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章 罗马帝国与基督教的前六个世纪
第二章 新的开端:12、13 世纪的大翻译时代
第三章 中世纪的大学
第四章 中世纪对亚里士多德的继承
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学术的接受和影响以及教会和神学家的回应
第六章 中世纪对亚里士多德遗产的利用
第七章 中世纪的自然哲学、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和亚里士多德主义
第八章 近代早期科学在中世纪的奠基
参考书目
索引
本书是一部经典的科学史著作。它考察了中世纪科学的成就,并从哲学、宗教、体制等方面令人信服地表明,与流行的看法相反,近代科学并非源于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而是植根于古代和中世纪。有四种关键因素使中世纪欧洲为新科学做了准备:(1)希腊-阿拉伯的自然哲学著作于12、13世纪被译成拉丁文;(2)中世纪大学的发展;(3)基督教面对世俗学问所作出的调整;(4)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的转变。本书语言流畅,内容平易,适合对科学史和西方文化史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其宗教、体制和思想背景/科学史译丛》:在基督教的前四个世纪,罗马帝国是一个有着庞大地域的帝国,它西起大西洋,东至波斯,北起英格兰,南至地中海南部。基督教就是在这个希腊罗马世界中诞生和传播的。基督教诞生之初,宗教动荡,经济剧变。在基督教诞生后的二百年里,它与社会各阶层的许多其他神秘宗教和教派一样,都不太引人注意。异教徒从对国教的荷马诸神和罗马诸神的传统信仰中所获得的安全感正在消退。伊希斯(Isis)、密特拉(Mithras)、西布莉(Cybele)、无敌太阳(Sol Invictus)以及诺斯替主义(Gnosticism)和基督教等新的教派正在取代传统神祗。它们不仅相互吸收教义和宗教仪式,而且都持有一些基本信念:世界是邪恶的,它*终将会消亡。人生而有罪,只有避开世俗事物,在永恒的精神领域熏陶自己,才能获得无尽的福佑。除了实践不同程度的禁欲主义,许多教派都相信有一个救世主,为使信众们死后获得永生,他甘愿赴死。当时,新柏拉图主义和新毕达哥拉斯主义等哲学学派都受到了这些流行思潮的影响。一些哲学学派扮演了宗教的角色,因为它们试图引导其追随者与上帝合一并获得救赎,甚至会为此而施展魔法。(然而,哲学学派并不适合这种竞争,因为要想判断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这个世界及其统治方式,需要进行漫长的学习和训练。)数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对传统诸神进行非人格的崇拜,现在,人们渴望有一位世界的统治者,唯一的人格神,人可以同他建立一种亲密的个人关系。许多人开始相信,来自这个神的直接启示能够将他们转化,克服世界的恶。于是大量团体涌现出来,它们都在考虑自己独有的、排他性的救赎计划。基督教就是其中之一。至于基督教如何战胜了传统诸神以及与之竞争的无数其他神秘宗教和教派,这里无法详述了。不过,基督教的传播及其对罗马世界的态度有一些特征,它们与后来的科学发展有密切关系,因此对《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其宗教、体制和思想背景/科学史译丛》至关重要。基督教扩张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传播缓慢。公元1世纪中叶,在圣保罗使异教世界特别是希腊改变宗教信仰之后,基督教才真正开始扩张到圣地[指耶路撒冷]及周边地区以外。与伊斯兰教的扩张相比,基督教的传播步伐尤为缓慢。直到公元300年,基督教才真正传播到罗马帝国全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敕令,规定基督教与帝国境内的所有其他宗教在法律上完全平等。392年,狄奥多修大帝不仅关闭了异教的神庙,而且禁止异教崇拜,否则将被视为叛国。于是,直到392年或公元4世纪末,基督教才成为唯一受国家支持的宗教。过了差不多四个世纪,基督教终于取得胜利。获得这一结果用去了近四个世纪(从保罗正式开始传播基督教算起,大约过去了350年)。而随着632年穆罕默德逝世,伊斯兰教在极短时间内就扩张到了巨大的版图。不到一百年时间,伊斯兰就从阿拉伯半岛向西扩张到直布罗陀海峡,向北扩张到西班牙,向东扩张到波斯、大夏、撒马尔罕和花刺子模。……
作者简介: 爱德华·格兰特,美国著名中世纪科学史家,印第安纳大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系教授,1973-1979和1987-1990任系主任,专长中世纪科学、自然哲学、科学与宗教,1983年被任命为著名教授。获得多项荣誉和奖励,包括1992年的科学史Z高奖萨顿奖。 译者简介: 张卜天,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学士,北京大学科技哲学博士,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中世纪和近代科学思想史。精通科学史、科学普及与哲学翻译,译有著作近五十部。其译文优美流畅,广受读者好评。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本书特色《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卢梭1755年应征第戎学院征文。文中把原始社会当作黄金时代加以描绘,歌颂人类的自然状态,指出人类不平等起源于...
