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比研究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作品与文学创作中的思想与尼采哲学作品中的思想,中间还穿插分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托尔斯泰作品的诊断。作者的思想倾向,就是突出和强化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存在主义思想中的非理性的、绝对信仰与绝对抗争的要素。陀思妥耶夫斯基强调生活就是一场伟大的最后的斗争,不是向上就是向下,不是救赎就是堕落,不是抗争就是沉沦。而尼采的永恒轮回思想,同时也强调了人要在这个已经失去了根基的现代生活中,自我决定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一个超人式的战斗的生活。而这一切,无不揭示着人的一种对于绝对信仰和终极救赎的渴望与投奔。舍斯托夫自己也告诉读者,伟大的最后的斗争在等待着我们。尽管我们并不能够清楚舍斯托夫的伟大的最后的斗争该怎样去进行,但是我们的确能够从舍斯托夫的文字中感受到与理智主义和理性主义完全不同的非理性号召及非理性号角。庸常与琐碎被打破,作者在提醒我们听命最后的救赎的召唤。这样一种主题,之所以被舍斯托夫反复吟唱,就是因为作者认为,自苏格拉底尤其是柏拉图以来,西方人的精神生活被带入到了歧途。他们实际的生活是因为信仰才得以确立的,他们的理智与观念却鄙视乃至抛弃其立身的基础。作者需要通过强化该主题,唤醒读者认识到人的生活的一个特殊的维度,一个只凭借信仰便可以安顿世界的生活维度。
列夫•舍斯托夫(Lev Shestov,1866-1938),二十世纪俄罗斯著名思想家,著名的存在主义宗教哲学家,其毕生的学术创作都集中于猛烈抨击西方哲学理性传统,致力于重新开启和彰显非理性的信仰传统与启示传统。在舍斯托夫看来,理性传统完全误解了人的生存的基本性质,把人引导到了追问自然必然性的道路上,因而背弃了人的自由,背弃了人凭借信仰而展开的生存活动。十月革命后,舍斯托夫流亡巴黎,并于1938年在那里去世。
张杰,南京师范大学外语外语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俄国文论与俄罗斯思想家的作品翻译。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概述】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尼采的作品的意义不在于回答,而在于提问。这一问题就是:人们究竟有没有为科学和道德所不容的欲望,也就是说,是否存在着悲剧晢学呢?p13无论如何我们的任务已经确定。我们需要完成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提出的、但尚未完成的事业:叙述他的信念蜕化的历史。陀思妥耶夫斯基却不是这样。他诋毁了过去曾崇拜的切。他不仅仅憎恨自己过去的信念,而且唾弃它。这种例子在文学史上不多。在最当代,除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外,可以说就只有尼采了。尼采也确实经历过这样的历史。他和自已青年时代的理想与老师的决裂是很坚决的,而同时又是极其痛苦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谈到自己信念的蜕化,尼采说要重新评价一切价值。实际上,两种说法只是措辞不同,说的是同一种过程。如果注意到这种情况,也许现在就不会感到奇怪,为什么尼采会给予陀思妥耶夫斯基如此高的评价。这就是他的原话:“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唯一的一位能使我学到东西的心理学家:我把和他的结识看作是我生中最好的成就”。尼采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成是自己的亲人。p18在那里,探索真理的过程被描绘成完全另一个样,在那里,思索是平静的、合情合理的,尽管也有点紧张,但却在没有找到探索物之前,毫无痛苦地从一个结论转到另一个结论。在尼采那里,思索就是痛苦、难受、痉挛。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如果您记得他的长篇小说,也没有任何一个主人公按照逻辑的规则在思考:在他那里,到处都是发狂、紧张、哭泣、咬牙。哲学理论家在这一切中看到不需要的有害的过渡现象。p174也可以这样来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尼采:一个偶然的机会破坏了他们的那种瓦格纳式的生活常态。如果一个不是经历了苦役,而另一个不是生了一场可怕的疾病,他们也领悟不到,就像大多数人领悟不到一样,他们的手脚都会戴上锁链。他们会写出善良的文章,来歌颂世界的美和顺从必然的人的崇高:他们最初的一些文章足以证实这一点。p...
