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镇涛和青年教师谈语感教学》一书是洪镇涛语文教育思想的全新之作,寄予了洪镇涛老师对广大青年教师的深切厚望。本书系统论述了洪镇涛语文教育思想及其形成和发展轨迹,展示了洪镇涛语感教学法的实践成果。书中不仅收录了洪镇涛老师本人的语感教学经典课例,并选取了马鹏举、蔡大继、朱长华、陈伯安等语文名师运用语感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课堂实录,充分体现了洪镇涛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此外,本书还收录了张定远、钱梦龙、欧阳代娜、陈日亮、顾之川、王先海等教育名家对洪镇涛语文教育思想的经典评说。
洪镇涛语文教育思想的全新之作!洪镇涛语感教学经典课例!一线名师语感教学课堂实录!当代教育名家对洪镇涛语文教育思想的经典评说!
**篇?? 洪镇涛和青年教师谈语感教学………………………………………………………1
1?? 语文教育的“道、法、术”………………………………………………………………3
语文教育本体论——语文教育之道 ………………………………………………………4
语感教学法——语文教育之法…………………………………………………………15
诵读和品读——语文教育之术…………………………………………………………26
2?? 我的语文教学思想 ……………………………………………………………………45
变“讲堂”为“学堂” ……………………………………………………………………… 45
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 …………………………………………………………… 50
3?? 我的语文教学思想形成和发展轨迹……………………………………………………… 61
4?? 构建语文本体教学新体系——答客问…………………………………………………… 66
5?? 语感的类别及其训练 ……………………………………………………………………74
6?? 在“完整语言”的实践中学习语言??…………………………………………………… 95
7?? 文言文教学中要重视诵读………………………………………………………………98
8?? 试论语文教学观念中的若干区……………………………………………………………106
第二篇?? 洪镇涛语感教学课堂实录举隅……………………………………………………111
1??《伶官传序》教学实录及点评………………………………………………………………113
2??《天上的街市》教学实录及点评……………………………………………………………132
第三篇?? 洪镇涛语感教学小镜头………………………………………………………… 149
1?? 在课文题目上打问号………………………………………………………………………151
2“长沙”映“雪”更妖娆………………………………………………………………… 153
3?? 捶桌子??………………………………………………………………………………… 156
4“大家都是鲁迅”……………………………………………………………………………159
5“拈”的魅力………………………………………………………………………………162
6?? 披情析理巧设喻……………………………………………………………………………165
7?? 词语教学运匠心……………………………………………………………………………167
8?? 精彩的尾声………………………………………………………………………………169
第四篇?? 洪镇涛语感教学法的运用…………………………………………………………171
1??《雷雨》课堂实录及简评??…………………………………………………………… 173
2??《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实录及简评………………………………………………………… 191
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及简评??………………………………………………… 207
第五篇?? 洪镇涛语文教育思想评说……………………………………………………… 217
1?? 洪镇涛先生的治学品格和他的语文教学思想的实质………………………………… 219
2?? 民族的??科学的??现代的??——评洪镇涛先生语文教学本体改革……………………224
3?? 一代代中国语文人的追求……………………………………………………………239
4?? 语感教学: 洪氏定力……………………………………………………………………242
5?? 洪镇涛先生与语感教学……………………………………………………………………245
6?? 思想的力量…………………………………………………………………………………249
7?? 变革时代的语文需要大师引领……………………………………………………………256
8?? 语文人生的长征……………………………………………………………………………265
9?? 洪镇涛语文教育思想及对我国语文教育的卓越贡献……………………………………269
10?? 一张名片…………………………………………………………………………………279
附?? 录??……………………………………………………………………………………… 282
一般来说,课文教学有三个层次。**个层次,让学生了解文本中写了些什么内容及文章的主旨;第二个层次,让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组织这些内容的(即文章的构建);第三个层次,品味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这些内容的,为什么这样表达。**个层次是必要的步骤,但并非教学目的。在这个层次上尽量作简洁处理,不要把太多的时间花在对内容的理解上。理解上的某些障碍,老师可以直接帮助学生解决,用不着都让学生思考、讨论,非得从学生口里问出来不可。第二、三两个层次特别是第三个层次,是学习表达的,是教学的重点。阅读教学,还可以简化为抓两件事。**件,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整体上了解内容,领会主旨,了解布局,把握思想。