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1章 酸枣概述 1
1.1 进化与分类 1
1.1.1 枣属植物的起源、分布及种质资源 1
1.1.2 枣属植物分类 2
1.1.3 枣种下分类研究 2
1.1.4 酸枣与枣的进化关系 2
1.1.5 酸枣起源的研究进展 4
1.2 枣属的分类学研究 6
1.2.1 枣属的分类地位及属下划分 6
1.2.2 枣的学名及分类 8
1.3 酸枣的演化 9
1.3.1 酸枣资源分布与应用 9
1.3.2 酸枣的进化路线 10
1.4 酸枣的营养及药用价值 13
1.4.1 酸枣的营养价值 13
1.4.2 酸枣的药用价值 13
1.5 酸枣的有效成分 16
1.5.1 酸枣果肉的营养成分 16
1.5.2 酸枣叶的化学成分 16
1.5.3 酸枣根、根皮的化学成分 16
1.5.4 酸枣仁的化学成分 17
1.6 酸枣的生态效益 21
第2章 不同土壤水分下3个种源酸枣幼苗的耗水特性和抗旱机制研究 23
2.1 不同土壤水分下3个种源酸枣幼苗生长与耗水规律 23
2.1.1 实验材料 23
2.1.2 3个种源酸枣幼苗全生育期平均耗水量 24
2.1.3 3个种源酸枣幼苗单株月耗水量 24
2.1.4 3个种源酸枣幼苗单株旬耗水量 26
2.1.5 3个种源酸枣幼苗单株日耗水量 28
2.1.6 3个种源酸枣幼苗生长的变化 29
2.1.7 3个种源酸枣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水分饱和亏 30
2.1.8 3个种源酸枣离体叶片持水力 30
2.1.9 3个种源酸枣叶片叶绿体色素含量 32
2.1.10 3个种源酸枣幼苗生物量积累及水分利用效率 34
2.2 不同土壤水分下3个种源酸枣幼苗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 36
2.2.1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3个种源酸枣幼苗叶片SOD活性的影响 36
2.2.2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3个种源酸枣幼苗叶片CAT活性的影响 36
2.2.3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3个种源酸枣幼苗叶片APX活性的影响 38
2.2.4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3个种源酸枣幼苗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39
2.2.5 3个种源酸枣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 40
2.3 3个种源酸枣形态解剖结构差异 43
2.3.1 3个种源酸枣叶片的解剖结构 43
2.3.2 3个种源酸枣茎的解剖结构 45
2.3.3 3个种源酸枣幼苗抗旱性综合评价 47
第3章 酸枣叶片中黄酮类物质的抗旱生理功能研究 50
3.1 土壤水分对酸枣叶片中芦丁积累的影响 50
3.1.1 建立芦丁测定标准回归方程 50
3.1.2 不同水分梯度下盆栽酸枣幼苗叶片中芦丁的含量 50
3.2 对不同生长期野生酸枣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研究 52
3.2.1 不同生长期野生酸枣叶片中总黄酮的含量变化 52
3.2.2 不同生长期野生酸枣叶片中芦丁的含量变化 53
3.3 外源芦丁预处理对水分胁迫下玉米幼苗的生理效应 53
3.3.1 水分胁迫下不同浓度芦丁对玉米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 54
3.3.2 芦丁预处理对水分胁迫下玉米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54
3.3.3 芦丁预处理对水分胁迫下玉米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55
3.3.4 芦丁预处理对水分胁迫下玉米叶片保护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56
3.4 外源芦丁对水分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和抗氧化性的影响 58
3.4.1 外源芦丁对水分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59
3.4.2 不同浓度芦丁对水分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中SOD活性的影响 59
3.4.3 不同浓度芦丁对水分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中POD活性的影响 60
3.4.4 不同浓度芦丁对水分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中CAT活性的影响 60
3.4.5 不同浓度芦丁对水分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中MDA含量的影响 61
3.5 水分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片中黄酮类物质积累的影响 62
3.5.1 外源芦丁预处理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63
3.5.2 外源芦丁预处理对玉米幼苗叶片中芦丁含量的影响 63
3.5.3 外源芦丁预处理对玉米幼苗根中芦丁含量的影响 64
3.6 干旱-复水后酸枣叶片生理变化和黄酮类物质含量变化 65
3.6.1 不同水分条件下酸枣叶片的生理变化 65
3.6.2 不同水分条件下酸枣叶片中黄酮类物质含量变化 70
第4章 酸枣仁总黄酮提取及HPLC指纹图谱建立 74
4.1 酸枣仁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模型的研究 74
4.1.1 提取溶剂的确定 75
4.1.2 单因素考察 75
4.1.3 单因素影响显著性分析 78
4.1.4 酸枣仁总黄酮平均含量的测定结果 78
4.1.5 酸枣仁总黄酮提取的星点设计试验结果与模型拟合分析 78
4.2 基于HPLC指纹图谱和定量分析法对酸枣仁质量评价研究 82
4.2.1 色谱条件 83
4.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83
4.2.3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83
4.2.4 方法学考察 83
4.2.5 不同产地酸枣仁HPLC-ELSD指纹图谱的建立 84
4.2.6 不同产地酸枣仁HPLC-UV指纹图谱的建立 86
4.2.7 酸枣仁皂苷A含量的测定 90
4.3 不同处理方法对酸枣仁质量的影响 92
4.3.1 生品、炒品酸枣仁质量比较 92
4.3.2 不同保存时间对酸枣仁质量的影响 95
4.3.3 嫁接对酸枣仁质量的影响 97
第5章 酸枣适应干旱的生理特征和氧化还原特征物质研究 100
5.1 两种源酸枣叶片形态和解剖结构以及干旱下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100
5.1.1 干旱对酸枣叶片形态和解剖结构的影响 101
5.1.2 干旱对酸枣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04
5.2 干旱胁迫下两种源酸枣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106
5.2.1 干旱胁迫下光合光响应曲线变化 106
5.2.2 干旱胁迫下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光响应曲线变化 108
5.2.3 干旱胁迫下光合生理参数变化 108
5.2.4 干旱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 110
5.3 干旱胁迫下两种源酸枣活性氧水平和抗氧化酶研究 112
5.3.1 干旱对酸枣活性氧和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 113
