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言:“哲学只能是提纲,不必是巨著。” “我不喜欢德国那种沉重做法,写了三大卷,还只是导论。我更欣赏《老子》不过五千言。《论语》篇幅也远小于《圣经》,但它们的意味、价值、作用并不低……也很欣赏禅宗那些公案,你能说它们没有‘体系’,没有巨著,就不是哲学吗?”
这本篇幅短小的《我的哲学提纲》便是上述思想的体现,它以简洁形式提出自己的哲学体系。在本书中,李泽厚以简洁的形式阐明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即以一个世界为根本特征的人类历史本体、以创造和使用物质工具为基础的工艺社会本体与以心理情感为人性指归的文化心理本体。此外,李泽厚概括而精炼地阐释了“人性是什么”和“人为什么活着”,深刻点出了生活价值、人生意义这些基本问题。
★ 哲学和美学大师李泽厚代表作,四十年首度重回大陆,影响几代知识分子的巨著。
★ 作者李泽厚,为中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其在哲学和美学领域,影响巨大。他构建的哲学体系和美学体系具有令人折服的原创性,这足以使他当之无愧地跻身于世界*伟大的思想家之列。
★ 冯友兰、朱光潜、宗白华等学界泰斗赞赏有加,钱理群、易中天、蒋勋、赵士林、何新等百名学者一致推崇的大师。
★ 本书浓缩李泽厚哲学思想之精华,是关于人类历史本体论的极简论述,并以极简的形式,构建了宏大的哲学殿堂。
★ 双封设计,典雅装帧,考究用纸,尽显经典的沉淀质感。
研究哲学史可以有两种角度或方法。一种是历史的,即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哲学思想的内容形式、体系结构、来龙去脉,搞清它们在历史上的地位、作用、影响,以及它们社会的、时代的、民族的、阶级的根源或联系,包括考据、文字的训诂、说明等等。这种研究方法以传授知识为主,可能是研究哲学史的主要方法。但是,也可以有另外一种哲学的角度或方法,即通过研究哲学史或历史上某些哲学家来表达某种哲学观点。用中国的古话说,前者是“我注六经”,后一种是“六经注我”。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更加可以说一切哲学史都是当代哲学史。用这种角度看一下康德哲学,看看它能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些什么东西,这是我感兴趣的问题。
近国内关于人道主义和人性论的讨论比较热烈,就从这个问题谈起。
人性是什么?现在许多人都同意人性不能等于阶级性了(前些年一般认为人性就是阶级性),这很明显,因为阶级社会在整个人类社会中只占很短暂的一段,从阶级社会发生前的几十、几百万年到阶级社会消灭后的“共产主义”都是无阶级社会。阶级性没有了,人性却仍存在。
人性是否等于动物性呢?人性是否就是吃饭、睡觉、饮食男女呢?现在我国以及西方常有人把人性等同于这种动物性或人类某些原始的情欲(如性、侵略等等),认为人性复归就是回到这些东西。这是我不同意的。人性恰恰应该是区别于动物而为人所特有的性质或本质,这才叫人性。这种人性或人的本质在阶级社会中被严重异化了,甚至使人性沦为动物性。如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指出,劳动的异化使人在吃喝等动物性的活动中才感到自由。这种“自由”并非人性。
人性是否等于社会性呢?很多说法都把人性看作社会性。但“社会性”这个概念并不很清楚,究竟什么是社会性?是群体性吗?动物也有群体性,在某些动物群体中,也有某种组织、分工、等级甚至某些“道德行为”“利他主义”,如牺牲个体以保存群体等等。人性并不能等同于这种本能式的“社会性”。
那么,社会性是否即某种社会意识呢?但我们知道这种社会性经常被解释成某种脱离感性又支配、主宰感性的纯理性的东西。
与其说它是人性,还不如说它是强加于人的神性。这种理性(社会性)倒恰好与前述那种异化了的感性(动物性)成了对应,把人性了解为、归结为这种异化了的社会性(如宗教观念、禁欲主义、人成为生产的奴隶、机器——如计算器——的附庸等等),正如把人性了解为、归结为本能、自然性(如原始情欲、纵欲主义、人成了消费的奴隶、广告的俘虏等等)一样。它们实际都不是人性。人性应该是感性与理性的互渗,自然性与社会性的融合。这种统一不是二者的相加、凑合或混合,不是“一半天使,一半恶魔”,而应是感性(自然性)中有理性(社会性),或理性在感性中的内化、凝聚和积淀,使两者合二而一,融为整体。 这也就是自然的人化或人化的自然。
人性是就人与物性、与神性的静态区别而言。如果就人与自然、与对象世界的动态区别而言,人性便是主体性的内在方面。就是说,相对于整个对象世界,人类给自身建立了一套既是感性具体、拥有现实物质基础(自然),又是超生物族类、具有普遍必然性质(社会)的主体力量结构(能量和信息)。马克思说得好,动物与自然之间没有什么主体和客体的区别。它们为同一个自然法则支配着。人类则不同,他通过漫长的历史实践,终于全面地建立了一整套区别于自然界而又可以作用于它们的超生物族类的主体性,这才是我所理解的人性。
在八十年代,影响思想文化界全局的有李泽厚……我们需要李泽厚式的思想家、李泽厚式的哲学家。我们不是超越李泽厚,我们要达到他的水平,我觉得这可能是当下中国知识界、思想界很迫切的问题。
——钱理群(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
他(李泽厚)总是能把握住思想文化的历史脉搏,不失时机地把学术界的关注目光引向一个又一个新领域。八十年代后的“美学热”和“文化热”,便都与李泽厚有关。几乎可以说,李泽厚的目光扫向哪里,哪里就会“热”起来。
——易中天(中国著名作家、学者、教育家)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于中国好几代有志于美学或哲学研究的学者而言,李泽厚都扮演着精神导师和灵感来源的角色,从而把他们从僵化思想和惰性思维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
——王柯平(中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
李(泽厚)先生是当代中国*有影响的哲学家和美学家,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十余年中,他的哲学和美学思想影响了包括笔者在内的整整一代人,颇像英国的著名思想家雷蒙德•威廉斯和法国的著名思想家让•保罗•萨特。
