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基于结果无价值论的立场,着眼于体系论对客观处罚条件和一身处罚阻却事由进行了探讨。本书对德日客观处罚条件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析,可以说是相关研究的集大成制作。刑法理论界认为,客观处罚条件是犯罪论体系的试金石。鉴于此,本书对我国犯罪论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序言 所谓“犯罪”,是指被科处刑罚的行为。“被科处刑罚”的属性,称为“可罚性”。因此,“犯罪”就意味着具有可罚性的行为。可以说,“犯罪”论的任务就在于确认可罚的行为。然而,通说见解认为,被称为客观处罚条件或者一身处罚阻却事由的一系列要素虽然是“可罚性”的要件,却与“犯罪”的成立与否无关。据此,在规定这些要素的刑罚法规中,“犯罪”与“可罚性”是相分离的。参见?子邦雄:《刑法的基础理论》(1971年)第59页。但是,承认“犯罪”与“可罚性”的分离,不仅有悖于前述“犯罪”概念的定义,同时还意味着放弃了――即使只是部分地――犯罪论的任务。所以,本书试图通过对所谓的客观处罚条件以及一身处罚阻却事由的探讨,重新思考“犯罪”概念与“可罚性”的关系问题。犯罪是可罚的行为。据此,本书中视为问题的“可罚性”也是指作为(广义的)行为属性的“可罚性”。所以,诸如公诉时效等刑罚消灭事由或者具有纯粹程序法性格的诉讼条件等不属于广义的行为(作为整体的行为事象)的事由,均排除在本书的讨论对象之外(关于所谓的客观处罚条件能够归属于广义的行为,参见上编第二章〔第43页以下〕)。近年来,随着刑法中机能的目的论的考察方法的抬头,围绕着“可罚性”概念或者构成其实质内容2的“当罚性”概念以及“要罚性”概念,展开了颇具深意的讨论。因此,在展开实质性探讨之前,笔者拟对“可罚性”的意义、内容、体系性地位等问题进行简单的梳理。**节“可罚性”的意义首先需要对“可罚性(Strafbarkeit)”这一概念在刑法学中是在怎样的意义上被使用的问题进行确认。**,“可罚性”的概念被用于单纯表示某种行为“被作为处罚的对象”的事实。例如,在表述“卖淫行为本身在现行法上不具有可罚性”时,使用的就是这个意义上的“可罚性”的概念。这个意义上的“可罚性”可以称为“形式意义上的可罚性”。第二,“可罚性”的概念也用于表示行为“值得处罚”这一实质性评价。这种“值得处罚”的实质性评价可以称为“实质意义上的可罚性”。“实质意义上的可罚性”3是“形式意义上的可罚性”的前提和根据,它除了被立法论中的犯罪化??非犯罪化的主张援用以外,在解释论中也会以诸如可罚的违法性的形式被视为问题。所谓“可罚的违法性”,不是单纯阐述某个违法行为是“处罚的对象”这一结论,而是表明其违法性达到“值得处罚”的程度这种实质性评价。宫本英修博士是我国*早对“实质意义上的可罚性”的重要性给予关注的学者,他以谦抑性思想为背景对可罚类型论进行了探讨(宫本英修:《规范性评价与可罚性评价》,载牧野教授还历祝贺《刑事论集》(1938年)第1页以下等)。佐伯千仞博士从客观违法论的立场出发,试图以可罚的违法性和可罚的责任论的形式,实现“实质意义上的可罚性”的具体化(佐伯千仞:《可罚的违法序说――以违法概念的形式化阻止刑罚权滥用》,载佐伯千仞:《刑法中的违法性理论》(1974年)第1页以下〔初出??末川先生古稀纪念《权利的滥用??上卷》(1962年)〕等)。米田泰邦律师的著作《犯罪与可罚性评价》(1983年)的书名中出现的“可罚性评价”也相当于“实质意义上的可罚性”,该书揭示了“实质意义上的可罚性”在犯罪成立要件或者犯罪认定程序等各种场合中的机能。另外,为了与“形式意义上的可罚性”相区别,“实质意义上的可罚性”也被称为“当罚性(Strafwürdigkeit)”仅在形式意义上使用“可罚性”一词、将实质的处罚相当性称为“当罚性”,这是德国一般的用词方法;在我国,中野次雄《刑法概要〔第三版〕》(1992年)第57页注①等也采纳了这种用词方法。另外,在法律意义上使用“可罚性”、在法理意义上使用“当罚性”的小野清一郎博士的用词方法,也可以认为与此是大致相同的(小野清一郎:《新订刑法讲义??总论〔第五版〕》(1951年)第79页)。。而“当罚性”这一用语则是与“要罚性(Strafbedürftigkeit)”相对置的,其仅仅是指实质意义上的可罚性中排除了目的论考虑的无价值评价的侧面。参见后出??第二节注①。因此,可以认为在“可罚性”“当罚性”“要罚性”等用语的使用方法问题上,至今尚未达成一致意见。第三,近年来,“可罚性”的概念被部分有力的见解用于表示独立的犯罪成立要件,亦即犯罪论体系上的一个评价阶段。这种见解承认“可罚性”具有作为继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责任之后的第四个犯罪构成要件的地位。参见后出??第三节注①。这种作为独立的犯罪构成要件的“可罚性”可以称为“作为体系范畴的可罚性”。而且,如果将包含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责任在内的整体的可罚性称为“广义的可罚性”,就可以将作为体系范畴的可罚性称为“狭义的可罚性”。然而,正如第三节所述,赋予“可罚性”独立的体系性地位是存在疑问的。
松原芳博,1960年生,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现任早稻田大学法学学术学院教授,法学博士(早稻田大学)。主要著作有:『犯罪概念と可罰性』(1997年,成文堂);『刑法総論』(2013年,日本評論社)、『刑法各論』(2016年,日本评论社)等。毛乃纯,1982年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早稻田大学,现任郑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早稻田大学)。主要作品有:《共犯体系和共犯理论》(合译,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外国学者论中国法??刑法分卷》(合编,2018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冯军,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英汉-汉英玻璃纤维词典 内容简介 本词典收录了玻璃纤维及矿物棉的相关词汇和复合材料的部分词汇。词汇来源于国内外的相关专著、杂志、技术文献、产品样本、网页资料和相...