5.3.2 干旱对酸枣抗氧化酶水平的影响 115
5.3.3 干旱胁迫对酸枣非酶抗氧化剂含量的影响 117
5.3.4 主成分分析 120
5.4 干旱胁迫下两种源酸枣氧化还原特征比较研究 121
5.4.1 PEG渗透胁迫对两种源酸枣幼苗生长的影响 121
5.4.2 PEG渗透胁迫对两种源酸枣幼苗ASC和GSH含量的影响 122
5.4.3 PEG渗透胁迫对两种源酸枣幼苗NAD和NADP状态的影响 124
5.4.4 PEG渗透胁迫对两种源酸枣幼苗总巯基含量的影响 126
5.5 酸枣不同组织部位的氧化还原特征及活性氧水平和抗氧化系统研究 128
5.5.1 酸枣幼苗不同部位活性氧水平变化 129
5.5.2 酸枣幼苗不同部位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129
5.5.3 酸枣幼苗不同部位NAD(H)变化 131
5.5.4 酸枣幼苗不同部位NADP(H)变化 131
5.5.5 酸枣幼苗不同部位ASC和DHA变化 132
5.5.6 酸枣幼苗不同部位GSH和GSSG变化 133
5.5.7 酸枣幼苗不同部位总的蛋白巯基含量和非蛋白巯基含量变化 134
5.5.8 酸枣幼苗不同部位抗氧化酶与组织部位变化 136
5.5.9 酸枣幼苗不同部位氧化还原特征与组织部位变化 137
5.6 氧化还原物质对组织细胞代谢的影响 138
5.6.1 氧化还原物质对酸枣组织生长的影响 139
5.6.2 氧化还原物质对氮代谢相关物质的影响 139
5.6.3 氧化还原物质对碳代谢相关物质的影响 141
第6章 酸枣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代谢途径部分关键酶基因片段的克隆及相关酶活性研究 145
6.1 酸枣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代谢途径部分关键酶基因片段的克隆 145
6.1.1 引物设计与筛选结果 145
6.1.2 基因片段的扩增与测序结果 146
6.1.3 序列同源比对与进化树分析 151
6.1.4 qRT-PCR特异引物设计 154
6.2 干旱下参与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基因转录响应的研究 155
6.2.1 GSH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 156
6.2.2 GSH代谢相关酶mRNA水平变化 156
6.2.3 ASC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 157
6.2.4 ASC代谢相关酶mRNA水平变化 158
第7章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酸枣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164
7.1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酸枣6~9月光合、蒸腾特征变化 164
7.1.1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酸枣6~9月光合速率变化 164
7.1.2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酸枣6~9月蒸腾速率变化 164
7.1.3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酸枣6~9月气孔导度变化 165
7.1.4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酸枣6~9月叶片胞间CO2浓度变化 165
7.1.5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酸枣6~9月瞬时WUE变化 166
7.1.6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酸枣各月光合特征日变化 166
7.1.7 酸枣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光合速率随光强的变化 174
7.1.8 干旱胁迫对酸枣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影响 178
7.1.9 酸枣在干旱胁迫下的光响应 178
7.2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酸枣叶片水分生理特性的影响 179
7.2.1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酸枣叶水势变化 179
7.2.2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酸枣叶保护酶活性变化 179
7.2.3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酸枣叶丙二醛含量变化 181
7.2.4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酸枣叶细胞膜相对透性变化 181
7.2.5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酸枣叶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 181
7.3 干旱-复水对酸枣叶相对含水量、保护酶及光合特征的影响 183
7.3.1 干旱-复水处理下酸枣叶相对含水量变化 184
7.3.2 干旱-复水处理下酸枣耗水量变化 185
7.3.3 干旱-复水处理下酸枣保护酶变化 185
7.3.4 干旱-复水处理下酸枣细胞膜相对透性变化 186
7.3.5 干旱-复水处理下酸枣光合蒸腾参数变化 186
7.3.6 干旱-复水处理下复水前后酸枣光饱和曲线变化 187
第8章 干旱胁迫对酸枣生长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及灌排水制度的建立 196
8.1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酸枣耗水特性的影响 196
8.1.1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酸枣各月平均日耗水量变化 196
8.1.2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酸枣旬耗水量的变化 197
8.1.3 酸枣日耗水量的动态变化 197
8.1.4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酸枣耗水量的日变化 198
8.1.5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酸枣耗水强度的日变化 200
8.2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酸枣植株生长的影响 202
8.2.1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酸枣植株生物量和含水量变化 202
本书对我国酸枣资源、酸枣营养成分和药用成分、酸枣适应干旱的生理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对酸枣仁和叶片中的黄酮类物质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不同区域酸枣仁的HPLC指纹图谱,重点研究了酸枣仁中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代谢途径调控的分子机制,针对酸枣仁、叶片中的三萜皂苷活性研究,进行了综合利用的产品研发,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建立了酸枣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管理技术体系。
汤炳正(1910—1998),字景麟,室名渊研楼,山东荣成人。语言学家、楚辞学专家。1935年大学毕业后,考入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研究班,受业于章太炎先生,章...
