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短暂的“人民之春”,深厚的历史苗圃
1848年,一场革命风暴横扫欧洲。2月,革命圣地巴黎,人民走上街头、筑起街垒,七月王朝统治崩溃。3月,保守秩序的缔造者、欧洲的“消防队长”梅特涅仓皇逃出维也纳。革命之火随即燃遍欧洲大陆,保守体系土崩瓦解。巴黎、维也纳、柏林、布达佩斯、米兰、威尼斯,各大城市扬起了三色旗,自由派组建了政府,各地热火朝天地开起了制宪会议。“民族之春”来临,流亡他乡的马志尼、加里波第赶回祖国,期待一个统一的意大利;德意志各邦代表齐集法兰克福,雄心勃勃地要打造一部德意志帝国宪法。同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备受大工业打击的手工业者、工厂里食不果腹的劳工纷纷组织起来,争取工作的权利,要求摆脱贫困。
不同政治派别、各个社会阶层的团结带来了革命的成功。然而,根深蒂固的矛盾并未化解。新政权是采取君主制还是共和制?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冲突的利益如何平衡?更重要的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转型进入瓶颈期,自然灾害更加剧了贫困,这些“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新政权的基础尚未稳固,革命各派别却已反目成仇——激进派深入底层,温和派拥抱“秩序”。
另一边,保守势力缓过神来。俾斯麦以军队向国王保证,他的权力基础依然稳固。奥地利的主帅们——拉德茨基、温迪施格雷茨、耶拉契奇——磨利了刺刀。沙皇尼古拉一世同意“帮助”年轻的新皇帝弗兰茨·约瑟夫解决“现代问题”。法国,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唤起了人们对往日帝国荣光的追忆……自由城市纷纷陷落,保守势力重新掌控了秩序。
1848年革命如一阵风暴袭击了欧洲,又匆匆离去,却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前承1789年原则,后启社会革命、民族运动。19世纪重要的政治人物纷纷登场,现代社会的弊病暴露无遗。马克思、托克维尔、赫尔岑都卷入其中,并留下了珍贵记录。1848年革命种下的种子将在接下来的岁月中生根发芽,深刻地影响历史进程。迈克·拉波特描绘了一幅全景式的历史画卷,读者既能沉浸在生动的故事中,感慨各方参与者的命运,也将更加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
迈克·拉波特(Mike Rapport),生于美国纽约,在布里斯托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法国史学者威廉·多伊尔(William Doyle)。曾任教于斯特林大学,2000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历史学会成员,现就职于格拉斯哥大学。
拉波特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革命史,包括1789年法国大革命、英法美革命的比较,曾参与“革命的多米诺骨牌”项目,探讨1848年革命对现代世界的影响。代表作包括:《反叛的城市》《法国革命中的民族问题和公民权利》《拿破仑战争导论》(牛津通识系列)等。
拉波特学术功底深厚,对历史和生活充满热情,喜爱在城市中漫步,研究历史事件是如何在大街小巷展开的。他充分利用档案及历史参与者的私人记录,使得其作品不仅翔实地展现了历史的发展,而且描绘出当事者的体验,生动有趣。
对赫尔岑来说,旧的社会政治秩序在革命中会被完全破坏,这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很明显,这件事情并没有发生在1848年。这一代人要做的是根除旧的统治,只有这样,后人才能收获他们播种的果实。他告诉萨沙:“这一代人只是修了座桥,给将来的陌生人使用。你也许会在某天见到他……我恳求你不要停留在此岸……宁愿与革命一起灭亡也不要领取反动政府的救济。”
——引自章节:总结431
1848年见证了欧洲自由主义者明确地屈服于更黑暗的民族主义冲动的事实,这是1848年的悲剧之一。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民族愿望相互冲突,不同民族的战略利益和领土利益相互对抗,当他们看清这些利益关系时,多数自由主义者会全力支持自己民族的愿望或需求。他们极少认可其他民族的观点,因为认可则意味着默认敌对的民族愿望是有合理之处的。这些自由主义者为自己争取权利和自由,却通常否认其他民族也享有这些权利和自由。由此产生的冲突,对欧洲民族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专家常常对“公民”类型的民族认同与“种族”类型的民族认同加以区分。第一种理论从政治层面定义民族:每个公民明确选择或暗示愿意作为同一共同体一起生活。正如法国学者欧内斯特.勒南(ErnestRenan)在1882年所说的一句名言,国家就是心照不宣的“每日公民公决”。这里所说的民族只是政治共同体:一个人的民族是由他的意愿所决定的,他愿意与其他公民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和公民权利,愿意生活在特定国家法律之下。“公民”类型的民族主义能够吸收不同的族群,使之成为合格的公民,这些族群原有的民族认同即便不是完全消除,也会被新的民族身份超越。“种族”民族主义的骄傲在于拥有同一个民族的文化根源与传统,且这个民族的血缘源自同一个祖先。这个共同的祖先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也可能是神话中的。无论一个人做什么,身处何方,他始终是某一特定民族“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血缘”关系和文化常常被用来证明或解释这种亘古不变的归属感。……
——引自章节:Ⅵ民族主义的困境201
十年沧桑-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修订版 本书特色 十年前,著名学者金雁、秦晖以通俗而严谨的转轨经济学表述,为我们展现了苏东剧变之后东柏林以东地区的欧...
