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丛话》是古典文学专家施蛰存先生当年为《文史知识》杂志所写的金石专题文章汇编,是古典文献学、金石学入门的经典专著。作者一面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一面用极为通畅易懂的语言把金石、碑帖、拓本、石刻、金文、摩崖、造像、塔铭等知识点作了简明扼要的讲述。内容精炼、材料丰富、深入浅出,堪称传统文化学术普及的典范之作。
古典文献、金石入门图书。传统文化学术普及典范之作。 古典文学金石碑帖专家施蛰存深入浅出的“文物小百科”。 全书有文才、有学问、有见识、有个性,博学守约,敢下评断。 用简明易懂的话讲清了金石、碑帖、拓本、石刻、金文、摩崖、造像、塔铭等专业知识点。 施蛰存先生知识修养面极广,凡所著译,都站得住,有特点,不做则已,做必有显著的个性。文词则清新俊逸,有诗情韵味,一如其人。——徐中玉 施蛰存先生为一般普及撰写的《金石丛话》,又以论说精到的学术含量、言简意赅的恰好篇幅,加上浅显生动的白话叙述,将那些繁复难懂的名词概念、必须知道的基本常识和关键所在的要领重点,以及从先秦一直到唐朝历代金石碑刻主要概况等,都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故虽笺笺小册而一印再印,几成今日初问金石碑版之学的入门*选。——陈麦青 《金石丛话》这本小册子,是我金石学*初的启蒙教材,其论述的金石学基础知识,准确而翔实,在这条正路上,我一直求索至今。——施之昊
一“金石”“文物”“考古”的各自含义
二说碑
三说帖
四谈拓本
五碑额、碑阴、碑侧、碑座
六秦石刻文
七先秦金文
八汉代石刻文
九魏晋南北朝石刻
十摩崖
十一造像
十二唐碑
十三唐墓志、塔铭、经幢
十四金石小品
说碑 许多人以为凡刻有文字的石头都称为碑,这是一个长久以来错误的观念。所谓碑这个东西,本来只是一块大石板,中间上端穿一个圆洞。古人办葬事,把石板直立在墓穴四角上,利用它来扣牢粗大的绳索,慢慢地把棺材放下去。此外,公卿大夫的家门口,也有直立的石头,用来系马,这就是后世的系马桩。宗庙祠堂门前也有石头,用来拴住祭祀用的牺牲。这些石头,总名曰碑。所以《说文》给“碑”字的注解是“竖石也”。汉以前的古书中所有的“碑”字,大多数指的是这种直立的石板。大约在西汉晚期,有人开始利用这块石板,刻上了文字,记述墓中人的姓名、官位、卒葬年月,就放在墓前,不再撤除。这个东西,称为墓表。现在存有河平三年(前26)八月的《麃孝禹阙铭》,向来研究者都以为是墓阙铭文,我以为其文辞与东汉时盛行的墓阙铭不同,所以我认定它是墓表。以后,石板上刻的文辞渐渐多起来,详细地记述了墓主的姓名、家世、生平和事业,还加上些颂扬和悼念的诗铭。这样就成为一篇传记,使过路人读了,可详细地知道墓主是何等人物。这块石板,就称为墓碑。墓碑是墓表的发展。从此以后,碑的字义变了。人们以为碑是刻有文字的石板,其不刻文字的,反而不算碑了。祠堂是子孙纪念祖先,人民纪念好官的建筑物,神庙是信徒群众纪念圣贤神仙的建筑物,在这些建筑物门前的竖石上刻了文字,记述受祭祀者的道行功绩,就称为祠庙碑。在汉魏时代,人们对于碑的观念,大概只限于墓碑和祠庙碑两种,其共同点是都限于纪念过去的人物,现实的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至于记载其他事物的石刻,一般都不称为碑。因此,民间对于这个“碑”字,有了新的解释。人们以为立碑是表示悲悼。我们在汉碑的铭文中,常常可以观察到这一意义。晋代的民歌里,往往以“含碑”为“含悲”的谐声。《初学记》里便直接说出了“碑,所以悲往事也”。到晚唐的陆龟蒙,更明白地说:“碑者,悲也。”这就把汉魏以来的这个概念确定为“碑”字的释义了。汉碑《北海相景君铭》有“竖建虎”一句,这个“”字,从宋代的洪适到清代的翟云升、翁方纲,都不识得,所有的字典里也都不收。我以为这就是碑的俗体字,它反映了汉代人以悲释碑的观念。这个字如果用《说文》的成例来注解,应当是“从石,悲省声”。虎是指墓前石虎,即是墓碑。汉碑的题额,有用“碑”字的。例如《校官之碑》,是纪念溧阳县县长潘乾建造学宫的;《白石神君碑》是纪念常山相冯巡等为白石山神立祀的功德的。诸如此类的“碑”字,都是指这块石板而言,并不是指其文体。但到了南北朝,这个“碑”字的意义又转而为一种文体名词了。《昭明文选》的目录里有两卷《碑文》。这个类目,倒是经过考虑的。它表示这是一些刻在碑石上的文章,还没有把这种文体称为碑。但其中所收的碑文中,有一篇王简栖的《头陀寺碑》,内容是记述一所佛寺的,这就只能题作《头陀寺铭》而不能题作碑了。韩愈写了一篇文章,颂扬宰相裴度平定淮西藩镇吴元济叛乱的功绩,把这篇文章刻在碑上,而在他的文集中,仍把这篇文章题为《平淮西碑》,因而被宋代的古文家批评,说他以碑为文体,完全是错误了。这个碑是平淮西碑,这篇文章却应该题作《平淮西颂》。把一切石刻都称为碑,把碑作为文体名词,这两种都是错误的。
施蛰存(1905—2003),生于浙江杭州。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在文学创作、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金石碑版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将军底头》《梅雨之夕》,散文集《灯下集》《待旦录》,译著《域外诗抄》《外国文人日记抄》,学术著作《唐诗百话》《词学名词释义》《金石丛话》等。
《翡翠收藏投资购买宝典》内容简介:《翡翠收藏投资购买宝典》是一本翡翠藏家必备指南,是一本集收藏、鉴赏、投资、购买内容于一体
吾国与吾民-纪念林语堂诞辰120周年私藏本 本书特色 《吾国与吾民》是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写作的经典著作,在海内外引起轰动,美国许多知名人士推崇备至,被译成多种文字...
