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感是一种通过知识的积累、长期的思考、细致的观察、突然的顿悟形成的直觉。
长河模式是单向度的,它通过描述历史这条河流的曲折行程,告诉我们历史的最终归宿。大树模式是多维度的,它通过观察嫩芽和新枝,并不断把目光拉回母体,帮助我们去体察母体的生命力。
歌德说:“思考比了解更有意思,但比不上观察。”
民粹主义的兴起
美国作家梭罗说:“人们只能看到自己关心的事物。”的确,对我们来说,没有观察到的事物就等于不存在,但同样地,那些能够被观察到的事物才是属于我们的。
我们关注小趋势,有两个主要的原因:第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化日益显著,大趋势不足以准确描述社会的多向度发展;第二,从社会演进的角度来看,很少出现泾渭分明的新旧交替,新的观念、新的现象往往是由原有的一些小趋势发源的,这些小趋势原本并不占据主流地位,但随着社会的变化,却能引起社会风尚的深刻变革。
卑微者最顽强。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从来没有受到过重视。上天只帮助能够自助的人。
用过去的确定性去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你只会变得越来越悲观。我们之所以悲观,正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的那些模式似乎都不管用了,不管是增长模式、商业模式、就业模式、教育模式,还是管理社会、管理全球经济的模式。
所以,小趋势的特点是:必须足够小,才能显示出锋芒,但又必须足够大,才能彰显出力量。
在未来时代,小众才是主流。
所以你才需要历史感。历史感能让你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和他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也和历史的进程息息相关。只有拥有了历史感这双特殊的慧眼,你才能够感受到自己生活在历史之中,感觉到自己在冥冥之中和过去的历史联系在一起,你对活在当下的感受才会更加真切。
历史是由快变量决定的,也是由慢变量决定的,但归根结底是由慢变量决定的。
在创业阶段,比技术更重要的是寻找应用场景。寻找应用场景有三个步骤:一是选择,二是适应,三是改造。
创新没有止境,但传统定义了创新的底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重建社群的新变量呢?这是一股由多种力量汇集而成的激流。第一种力量是丰裕社会,第二种力量是择邻而居,第三种力量是网络连通。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高低起落,普通人会忽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历史进程的联系。社会的变化太快,人们感到力不从心。骤然面对急速变化的时代,人们自然会感到无助。
观察历史也是一样,你必须学会找到一种大于部分之和的总体印象。
人们首先得变得更相似、更平等、更富裕,然后才能变得更加差异化。
除了极少数石破天惊的突破性技术外,大部分技术都是已有技术的“混搭”,也就是说,它们把已经存在的技术用一种别人未曾想到的方式重新搭建起来。
每一种技术都有自己的性格,每一个市场也都有自己的性格。只有当技术和市场投缘时,才能擦出火花。
这就是工业的传统。传统教我们的是如何平衡、妥协和取舍,并保持谦卑与敬畏。
旧的不一定是过时的,旧事物中同样蕴含着创新的基因;新的不一定是更好的,甚至新的并不一定是新的。创新不是简单地弃旧扬新,而是不断地回到传统,在旧事物中重新发现新思想。
过去30年,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个最主要的慢变量是工业化、城市化和技术创新。
当代读者站得离历史太近,容易把局部的细节看成整体,把短暂的波动看成长久的趋势,容易忽视正在萌芽的微小变量。
一个学者的视野越开阔,他的观点就越谦卑。
如果你观察过去3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只要去看三个最重要的推动力就行:工业化、城市化和技术创新。
按照美国未来学家马克·J.佩恩的定义,小趋势就是占人口1%的群体出现的变化。
发展初期看大趋势,发展后期看小趋势。
第一个变量是大国博弈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本杰明·弗里德曼有个著名的论断:经济增长会影响国民性格。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人们会更乐观、更自信、更积极上进、更包容开放。过去30年的中国就是这样的典型案例。
我们看到的第三个变量是新旧融合。
稗草的生长速度比水稻更快,癌细胞的生长速度比正常细胞更快。速度为王的时代即将谢幕。一个企业的增长速度最快,并不意味着它最具成长性,相反,这可能意味着它是商业世界里的杂草。
凯文·凯利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所有的公司都难逃一死,所有的城市都近乎不朽。原因是企业总想成为帝国,而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生命体。靠原来那种圈定接班人的做法,想让企业保持持续发展、基业长青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希望我们不是把企业变成一个帝国,而是把它变成一个生生不息的生态系统。”
一个企业终极的目标是什么?传统的经济学告诉我们,企业的目标是让股东利益最大化。这是一个谎言。张瑞敏始终认为,公司把股东放在第一位是不对的,股东不会为公司创造价值,他们只会分享公司的价值,只有员工和客户是为公司创造价值的。
人只有在发挥主动性的时候才能成为优势。
永远不要低估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我们必须建立一种社群生活,才能更好地发现自我;只有当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学会如何彼此相处,一个社会才能更加平等、和谐。
