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中华古历及其推算的原理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观象授时、七十二候、古代纪年法、关于干支与公元纪年的相互换算、古代纪月法等。学习古代天文历法,对于我们研究古代历史、古代文学、古代科技、古代医学及文物考古,均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本书为读者学习古代天文历法,进一步了解和研究中华文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严谨科学的推算手段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习古代天文历法,不仅能帮助我们读懂古书、点校古籍、考证信史,对继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书是学习古代天文历法不容错过的优秀读物。本书简明扼要、实用易学,是古代天文历法入门进阶之上选
序论 我国是世界上*早的文明古国,是*早进入农耕生活
的国家。远在两三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出于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十分重视天时。他们凭着观察日月星辰在天幕上呈现出来的,带有一定规律的运行现象,来审时度节,安排农牧业生产,使之“不违农时”(《孟子》),做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时不失”,“五谷不绝”而民“不可胜食”(《荀子》)。“力不失时,则食不困……故知时为上,知土次之”(《农书》)。《吕氏春秋》云:“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是故得时之稼兴,失对之稼约。”“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韩非子》)。
古人所谓的天时,实则是指一年四季和风雨雷电等与农事生产有着直接关系的自然现象。先民们发现这些关系到农牧业成败的自然现象,特别是气候的变化,则与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天象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他们非常重视天文,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天文知识。明清学者顾炎武云:“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日知录》卷三十)从现有的资料和出土文物,如在湖南怀化洪江高庙文化遗址,出土了距今七千八百年以前的“八角星图”(无字连山八卦);在怀化会同连山乡(神农氏故里)的龟头坡发现了一个七千多年前的标刻有二十八宿和北斗等天文图像的“星象石”;在湖南岳阳君山,发现了一个七八千年前刻在岩石上的“星云图”;在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发现了距今六千五百年前的“含山玉版”(《连山易》和《归藏易》的前期太极图);等等。特别是1990年从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仰韶文化墓葬的墓主人骨架左右两侧及脚端发现的,用蚌壳摆塑的龙虎和北斗图案说明:早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被称为二十八宿的四相之一的“左苍龙”(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和“右白虎”(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参、觜)以及凭北斗柄夜晚方位和指向以定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及一日时间之早晚(十二辰等)的方法,已经形成。(见1990年《文物》第三期)
1964年在郑州市东北部大河村发现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及夏、商文化遗存的大型遗址,出土了距今五千多年(公元前3000年以前)的大量精美绝伦的,描绘着太阳纹、月亮纹、星座纹、日晕纹等的彩陶。这些彩陶也充分表明了我国五千多年前的先民们就已经认识了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见《中国教育报》1994年4月24日第三版《灿烂的文化——大河村遗址》)而公元前17世纪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就已有了关于星宿名称和日食、月食的记载。《周易》《尚书》《诗经》《春秋》《国语》《左传》《吕氏春秋》《礼记》《尔雅》《淮南子》等书更有不少天象观测实录和天象叙述如: 《尚书·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尚书·夏书》:“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羲和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诛。”
《尚书·康诰》:“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
《春秋·穀梁传》:“(隐公)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国语·周语》:“武王伐纣,岁在鹑火。”
《左传·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于北斗。”
《吕氏春秋·孟春纪》:“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鱼上冰,獭祭鱼,候雁北……”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
《周礼注疏》卷十:“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
《尔雅·释天》:“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
《淮南子·天文训》:“日冬至,井水盛,盆水溢。羊脱毛,麋角解,鹊始巢……日中而景丈三尺……” 《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汉书·律历志》则是古代天文历法的专著。文史工作者经常接触古代典籍,如果对古代天文历法不甚了了,那就很难谈得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是一般文史爱好者,倘不懂得点古代天文历法知识,也就难以读懂古书。章太炎先生云:“不通天文历法及音韵训诂,不能读古书。”例如: 《诗经·小雅·大东》:“跂彼织女(三星鼎足而成三角之状),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揭。”
《诗经·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同。”
《诗经·鄘风·定之方中》:“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
《国语·周语》:“昔武王伐纣,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注:天驷,房宿。大辰,房、心、尾也,大火亦谓大辰)
《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吕氏春秋·序意》:“惟秦八年,岁在涒滩,秋甲子朔。朔之日,良人请问十二纪。”
贾谊《鵩鸟赋》:“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鵩集于舍。”
《汉乐府·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的确,倘不通晓点天文历法知识,要读懂以上这些文字,实在是困难的。
因此,学习古代天文历法,对于我们研究古代历史、古代文学、古代科技、古代医学及文物考古,均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学习古代天文历法,不仅能帮助我们读懂古书、点校古籍、考证信史,对继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攀登科学高峰,为建设四化,振兴中华贡献力量,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蒋南华,1938年5月生,湖南益阳人,退休前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现为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屈原学会名誉会长、贵州省首批省管专家。
云南历史文化名城研究 本书特色 《云南文库》是我省“十二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的重大项目,《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是《云南文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国会:代议政治与议员行为》(第十四版)是一部全面评介美国国会的制度演进、选举生态、议员逻辑、组织结构、规则程序以及
阿拉伯简史 本书特色 本书出版于1943年,是《阿拉伯通史》的简写本。书中从早期阿拉伯人讲起,对伊斯兰教的兴起,对阿拉伯人的建立国家和扩张,对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及...