《TensorFlow深度学习实战》内容简介:本书将介绍如何有效地使用Google的开源框架TensorFlow进行深度学习。通过学习,你将实现不同
留园-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目录 一 长留天地间的留园二 东西南北各异的留园三 留园灿烂的历史四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融合五 与众不同的留园六 留园空间造景留园-中国文...
无事不说日本 本书特色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中国人东渡日本,惊诧友邦之余,把体验、考察、认知付诸文字。本文丛所选作者皆为旅日华人写作的佼佼者。他们都旅居日...
永嘉学派与温州区域文化崛起研究 内容简介 永嘉学派在历史上是一个地域特征非常鲜明的学派,其主要成员都是温州籍人士,其学说在南宋思想界有相当的影响,在宋、元文献中...
顾城.故城 本书特色凤凰网文化频道历时两年,从北京到新西兰,寻访顾城生前旧居,采访数位顾城生前好友、文坛故交,搜集大量**手资料,除了对诗人顾城进行回顾外,更对...
资深少女奇幻小说作家,传作六年多,著作达几百万字,魅力经久不衰。2001年以架构庞大的架空历史著作「九龙策」掀起龙卷风,横扫两岸三地;此后,又以神话系列小说“阴...
联圣钟云舫对联五百副 内容简介 钟云舫生活在灾难深重的晚清时代,列强的侵略,清政府的腐败,导致祖国山河破碎,人民痛苦不堪。钟云舫虽是人微言轻的穷秀才,但在思想上...
神话与政治之间 本书特色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素来重视国外学术思想的引介工作,以颇有助于中国自身思想文化的发展。自80年代中期以来,幸赖著译界和读书界朋友鼎...
巧学灯谜 本书特色 灯谜爱好者的解谜宝典;灯谜初学者的启蒙良师。巧学灯谜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是帮助读者了解灯谜的常识以及学会如何猜灯谜,如何制作灯谜。玩灯谜的好...
偶戏-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本书特色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
在北大听讲座:第十二辑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北大听讲座”书系的第十二辑,所收文章皆为专家、教授、知名学者、社会名流在北大的精彩演讲。文章深入浅出,简练朴素,既有...
中华文明史第二卷 内容简介 本书将中华文明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文明史上重大的转折作为分期的依据,细致地描绘了各个时期文明的特点、亮点,及其承上启下的关系,彰显那...
连用成语词典 本书特色 独辟蹊径,多角度类聚成语应用研究成果;取精用宏,利用资源的优势进行编辑工作;咬文嚼字,遵从国家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与时俱进,通过创新更好...
比文较字:图说中西文字源流 本书特色 一本为设计师、文字工作者,以及对平面设计感兴趣的人量身写作的关于中西方文字的书;用极具设计感的视觉形式。对比呈现汉字与拉丁...
服饰文化全览(上下册) 本书特色 ★ 大16开精装,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全书涉及词条8000余条,其中与服饰有关的中外故事近400条,服饰语汇5000余条,服...
知日森女特集-ZHI JP.09 本书特色 《知日·森女》特集是超人气品牌知日系列图书的第9弹! *受欢迎人气日本连续出版品牌知日*新弹!一定知道得收藏的日系森...
简化字-繁体字-对照字典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国家语委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里的全部2235个简化字以及《**批异体字整理表》中习以为简化字的39个...
★创意信息图讲述摇滚史,一眼就爱上的天才设计 本书以一种别开生面的形式讲述了摇滚乐的历史,通过极具创意的信息图例展现了摇滚乐的发展脉络和代表性音乐人的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