——顾明栋(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教授)
李泽厚:
中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曾为图宾根大学、密歇根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哲学和美学研究。
李泽厚在哲学和美学领域,影响巨大。他的理论不仅反映了20世纪中国哲学和美学的极高成就,而且其构建的哲学体系和美学体系具有令人折服的原创性,这足以使他当之无愧地跻身于世界伟大的思想家之列。
李泽厚一生笔耕不辍、创作颇丰,其著作包括:美学四书《美的历程》《美的哲学》《美学四讲》《华夏美学》;哲学著作《我的哲学提纲》《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思想史著作《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杂文集《走我自己的路》等。这些著作,对世界、对人生、对美学、对生活,见解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和青年读者。
海德格尔对当代哲学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无疑属于20世纪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本年鉴承担着两项主要任务:1.它应该在国际的讨
伦理学概论 内容简介 简介《伦理学概论》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伦理学概论 目录 引论 对伦理学的初步说明**章 伦理学是一种怎样的研究**节 伦理学与人的问...
在你的社交范围内是否有在博物馆工作的友人,你是否见过他们眉飞色舞地谈论着种种感受,是否钦佩又神秘地向往过这份工作。你是否
张居正讲解大学中庸 本书特色 唯一留存至今的《四书》皇家读本两朝帝师、内阁首辅张居正讲给万历皇帝一人读的《四书》读本康熙大帝一生*爱读的《四书》读本《大学》、《...
经典与解释-论诗术中篇义疏 本书特色 《论诗术中篇义疏》:“盛世必修典”——或者说,太平盛世得乘机抓紧时日修典。对于现代之后的中国学术来说,修典的历史使命当不仅...
尼采的形而上学批判问题 本书特色 《尼采的形而上学批判问题》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尼采的形而上学批判问题 内容简介 尼采与形而上学的关系,既是理解尼采思想的核心...
医易智慧生命与八卦 内容简介 本书是周易与中医智慧丛书之一,是一部关于周医医学思想的理论专著。笔者通过对历代医家有关医易学说的研讨探微,基本掌握了医易学说的原理...
现象学要求人们只相信自己的直观:在尽量不带任何之见的情况下,认真仔细、一线不苟地去描述“看到”、你经历到的内容以及它们的
中国佛籍译论选辑评注 内容简介 佛经翻译理论是中国翻译传统的发端,是中国翻译硏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是由于原始材料大都散布在石印版本的古籍中,不易找到,且为古汉语...
水知道-神奇的波动 本书特色 本书是超级畅销书《水知道答案》系列的后续之作,作者江本胜博士在继续水结晶的研究,将音乐引入了研究之中,以此探讨了人体波动的神奇;除...
刘向《新序》.《说苑》研究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包括:《新序》、《说苑》的思想研究;《新序》、《说苑》的社会批判;《新序》、《说苑》的编撰研究;《新...
中国佛教史 本书特色 《中国佛教史》:我国人知有佛教,远在汉初;但就历史上显着之事实言,遂相传后汉明帝时,始入中国耳。明帝永平十年(西纪六七),佛教入中国,事详...
尼采与柏拉图主义 本书特色 尼采与柏拉图可能是西方*为人所知的哲学家。他们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小说巧妙的把俩人联系在了一起,本书通过对尼采的哲学基理及其内在...
宽容:上 本书特色 《宽容》是一幅人类奋斗与自我救赎的历史画卷,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解放史。房龙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以“宽容”为主题,详细介绍了从古希腊时...
人祖阿丹 本书特色 茫茫宇宙,混沌初开,一片红霞中降临了阿丹与好娃,从此,大地有了光亮,人间有了欢笑,天南海北有了回族……人祖阿丹 内容简介 《人祖阿丹》为回族...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本书特色 身体康健乃至“长生不老”,千百年来一直是世人的向往与追求。南怀瑾先生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修习实践以及古今述作,撰写了本书。书中着重叙述...
前言近年来,一批又一批中国学生、学者赴美求学、深造,有机会接触基督教。他们聪慧、勤奋,富于进取。不少人开始翻阅《圣经》,
老子.庄子全文注释本 本书特色 《老子》,又名《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先秦道家经典。相传为春秋末期老聃撰。.《庄子》是我国古代《老子》之后又一部道家的代表著作。...
张岱年全集(1--8) 本书特色 张岱年先生是我国当代德高望重的哲学大师。他一生淡泊明志,辛勤耕耘在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他为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传承,为...
有意义的行为:第2版 内容简介 杰罗姆·布鲁纳是纽约大学的心理学教授,1987年他因“对人类心理学的毕生贡献”荣获国际巴尔仁奖。《有意义的行为》以当今的心理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