约翰·雷(John Ray,1627-1705),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博物学家,有“现代博物学之父”及“英国植物学之父”之称。著有《剑桥植物名录》、《英国植物名...
邓德隆特劳特(中国)战略定位咨询公司总经理。战略定位专家,定位之父杰克·特劳特先生的中国合伙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在中国倡导并实践特劳特的定位理论,被誉为“中国定...
斯科特·贝里纳托Scott Berinato《哈佛商业评论》高级编辑和、数据分析师、视觉化专家,同时也是一位获奖作家、编辑和内容架构师。他自称为“可视化极客”,...
徐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治医师,华中科技大学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联合培养医学博士。● 曾在国内外多家知名院校交流学习,发表多篇英文学术文章,深谙中...
▌是巨匠,也是活生生的人▌诺奖得主迪顿力荐 | 彭博、卫报年度必读 | 爱默生奖短名单作品▌精彩传记与严肃思想史的完美结合▌一起走进苏格兰启蒙时代的文人圈.大卫...
作者簡介作者:丸山かぐね原本筆名為「むちむちぷりりん」。在小說連載網站「小説家になろう」的作品「OVERLORD」大受讀者喜愛,點擊數突破千萬。2012以本作出...
中国近代财税法学史研究 本书特色 《中国近代财税法学史研究》:晚清财税祛学民国财税法学近代财政法学近代税法学近代财税法学方法论中国近代财税法学史研究 内容简介 ...
卡伦•霍尼(Karen Horney,1885-1952),德国出生的美国女精神分析学家。她的重要著作包括《精神分析的新方法》(1939)、《自我分析》(194...
姜钦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昌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在数百家报刊发表作品,著有《看不见的嫌疑人》《看不见的嫌疑人2:幽闭恐惧》等畅销小说及散文集十几部。
伤寒质难 本书特色 《伤寒质难》是上海名医祝味菊和门人陈苏生以歧黄问答形式记载的师传记录。此书*大的贡献是提出以八纲论杂病、以五段论伤寒的辨证方法。治疗...
作品目录目录历代屏风综述/胡德生清代宫廷屏风概述/黄剑故宫博物院藏屏风图版座屏围屏插屏挂屏图版索引后记· · · · · ·
张悟本(1963年9月-),生于北京,自称1981年短期就读过北京医科大学夜大,因打架退学(夜大否认有此人)。后来在北京第三针织厂工作。1997年北京市第三针织...
人体特效反射区自认自疗手册-全彩版 本书特色 本书配图详解了全身近200个特效反射区的取穴与按摩方法、按摩功效,并针对生活中常见的疾病所用的反射区按照人体部位进...
《蒲松龄(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内容简介: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清代杰出文学家。蒲松龄自谓“喜人谈鬼”
美国的面积和中国差不多。和大多数留学生及新移民一样,当我们一脚踏上这块广袤的陌生土地时,最初落脚点的选择是十分偶然的。我们落在了一个普通的地方,居住的环境平常而...
喜喜果(编绘):即使沉迷游戏也要认真工作,脸黑不算事,开心最重要。每天都在努力提高手速的漫画高手。主要漫画作品有《糖果CANDY》《落雪成白》《孤芳不自赏》等。...
希瑟·哈特-萨斯曼(Heather Hartt-Sussman)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毕业于布兰迪斯大学,曾就读于巴黎大学。她做过广告文案撰稿人、《好莱坞报道》...
肖云(笔名pupu):1974.2出生,中国惯性技术协会会员,《海陆空天关性世界》主任编辑。十余年来密切关注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对于俄罗斯的政治军事和科技,有着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敬业》内容简介: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本书作者认为,敬业是一个道德的范畴,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