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主流媒体针对互联网的批判几乎从未停止。人工智能的出现,更加点燃了人们对于科技和道德关系的讨论。作为本世纪发展最迅猛的技术主体,互联网承载了人类的希望,也显露出自身的局限——人们期待通过互联网构建的“世界大同”似乎未能实现,反倒因此形成一层层沟通壁垒;虚假信息的散布削弱了个体间的信任;言论传播门槛的降低,令一切概念单一化、扁平化……王健飞在《互联网是人类历史的一段弯路吗?》中历数这些弊端,但也提出期待——尽管没有一家公司、一个产品或一种全新的技术可以解决目前面临的全部问题,但这些都会成为不久之后的需求,进而演化为产品、解决方案与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
从大学才开始热衷运动的张梁,毕业后只身到深圳当信贷员,九十年代末开始参加户外运动,通过一次次登山,体验到挑战自我、征服高度的快感,从业余攀登者进化为职业探险家,用十四年的时间完成“14+7+2”(登顶全球十四座8000米以上山峰、七大洲最高峰,并以探险方式徒步滑雪抵达南北极点)这一人类登山探险的终极梦想。《攀登者》便是由他讲述、叶小果整理而成的探险生涯记录,文中所收录的照片大多为张梁拍摄,展现了难得一见的攀登过程和诸多雪山顶峰景色。
《读库2002》里李金声曾回忆自己当年高考落榜的荒唐事,《三线厂子弟学校》讲的是他之前求学的经历。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全国战备企业大迁移的开展,哈尔滨东安机械厂一批职工南下援建景德镇基地发动机厂,工厂遂在当地建立子弟学校。学校创办初期,各项条件皆不具备,甚至连像样的教室都没有。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才逐渐拥有校舍,配备教材与师资,走上正轨的过程不可谓不艰辛。李金声作为第一批毕业生,详细记录了这段苦与甜并存的中学时光。
《“世界的温柔的冷漠”》是梁霄、杨芳州对《寻找〈局外人〉》作者爱丽丝·卡普兰的深度采访,通过九段问答,介绍了该书的成书经过,同时探索贯穿加缪写作生涯的精神世界。今天加缪对着我们讲话,而且他从未停止与我们讲话;他作品中的议题不会过时,一直映射着当今世界。
1955年,上海新美术出版社集结一批老辈连环画家,为经典名著《儒林外史》绘制连环画。画家运用老辣的笔触,再现了古代文人的俗与雅、精与憨、愚昧与机敏、市侩与超脱……更为原作增添生气。《儒林入画》一文中,蔡小容选取了《范进中举》《匡秀才》《沈琼枝》《盐商万雪斋》《枕箱案》《严贡生》《王冕》等名篇,另辟蹊径,赏析精彩画面,重读经典,还原老艺术家二次创作这部名著时的风采。
2020年初,新冠肆虐,全球爆发大规模疫情,而有效控制疫情的重要方法就是接种疫苗。朱石生的《基因时代的疫苗研发》回顾了乙肝疫苗研发的过程,同时介绍人体的免疫机能、讲解病毒致病原理,并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对疫苗研发的启示。在新冠疫苗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当下,这篇文章亦能道出其背后的艰难。
中国的传统戏曲,不少是以君臣相争为主题。虽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和功臣之间仍然需要保持微妙的恐怖平衡。傅谨的《分寸》以《打金枝》和《徐策跑城》为例,分析了君臣之间互相制衡的张力在传统戏曲里的表现,让我们看到政治中有趣的博弈。
生活的每个阶段都存在一部加缪的著作:《局外人》是给少年的;《鼠疫》以其社区精神,面向大学生、人道主义活动家以及此时此刻的前线医生;而《堕落》———一个自我贬低的故事,则是针对中年人的,给那些不快乐的律师或对冲基金经理;《第一个人》为人生的成熟期准备,因为我们已经开始回忆。
——引自章节:162-192“世界的温柔的冷漠”………爱丽丝·卡普兰
我是一个比较理智的攀登者,不会轻视任何一座山峰,在安全前提下才去完成挑战。每次攀登我都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循序渐进。这是我的安全底线,我不会选择那些野路子,心里没底的,或者拍屁股就走的,我不干那种事。我选择队伍,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慎之又慎。登山不像旅游那么容易,要有耐心,急不来,天气就是那样,山就在那里,自己能做的就是调整最佳状态去冲顶。人们问我登上顶峰是什么感觉,其实当时只想活着下去。登山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心理素质、人生阅历、随机应变、团队精神、体力、登技术、后勤保障等等缺一不可,归纳起来就是清醒理智,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这样的经验,救了我,也救了别人。如果有能力登顶,但是没有能力下撤,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攀登者。如果做无的牺牲或者自不量力的挑战,不能活着下来,又有什么意义。登顶不是成功,成功登顶、安全下撤才是成功。一个登山者如果轻率冒险,不仅仅是藐视生命,更暴露了他无法抗拒世俗欲望的懦弱和被胜利之名诱惑的不成熟。
——引自章节:79-130攀登者………………张梁口述|叶小果整理
香菇栽培实用技术 内容简介 食用菌产业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发展起来的。1978年全国食用菌产量仅6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7%。改革开放后,食用菌产...