三国大墓 本书特色 2009年“曹操墓”惊现河南安阳。 曹操高陵、刘备惠陵、孙权蒋陵,疑云重重,昔日英雄今何在?从幕前到墓后,从质疑到悬疑,现实的表象≠历史的真...
本书初版于1923年9月,是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虽是一部学术性的专著但预设的读者对象却是青年学生,史识丰富,笔调流畅
尚书学史 本书特色 想要全面系统地了解《尚书》的来龙去脉,不能错过刘起釪先生的《尚书学史》。本书提纲挈领地对《尚书》的演变和研究情况进行了归纳梳理,在简明通畅的...
俾斯麦-一个普鲁士人和他的世纪 本书特色 《俾斯麦:一个普鲁士人和他的世纪》他的魔力被打破了。本书描写的不是作为魔术师、巨人抑或魔鬼的俾斯麦,而是隐藏在传奇故事...
唐宋文学七大家-漫说中国历史-35 本书特色 本册图书讲述了韩愈谏迎佛骨、柳宗元种柳、醉翁欧阳修等著名的历史人物与历史故事。围绕着漫画故事,又用四个栏目介绍了相...
白话精编二十四史-彩图珍藏版·全4卷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吉林出版集团出版★ 历史学家、文化史专家龚书铎主编★ 书中插配了近千幅与史书内容、时代相近的绘画...
历史与人-重新思考普遍性问题 本书特色 由著名学者孙歌在系列讲演基础上整理修订而成,集合了作者近几年在思想史研究中新的工作进展与突破。全书包含三个内在互相关联的...
《纸上威尼斯》内容简介:这是一部16世纪的威尼斯出版史,影响波及政治、宗教、文化、地理、医学、音乐等领域,见证了威尼斯出版业
门槛上的民国 本书特色 民国的诞生揭开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年代,但结果只能用“凌乱”来形容。亘古未有的鼎革之际,共和政治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移植西方制度是否会水土不服...
丧葬仪式或被当作是人生结束之际的告别典礼,丧服和丧葬礼制体现人际关系和某些人生观的根本理念,可以认为是构建中国古代社会的
纪念张海鹏先生诞辰八十周年暨徽学学术讨论会 本书特色 王世华、李琳琦、周晓光主编的《纪念张海鹏先生诞辰八十周年暨徽学学术讨论会文集》是纪念中国明史学会原副会长、...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研究》内容简介: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明代方志选编序跋凡例卷-(全二册) 本书特色 ★ 32开布面精装,中国书店出版★ 《中国地方志年鉴》编辑部主任王熹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张德信等...
《地址的故事》内容简介:本书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街道地址为什么这么重要?”为了回答这一问题,作者在十余座世界闻名、影响
李零自选集 本书特色 《李零自选集》讲述了:90年代以来,这批学人更以一种成熟的心态,对新世纪的学术前景作了从容的思考。由此我们也就有理由期望他们在步入下一个世...
创造者-富于想象力的巨人们的历史-11-(上下册) 本书特色 《创造者》是美国著名文学派史家丹尼尔j布尔斯廷的又一部力作,是其《发现者》的姐妹篇。该书重现了三...
汉魏两晋南北朝史丛考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两汉魏晋南北朝历史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参考文献。全书共收论文九篇,由余嘉锡先生所撰。论文主要研究两汉魏两晋南北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