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章 罗马帝国与基督教的前六个世纪
第二章 新的开端:12、13 世纪的大翻译时代
第三章 中世纪的大学
第四章 中世纪对亚里士多德的继承
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学术的接受和影响以及教会和神学家的回应
第六章 中世纪对亚里士多德遗产的利用
第七章 中世纪的自然哲学、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和亚里士多德主义
第八章 近代早期科学在中世纪的奠基
参考书目
索引
本书是一部经典的科学史著作。它考察了中世纪科学的成就,并从哲学、宗教、体制等方面令人信服地表明,与流行的看法相反,近代科学并非源于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而是植根于古代和中世纪。有四种关键因素使中世纪欧洲为新科学做了准备:(1)希腊-阿拉伯的自然哲学著作于12、13世纪被译成拉丁文;(2)中世纪大学的发展;(3)基督教面对世俗学问所作出的调整;(4)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的转变。本书语言流畅,内容平易,适合对科学史和西方文化史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其宗教、体制和思想背景/科学史译丛》:在基督教的前四个世纪,罗马帝国是一个有着庞大地域的帝国,它西起大西洋,东至波斯,北起英格兰,南至地中海南部。基督教就是在这个希腊罗马世界中诞生和传播的。基督教诞生之初,宗教动荡,经济剧变。在基督教诞生后的二百年里,它与社会各阶层的许多其他神秘宗教和教派一样,都不太引人注意。异教徒从对国教的荷马诸神和罗马诸神的传统信仰中所获得的安全感正在消退。伊希斯(Isis)、密特拉(Mithras)、西布莉(Cybele)、无敌太阳(Sol Invictus)以及诺斯替主义(Gnosticism)和基督教等新的教派正在取代传统神祗。它们不仅相互吸收教义和宗教仪式,而且都持有一些基本信念:世界是邪恶的,它*终将会消亡。人生而有罪,只有避开世俗事物,在永恒的精神领域熏陶自己,才能获得无尽的福佑。除了实践不同程度的禁欲主义,许多教派都相信有一个救世主,为使信众们死后获得永生,他甘愿赴死。当时,新柏拉图主义和新毕达哥拉斯主义等哲学学派都受到了这些流行思潮的影响。一些哲学学派扮演了宗教的角色,因为它们试图引导其追随者与上帝合一并获得救赎,甚至会为此而施展魔法。(然而,哲学学派并不适合这种竞争,因为要想判断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这个世界及其统治方式,需要进行漫长的学习和训练。)数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对传统诸神进行非人格的崇拜,现在,人们渴望有一位世界的统治者,唯一的人格神,人可以同他建立一种亲密的个人关系。许多人开始相信,来自这个神的直接启示能够将他们转化,克服世界的恶。于是大量团体涌现出来,它们都在考虑自己独有的、排他性的救赎计划。基督教就是其中之一。至于基督教如何战胜了传统诸神以及与之竞争的无数其他神秘宗教和教派,这里无法详述了。不过,基督教的传播及其对罗马世界的态度有一些特征,它们与后来的科学发展有密切关系,因此对《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其宗教、体制和思想背景/科学史译丛》至关重要。基督教扩张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传播缓慢。公元1世纪中叶,在圣保罗使异教世界特别是希腊改变宗教信仰之后,基督教才真正开始扩张到圣地[指耶路撒冷]及周边地区以外。与伊斯兰教的扩张相比,基督教的传播步伐尤为缓慢。直到公元300年,基督教才真正传播到罗马帝国全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敕令,规定基督教与帝国境内的所有其他宗教在法律上完全平等。392年,狄奥多修大帝不仅关闭了异教的神庙,而且禁止异教崇拜,否则将被视为叛国。于是,直到392年或公元4世纪末,基督教才成为唯一受国家支持的宗教。过了差不多四个世纪,基督教终于取得胜利。获得这一结果用去了近四个世纪(从保罗正式开始传播基督教算起,大约过去了350年)。而随着632年穆罕默德逝世,伊斯兰教在极短时间内就扩张到了巨大的版图。不到一百年时间,伊斯兰就从阿拉伯半岛向西扩张到直布罗陀海峡,向北扩张到西班牙,向东扩张到波斯、大夏、撒马尔罕和花刺子模。……
作者简介: 爱德华·格兰特,美国著名中世纪科学史家,印第安纳大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系教授,1973-1979和1987-1990任系主任,专长中世纪科学、自然哲学、科学与宗教,1983年被任命为著名教授。获得多项荣誉和奖励,包括1992年的科学史Z高奖萨顿奖。 译者简介: 张卜天,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学士,北京大学科技哲学博士,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中世纪和近代科学思想史。精通科学史、科学普及与哲学翻译,译有著作近五十部。其译文优美流畅,广受读者好评。
《今日如何读新约》是一本当代新约研究力作。在英语世界的一流大学广泛被采用为基本教材。《今日如何读新约》展示了当代新约研究
福柯思想辞典 本书特色《福柯思想辞典》由近60个术语组成的“术语篇”和13个人名组成的“人物篇”构成。 在“术语篇”,作者既介绍了福柯从其他思想家那里借来的哲学...
