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清末的城市 (聚落) 地图计85种共213幅。这些地图, 有的绘在岩壁上, 有的刻在龟甲、砖、石上, 有的绘在帛、绢、墓壁及各种质地的纸上。
城市是人类聚落的高级形式。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中国城市的发展,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期的城市(聚落)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以往人们主要是依据考古发现遗存,古籍文献记载,研究城市的萌芽及其发生发展历史。这无疑是研究城市发展史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但是,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亦不应忽视,即古代聚落、城镇在其发展进程中的某一历史阶段,其布局结构,例如,城郭形状,范围,城门城墙、街巷桥梁、寺观庙坛、宫学衙署、河流湖泊等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或早或晚、或详或略地被先民用图形、线条、文字,或示意性地、或按一定比例尺绘制,镌刻在绢、纸、木板、石碑等不同载体上。古代绘制的那些城市(聚落)地图,有许多已经亡失,也有一部分留传下来。今天,利用先民千百年前绘制的传世地图,研究古代地图学的成就,探讨城市的发生发展历史,同样值得重视与倡导。
清末以前,地图(包括城市地图)一直被历代统治阶级视为机密文档,深藏于宫廷内府之中,非特殊官员不得查阅。解放后,那些秘藏衙署的地图,虽然回到了人民手中,但也还不能因需要而可随意阅览。况且它们大都散藏在全国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的故纸堆里,查阅多有不便,因此未能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加之地图绘成已久,载体发生自然毁蚀或人为损坏的现象亦在所难免。此种情况,确实令人担忧。如果再不及时进行抢救,加以整理、研究、出版,使其广为传布,那么,长此以往,必将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为此,我们在和各协作单位一起完成了《中国古代地图集》**册战国至元代,第二册明代,第三册清代的编撰出版后,随即着手筹划《中国古代地图集》第四册城市地图专辑的编写工作,制定了中国古代城市地图的收集、整理、研究和编纂的规划,确定了研究课题,拟就历史上的城市地图与城市发展问题,开展研究。1998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本研究项目正式启动。对散藏在全国各大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的绘本、刻本城市地图,以及地方志等古籍中的城市地图,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阅览。在此基础上,精选出绘制较好、具一定代表性的82个城市(另有3种不是特指某一座城镇(或聚落)的雏形图,未计入其中)共213幅地图。涵盖了33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青海省暂缺)。这些地图中,绘制时间*早的是云南省沧源县境内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岩画“聚落图”*(或日“村落图”*)。它是一幅描绘某个聚落群体生产、生活场景的画图。我们将其视做早期城市雏形(聚落)之图,收录在本图集中。下限截止至清末19l1年。时间跨度上下长达4000多年。我们对选用之图逐幅进行研究,搞清楚每幅城图的制图者、绘制时间、内容特点,版本源流、绘制方法及其地图学价值,并采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加以阐明。重要城市地图或重要城市,另撰专题研究论文加以论述。除深入探讨地图内容及地图学价值外,还着重研究该城镇自建成之时起,经过各个朝代的不断发展,其城郭范围的拓展,街道坊巷的扩延,河渠的兴废与迁徙,重心位置的变迁,人口的增减,手工业、商业的兴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这样,一方面实现了收集、整理、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地图的初衷,抢救了一批祖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弘扬中华文明,推动地图学史研究,促进中外科技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追寻城镇发展足迹的探讨中,还为今后我国城市化建设与规划设计、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等,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经验与教训。在古地图的研究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方面,亦有所创新。
郑锡煌 男,1940年12月生,广东省大埔县人。中国科学院自然研究所教授,196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质地理系,分配到中国科学学院工作,1964年-197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部《新建设》杂志社任编辑。1977年至今在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地帝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现任党支部书记、教授、研究行导师,《中国科技史料》编委。从事中外地理学史、地图学史以及中外地图交流研究。出版的著作有《中国古代地理学史·测量与制图》、《彩色挣图中国科学技术史·地学》、《中国古代地图集》、(战国至元代》合作)、《中国 古代地图集》(明代,合用)、《中国古代地图集》(清代,合作)发表的论文有《九域守令图研究》、《扬子器跋舆地图及其图式符号》、《历史上北京的演进与北京城地图》、《中国与欧洲地图交流的开始》(合作)等四十余篇。提出的中国古代地图系统地使合作图式符号始于元代朱思本舆地图的观点,被中外学界广泛引用。1990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奖二等奖,十佳优秀图书奖,1998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9年获首届郭沫苦中国历史学奖三等奖。现在负责中国科学院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城市地图集》的编撰工作。
1917-1936-苏联知识分子群体转型研究 本书特色 《苏联知识分子群体转型研究(1917-1936)(精)》作者(张建华)长期从事苏联史和世界现代史研究与教...