高木直子1974年出生于日本三重县。插画家。小时候也和许多女孩一样,说“想开花店”“想开面包店”一类的话。但上了初中之后,开始觉得自己还蛮喜欢画画的。高中时代憧...
在线阅读本书WasitreallytheThomasinaTuckerton--dropoutheiressturnedbohemianbeatgirl--se...
这是一部颠覆童年记忆的黑色童话。艾玛•斯旺的生活与童话故事没有一点关系。弃婴的身世让她从来都是形单影只——直到28岁生日的晚上,一个男孩的来访令一切都发生了翻天...
兰晓龙,湖南邵阳人,1973年5月26日出生。1997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后进入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成为一名职业编剧。曾创作了话剧《红星照耀中国》,电视剧《石磊...
本身即为精英人士,加之一直近身与世界精英共事的独特工作经历,作者受邀为日本“东洋经济在线”主持《直击世界精英!》专栏,披露精英的工作方法。该专栏得到日本广大上班...
魏斌,1976年生,山东临朐人,1994—2004年就读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历史学系,历史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教授。近年研究领域...
萧鼎,男,福建人。特立独行,寄情写作。长篇奇幻系列小说《诛仙》在台湾一经出版,即飙升至港台畅销书冠军榜,以其天马行空的想像、雄健恢宏的叙事迅速成为华语奇幻文学巅...
无可争议的侦探小说女王,侦探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阿加莎•克里斯蒂原名为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一八九○年九月十五日生于英国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尔德宅邸...
司法过程的性质 本书特色 本书*初是在耶鲁大学法学院所作的一个演讲,为的是纪念耶鲁大学法学院的一个已经去世的毕业生——阿瑟·P.麦金斯特里。这部讲演不仅是卡多佐...
东野圭吾日本著名作家,1958年生于大阪,直木奖、推理作家协会奖、江户川乱步奖、本格推理小说大奖等日本重要文学奖项得主,出道20余年来作品逾60部。早期作品多为...
松岡圭祐1968年12月3日生於日本愛知縣。曾經以催眠師及魔術師的身分在綜藝節目演出。1997年推出第一部推理小說《催眠》,甫一出版便在日本造成轟動,被譽為近年...
#NAME?
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销售量逾10亿册,而且还被译成百余种文字,销售量亦逾10亿册
唐士诚学术及临床经验集 本书特色 《唐士诚学术及临床经验集》由李树君,张玉琴,黄治云编著。唐士诚老师熟读中医经典,对中医基础理论中阴阳、水火、气血等有自己独到的...
周裕锴,1954年生,成都华阳人。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任中国苏轼学会会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韩国东方学...
1959年大阪府生まれ。京都大学経済学部卒業。生命保険会社に勤務後、作家に。1996年、『十三番目の人格――ISOLA』が第3回日本ホラー小説大賞長編賞佳作に選...
人类的终极追问中,起源总是一个避不开的问题。世界上有100多种起源故事,几乎所有的人类文化和宗教传统都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圣经·创世记》上说万事万物是上帝创造的...
精彩摘录我们极容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想做奴隶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引自第147页世上那有半天抽
中国传统中医史话---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 本书特色 金开诚主编的《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内容介绍: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