-余英时文集-第五卷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余英时先生有关现代学人与学术的研究论文30余篇,在书中余先生对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极具代表性的学者如钱穆...
费孝通论文化自觉 本书特色 《费孝通论文化自觉》是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构建众美交融、和谐共处的全球社会的新理念,我国学者对世界文明的新贡献。费孝通论文化自...
造物:拯救地球生灵的呼吁 本书特色 本书是美国生物学家爱德华·o·威尔逊的经典力作。 本书以给一位美国南方浸礼教会牧师写信的方式,以博物学家的宽广胸怀和科学家的...
梵蒂岡图书馆所藏汉籍目录 内容简介 本书由《梵蒂冈图书馆所藏汉文写本和印本书籍简明目录》和《梵蒂冈图书馆所藏汉籍目录补编》组成,使我们了解到梵蒂冈图书馆所藏汉籍...
《权力的艺术:托马斯·杰斐逊传》内容简介:很少的一些人因为明白权力是用来做什么的,而被历史铭记。托马斯·杰斐逊正是其中之一
胡适文存-第四辑 本书特色 本集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12月第1版为底本,参考其他版次及台北远东图书公司1953年版编校而成。原书书名《胡适论...
《云雀与少年》内容简介:二十世纪初,在伦敦的一幢简陋的房子里,住着一对兄妹—彼得和克拉蕊。母亲早逝,父亲又总是埋首工作,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