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从四百年前哈德孙河畔的荷兰小镇一步步开拓、发展成举世瞩目的世界大都市均浓缩在这本简史之中。作者抓住了纽约城市发展的重大事件;历往市长的人选与背景及其贡献或失误;纽约民众对市政腐败和政治欺诈的斗争,为我们提供了不同时期纽约成长的精彩画面。这不是一本简单的历史类书籍,更像是一部城市传记,作者举重若轻,将厚本比较枯燥,庞杂的题材转换成了可读性很强的故事性叙述体。
片断:
英国镇变为美国城
纽约殖民地历史的第二阶段长达一个多世纪,以武装冲突开始,也以武装冲突告终。约克公爵詹姆斯的私人舰队实际不费一兵一卒攫取新阿姆斯特丹,拉开了1665—1667年第二次英荷战争的序幕。在这场冲突中,荷兰人于1665年在洛斯托夫特击败英军,使查理二世及英国皇家海军极为难堪,并在两年时断时续的冲突期间多次袭击伦敦船坞,就此结束了他们的远洋扩张。其他没完没了的战事耗尽了双方的财富,两国于1667年7月10日签署了《布雷达和约》,使大家如释重负。
虽然双方都保留了各自在战争中夺取的“地区、城市和要塞”,但荷兰人仍将此视为自己的胜利,因为他们继续保持了在东印度群岛的垄断地位,且英国人也承认他们对苏里纳姆的占有。不过詹姆斯获取新阿姆斯特丹也得到了确认。曼哈顿成了纽约,并受理查德·尼科尔斯(1642—1672)以其君主詹姆斯公爵的名义统治。尼科尔斯被证实为一位既受人欢迎又讲求效率的总督,连斯特伊弗桑特*终也成了他的朋友。尼科尔斯明智地不去制订一整套全新的规章制度,甚至保留了大部分地方官员,以抚慰民心。而英国人的管理方式及法律制度,则在该城镇融入大英帝国体制的过程中逐步实施。但随着纽约的兴盛,从大洋彼岸而来的规则,无论来自英国或荷兰,显然都不会适用于此地。因此在1775年纽约加入其他十二个英国殖民地,展开了一场反对英国的革命。不过在英国人统治下的这数十年,却为纽约提供了宝贵的商业网联系和贸易经验。在英国人的控制下,纽约势不可挡地崛起,从而使之发展成为日后美国的首要城市中心。
尼科尔斯在1664年征服的这座城市,荷兰人占四分之三,不过这些居民被证实很容易适应统治方式的变更。接受斯特伊弗桑特专制式统治并在西印度公司主持下辛勤劳作的公司雇员,从英国人统治的主要后果中看到了自己意想不到的机会。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没有一个荷兰居民利用尼科尔斯所提供的自由移居的机会;仅仅未能有效保卫阿姆斯特丹要塞的驻军被遣返回国。
在过渡时期的*初几个月里,显示新政权的惟一迹象,是9月份公开庆祝英国圣公会的宗教仪式。尼科尔斯还鼓励大规模建造住宅、教堂和商店,并在1665年2月允许在任的镇级官员命名继任者,这是荷兰人统治时期*后几年本地的习惯做法。但更激烈的变化在尼科尔斯总督于1665年3月1日颁布公爵的法令之后显得迫在眉睫。法规包含从新英格兰模式中获取的民法和刑法规则,要求投票选举殖民地每个镇的监管者及一名警官、建立地方法院系统、授权组织民兵并保障所有居民的信仰自由。在亨普斯特德,1665年3月11日,来自十七个英国新拓居地的三十四位代表举行的会议批准了殖民地的新司法构架。新尼德兰从未有过代议议会制度,虽然公爵法令的允诺可以被州长法令搁置,但对于即使是有限度自治的展望更具吸引力。
在此新的框架下,尼科尔斯总督重新获得了任命官员的特权,他于1665年6月任命托马斯·威利特为纽约市**任市长。威利特为人诚实,如同尼科尔斯任命的高级市政官一样,这是一个直至19世纪30年代在任命统治纽约官员过程中鲜有发现的品质。尼科尔斯密切注意着市政府的动向,并明智地将官职册封给那些强有力的市民,如尼古拉斯·贝亚德、雅各布·基普和约翰尼斯·德佩斯特尔等。实质上,他容忍了富有的荷兰寡头组织继续影响地方事务,同时又使之服从于英国规范。
如此开明的宽容并非意味着尼科尔斯未曾对其殖民地进行严格的控制。事实上,他在1664年没收了西印度公司的农场和地产,理由是其长期缺席的董事会成员“使陛下之臣民遭受各种伤害”。第二次英荷战争期间,他又剥夺了不愿宣誓效忠英王的郊外荷兰业主的地产。虽然尼科尔斯的土地保有权改革管理完善,并旨在增加岁入,但在一个提高税收的时代足以引起人们的不满。即使是移居到长岛寻求更富饶土地的新英格兰人,也对他别出心裁的强制收费大为恼火。总之,所有殖民者对高额税收以及公爵随意任命他们地方行政官的特权愤愤不平。
也许前来接替的英国统治者所遭遇到的*大困难是无法理解荷兰人的骄傲。一种自尊和群体感使荷兰人对纽约强有力的影响至少又维持了足足一个世纪。1668年3月当弗朗西斯·洛夫莱斯(1621—1675)接替尼科尔斯成为总督时,对纽约人民虽来自许多不同的族裔但喜欢炫耀“宫廷血统”表示惊讶。哈顿社会同民主制相去甚远,但其荷兰领导人在反对一副屈尊俯就架势的英国主子过程中始终团结一致。他们在经济上的支配地位使他过着比他们的征服者奢侈得多的生活,他们完全打算维持这一优势。
如果现在还有人说他不知道纽约,那它可能被笑做活在远古时代,但是有没有人真正了解纽约呢?《纽约简史》为您提供了一个了解它的机会。它把纽约--这个举世闻名的城市的历史,用简短精悍的语言描述出来,把它几百年的历史浓缩成精华呈现出来,没有理由不读。
乔治·J.兰克维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在纽约市立大学任教逾三十年之久,为该大学布朗克斯社区学院历史学荣誉教授。已出版专著二十余部,曾编辑过多套有关美国最高法院和联合国的重要丛书,并为《不列颠百科全书》和《都市文化百科全书》撰写了所有关于纽约市的条目。
宠-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 本书特色 古人的世界中,受困于现实,求宠争宠成为很多人发挥能动性的重要途径。今天的世界,则呈现出丰富的可能,完全可以创造更...
