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植物学以外,可能没有哪一领域比民俗研究对植物更感兴趣。本书围绕植物五花八门的传说做了简短而系统的总结。比如白花预示着死亡?哪些植物被用于巫术?在这本书中,作者综述了各个方面的植物传说,包括植物崇拜、植物与恶魔学等。直至今日,此书仍是植物传说的经典之作。通过了解植物背后的故事,认识植物在历史与文化中的地位。
首次出版于1889年关于植物传说的经典之作了解植物背后的故事,一窥植物王国的万千奥秘解读植物生命、植物迷信、植物神话、植物崇拜的简明实用手册
《植物民俗与传说/经典自然随笔》:植物和人,与低等动物一样,都要历经生死。古人自然会想到它们是和我们相似的存在。植物的生死,是经过渐进、持续的过程,到达特定生长阶段的结果。这对早期的自然学家而言,也是实际的教谕。人们观察到,植物和其他高等有机体一样,会生病、发生意外、受到伤害,很可能在任一时刻,被切割下来,提早结束它的生命。这种与人类命运的相似性,更让人惊奇,由此给植物王国的种种出产物赋予了人的性格,有些说法,至今还经常提起。树木有神秘或神圣的特质,这样的概念,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对树的敬畏和迷信,体现为以各种形式供奉、礼拜树木。泰勒认为有理由相信:“植物灵魂学说根植于东南亚文明深处,不过很大程度上受佛教影响,被替代了。”佛教典籍中提到,早期佛教对树是否有灵魂存有争议,引发了树木是否会从法理上受到伤害的讨论。正统佛教反对树木有灵魂的说法,也无伤害它们的顾虑,声称树既没有头脑,也没有知觉。但他们也承认树干里确实住着小矮人或精灵,且会在里面说话。大家都相信,毁坏或伤害一棵树是不善之举,会带给它伤痛。在欧及布威族印第安人的想象中,树有灵魂,所以他们几乎从不砍伐树木,认为砍树时,“会听到树木的哀号。苏门答腊岛上有些树是森林精灵的代表,岛民对它们心怀特别的敬意。斐济人相信:“如果动物或植物死去,它们的灵魂立刻就到波罗土去了。”婆罗洲达雅克人宣称水稻有鲜活的精气,要用盛筵来挽留它们的灵魂,不这样做,庄稼就会枯萎。缅甸克伦族人也确信植物和人、动物一样,有自己的“腊”或精魂。易洛魁人。承认树和植物有精魂,据称,玉米精、大豆精和南瓜精的化身是三个美丽的少女。到现在,迈阿密都还有一个传说:某年玉米大获丰收,孩子们在玩耍中互相投掷玉米芯,玉米精就会非常生气,假装孩子们的游戏伤到了她的身体。大风吹过茂盛的草地或玉米在风中摇曳的时候,德国农夫就会说“草狼”或者“玉米狼”出来了。罗尔斯顿说,有些地方在“寒冷的冬天,田地里还留着*后一束黑麦,供罗根狼或黑麦狼遮风挡雨,很多夏天或秋天的节日习俗中,会有乡下人装成狼的模样。但玉米精,总是以人的形象出现”。万物有灵的观点在一些部族中有各种各样的形式,特定情况下,一定要以某种草药为食。社会群岛的居民认为植物有“瓦路阿”或让灵魂复活的能力。刚果黑人钟爱一种叫“米罗恩”的神树,这种树通常种在住房旁,就像安居的守护神。按照传统,黑人在树下放上装有棕榈酒的葫芦,供它们口渴时饮用。现在的民间传说中,还有许多树有灵魂的奇怪说法。……
西斯尔顿·戴尔(1848-1923),英国牧师、作家,毕业于牛津大学国王学院和彭布罗克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在教会长期担任要职,撰写了许多非虚构类畅销作品,包括《英国风俗:过去与现在》《植物民俗与传说》等。其中,《家庭文件中的奇异篇章》被认可为是通俗历史作品中的经典。
《往里走,安顿自己》内容简介:◆总感觉自己活得很累,累就累在无法安顿自己的心。◆如何过真正有力量的生活?找不到人生的意义该
丝路的眼睛 本书特色 吉利力·海利力的诗具有修炼敏锐的洞察力、开阔的视野、深刻的哲理思考。以维吾尔族富于想象力的思维方式,寄托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思考。诗人以洞...
