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从四百年前哈德孙河畔的荷兰小镇一步步开拓、发展成举世瞩目的世界大都市均浓缩在这本简史之中。作者抓住了纽约城市发展的重大事件;历往市长的人选与背景及其贡献或失误;纽约民众对市政腐败和政治欺诈的斗争,为我们提供了不同时期纽约成长的精彩画面。这不是一本简单的历史类书籍,更像是一部城市传记,作者举重若轻,将厚本比较枯燥,庞杂的题材转换成了可读性很强的故事性叙述体。
片断:
英国镇变为美国城
纽约殖民地历史的第二阶段长达一个多世纪,以武装冲突开始,也以武装冲突告终。约克公爵詹姆斯的私人舰队实际不费一兵一卒攫取新阿姆斯特丹,拉开了1665—1667年第二次英荷战争的序幕。在这场冲突中,荷兰人于1665年在洛斯托夫特击败英军,使查理二世及英国皇家海军极为难堪,并在两年时断时续的冲突期间多次袭击伦敦船坞,就此结束了他们的远洋扩张。其他没完没了的战事耗尽了双方的财富,两国于1667年7月10日签署了《布雷达和约》,使大家如释重负。
虽然双方都保留了各自在战争中夺取的“地区、城市和要塞”,但荷兰人仍将此视为自己的胜利,因为他们继续保持了在东印度群岛的垄断地位,且英国人也承认他们对苏里纳姆的占有。不过詹姆斯获取新阿姆斯特丹也得到了确认。曼哈顿成了纽约,并受理查德·尼科尔斯(1642—1672)以其君主詹姆斯公爵的名义统治。尼科尔斯被证实为一位既受人欢迎又讲求效率的总督,连斯特伊弗桑特*终也成了他的朋友。尼科尔斯明智地不去制订一整套全新的规章制度,甚至保留了大部分地方官员,以抚慰民心。而英国人的管理方式及法律制度,则在该城镇融入大英帝国体制的过程中逐步实施。但随着纽约的兴盛,从大洋彼岸而来的规则,无论来自英国或荷兰,显然都不会适用于此地。因此在1775年纽约加入其他十二个英国殖民地,展开了一场反对英国的革命。不过在英国人统治下的这数十年,却为纽约提供了宝贵的商业网联系和贸易经验。在英国人的控制下,纽约势不可挡地崛起,从而使之发展成为日后美国的首要城市中心。
尼科尔斯在1664年征服的这座城市,荷兰人占四分之三,不过这些居民被证实很容易适应统治方式的变更。接受斯特伊弗桑特专制式统治并在西印度公司主持下辛勤劳作的公司雇员,从英国人统治的主要后果中看到了自己意想不到的机会。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没有一个荷兰居民利用尼科尔斯所提供的自由移居的机会;仅仅未能有效保卫阿姆斯特丹要塞的驻军被遣返回国。
在过渡时期的*初几个月里,显示新政权的惟一迹象,是9月份公开庆祝英国圣公会的宗教仪式。尼科尔斯还鼓励大规模建造住宅、教堂和商店,并在1665年2月允许在任的镇级官员命名继任者,这是荷兰人统治时期*后几年本地的习惯做法。但更激烈的变化在尼科尔斯总督于1665年3月1日颁布公爵的法令之后显得迫在眉睫。法规包含从新英格兰模式中获取的民法和刑法规则,要求投票选举殖民地每个镇的监管者及一名警官、建立地方法院系统、授权组织民兵并保障所有居民的信仰自由。在亨普斯特德,1665年3月11日,来自十七个英国新拓居地的三十四位代表举行的会议批准了殖民地的新司法构架。新尼德兰从未有过代议议会制度,虽然公爵法令的允诺可以被州长法令搁置,但对于即使是有限度自治的展望更具吸引力。
在此新的框架下,尼科尔斯总督重新获得了任命官员的特权,他于1665年6月任命托马斯·威利特为纽约市**任市长。威利特为人诚实,如同尼科尔斯任命的高级市政官一样,这是一个直至19世纪30年代在任命统治纽约官员过程中鲜有发现的品质。尼科尔斯密切注意着市政府的动向,并明智地将官职册封给那些强有力的市民,如尼古拉斯·贝亚德、雅各布·基普和约翰尼斯·德佩斯特尔等。实质上,他容忍了富有的荷兰寡头组织继续影响地方事务,同时又使之服从于英国规范。
如此开明的宽容并非意味着尼科尔斯未曾对其殖民地进行严格的控制。事实上,他在1664年没收了西印度公司的农场和地产,理由是其长期缺席的董事会成员“使陛下之臣民遭受各种伤害”。第二次英荷战争期间,他又剥夺了不愿宣誓效忠英王的郊外荷兰业主的地产。虽然尼科尔斯的土地保有权改革管理完善,并旨在增加岁入,但在一个提高税收的时代足以引起人们的不满。即使是移居到长岛寻求更富饶土地的新英格兰人,也对他别出心裁的强制收费大为恼火。总之,所有殖民者对高额税收以及公爵随意任命他们地方行政官的特权愤愤不平。
也许前来接替的英国统治者所遭遇到的*大困难是无法理解荷兰人的骄傲。一种自尊和群体感使荷兰人对纽约强有力的影响至少又维持了足足一个世纪。1668年3月当弗朗西斯·洛夫莱斯(1621—1675)接替尼科尔斯成为总督时,对纽约人民虽来自许多不同的族裔但喜欢炫耀“宫廷血统”表示惊讶。哈顿社会同民主制相去甚远,但其荷兰领导人在反对一副屈尊俯就架势的英国主子过程中始终团结一致。他们在经济上的支配地位使他过着比他们的征服者奢侈得多的生活,他们完全打算维持这一优势。