——引自章节:None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整个文学活动的始终就是回答。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他以后已几乎不写了,除非按老习惯顺便写写。现在他所心爱的主题是罪行与罪犯。在他的面前总是摆着一个问题:“苦役犯是何许人呢?为什么我感到他们仍然有权来蔑视我,为什么我不由自主地感到自己在他们面前是如此地渺小,如此地软弱,说得厉害些,如此地平庸。难道这是真理吗?需要把这个告诉人们吗?”陀思妥耶夫斯基提出的问题是毋庸置疑的。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文章关于这一点就说得很清楚。在文章中人不是分善人与恶人,而是分为凡人和超人,并且一切“善人”都属于凡人的行列,他们在精神上局限于服从道德规范;而超人自己创造规则,对于他们——“一切都是允许的”。拉祖米欣准确地概括了文章的思想,他向拉斯柯尔尼科夫说:“所有这一切里(也就是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文章和注释里)确实是独创东西的,的确就属于你一个人,让我焦急的是,你仍然还在让良心流血,请原谅我,甚至还如此狂热…你的文章的主要意思就在这里。要知道,这种良心的流血,这这,依我看,比官方的、法律的流血更可怕。”
——引自第91页
班秀文 本书特色 汇读名家经验,汲取临床精化,提高临床水平。中医界多位院士联合推荐,继“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后的又一套临床巨著。班秀文 内容简介 中医药...
现代名医用药心得 本书特色 《现代名医用药心得》从已出版的众多名老中医经验集以及发表于期刊杂志的名老中医用药经验文章中,辑录出诸位现代老中医对111味常用中药的...
2005年底烽火开始在起点中文网发文,后一直以挖“坑”不填而广受读者抱怨,因此被称为“大内太监总管”。代表作《陈二狗的妖孽人生》《极品公子》《天神下凡》等其作品...
《凤凰泪》主要内容:纽约时装达人纪星星,天生丽质,出身平平,少时随同做农民的父母由中国福州农村偷渡到美国,在太平洋上大难不死。到纽约后,父母纪立明和冯玲像其他偷...
精彩摘录雨が降りつづいた。ときどき雷まで鳴った。葡萄を食べ終わるとレイコさんは例によって煙草に火をつけ、ベッドの下からギ
BlackholesareoneofthemostremarkablepredictionsofEinsteinsgeneralrelativity.Inrec...
《大话Oracle Grid:云时代的RAC》内容简介:本书基于Oracle Grid11gR2,对Grid和RAC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剖析。全书分为4个部分,共
航空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飞机飞行原理和飞机主要构造。在飞行原理方面,介绍了空气动力基础,含流体特性及流体流动的基本规律、低亚声速和跨高速时的空气动力、飞...
口腔颌面种植学词汇 本书特色 本书是基于当代国际口腔种植同仁共识的**本词汇参考书。它包含了2000多个种植相关名词的定义、概念与描述。细致的图表与图片使读者理...
Clears out the mumbo jumbo and muddled thinking underlyingtoo manystrategies and...
主编巫鸿,著名艺术史家,芝加哥大学教授。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
李忠谈中医肿瘤防治养生 本书特色 本书中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新的健康概念(如癌是一种状态,要想真正根除癌症,就必须改变癌细胞滋生的土壤——人体内环境),*科学的保...
马洛•摩根(Marlo Morgan):美国预防医学工作者,现居住在密苏里州;长期在澳洲从事预防医学教育,并为澳洲原住民经济独立、种族融合作出了突出贡献。其著作...
懂得说话的智者,他说得话像“钥匙”和“密码”,简单几个字,就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或解决人们的问题。愚者说得话,却像噪音,话多
小林泰三1962年生於京都,大阪大學基礎工程研究科碩士。1995年以〈玩具修理者〉獲日本恐怖小說大獎短篇部門出道,本作亦改編為電影。從事研究開發工作之餘,持續發...
瘂弦(口述)本名王慶麟,1932年生,河南南陽人。1949年於內戰中隨軍來台,政工幹部學校影劇系畢業後,服務於海軍。1960年代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
民法总则 内容简介 为了协助初学者能够对于私法的运用,了然于心,本书从绪论,第二章开始,详细的说明了在适用私法条文时的各种方法与原则、解析法条的模式,细说了法律...
我们如何理解语言?我们又如何创造意义?我们的所看所想如何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如果说我们一直在创建意义,那么什么才是意义之源?这些认知语言学领域的核心问题正是《...
随侯珠南方人,半宅属性,天性乐观,向往自由随和的生活,性格豁达开朗。喜欢看书、聊天和聚会,兴趣广泛,做事三分钟热度,唯有写文这事,倒是一直坚持下来了。总的来说,...
《1024》:国内第一本专注于科技文化的mook。本期创刊号将目光定焦在“人与机器”这个超热点领域。如果把机器获得思维能力看作是一种进化,那人类具备不朽之躯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