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分为四个部分,有对经典作品的阅读,有对文化事件的针砭,有对同时代诗人表达的敬意,也有对个人生活细节的独特描述。虽然关注的对象不同,视角不一,但是每个部分都写得扎实有力,风生水起。对人、对事、对经典名著的见解独到,表现出刘春作为一个阅读者和当下诗坛的践行者的优秀品质,即:不盲从,始终保持独立思考和为内心写作的决绝姿态。
文学,用托马斯·曼的话来说,是对现实的神圣的超越,而诗歌,则是文学天空中永恒歌唱的夜莺。在《你在一个夜晚听见了夜莺》这篇文章中,作者带领我们进入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世界,跟着作者的笔迹我们再次重温了当初领教世界级作家作品时的震惊。除了博尔赫斯,还有聂鲁达、卡夫卡、艾略特、里尔克、福克纳等人,这些响当当的作家、诗人都无一例外地给过我们以精神上的滋养。刘春在书中一再地提及他们,除了再次说明他们的作品深具经典性,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他是想呼吁,“严肃认真而具有使命感的写作”态度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是多么地可贵和必要。
清醒,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在理智的状态下独立思考,可以避免在写作中流行跟风、左顾右盼和不自觉的优越感。在《我的作家经历》一文中作者红着脸问自己的“你是为名利写作还是为内心写作”这个问题,我们也曾经这样追问过自己,他在写作过程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和麻烦,我们也曾经遇到或将要遇到,惟其如此,这本书才会使我在阅读中产生出较大的共鸣。
本书围绕着以下几个主题展开:对文化现象的审视与批判;对经典作品的重读与阐释;对被遮蔽的优秀者的发掘与推举;对生活细节的挖掘与描述。涉及大量文艺界人物和作品。全书文字优美,激情洋溢,多有独到见解。穿插于书中的图片亦是一大亮点。
这些评论,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睿智、精神的自由和指点江山的文字风格,给人一种痛快淋淳的阅读感觉。
——程光炜
无论是沉郁、激越还是诙谐,都显示了作者出色的语言把握能力和广阔的艺术视野。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到刘春近几年的崛起不是没有道理的。
——张清华
我没见过刘春,但读过他不少诗歌和随笔,蒙他看得起,也收到他惠赠的大著。且说半年前的一天,在我做版主的真名网上,一位署名“刘项”的网友,挂了一个主帖《很令自己惭愧的一个旧文》。我不知道刘项是谁,但大致可以猜出这是一个带有自嘲意味的网名或笔名,因为古人有“刘项原来不读书”的说法。那个主帖是评论余华的,也就是本书中的《我们该怎么活着》。其中一些质朴的表达、灵动的分析、坦诚的剖白,让我一见倾心。我当即回了一个帖子:“拜读。‘刘项原来会读书’。我个人非常认同楼主的看法,确切地说,是认同楼主的困惑。我的小见是:文学评论,表达困惑常常比表达观点更加可取。欢迎刘项先生光临真名,来了就别走了,希望能多多读到类似的‘困惑’。”刘项很快回复了我,非常谦逊,还检讨了自己的懒惰。当然,他也顺嘴表扬了我几句。身为版主,在自己的地盘上,被网友表扬几句,是一件绝对不能当真的事,我早已见怪不怪。在我又把主帖拜读一遍后,我突然意识到,这位刘项很可能就是那位我从未谋面的桂林诗人刘春。为慎重起见,我写了这样一句话:“刘项兄的文字和回帖,让我回忆起一种或明或暗的关系,我无法确认是否与兄有过联系。”——无关者当然看不出我的意思,但如果刘项果是刘春,接头暗号就算对上了。刘春出过一本书,书名就叫《或明或暗的关系》。