第二件,指导学生深入到语言里头去,品味范文语言运用之妙,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分寸感、和谐感、情味感。要做到立足文本,直面课堂,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1. 关于相关材料的引进 一篇课文,相关的材料很多。如时代背景、作者经历、文章的社会影响、相关评论,等等,要不要引进呢?我认为,凡是对学习课文语言没有直接影响的,一律不引进;确实对学习课文语言有直接影响的,也要慎重引进,点到为止,不可贪多,要坚决杜绝大量引进相关材料的做法。2. 关于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学中适当地、恰当地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先进的科技手段,是无可厚非的。但要明确,先进的科技手段,如多媒体,在教学中也只能起辅助作用,而且弄得不好,还起负作用。运用多媒体要防止两种偏向: 一是把思维的结果凝固化。比如说,对文章的结构、人物的评价、主旨的归纳等事先做好结论,人为的评价储存于课件之中,到时候,按钮一按,展示给学生,强迫学生接受。此前学生思考、讨论的意见,都不算数。这不仅没有起到辅助作用,相反成了捆绑师生思维的绳索。第二种偏向是,用视听形象代替语言形象,以对视听形象的感受,代替对语言形象的感受。如有人教《林黛玉进贾府》,放映电影《红楼梦》中的相关片段;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放映电视剧《水浒传》中的相关片段。这种做法,表面上增强了直观性、趣味性,有助于语文教学;实际上,它是有害于语文教学的。因为它脱离了文本,抛弃了语言形象,剥夺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领悟,钝化了学生对语言的感觉。视听形象是不能代替语言形象的。比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其中对鲁提辖打镇关西三拳的描写非常精彩。把**拳打下的结果比作“似开了个油酱铺”,是从嗅觉角度写的;把第二拳打下的结果比作“似开了个彩帛铺”,是从视觉角度写的;把第三拳打下去的结果比作“似做了个全堂水陆的道场”,是从听觉角度写的,写得痛快淋漓。像这样惩治恶人,非常解恨。如果以视听形象来代替,放录像,只看见鲁提辖打了三拳,打得狠,打得过瘾,怎么也品味不到文本中对三拳描写的那种语言,它代替不了对文本语言的感受。再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一句“那雪正下得紧”,历来评论家都认为这个“紧”字用得好。如果以视觉形象来代替,那么屏幕上就是在下大雪,有什么“紧”不“紧”的。还有更为重要的是,语言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作品再创作的空间。一旦用视觉指实了,反而索然无味。人们读了《红楼梦》,心里都有了林黛玉的形象,都很美好,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换成看电影或电视剧,原来林黛玉就是陈晓旭那么个模样,一米六左右高,下巴有点尖,眼睛有点吊,脸色有点儿苍白,你会感到很失望的。3. 关于文本内容的直观演示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一点表演朗读是可以的,也是有益的。特别是在小学,有点直观演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学,也可以利用课外活动,表演课本剧。但直观演示不宜在课堂上滥用。例如,有一年,全国省级城市语文教学大奖赛在武汉举办,有位老师教《装在套子里的人》 : 上课,起立,坐下,突然从教室门口走进来一个人。那是五月份,这人竟然穿了一件长棉袍,戴了一个能捂住耳朵的大棉帽,还戴了个大口罩和一副墨镜。教室里的人都吃了一惊。老师问: “你从哪里来?”来人答: “我从俄罗斯来。”老师又问: “你叫什么名字?”来人又答: “我叫别里科夫。”大家都看着他们两个人对话。对了两分钟的话,才让那人脱掉衣服帽子,摘下口罩和墨镜,原来是一名学生装扮的课本中的人物。这简直是一场闹剧。再如,在同一次教学大奖赛上,有位老师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让两位学生上台一个扮演林冲,一个扮演陆虞候,表演什么呢?表演林冲杀死陆虞候的情景。老师把事先准备好的木棍交给“林冲”,要他去刺杀“陆虞候”。作为评委的我捏了一把汗,我想这糟了,如果表演到位了,“林冲”一棍刺去,不就把“陆虞候”刺伤了吗?幸好老师没能把“林冲”的仇恨调动起来,“林冲”嬉皮笑脸地把棍子晃动了一下,“陆虞候”就倒下去了。表演得很轻松,并无危险。这同样是一场闹剧,与学习语言毫不相干。
洪镇涛,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语文教育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语文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他创立了“变讲堂为学堂,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的语文教育思想;构建了以“学习语言”为核心,以语言为本体、以人的发展为本体的语文本体教学新体系;创立了“语感教学流派”。 他长期致力于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创编了以语文教学本体论为指导思想的开明版中小学语文实验课本以及教师指导用书计100余册,出版了《洪镇涛语感培养教程》《洪镇涛语感教学实录》《在语言的天空里飞翔》《打开学习语言的大门》《开拓与坚守——语感教学二十年》等著作以及“写给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系列丛书。
李代数和表示论导论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优秀的李群及其表示论研究生教材,深受数学专业和物理专业的研究生好评。本书初版于1972年,以后经过多次修订重印,本书是1...
