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是在编者们长期的教学心得基础上,依据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和史学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吸取、参考学界近期新研究成果编撰而成。教材以史学论文写作指导为主,内容涵盖毕业论文的类型、基本格式、选题、资料收集、构思、论证及其答辩等基本环节。教材尽量避免现有同类教材框架雷同、知识更新缓慢、模式陈旧等缺陷和不足,灵活安排体例,力求贴近学生实际。所举事例兼及社会科学其他各个学科,注重引入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案例,可作为历史学本科专业教材和广大文科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撰写参考用书。
《史学论文写作(第二版)》:(七)宽泛与集中:学术研究要注意集中方向史学研究课题从范围上说,小到一个村庄,一个人,大到一个县,一个市,一个省,一个国家甚至世界,亦如章学诚在其《文史通义》中对“史”的阐释:“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郭府县志,一国之史也;综记一朝,天下之史也。”从时间上说,上下几千年;从学科领域来说,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教育、地理、人物、制度等领域,课题也难以数计。一个人穷毕生的精力,也不能研究所有的课题,而对这广泛的研究领域和众多的课题,我们应该如何选题,选题范围是宽泛,还是集中?如果作为练习、锻炼,这个问题还不严重,你现在可以选一个古代史的题目来做,将来再选一个世界史或近现代史的题目来做,这都是可以的。但如果你考取了研究生,或准备长期不断地进行研究,选题就不能宽泛,而应该集中,学术研究切忌精力分散。笔者在遴选硕士生导师的时候就因为长期以来研究方向集中在中国古代妇女史,所以成功以副教授的身份被认定为硕士生导师,而相反,不少教授却因为研究方向不够集中而未能如愿。所以,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研究方向不集中,终究难以有大成果,长期的学术研究必须要先确定一个研究方向,中国史还是世界史,比如选中国史,还要确定断代或门类,比如有学者试图致力于史学史的研究,时间也很长,一般要选择一个突破口。瞿林东当初受到白寿彝的教诲,先从唐代搞起,然后向两头延伸。白寿彝的另一名博士吴怀祺就从宋代开始搞起,这样选题就在这个朝代内选。如果选择明清史,领域也很宽泛,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文学、学术,也不能样样都涉猎,如果选择经济史作为主攻方向,那么选题就应在这个范围内进行。为什么要集中精力主攻某个领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不可能在太多的领域中有所成就;二是集中一个方向,前期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下一个研究课题的基础,也可以给下一个研究课题一些启发,比较容易出成果。久而久之,你就会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权威,你就取得在这个问题上的话语权。我们这里强调学术研究要集中方向,主要是针对绝大多数研究者的,不包括少数“大家”,他们由于学术根底厚,学问大,可以在很多领域有所建树,如周绍良。佛学名家白化文曾对周氏在诸多学术领域多有建树做过高度评价:“周先生家学世传,通淹文史;究其大者,厥有多端:日红学,日佛学,日敦煌学,日唐史学,日石经学,日宝卷学,日文物考订之学,日小说考订之学,日古代墓志之学,日制墨专门之学。”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不具有普遍性。(八)呈现条件与客观条件:两者兼顾完成选题取决于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者缺一不可,因此选题时要兼顾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主要指自己的知识结构、研究能力、写作水平,要能和完成的课题基本适应。其中知识结构很重要,如对舞蹈一窍不通的人去研究舞蹈史、对绘画一点不懂的人去研究美术史都不行,对科技完全外行的人就不要去研究科技史或历史上的科技人物。当然,知识结构只要是基本适应就可,略有不足,还可以通过学习去弥补。研究能力也很重要,如果你的研究能力有限,对于十分复杂的问题*好不选,否则将难以驾驭,而应选那些不十分复杂、自己能够把控得了的课题。客观条件主要是指资料、时间等,其中*重要的是资料。比如有些题目很好,但资料很分散,需要花很长时间去收集,而时间根本就不允许,那*好不要选这个题目。如一学生选择宋代下层妇女作为研究选题,资料过于分散不说。尤其是下层女性进入史籍者寥寥,所以资料就是*大的难题,虽则为此付出不少,但*终效果欠佳。还有,抗金名将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何铸愤然不平,曾经尝试刺杀秦桧,笔者对这一颇有气节的历史人物很感兴趣,打算就此写篇文章,但无奈资料太少,不具备基本条件,只好遗憾作罢。如何了解这个题目的资料多少,好不好找?在这方面要多听听指导老师的意见。既要“知己”,又要“知彼”。所谓“知己”,首先,要充分估计到自己的知识储备情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为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依赖一次毕业论文的写作实现突飞猛进。所以选题时要量力而行,客观地分析和估计自己的能力。如果理论基础比较好,又有较强的分析概括能力,那就可以对自己确定较高的标准,选择难度大一些、内容复杂一些的题目,这样有利于锻炼自己,增长才干;如果自己觉得综合分析一个大问题比较吃力,那么题目就应定得小一些,这样便于集中力量抓住重点,把某一问题说深说透。其次,要充分考虑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应当看到,大学生的学识水平是有差距的。有的可能在面上广博些,有的可能在某一方面有较深的钻研,有的可能在这一方面高人一筹,而在另一方面则较为逊色。……
宋冬霞,女,现为盐城师范学院海盐文化研究所所长,盐城师范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宋史研究会会员。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妇女史和宋元史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2003年获得中国古代史专业(宋元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2007年被确定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人工智能:重塑个人、商业与社会》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与AI相关的理论知识,例如,AI的核心、AI的3个发展阶段、AI的科技支撑点等
巴黎的重生 本书特色 19世纪以前的巴黎以肮脏、拥挤和危险著称。1848到1870年,巴黎发生了施了魔法一般的惊人变化。新巴黎的构想来自拿破仑三世,但他的计划步...
