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从四百年前哈德孙河畔的荷兰小镇一步步开拓、发展成举世瞩目的世界大都市均浓缩在这本简史之中。作者抓住了纽约城市发展的重大事件;历往市长的人选与背景及其贡献或失误;纽约民众对市政腐败和政治欺诈的斗争,为我们提供了不同时期纽约成长的精彩画面。这不是一本简单的历史类书籍,更像是一部城市传记,作者举重若轻,将厚本比较枯燥,庞杂的题材转换成了可读性很强的故事性叙述体。
片断:
英国镇变为美国城
纽约殖民地历史的第二阶段长达一个多世纪,以武装冲突开始,也以武装冲突告终。约克公爵詹姆斯的私人舰队实际不费一兵一卒攫取新阿姆斯特丹,拉开了1665—1667年第二次英荷战争的序幕。在这场冲突中,荷兰人于1665年在洛斯托夫特击败英军,使查理二世及英国皇家海军极为难堪,并在两年时断时续的冲突期间多次袭击伦敦船坞,就此结束了他们的远洋扩张。其他没完没了的战事耗尽了双方的财富,两国于1667年7月10日签署了《布雷达和约》,使大家如释重负。
虽然双方都保留了各自在战争中夺取的“地区、城市和要塞”,但荷兰人仍将此视为自己的胜利,因为他们继续保持了在东印度群岛的垄断地位,且英国人也承认他们对苏里纳姆的占有。不过詹姆斯获取新阿姆斯特丹也得到了确认。曼哈顿成了纽约,并受理查德·尼科尔斯(1642—1672)以其君主詹姆斯公爵的名义统治。尼科尔斯被证实为一位既受人欢迎又讲求效率的总督,连斯特伊弗桑特*终也成了他的朋友。尼科尔斯明智地不去制订一整套全新的规章制度,甚至保留了大部分地方官员,以抚慰民心。而英国人的管理方式及法律制度,则在该城镇融入大英帝国体制的过程中逐步实施。但随着纽约的兴盛,从大洋彼岸而来的规则,无论来自英国或荷兰,显然都不会适用于此地。因此在1775年纽约加入其他十二个英国殖民地,展开了一场反对英国的革命。不过在英国人统治下的这数十年,却为纽约提供了宝贵的商业网联系和贸易经验。在英国人的控制下,纽约势不可挡地崛起,从而使之发展成为日后美国的首要城市中心。
尼科尔斯在1664年征服的这座城市,荷兰人占四分之三,不过这些居民被证实很容易适应统治方式的变更。接受斯特伊弗桑特专制式统治并在西印度公司主持下辛勤劳作的公司雇员,从英国人统治的主要后果中看到了自己意想不到的机会。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没有一个荷兰居民利用尼科尔斯所提供的自由移居的机会;仅仅未能有效保卫阿姆斯特丹要塞的驻军被遣返回国。
在过渡时期的*初几个月里,显示新政权的惟一迹象,是9月份公开庆祝英国圣公会的宗教仪式。尼科尔斯还鼓励大规模建造住宅、教堂和商店,并在1665年2月允许在任的镇级官员命名继任者,这是荷兰人统治时期*后几年本地的习惯做法。但更激烈的变化在尼科尔斯总督于1665年3月1日颁布公爵的法令之后显得迫在眉睫。法规包含从新英格兰模式中获取的民法和刑法规则,要求投票选举殖民地每个镇的监管者及一名警官、建立地方法院系统、授权组织民兵并保障所有居民的信仰自由。在亨普斯特德,1665年3月11日,来自十七个英国新拓居地的三十四位代表举行的会议批准了殖民地的新司法构架。新尼德兰从未有过代议议会制度,虽然公爵法令的允诺可以被州长法令搁置,但对于即使是有限度自治的展望更具吸引力。
在此新的框架下,尼科尔斯总督重新获得了任命官员的特权,他于1665年6月任命托马斯·威利特为纽约市**任市长。威利特为人诚实,如同尼科尔斯任命的高级市政官一样,这是一个直至19世纪30年代在任命统治纽约官员过程中鲜有发现的品质。尼科尔斯密切注意着市政府的动向,并明智地将官职册封给那些强有力的市民,如尼古拉斯·贝亚德、雅各布·基普和约翰尼斯·德佩斯特尔等。实质上,他容忍了富有的荷兰寡头组织继续影响地方事务,同时又使之服从于英国规范。
如此开明的宽容并非意味着尼科尔斯未曾对其殖民地进行严格的控制。事实上,他在1664年没收了西印度公司的农场和地产,理由是其长期缺席的董事会成员“使陛下之臣民遭受各种伤害”。第二次英荷战争期间,他又剥夺了不愿宣誓效忠英王的郊外荷兰业主的地产。虽然尼科尔斯的土地保有权改革管理完善,并旨在增加岁入,但在一个提高税收的时代足以引起人们的不满。即使是移居到长岛寻求更富饶土地的新英格兰人,也对他别出心裁的强制收费大为恼火。总之,所有殖民者对高额税收以及公爵随意任命他们地方行政官的特权愤愤不平。
也许前来接替的英国统治者所遭遇到的*大困难是无法理解荷兰人的骄傲。一种自尊和群体感使荷兰人对纽约强有力的影响至少又维持了足足一个世纪。1668年3月当弗朗西斯·洛夫莱斯(1621—1675)接替尼科尔斯成为总督时,对纽约人民虽来自许多不同的族裔但喜欢炫耀“宫廷血统”表示惊讶。哈顿社会同民主制相去甚远,但其荷兰领导人在反对一副屈尊俯就架势的英国主子过程中始终团结一致。他们在经济上的支配地位使他过着比他们的征服者奢侈得多的生活,他们完全打算维持这一优势。
如果现在还有人说他不知道纽约,那它可能被笑做活在远古时代,但是有没有人真正了解纽约呢?《纽约简史》为您提供了一个了解它的机会。它把纽约--这个举世闻名的城市的历史,用简短精悍的语言描述出来,把它几百年的历史浓缩成精华呈现出来,没有理由不读。
乔治·J.兰克维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在纽约市立大学任教逾三十年之久,为该大学布朗克斯社区学院历史学荣誉教授。已出版专著二十余部,曾编辑过多套有关美国最高法院和联合国的重要丛书,并为《不列颠百科全书》和《都市文化百科全书》撰写了所有关于纽约市的条目。
孟森政法著译辑刊(全三册) 本书特色 孟森先生的清史研究成果,主要在於对清先世源流考定、满洲名称考辨、八旗制度考实、雍正继统考证、清初史事人物考辨等,对明清史的...