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xpert helps you understand and navigate cultural diff...
名老中医谈开中药处方的经验 本书特色 本书由从医53年,文史哲与中医理论基础扎实的zm中医专家谢英彪教授执笔撰写。本书从中医处方的解读、处方剂型与经验方揭秘、中...
范行准医学论文集 内容简介 《范行准医学论文集》是二十世纪初中医名家医学文集丛编之一。范行准,先生名适,字天磬,原籍浙江省汤溪县(1958年并入金华县)厚大乡。...
2018年3月,脸书(Facebook)被曝出泄露数据丑闻,一家在2016年帮助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的数据公司曾违规获取8700万脸书用户的信息。网络上发起了...
BarbaraCCrosbysbookoffersflexibleandwidelyapplicabletoolsfortheexerciseofgloball...
比目鱼,男,一九七一年生。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后赴美留学,获华盛顿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学位。曾在加州“硅谷”的生物制药及IT公司工作数年。二〇〇六年初回国。业余写...
日本95后动画天才少年,揭秘如何用手工模型、定格动画、3D手绘创造不可思议的小世界17岁为社团活动做出微缩模型处女作,18岁获电影节金奖,19岁做好莱坞实习生,...
李泽厚认为,《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代代相传,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
罗塞娜·博得斯基在通用电气工作了25年,其中13年担任通用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主席杰克?韦尔奇的行政助理,在做杰克?韦尔奇的高级助理之前的12年中,她担任过通用电...
村上春树(1949- ),日本小说家。京都府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1979年,他的第一部小说《且听风吟》问世后,即被搬上了银幕。随后,他的优秀作品《一九七...
张心怡1993年生,福建泉州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创意写作专业。在《上海文学》《山花》《西湖》《萌芽》等杂志上发表小说、散文。曾获台湾林语堂文学奖第三名,首届嘉润·...
冯象,上海人。少年负笈云南边疆,从兄弟民族受“再教育”凡九年成材,获北大英美文学硕士,哈佛中古文学博士( Ph.D ),耶鲁法律博士( J.D )。现任北京清华...
14座:在我们地球上,海拔超过8000米的独立高峰共有14座。这14座高峰皆坐落在喜马拉雅与喀喇昆仑山脉之上。30人:迄今为止,全世界仅有不到30人完成了登顶全...
精彩摘录①枪就拜托了…②啊啊啊…拜托了…影子也拜托了…我已经没力气了…——引自第188页
杰克D. 施瓦格(Jack D. Schwager),期货与对冲基金领域公认的专家,拥有传奇经历的资深交易员。广受欢迎的投资交易领域作者。他目前是ADM投资者服...
独木舟:数百篇短篇小说创作者,最受欢迎湘籍作家前十,已出版《深海里的星星》以及小说合集《你是我的独家记忆》。曾经年少,特立独行,叛逆不羁,如今站在青葱岁月的尽头...
1937年12月,日军攻入中国古都南京。几周之内,30多万中国平民和士兵遭到有计划地强暴、折磨和屠杀——死亡人数超过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遇难人数的总和。张纯如不...
内河优势战略 本书特色 《内河优势战略》力求回答内河运输具有什么优势,在公路交通得到优先发展的背景下内河运输优势显现的经济社会环境是什么,当前为什么处于内河运输...
本书通过循序渐进的内容设计、深入浅出的技巧讲解,帮助读者轻松上手R语言,掌握统计分析及数据可视化的思路、方法与技巧。本书还会带领读者挑战真实世界中的数据难题,包...