沈从文:看过无数的云.却只爱过一个你 本书特色 本书是沈从文先生经典散文代表作,是一首首关于爱情哀婉凄美的牧歌。在一代大师独特风格的散文中感受“湘西...
中国现代文学百家老向·代表作庶务日记 本书特色 人之初,性忠坚;爱国家,出自然;国不保,家不安;卫国家,务当先。——老向《抗日三字经》中国现代文学百家老向·代表...
《神木》是著名作家刘庆邦的中篇小说精选集,收录刘庆邦创作至今具有代表性的中篇小说名作,包括《神木》《到城里去》等。根据《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获第53届柏木电...
《心血运动论:关于动物心脏与血液运动的解剖研究》内容简介:《心血运动论》是英国生理学家、实验生物学理论创始人之一威廉·哈维
《在沪高校外国专家跨文化适应》内容简介:本书立足上海建设优选有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总体背景,聚焦外国专家在沪工作过程中,在
我从战场归来 本书特色《我从战场归来》《我钻进了金字塔》《重返巴格达》是有着“新闻斗士”之称的著名新华社记者唐师曾,亲历海湾战争,于战火间出生入死,前后历时10...
孙昌武所著的《道教文学十讲》一书依据著者二〇〇九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开设《道教文学》课程所用讲义修订而成。全书共十讲,在探讨
诗经研究丛刊-第十三辑 内容简介 《诗经研究丛刊(第13辑)》是一部关于诗经研究的理论专著。本辑共收录了沈鸿的《〈大雅〉、〈周颂〉不载堯、舜传说的考论—兼谈周文...
给青年作家的信 本书特色 《给青年作家的信(精)》是科伦·麦凯恩给一位青年作家的信件汇编,主题是写作。麦凯恩从作家的语言、语法、开篇、写作过程中承担的风险等角度...
宗璞文学回忆录 本书特色 “读小说是件乐事,写小说可是件苦事。不过苦乐也难截然分开。下辈子选择职业,我还是要干这一行!”本书收录了当代著...
洗冤伏枭录-湄公河10.5血案全纪实 本书特色 这在中国公安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这是我国公安史上侦办条件限制*多、案件线索来源渠道*复杂、采取手段*特殊的...
宋词诞生的地方 本书特色 作者用大半年时间,走遍19个省市,行程3万多公里,寻找100首唐诗和100首宋词的诞生地及描写地,重新考察这些地方的历史、现状、经济、...
古事记 本书特色 ◎日本第*书 《古事记》不单是日本历史上*早的书籍,也是影响力巨大的书籍。没有它,日本将不再是日本,日本人的魂魄将无处归位。在这个意义上,《古...
鲁迅全集(第十卷)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
半生多事(全三册)修订版 本书特色 《半生多事》:本书是王蒙自传的**部。回顾他的家庭,从少年到青年所经历的人生选择、理想追求,以及政治风云中的命运跌宕和十六年...
受戒-珍藏版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出了汪曾祺先生*代表性的经典小说作品,囊括了汪曾祺先生*广为人知的小说代表作,包括《受戒》《大淖记事》《岁寒三友》等。汪曾祺的小...
孩子.我们一起读诗 本书特色 乐读编的《孩子我们一起读诗(精)》甄选了诗歌 史上100位诗歌巨匠,力图通过他们100首风格迥异的 诗作,表现其在诗歌发展中的地位...
龙应台,生于台湾高雄县。1986年出版《野火集》,抨击国民党政府黑暗统治,轰动台湾,当月再版二十四次,对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影响。1999年任首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