《民主是可能的吗?:新型政治辩论的诸原则》内容简介:美国政治可能正出现前所未有的两极化,并遭到普遍的轻视。最近几年来,来自
《墙垣边的人类》内容简介:本书以人类各大文明中的精美建筑艺术为切入点,系统而生动地讲述了一遍人类的故事:巨石阵中的迷离往事
走西口-历史上的大移民 本书特色 一首传唱百余年的经典民谣。一幅沧桑万状的历史画卷。一部百年晋商的传奇创业史。走西口-历史上的大移民 内容简介 明末清初之际,晋...
英国史-罗马-不列颠到金雀花王朝-I 本书特色 比肩《罗马帝国衰亡史》的历史著作,*好看的英国史。英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大卫·休谟唯一一部未有中译本...
袁世凯1916:悬崖上的龙椅 本书特色 全面解码袁世凯称帝的心理动机、失败原因!首次把袁世凯和曹操、拿破仑、华盛顿这些中西历史名人进行比较评论!袁世凯做了终身总...
《诗词曲与音乐文化》内容简介:本书主要以文学与音乐关系为视角,对《诗经》、唐前挽歌、汉唐乐府诗、唐宋词、元曲、昆曲等中国诗
麦考莱英国史-II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 英国19世纪史学家麦考莱所著《英国史》,是英国史权wei之作,堪称完美的史学与文学巨著。作...
《认识你自己》内容简介:·当今德国“现象级”哲学家,百万级畅销作家普莱希特 ·故事与反思交织,“侦探小说”一样引人入胜,剧场
庞贝末日-源自火山喷发的故事 本书特色 《庞贝末日———源自火山喷发的故事》世界巡展将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展出。489件来自于意大利庞贝古城的文物,包括壁画、...
《世界大战丛书(第2辑):德国东进》主要阐述了1941年1月至6月战争事态的发展过程。在此期间,世界格局发生惊人变化:德国撕毁此前
谈美.谈文学 内容简介 为了帮助大家学习这门课程,我们设计了若干思考与探究的题目,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关于审美的,具体包括审美功能、审美心理等;二是关于文学的,...
《鲸背月色》内容简介:阿克曼跟随生物学家去大自然中欣赏与研究蝙蝠、鳄、鲸、企鹅这四种动物,在幽深的山洞里观察2000万只倒挂着
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研究 本书特色 《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研究:案例分析与点评》:华东师范大学“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基地建设项目。中学...
《敏捷转型:打造VUCA时代的高效能组织》内容简介:在这样一个充满着不确定性的VUCA时代,企业进行敏捷转型已是必然趋势。很多企业
朗润学史丛稿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邓小南教授史学论文一一十三篇、回忆文章一篇。文章涉及政治史、制度史、社会史、史料考辨、理论思考等诸多方面,反映了作者三十年来学...
大隋王朝 本书特色 这本书叫《大隋王朝》,是一本历史读物,虽然借鉴了一些小说和随笔的写法,但**是一部靠谱的历史,不虚构,不演绎,是一部笔调轻松、内容严谨的历史...
五胡录 本书特色 五胡是指匈奴、羯、氐、羌、鲜卑等五个少数民族,后来被当作公元300年—400年这段时期中国北方民族的代称。现在这些民族大多已经不存在了。今天,...
二十四史-线装国学馆-全四卷 内容简介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史书中*有代表性的著作,由二十四部史书组成。它们被历朝历代奉为正统,故又称为[正史]。它们记叙的时...
中国的冲击 本书特色对我们而言的“中国的冲击”将使我们从划分优劣等级的历史观中醒 悟过来,认识到必须具有多元主义历史观,必须在今后因交流关系的深化 反而可能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