俄汉新词词典 内容简介 商务印书馆曾于上世纪80年代出版过两辑《俄汉新词新义》(1982、1987),此次推出的《俄汉新词词典》收集了俄罗斯近15年来出版的有关...
大学核心商务英语读写教程3-含光盘 内容简介 这套《大学核心商务英语》系列教材具有鲜明的专业个性突出,内容时代性强,具有在线自主学习功能,自主原创的特点,是当前...
骆驼祥子 龙须沟(全译本) 本书特色 ★《纽约时报》创纪录5次推荐!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真正轰动欧美的中国文学经典,风靡美国、德国、法国...
高考状元“牢骚书” 本书特色 教育的列车滚滚向前,已经无法停下,我们迫不得已,但又无奈,只好听之任之。直至有一天我们被抛出来。找一本《高考状元“牢骚书”》看看,...
2013-世界教育发展报告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世界教育发展报告2012》的延续。它研究首先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经济论坛、瑞士...
Intwenty-first-centuryChina,socialisteducationaltraditionshavegivenwaytopractice...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世界文学名著英文版) 内容简介 一部文学史是人类从童真走向成熟的发展史,是一个个文学大师用如椽巨笔记栽的人类的心灵史,也是承栽人类良知与情感反...
约翰·C·伯纳姆,1958年获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系研究教授和医学遗传中心的Scholar in Residence,同时为澳大利亚多...
新日本语能力考试N5.N4文法考前对策-蓝宝书 本书特色 本书应对新日本语能力考试中的文法部分,为考生考前冲刺提供了高效的文法复习方法。全书共有以下几大特点:1...
常用名句词典 内容简介 这本《常用名句词典》汇集的名言佳句 ,都取之于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以人生的不同阶段各有所侧重为主...
教育社会学 内容简介 本书从体系上便分为原理篇和应用篇两大部分,其中“原理篇”主要论述社会学与教育的关系、个人与团体的关系、社会进化与团体的分类,以及社会团体发...
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 内容简介 本书**版分三篇,共14章。现在的修订版,保持三篇的格局未变,只是在前两篇里各增加了一章新内容。具体地说,**篇是写社会学产生...
亚当夏娃日记-芳香版·中英文本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深刻记录人类情感的世界名著,是对古老神话幽默而感人的再叙述,更是马克·吐温写给妻子奥利维亚的情书,是一部人认识...
红楼梦-读名著.学语文-珍藏版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青少年,学生《读名著学语文》是一套教育部推荐书目,紧扣课程要求,让你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全...
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第2版 本书特色 这本《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第2版)》由魏春红、门淑珍、李毅主编,自第1版出版后,得到广大师生的使用和支持,...
艰难时世 内容简介 《艰难时世》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1812-1870)创作鼎盛时期的重要作品,发表于1854年。小说基于作者对19世纪中叶英国曼彻斯...
线性代数同步练习与模拟试题 本书特色 刘强、孙阳、孙激流编著的《线性代数同步练习 与模拟试题》是高等院校工科类、经管类本科生学习 线性代数的辅导用书.全书分为两...
伟大教育家的学说 本书特色 罗伯特·R·拉斯克、詹姆斯·斯科特兰编著的《伟大教育家的学说(精)\/西方教育史经典名著译丛》选取了20世纪西方著名教育史学者撰著的...
韩国语副词词典-韩汉对照 本书特色 《韩国语副词词典(韩汉对照)》是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韩国语副词词典-韩汉对照 内容简介 本词典收录了两万多个韩国语副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