《讷河往事》内容简介:作者以“前警察”和公益基金会创办人的身份,用自己做过警察的体贴之心,采访了数量众多的普通警察,警种涉
法国大革命的降临 本书特色 乔治·勒费弗尔是20世纪上半叶*杰出的法国大革命史家之一。他的专门性著作,将农民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置于大革命史的中心舞台;他的一...
《历史的用途与滥用》是德国思想家尼采于1874年出版的一部重要作品,被认为与尼采早期的另一部杰出作品《悲剧的诞生》具有同等重
东北亚史研究导论 目录 绪论 东北亚学的兴起与学者的责任**章 古代东北亚的国际体系沿革**节诸家竞说古代东北亚国际体系第二节体系的酝酿与初步形成第三节体系...
清末教案(第二册) 内容简介 《清末教案》收入中国**历史档案馆保存的有关文书档案以及翻译的英、美、法有关外文档案300余万字。全书分为六册陆续出版。本册收录了...
明清广州城及方志城图研究 本书特色 曾新女士的新作《明清广州城及方志城图研究》一书首先,通过对古籍、相关著述资料的归纳,勾勒出广州古城自然环境、格局、功能分区等...
《咕咕云谷》内容简介:牧羊人的坟墓里藏着24片木板,上面记录着古老神秘的故事:为了找到传说中建立在神与人之间的理想国“咕咕云
旌勇里国史讲座-(第三辑) 本书特色 在北京什刹海附近的旌勇里8号当代中国研究所,从2001年初开始,每月都有一次国史讲座。讲座邀请国内外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
《透视长租公寓行业》内容简介:本书借助蘑菇租房平台全国几十个城市3.5万长租公寓机构用户、400万套房源、1000万找房用户、近200亿
全系列从各个侧面记录了希特勒纳粹德国由崛起到覆灭的整个过程。每一册都向您展示了第一手的私人记录,从未发表过的照片,亲历者
本書從政治、外交、社會和文化的多重視角,闡析中共如何借鏡蘇聯經驗,運用小說、教科書、歌曲、電影等媒介及勞動模範和女拖拉機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尤其爱读《二十四史》。毛泽东阅读该书时在书上留下了大量评注和圈点,对深刻理解毛泽东的思想品质和道德风
唐代藩镇研究(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唐代藩镇问题的权威著作之一。作者从藩镇的类型分析入手,以坚实的史料依据和文献分析,用“藩镇格局”...
昆仑及南海古代航行考-苏门答刺古国考 本书特色 《昆仑及南海古代航行考》主要对我国史地方面的外国语译名作了研究、考证。《苏门答剌古国考》根据中国古籍、马...
红色时尚 本书特色 《红色时尚》12开精装,全彩图文。《中国青年》是**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杰出刊物之一,回顾杂志自1923年创刊至今走过的历程。精选历史上具影...
《身体从未忘记》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杰作。作者充满感情和同理心的深入视角,令人深信今后对心理创伤幸存者的治疗会日益人性化,
《看世界2》内容简介:这本书是傅莹的第三部文集,延续了《看世界》的呈现方式,分为国际格局的变化、全球化与中国角色、国际关系、
敦煌古代工匠研究 本书特色 敦煌工匠是敦煌历史的创造者,同时,敦煌工匠又是敦煌历史的缩影。敦煌历代工匠的研究体现着历史多元化的特点,展示着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传染病与人类历史(从文明起源到21世纪)(精) 本书特色 盘点人类数千年历史的十大瘟疫,帝国兴衰、城邦存亡、近代科学的诞生和公共卫生制度的建立……科学和文明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