“周兄眼尖啊,我们的确有‘或明或暗的关系’。”刘项答道。哈哈,太棒了。“我怎么蒙出是你的呢?没见到老兄的文字有一股独特的从容悠闲劲么?深谙进退之道,用意甚深而用词甚缓,这是典型的南国刘家样呀。哪天高兴,自己把头盖揭了吧,让我们瞧瞧*新一代诗坛新锐的锋芒和见识。”我说道。这以后,刘春成了真名网的常客,我读了他大量文章,借助BBS的对话框,也有幸和他做过大量交流。也就是借助这次巧遇,我才发现,原来自己对刘春的文字一直充满好感。坦率地说,刘春的诗歌,成就尚在随笔之上,刘春的随笔并不以文字独特见长,要从他的随笔文字中猜出作者是谁,难度较大——凭文字猜出他的诗歌,反而容易些。事实上,刘春文字的独特,不在遣词造句,而是在那文字以下,有性情在流转,在那文字以上,有诗情在翱翔。那里有一股让我倍感迷人的气息,与他的同龄人相较,刘春笔墨中的沉稳、节制和含蓄,别具魅力。他话语中的谦逊,不是因实力不足而采取的自保策略,而是出于对世界丰富性的认识和对自身渺小的体认。如刘春所言,他是那种“知道自己能力界限”的人、那种对文学满怀敬意的人。他之喜爱文学,完全没有时下个别轻狂后生常有的那种“二愣子踹场子”的抱负。刘春文字里的从容是那样鲜明,他坚定地将自己放在一名文学学徒工的位置上,尝试通过与文学大师们的“面对面”接触交流,锱铢必较、步步为营地推进自己的目标。刘春的文字里有一种让人不敢小觑的本分,他无意制造话题,引爆焦点。他的随笔安安静静,从中几乎可以听到作者的呼吸和心跳,还能感到一盏台灯发出的古典光亮。他心虑澄明,虚其怀而敞其心,属于那种注定要与文学厮守终身的人,准备接受一种“文学马拉松”人生的人。因为早早地看清了未来的道路,他聪明地回避了文坛上的种种无谓之说,无根之谈,拒绝在蹩脚文学中多费口舌。他把一个又一个夜晚留给了心爱的文学大师们,而那一个个夜晚,也给了他足够的精神回报。(关于博尔赫斯,刘春有如此高论:“我一直怀疑那些认为博尔赫斯不重要的人是不是选错了读书时间的缘故。博尔赫斯是属于夜间的,看似随意却极端机智,其纯粹和大气只能在万籁俱寂时才能让你更深刻地品味到。”)读他的随笔,我们会发现他口味的挑剔,而这份挑剔回馈给他的大气和从容,也是一眼可辨的。一位老是以修行的姿态与**流文学朝夕相处、晨昏相对的青年,他的内心很难不变得博大。说这样的青年前程未可限量,几乎是一种滥调。每一位优秀的作家,都必须先成为优秀的读者。倾听给了他表达的自信,阅读赋予他见识的不凡,与大师们的默默交流,则*大程度地夯实了他的文学地基。在这本随笔集里,刘春展示了自己作为一名优秀读者的素养,关于如何阅读,刘春在本书中有过大量老练的阐述。而他本人的阅读方式,在我看来带有极大的实战演练意味,好像是一种走上思维拳击台的阅读。在那盏子夜幽灯的陪伴下,他默默地站在擂台一隅,虽然抱有向大师虚心请教之诚,但也时刻准备挥出自己思想的左勾拳。出手再重一点吧,刘春。我觉得你的准备工作已经相当充分了,该让我们更多地见识你的见识,思考你的思考,沉重你的沉重,灿烂你的灿烂。如果写随笔的刘春能够更多地向写诗的刘春借鉴气魄,吸取胆识,他的文章将立刻变得不同凡响。这一点,我相信刘春不久就会做到。
刘春,曾用笔名西岩、刘项等。1974年生于广西荔浦县歧路村。其文字曾获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首届华文青年诗人奖、第四届广西人民政府铜鼓奖、第二届全球中文原创网络文学奖、首届广西金嗓子青年文学奖、第三届北京文艺评论奖、第四届广西文艺评论奖等。现在桂林某媒体工作,业余主持扬子鳄诗歌论坛。
《独居老人》内容简介:独居老人=悲惨的晚年?!本书中作者采访呈现的16位老前辈,会用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打破世人的这种偏见。他们
我生命的附言 本书特色 我喜欢一切有思想的人,甚至喜欢那些和我想法不一致的人。思考,这本身就是有益的,在任何情况下,思考都是为接近上帝而进行的努力。思想家意见分...
