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韩儒林先生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元史研究专家,《元史讲座》是其代表著作之一。作者系统地讲述了自蒙古部落的兴起到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再到元朝建立并统一全国的历史过程,从经济、对外交往、文化传播、历史地位等诸多方面介绍了元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作者还详细梳理了国内外史学家、汉学家的元史研究概况,简要介绍了《元史》及续修文献。作者注重对史料的研究,提出史学研究要避免闭门造车,要关注世界学术同行的研究动态,而且只能由证据而推结论,反对用教条主义式的研究方法。这些意见至今仍然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书虽名为“讲座”,但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
元史大家韩儒林先生引领元史研究的经典著作,代表了我国元史研究一个阶段性进步。
元史大家的经典著作,展现元朝的历史风貌。
目录
序言
一、十二世纪末的蒙古人
二、蒙古的统一
三、大蒙古国的建立
四、大蒙古国的概况
五、元朝的建立
六、南宋的灭亡
七、元朝的经济情况
八、元朝统治集团的政争与腐化
九、各族人民的反元斗争
十、元朝文化与东西交通
十一、元朝在历史上的地位
十二、关于国内外研究元史的情况及其他几个问题
我们知道,蒙古史的研究,是一门带有世界性的学问,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它。那么我们研究蒙古史的水平如何呢?我看,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在世界上来比较,我们是有一定水平的。研究蒙古史不能关起门来搞,必须要看一看世界上各国的研究水平。
今后我们如何研究蒙古史呢?在这里,我个人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有个领导人在前年去南京大学时,曾经说过这样几句话,在我的印象中非常深刻。他说,我们是一个大国,现在别人瞧不起我们,说我们的国家不如人家。我们一定要拼命赶上,人家会的我们要会,人家不会的我们也一定要会。我看研究元朝的历史也应该如此。
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史学家在语言文字上造诣较高,我们今天也一定要赶上。研究蒙古历史,语言文字是一种障碍,有些译名不好记,就是因为我们对语言文字掌握不好,一看就头痛。资产阶级史学家研究阿尔泰语系的语言,特别是研究蒙古语言和突厥语的关系,逐步解决了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在语言文字方面一定要下功夫。另外,关于蒙古史的材料,东方文字和西方文字都有不少记载,这些东西我们都要下一些功夫掌握,至少要学习一两种东方文字来弥补我们在语言文字上的缺陷。这些史料如果我们自己都能掌握,就不会使人家觉得我们落后了一步。
其次,我们研究历史要从史料中得出结论来,不是先有结论,然后找符合我们的意见的材料,用来证明我们的意见。千万不可用个别史料来为自己的主观意图服务,现在有些人就是这样工作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的汉学家研究些什么呢?他们研究辽朝的契丹人如何统治汉族,女真人又如何统治汉族。他们的结论是为当时的日本帝国主义服务的。还有一种民族沙文主义者,说清朝时蒙古人受不了压迫都向俄国跑,在那里得到了温暖,好像帝俄是天堂。
再次是要用阶级观点,要用唯物史观看问题。我们首先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当时的情况是怎样就是怎样,不能拿今天的思想来要求古人。这样要求是不可能的。我们常常议论古人如何如何,我们学习历史的人都是事后诸葛亮。如果我们生在当时,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可能是那样做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把那个时代所发生的情况用历史唯物主义来估价。过去有一个口号是“一论、二史、三工具”,现在看来还是这样。历史发展的趋向是怎样,这些事件在当时产生什么作用,这样来研究历史,慢慢地对历史上的成就也就看得愈来愈清楚。我们学习蒙古史,往往说蒙古人屠杀了很多人。但是进行屠杀的是蒙古的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的蒙古人也是被驱使被压迫的,他们甚至被迫卖儿卖女给别人充当奴隶,他们也是被压迫阶级。从阶级观点来看问题就不会有民族偏见了。其次是要掌握史料。但是史料也要有分析,特别是内在的分析。再次就是要花很大功夫来掌握语言文字这一工具。
韩儒林(1903—1983),字鸿庵,著名史学家,元史专家。河南舞阳人。九三学社社员,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十九年(1930)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赴比利时、法国、德国留学。民国二十五年(1936)回国。曾任燕京大学、辅仁大学讲师,华西大学、中央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内蒙古大学教授、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元史研究会第一届会长,中国史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元史、西藏史、西域史研究,著有《穹庐集》,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元史分册》《元朝史》等。
春秋史与春秋文明-中国古代历史与文明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历史与文明》共六卷,包括《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夏史与夏代文明》《商史与商代文明》《西周史与西周文明》《...