死亡文化 本书特色 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死亡文化,讳莫如深,幽隐难寻,却在其历史沿革、地域化及思想拯救等诸多方面留下了带有中华文明独特逻辑的深刻烙印。 ...
巴黎和会就其本身而论,只是一个纯粹的外交意义上的国际会议。但是,外交是内政的继续,在南北分裂、派系林立的特定条件下,外交不可避免地卷入政争……一时间,国内政潮陡...
讲座丛书第一辑:文津演讲录之十讲座丛书第一辑:文津演讲录之十前言 国图古籍馆,曾经被众多的读者亲切地称为“老北图”,在20世纪50年代,就因成功地举办学术讲座而...
耶尔·塔米尔(Yael Tamir):1954年生,以色列学者、牛津大学政治学博士、思想家以赛亚·伯林的弟子。曾任特拉维夫大学哲学教授、以色列教育部长、国会议员...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哲学卷) 内容简介 全书以翔实的资料,综述了中国哲学在二十世纪百年发展历程,分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史”、“外国哲学”、“逻辑...
金性尧全集·第三卷 内容简介 《金性尧全集》按体裁类别及写作时间编次,收录金性尧生前结集出版的《星屋小文》、《风土小记》、《文抄》等散文及文史随笔集;以及《唐诗...
新时期中国社会时研究概述 本书特色 《新时期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是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新时期中国社会时研究概述 内容简介 该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
在历史语境中审视《新青年》同人反传统问题研究 本书特色 《在历史语境中审视:同人反"传统"问题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在历史语境中审视《新青年》同人反传...
商务印书馆百年经营史-(1897-2007) 本书特色 《商务印书馆百年经营史(1897-2007)》介绍了商务印书馆自创业以来这一百多年的历史,大致分为前、后...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人口都是移民。.有人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但我认为,历史首先是由那些并非身在其中的人书写的。.牧羊人说,你也会逃离,但如果我留下呢?如果...
丹·琼斯(Dan Jones) 历史学家、广播节目主持人和获奖记者,著有畅销书《血夏》《金雀花王朝》《空王冠》《圣殿骑士团》《十字军》《时间的色彩》等。玛丽娜·...
安妮宝贝。原名励婕。职业曾经历金融,编辑,广告。现为网络上的无业游民。喜欢旅行。爱尔兰音乐。纯粹的棉布。杜拉斯的小说。梵高的蓝色鸢尾花。曾为传统媒介撰写人文时尚...
远逝的光华:白银时代的俄罗斯文化 内容简介 远逝的光华:白银时代的俄罗斯文化远逝的光华:白银时代的俄罗斯文化远逝的光华:白银时代的俄罗斯文化远逝的光华:白银时代...
中国运河文献书目提要 本书特色 自元朝以来,京杭运河成为国家的重要命脉,关于运河的专门著作也层出不穷,这些著作是当代研究大运河的主要资料来源。《中国运河文献书目...
金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200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主要专业方向:美国外交政策与国内政治史。2002年作为福特基金访问学...
作品目录中译版序鸣谢导言第一章 社会学与宗教第二章 时间和地点第三章 通过社会习得宗教第四章 宗教还是邪教?第五章 社会生活
大师随笔:我的清华人文课笔记 本书特色 什么是人文 所谓人文就是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人文的核心指先进的价值观,人文的主要内容指先进的...
钱基博学术研究 本书特色 《钱基博学术研究》由王玉德主编,收入了《钱钟书为钱基博“代笔”考》《回忆钱老给我们讲授中国古代史》《钱基博先生的目录学思想及成就》《钱...
校雠蒙拾 读韩蠡解 本书特色 《校雠蒙拾 读韩蠡解》一书由两部分构成。《校雠蒙拾》是作者任教于上海师范学院历史系时,为古典文献学专业的学生开设校勘学课程而编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