内容简介:本书通过读者在文学阅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引出十六个论题,经由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文学案例和故事进行解答、辨析理论,帮助读者更深入地认识文学现象,提升审美鉴...
走读合肥丛书(全6册) 本书特色 《走读合肥(套装六册)》不仅是对合肥自然、人文资源的系统梳理、纵横表达、立体呈现,更是对“大湖名城、创新高地”这一城市定位的深...
雪花的快乐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徐志摩短短一生创作的经典诗歌和散文。所选篇目来自徐志摩生前自编的三本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以及他遇难后友人...
最美的散文:世界卷 本书特色 在参阅了大量国外散文专集、合集的基础上,编者惠特曼精心编纂了《*美的散文(世界卷)》。全书所选篇目均为名家个人风格的典型代表作,始...
梅花鹿:普里希文散文集 内容简介 只有对大自然的描写来说,普里希文的观察和体验也要比前人细致得多。作者以画家的锐利眼光,特别注意光线的作用,如:“在这些朝向大海...
吴晓波,1968年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常年从事公司研究,现任职东方早报社。主要出版作品:《大败局》(2001年...
《感受自由》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扎迪·史密斯过去十年间的非虚构创作,从时政、艺术、哲学、文学、生活与个人经验,全方位地展现
雪莱诗歌精选 本书特色 《雪莱诗歌精选》:诗人的签名,诗人的肖像,无限的遐想,永远的珍藏。雪莱诗歌精选 目录 疯子雪莱,不信神的雪莱少作(1800-1813)猫...
精美散文诗读本 内容简介 《精美散文诗读本》主要讲述了:“散文诗”是“散文”与“诗”的杂交和融通,它既吸收了“散文”的现实,真实、自然和散淡,又吸收了“诗歌”的...
《旅行的艺术》内容简介:德波顿用一种非常特别的的方式去旅行,行程中不仅有巴巴多斯、西奈的沙漠、马德里等风格迥异的怡人风景,
走进困惑 目录 序言/来新夏 灵前的忏悔 华粹深先生的“戏曲情结” 书生悲剧——哭政扬师 学者风范——追忆王季思先生的学术贡献 送别继馥 克服思维惰性,重写文学...
《镜·龙战》内容简介:《镜》系列第三卷。海天龙战,其血玄黄。海皇苏摩和空桑太子妃白璎共赴苍梧之渊,解开千年前星尊帝留下的封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的著名学者。他是一位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其代表作《人间词话》是有广泛影响的文学批评论著。作者一生的诗词创作实践,努力践行了其深厚的艺术思想。他的诗...
项美丽在上海 内容简介 美国姑娘项美丽大学毕业后不堪忍受千篇一律的单调生活,辞职到欧洲游荡,并结识了在非洲生活的朋友,一起去生活了一年多。回国后她结识了《纽约客...
韶华不为少年留:秦观词 本书特色绮词雅画 相得益彰 婉约之宗秦观词+31幅明清版画 秦观词婉约细腻,如幽花媚春,自成馨逸,一向被视为“婉约之宗”,历来备受推...
城南旧事 本书特色 《城南旧事(中小学生新课标必读)》是著名作家林海音女士的经典自传体小说,初版于1960年。她以超逸的文字风格,饶具魔力的文笔,透过英子童稚的...
中国文学经典--诗经析读 本书特色 《诗经》是中国*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
《傅雷家书》内容简介:傅雷家人亲自编定的家书精选本,在选编上更重视傅雷家书的思想性和丰富性,对傅家父子之间关于音乐、文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