《金刚经》传 本书特色 本书试从《圣经》的角度对《金刚经》进行重新翻译、注释和解读,发现东西方文化一脉相承,指向共同的人类文明与核心价值观。《金刚经》传 内容简...
公历二〇一七年-修福日历-金刚经-丁酉年 本书特色 ★48开布面精装,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锁线胶装,可180度摊开,阅读更加方便★每月分别刊由柳公权、赵孟頫、董...
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 本书特色 心身问题——自笛卡尔以其特有的方式提出以来——一直是哲学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笛卡尔以“我思故我在”的论证著称...
沉思录风尚图文版(赠光盘) 本书特色 大时代的心灵导引,温总理的床头**,权威译笔+经典图文+听读CD,何怀宏独室授权图文典藏译本。史上*伟大的智慧经典之一,美...
祖堂集 五灯会元校读 本书特色 李艳琴、郭淑伟、严红彦校读的《祖堂集五灯会元校读》把《祖堂集》和《五灯会元》进行校读研究,整理其中的正与误,并进而在理解佛理内容...
佛教.世俗 本书特色 佛教是入世的、积极的,所展现的是饶益有情、自利利他的大乘菩萨精神。本书秉承人间佛教精神,紧随时代发展脚步,将佛教种种精辟独特的看法,有关...
出埃及记是希伯来经典中最重要的文本之一,讲述以色列人在摩西的带领下通过旷野到达迦南地的故事。本书是对该文化的解读,帮助读
西方美学思想史(全三册) 内容简介 本书为复旦大学教授朱立元先生领衔主编的一部大型学术专著,其内容涵盖自圣经、古希腊罗马起,一直到20世纪现当代的西方主要美学思...
放下 本书特色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是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是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
人居地理学-易学经世真诠-4 本书特色 《人居地理学》对传统环境地理的主体与客体、形势与理气、空间与时间、砂水与飞星进行了全面而精辟的论证,辅以经典案例,极具实...
证道秘书-道教济一子傅金铨内丹修炼典籍-(上.下册) 内容简介 傅金铨,字鼎云,号济一子,清代著名道士和内丹修炼家。其著述甚多,本书收录了其《道书杯溪录》《赤水...
为居士说居士法 内容简介 居士是佛教徒的重要组成部分,居士群体对佛教的发展影响很大。本书汇集了印顺法师对居士说法的精彩内容,包括:在家众的德行、建设在家佛教的方...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不仅是他的体系的顶点与总结,在西方哲学史上更是一个极为关键的转捩点:它将巴门尼德以来的“思有同一”思想推
《辞典》保留了海因里希纳特克编著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术语辞典》的内容和形式,辞条的排列顺序也没有变动,只是给每个德语
阴阳五行里的奥秘 本书特色 《阴阳五行里的奥秘》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作者玉昆子围绕着阴阳五行展开,论述了阴阳五行的起源、发展、与人体的关系、与中国...
张伟生书第子道德经 内容简介 品读张伟生的书法,或楷、或隶、或行草,洋洋洒洒的笔墨之间时时流露出纯正的传统韵味;或庄重、或洒脱、或从容、或奔放、或劲健、...
儒教与道教-(全译彩图本)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研究中国宗教的社会历史著作,全书分为三部分。**部分论述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即“城市、君侯与神”,“封建...
索达吉堪布仁波切,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人,生于1962年藏历六月初四,曾兢读于甘孜师范学校。1985后,舍俗出家,前往色达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