慰安妇调查实录 本书特色 “慰安妇”一词起源于日语,日本的大辞典《广辞苑》里对于“慰安妇”一词的注释是“随军到战地部队,安慰过官兵的女人”。日本军队侵略中国...
讲述中国历史-(上下卷) 本书特色 《讲述中国历史》是一部非同凡响的历史著作,是美国史学大师魏斐德其毕生学术研究的结晶。他从世界史背景下切入中国历史,又将论述的...
天下归心-周公旦 本书特色周公是周代的爵位,得爵者辅佐周王治理天下。周公旦,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代**位周公。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
日俄战争:20世纪第一场大国间战争 本书特色 日本俄国史专家横手慎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展现了日俄战争的全过程,篇幅虽小,却是了解这场战争的骨灰级作品。 日俄战争...
《人性与个性的逻辑》内容简介:《人性与个性的逻辑》献给心理学的票友,无论你读过多少心理学,本书严密的逻辑推理和重大发现,都
《竞选风波》内容简介:每一个亲子家庭,都有正在成长中的“许多多”金牌导师周晴陪伴你的孩子成为“了不起的许多多”“了不起的许
十七史商榷-(全三册) 本书特色 《史记》以下十九部正史(迄五代),宋人习惯称为十七史。《十七史商榷》是王鸣盛校理毛晋汲古阁所刻十七史所撰,不仅为其匡谬补阙,而...
重光的召稼楼文化-续篇 本书特色 《重光的召稼楼文化》与《续篇》的组合整体,较好地勾勒了召稼楼古镇重光后的文化轮廓,真实地展示了古镇丰富深厚的人文历史积淀,使完...
1775-1803-美国创世记-建国历程的胜利与悲剧 本书特色 1. 作者约瑟夫·J.埃利斯是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历史奖获得者,美国国史普及的大众导师级人物。...
隔绝对峙时期的美国中国学(1949-1972) 本书特色 《隔绝对峙时期的美国中国学(1949-1972)》是海外中国学史研究丛书之一。隔绝对峙时期的美国中国学...
丧葬仪式或被当作是人生结束之际的告别典礼,丧服和丧葬礼制体现人际关系和某些人生观的根本理念,可以认为是构建中国古代社会的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生活 本书特色 本书独辟蹊径,通过披览《人间喜剧》,深入挖掘19世纪法国社会的世情百态。从贫民百姓到达官显贵,从外省到巴黎,从乡野房舍到...
中国古代纺织与印染 本书特色 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更必须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现代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十分感兴趣,蕴含感情。但当下也有人对具体典籍...
南港学风-郭廷以和中研院近史所的故事 本书特色 一代史学大师,筚路蓝缕,开创南港学派而享誉全球,为何晚年流落异乡 胡适派学人和他派学人有着怎样的矛盾、冲突和纷争...
《你能拒绝诱惑》内容简介:《你能拒绝诱惑》收入周大新近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作品近百篇,既有对当下社会现实的深刻思索,也有对历
黑白民国 本书特色《黑白民国》用娓娓道来的语言,既写政治史里面的人性、野性,又写“黑社会”历史塑造群众精神的隐秘力量,分析出两者互动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游离于二者...
一本书的历史-胡乔木.胡绳谈《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本书特色 中共是如何建构自己历史的?中共建党、大革命、土地革命、长征、延安整风、七大、三年内战、中华人民共和...
这部权威著作代表了作者毕生研究民主崩溃、民主转型与民主巩固所达到的顶峰,它在很多领域开辟了新的天地。作者重新概括了当代非
《西方政治传统:近代自由主义之发展》内容简介:一部浓缩西方思想传统的精华之作 一幅穿越两千年历史的自由主义发展简图 明晰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