《打造老区振兴发展的新引擎》内容简介:本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对井冈山革命老区的要素禀赋、发展基础、规制现状、政策环境、
湖北革命知之录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吾国革命思想之渊源;湖北革命之动因;庚子汉口之役;庚子甲辰间鄂人思想之演进;科学补习所始末;日知会始末等。湖北革命知...
山西北马玉皇庙 本书特色 《山西北马玉皇庙》内容简介:中国古代建筑与营造贯穿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历史,形成了特色鲜明、理论完善、管理成熟、制度严谨、技术完备的体系...
鸟儿歌唱-二十世纪猛回头 本书特色 《鸟儿歌唱》是著名学者李零近年来所撰思想随笔的结集。李零身处21世纪,心系20世纪,对20世纪中国和世界的重要历史文化话题进...
欲望是把双刃剑-太平天国的人性透视-2 内容简介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后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也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惊世浩劫。这场运动历时十四年,死亡数千...
中文经典100句:史记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分我一杯羹、天命不可违、人死不能复生、知臣莫如君、在德不在鼎、众人皆醉我独醒等100个经典名句。中文经典100句:史记...
《深入理解JVM&G1GC》内容简介:G1GC提出了不确定性Region,每个空闲Region不是为某个固定年代准备的,它是灵活的,需求驱动的,所
《婴闇题跋(精)》内容简介:《婴闇题跋》四卷,系秦氏遗稿,由其子裒辑成书,集中反映了秦氏在版本目录、金石考据等领域的学术成
《论鲁迅的复调小说》内容简介:本书为严家炎先生论述鲁迅小说和鲁迅思想的论文集,不仅较充分地论述了鲁迅的小说,对其成就和特色
儿童故事版世界五千年1-4 本书特色 本书不是浩繁严肃的史学巨著,而是以编年为体例,注重横向与纵向的联系,简洁、生动、准确地将5000年以来,古国文明、社会变迁...
《帝制时代的中国》内容简介:本书是美国著名汉学家贺凯撰写的一部中国通史著作,1975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它是专门为对
迟到的文明 本书特色 固守传统,坚持“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拒绝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文明,必然走入死胡同。文明与野蛮永无止息的争斗,是人类历史的基本内容。每...
近代华东民间秘密互助团体太古学派的生存与信仰研究 本书特色 太谷学派具有相对独特的组织结构与活动特征,其学说信仰及思想具有一定的内涵与吸引力。太谷学派在生存过程...
中国哲学史大纲:精装索引版 本书特色 《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近代以来,**本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书。此书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
上帝的指纹-(上下册) 本书特色 人类文明开启之前,谁有足够的知识和技术在南极进行缜密的地理勘探?为什么世界各国神话都不约而同地认为人类生存周期是约六千年?古埃...
《砰!》内容简介:我叫山姆,今年十六岁。我喜欢玩板,我指的是滑板。前阵子我过得还挺不赖的,好事接连发生。好比说:我妈终于摆
晓松奇谈-第1卷 本书特色 《晓松奇谈》2014年6月6日在爱奇艺开播,节目总播放量早已突破2.5亿,成为视频网站*先破亿的脱口秀节目,超过《晓说》**、二季的...
《西班牙文学:黄金世纪》内容简介:“西班牙与西班牙语美洲文学通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Unity 3D NGUI实战教程》内容简介:NGUI是专门针对Unity引擎、用C#语言编写的一套插件,它已经成为了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最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