帖木儿帝国 本书特色 帖木儿帝国,1370年由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儿开创,传六代十余主,1507年亡于突厥化的乌兹别克部落。其鼎盛时疆域包括今格鲁吉亚到印度的中亚...
Theauthorconsiderstheimplicationsofdeeperintegrationintheinternationaleconomyfor...
时刻关注:民国十大神秘疑案 本书特色 时刻关注编委会编著的《民国十大神秘疑案》挑选出民国较具影响力的十宗重大悬疑事件,将它们看成一个个案件,带着读者在茫茫史料中...
英帝国 内容简介 在迄今为止绵延数千年的世界文明史上,曾经出现过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独霸一方称雄一时的“帝国”。它们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既创造过令人炫目的辉煌成就,又带...
简介:沃格林的鸿篇巨著《秩序与历史》力图在历史的长流中见出人类用以规范他们个人和社会生存之秩序的符号形式。《以色列与启示
本书分主题研讨、研究论文、书评三大部分,详细介绍了自然法传统中的霍布斯、卢梭社会理论的宗教渊源初深、伟大的界定者:霍布斯
德国人 本书特色 "①大型历史文学《德国人》向您讲述德意志民族“铁血”与“浪漫”交织的千年悲歌!②精彩缤纷的人,荡气回肠的情!那看似荒诞的一幕幕,恰是历史的真实...
史记 本书特色 《史记》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生平、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
《永不停歇的时钟》内容简介:*科学史扛鼎之作!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誉为“20年来深具影响力的书之一”*从中世纪自动发条机器人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 内容简介 皇上从奏折中看大员对他的情谊深浅、忠诚程度、贴心指数;臣工从奏折中琢磨朝廷的态度、皇上的脸色、做事的策略。其中的曲折机奥、微妙细...
《硬核公文:打造写作技术流》内容简介:公文写作是多种主客体因素与文本规范交互协同的过程。本书倡导“诗外功夫”与“诗内功夫”
明朝的兴衰与清朝的崛起-图画中国历史-20 本书特色 历史很枯燥?历史很复杂?历史很无趣? 不!不!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由台湾著名漫画家潘志辉先...
《剧变》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恰逢其时的巨制。在个人与国家都对未来充满迷茫,危机接踵而至的当下,普利策奖得主、《枪炮、病菌与
【作者简介】安奈特·维奥尔卡(AnnetteWieviorka,1948——):法国历史学家,大屠杀及二十世纪犹太人历史研究专家。法国国家科
托马斯.杰斐逊与海盗-美国海权的崛起 本书特色 《托马斯·杰斐逊与海盗:美国海权的崛起》以托马斯·杰斐逊为中心,讲述被许多人遗忘的*...
中国通史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编主讲文化现象,下编则按照历史顺序加以串联,在理乱兴亡的同时将历史知识更系统地进行梳理。吕先生著此书时正值抗日战争,是...
《激荡三十年(十年典藏版)上册》内容简介:尽管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可是,1978年-2008年的中国,却是不可能重
本书是侯旭东教授关于中国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地域社会研究的论文合集。共收十余篇有关中国古代地域社会研究的论文,既有对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