尼采读本 内容简介 尼采具有强烈的反省精神,他的理论似乎是对他的气质的一种抗衡。他自己浪漫而悲观,却偏要批判浪漫悲观主义,他自己体弱多病,却偏要鼓吹强健的生命本...
王权与神祗(上下) 内容简介 《王权与神祗》是考古学、艺术史、铭文学和文献学领域*专业的学者们精心提炼的作品。《王权与神祗》分成了两卷七部分:**卷,共四部分,...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
亚里士多德的图书馆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分为几部分:*,亚里士多德的个人生平和成长经历,包括亚里士多德与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的关系,亚里士多德与其导师柏拉图的关...
《法义》导读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为柏拉图《法义》所作的导读。全书结构分为三个部分:**部分介绍了柏拉图的《法义》结构、文风、义理在他整个作品织体中的位置;第二...
从学科观念的接纳到学科体系的确立,冯友兰先生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早期建构作出的努力功不可殁。本书即是冯先生为中国哲学史奠定
小故事大智慧全集-(珍藏版) 本书特色 很多人为了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心思,殊不知一滴水里就蕴藏着浩瀚的大海,一个小故事中就孕育着博大的智慧。 智者说:一花一天国,...
本书是希伯来与希腊思想比较的经典研究著作。作者从双方截然对立的差异的描述出发(宁静-运动),最终令人信服地阐述了这两大截然
《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标题是“人”,施蒂纳说明所有意识、宗教、道德、法律、真理、国家、社会、人民、民
周易溯源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运用近年来考古学的新发现对《周易》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科学深入的论述,使《周易》从形成到发展的脉络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本书有较高的...
身体与情感 本书特色 赫尔曼·施密茨编著的《身体与情感》汇集了当代哲学史上重要的身体哲学研究者赫尔曼·施密茨关于身体与情感的专题论文。作者将人本身的经验作为出发...
《古兰经》、圣训精选系列丛书.亲情篇(汉文、阿拉伯文) 本书特色 阿地里江·阿吉克力主编的《古兰经圣训精选系列丛书(亲情篇)》共收录了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关于...
为生命找道理 本书特色 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孔子等大师一道寻找生命的真谛。畅销书作家,电视名嘴,台大哲学系主任林火旺教授*新力作。台湾著名导演赖声川、著名歌...
佛教五经与唐宋诗学 本书特色 佛教与诗学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界追逐的热点,也是难点之一。张海沙等编著的《佛教五经与唐宋诗学》从至唐代为止的二千二百七十八部共七千...
汤用彤选集/北大哲学门经典文萃 内容简介 本书回顾20世纪哲学经典之成就的取得,有两点十分突出;**,现代中国哲学的哲学研究,无不以西方哲学及其发展历史为参照的...
柏拉图法义的论辩与情节 本书特色 《柏拉图〈法义〉的论辩与情节》是施特劳斯晚年的主要作品。他以对柏拉图的毕生思索、以对《法义》的特殊兴趣写就了本书。施特劳斯对《...
清代学术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梁启超的经典著作。本书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梁启超的学术思想。本书自问世以来,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成为他们了解清代学术文化史的入...
《管子》一日一语-治世的筹谋 本书特色 《管子》是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相传为春秋齐国相管仲所撰,其实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此书内容庞大,体系整饬...
这里所关涉的不可能是某些可以从定义上一劳永逸地确定下来的术语,而只是一些用来进行描述和对比的手段,它们的意义必须根据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