如果现在还有人说他不知道纽约,那它可能被笑做活在远古时代,但是有没有人真正了解纽约呢?《纽约简史》为您提供了一个了解它的机会。它把纽约--这个举世闻名的城市的历史,用简短精悍的语言描述出来,把它几百年的历史浓缩成精华呈现出来,没有理由不读。
乔治·J.兰克维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在纽约市立大学任教逾三十年之久,为该大学布朗克斯社区学院历史学荣誉教授。已出版专著二十余部,曾编辑过多套有关美国最高法院和联合国的重要丛书,并为《不列颠百科全书》和《都市文化百科全书》撰写了所有关于纽约市的条目。
《那些经典,温暖光阴》内容简介:本书汇集作者研究、教学中学语文教材经典名篇的系列文章六十余篇,分创意教学、异域风采、美文探
《希腊人的故事(套装共三册)》内容简介:为什么古希腊人可以从0到1创造出先进的制度和文化? 一言不合就开打的古希腊人,为什么可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本书特色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始祖,其思想古老而深邃,对诸子百家以及后世百代都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老子的门徒除了“玄门十子”确有记载外,其余...
经济论雅典的收入 本书特色《经济论雅典的收入》是研究奴隶主家庭经济问题的著作。《经济论》是用记录苏格拉底和别人对话的体裁写出的,有人据此把它算作《苏格拉底言行录...
深宫轶事 内容简介 巍峨的宫殿群内蕴藏着中国深厚的历史和文化,高墙朱门深宫厚帷深藏着无数人所不知的故事和典故。本书由资深专家和学者编写,帝后嫔妃、王后臣宦、珍宝...
《帝国落日》内容简介:本书作者阿尔伯特·凯塞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26名元帅之一,曾在德国军队长期服役,对德国空军的建立和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本书特色 该书是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成果粹编,集学术前言、热点、高水准于一体。全...
发现世界:黄金时代(一个荷兰船长的亚洲冒险) 内容简介 黄金时代,一个为追求财富、权力、梦想而向远洋挑战的大航海时代,整个欧洲的社会制度、文化思想、科学发明,都...
《STM8实战》内容简介:近年来,意法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意法公司)的单片机产品在国内单片机市场上受到了广泛关注,其旗下ST
中国通史:精校版 本书特色 《中国通史》是吕思勉先生于抗战期间创作的。为适应当时历史教学的需要,本书简明扼要,语言通俗易懂。出版后,成为民国时期发行量*大的中...
《重新理解人力资源:华尔街投行HR的8个颠覆性理念》内容简介:人力资源行业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大多人力资源实践基本都是从技
康乾盛世历史报告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康乾盛世的成就与隐患、清代财政与社会经济发展、康乾盛世的疆域与边疆民族、清代前期的文化发展与文化政策之得失等内容。本书收录...
陈子昂,李白,韩愈,白居易,岑参……这些熟悉的身影奔波于大唐帝国的科举之途,犹如今日的我们拥挤在高考的独木桥上。南开大学
编辑推荐:如果没有希特勒,“第三帝国是不可设想的。但是这位独裁者依靠的是全心全意为他效命的追随者们。他们帮助希特勒夺取了
中国古籍中的“康国”,即指撒马尔罕;欧洲的粟特学家都希望能以“康”为姓,事实上唯独康马泰因其名为Compareti而独享此荣耀,而
《战后欧洲史(卷三)》内容简介:20世纪70年代,战后欧洲的经济繁荣热潮退却了。美国单方面废除布雷顿森林协定,稳定世界金融秩序
《恰到好处的帮助》内容简介:你是否有过“好心办坏事”的经历?助人是人类极为基本的相处之道,尽管帮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蟹行》内容简介:1945年初,苏联红军反攻。德国巨轮“维廉·古斯特洛夫号”从但泽附近启程,载有逃往德国西部的近万难民和数千德
什么是最好的历史学 本书特色 “什么是*好的历史学”,是一个涉及历史研究本质的问题,是所有从事史学研究的人都必须时刻思考的问题,当然,这也是史学领域*富有争议,...
《制造业服务化、服务知识管理及应用》内容简介:当前,制造业已从以产品为中心迈向以提供增值服务为中心,制造业服务化是提升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