太阳既不留步,也不赶路。它像雪花一样寂静,像清风一样拂面。它看到了世间的一切秘密,却只是无言地照在所有幸福与不幸的人身上。
慢变量和小趋势
钱穆在《国史大纲》的开篇就说:“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绝大部分历史是猜测,其余的部分则是偏见。
未来,等“坐上快车的人”回望1978—2018年这40年,他们会蓦然惊觉:原来这样高速增长的时代是无法永远持续下去的。在此后的迢迢长路上,他们会逐渐发现: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会放缓,也有被其他新兴经济体超过的可能;经济增长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相反,过去的快速增长模式会带来新的社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公共服务缺失和收入不平等加剧;下一代人未必过得比上一代人更好,与未来的人相比,如今刚刚退休的这一代人很可能过的是最幸福的晚年生活;越来越多的人会明白靠个人奋斗改变命运这种信念是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才能有的奢侈。
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技术崇拜的氛围,中国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变成了全球互联网大国。这里聚集着全球最多的互联网用户和全球排名最靠前的互联网企业。数亿人使用智能手机购物、支付、投资,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消费者比美国的消费者更聪明、更时尚。
美国的经济体制过于追求短期利益,过分追求股东利益,人数最多的普通民众难以参与这种资本主义体系。它的政治体制过于强调精英观点,过分信仰自由主义理念,人数最多的普通民众也难以表达自己的声音。这些内在的缺陷导致美国更难以应对人工智能社会的挑战,于是,被忽视和被排挤的力量会从所有能够释放的地方释放,哪怕是从极端主义的孔隙。
互联网行业的利器,一是数据,二是技术,三是资本
迂回就是捷径,模糊就是清晰,分散就是力量,混乱就是有序
随着长距离运输成本下降,接近性(proximity)的价值反而上升
《河南共享发展:现实与未来》内容简介:到2020年,河南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共享发展新理念。本书围绕河南“
《企业全员创新管理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围绕企业全员创新管理,研究企业全员创新机制建设、企业全员创新激励机制建设、企业全员创
《企投家》内容简介:中国的商业文明正从产业商业主义时代向产融商业主义时代急速地迭代衍变,资本对任何实体经济的渗透、冲击和辅
《精彩江苏·画派系列:米氏云山》内容简介:“米氏云山”是北宋中后期书画家米芾首创,其长子米友仁继承家法。“米氏云山”也叫“
比尔·盖茨花了十年时间调研气候变化的成因和影响。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专家的支持下,他专注于探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在本书...
《Apache Kylin权威指南(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由Apache Kylin核心开发团队编写,近两年Apache Kylin随着社区持续贡献的热度和在
《增长五线:数字化时代的企业增长地图》内容简介:“增长是一切企业问题解决的入口”,对于企业来说,增长已经越来越成为其应关注
精彩摘录最一般的抽象总只是产生在最丰富的具体发展的场合,在那里,一种东西为许多东西所共有,为一切所共有。这样一来,它就不
《平衡计分卡战略实践》内容简介:本书是卡普兰教授和诺顿博士继《组织协同》之后推出的重磅力作。本书堪称以平衡计分卡理论为核心
《好懂秒懂的财务思维课》内容简介:前台积电财务高阶主管、培训10000人以上的企业王牌财务讲师,变身专属财务顾问,教你解读数字背
诺贝尔经济学奖-四十年经济之声 内容简介 以学术的眼光看诺奖,用通俗的话语聊经济。让我们一起聆听来自斯德哥尔摩的经济之声,感悟经济学大师们的思想与智慧。诺贝尔经...
《读书与领导力》内容简介:本书总共精选了100本经典著作,结合原始文本、历史流传等多个方面进行解读,旨在帮助读者将这些文化精华
世界经济简史 本书特色 《世界经济简史》一书是由德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著。全书论述了原始的农业组织形态、家庭、氏族、村落、庄园制,以...
卧底经济学 本书特色 为什么咖啡店都设在街道一角?为什么同一家超市,有人觉得哗众取宠有人觉得物超所值?为什么老买不到一处位置好价钱便宜的好房子?交通拥堵的背后有...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版 本书特色 “我尽力地把自己放在经济学初学者的位置上。我的目标就是强调学生应该而且也会发现学习经济学的兴趣所在。&...
《重来2:更为简单高效的工作方式》内容简介:在科技高速发展、个体价值崛起的今天,我们可以便捷地在任何时间、跟不同城市和国家的
郎咸平说-让人头疼的热点 本书特色 本书是郎咸平教授继2012年畅销书《中国经济到了*危险的边缘》之后,又一力作。本书继续延续郎咸平教授关注民生热点,分析鞭辟入...
《闯进诗词才子班(第一辑)》内容简介: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涌现了大量诗词名家,他们创作的
与财富有约系列。价值投资是一门学科,它用时间证明了自己的盈利持续性。无论市场行情好坏,价值方法的实践者们都为投资者带来了
《公司法学(上)》内容简介:本书通过浅显的文字说明,配以具体案例,对董事的注意义务和忠诚义务、派生诉讼、征集投票代理权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